不拉磨小说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铸圣庭 >

第373章

铸圣庭-第373章

小说: 铸圣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陛下的意思是……”田单皱眉问道。
    既然主公摆明了不会背信弃义,而张楚的险恶用心也暴露,田单一时想不到该如何应对了!
    “韩信何许人也?!不管兵仙之名是否名符其实。光从他此次不拿汝yīn,而是枕兵河畔,实在有违常理!就看得出……”
    剑殇皱眉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顿了下,语气肯定接道:“韩信肯定隐约猜到张楚的算计。如今借此挑拨我方与张楚的关系,想让我方就此‘愤怒’离去,抛弃张楚!不费一兵一卒,就能退走百万jīng锐大军,不愧为‘兵仙’之名啊!”
    “啊……”
    诸将惊疑,随即恍然大悟。
    根据调查,如果大秦绝武侯韩信拿下新蔡后,挥军直指汝yīn,拿下根本没问题。否则张楚也不用演出“分别派出两拨大军接应桓国”这场大戏了!可韩信偏偏就真的不拿下汝yīn,而是自动进入张楚和桓国的中间地带,自陷随时面对“背后夹攻”的陷阱。
    这……正常吗?
    之前桓国诸将只是对于发现张楚用心而愤怒,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不得不承认,大秦绝武侯韩信能如此大手笔地放弃汝yīn,转守淮河,这个大局观不服不行。毕竟只要拿下汝yīn,韩信的功劳薄和名将功绩上肯定会增添浓重一笔。
    “天地棋局,苍生为子,命运为谱,演绎千古棋局!”
    这个境界高深了点,但身为将者,要的是最终胜负,而非一时得失。
    这就是兵仙!
    李同满脸不忿粗喘哂道:“那我方该怎么办?难道就为了‘唇亡齿寒’之理,而甘愿被张楚利用?算计?”
    “那自然不会,想算计孤,怎能没有代价?!”
    剑殇双眼一缩,冷笑应道。顿了下,看向淮河北部缓缓说道:“不过,韩信可是绝武侯……既然想与孤一战,孤岂会退缩?!”
    事实如此,虽然如今剑殇和韩信并没真正对上。但是,已经隔着淮河,借着张楚势力,进行了一场没有烽烟的对决,或者可以说是……
    暗战!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二十九章 桓王的报复
    》
    陈城南部共有四大城池,由近及远分别为项县、新阳、汝yīn、新蔡,四大城呈“倾斜状梯形”护卫陈城南方。
    此时,新蔡已被大秦绝武侯韩信拿下,并威逼汝yīn和项县两城。再加上威逼陈城的大秦将侯辛胜所率大秦主力,攻陷陈城西北部长平城的战天侯王贲,攻陷陈城北部固陵城的通武侯蒙恬。还有趁火打劫攻陷张楚北部地盘,攻到陈城东北部苦城的刘邦大军、攻到陈城苦城附近谯城的彭越大军、从彭城南下的项氏大军。
    可以说,如今张楚势力已经四面皆敌,从之前的“大象型”庞大疆域,被压缩为“毛毛虫型”的小疆域,势力范围缩小了数十倍,已到极限。
    除了张楚首府陈城,与及陈城附近南部的项县、新阳、汝yīn,东部的城父、下城父、庸城等地,整体呈“毛毛虫”形状,其余地盘已经名存实亡。加上大秦帝国和项氏、刘邦、彭越四大势力的封锁,根本就没有任何势力能勤王。
    刚刚开国立朝的桓王就是个例子,如今正被大秦绝武侯韩信挡在淮水之南,也没法支援张楚!
    桓王抵达淮水第九天。
    张楚势力为接应桓国大军,派名将邓宗、蔡生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兵戈直指淮水河畔的韩信大军,其中七十万是邓宗和蔡生从总部陈城所调,三十万分别从项城、新阳、汝yīn三大城抽调补充。
    邓宗大军聚集兵力南下,一路声势浩大,毫不掩饰。颇有与包围张楚的南部大秦军队决一死战,打通张楚和桓国联系地带的架势。
    两天后,邓宗大军抵达拦截桓国大军的韩信大军阵前,双方都是号称百万大军,邓宗大军更是实打实的百万大军,并无虚报。而韩信大军实则只有七八十万。
    但是,天下皆知。大秦帝国的军队是普遍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普通军队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任何势力都不是大秦帝国的对手。
    ……
    双方在淮水河畔列阵相对,宛若乌云般层层叠叠,横向、纵向都一望无际,人群如蚁,旌旗如林,浓厚煞云宛若乌云遮天蔽rì。使得方圆数百里范围化为yīn天,连灼热光线都无法透过。
    披甲跨剑的韩信,在亲卫军拥护下来到阵前,看向数百米外的敌阵主旗所在,运气高喝:
    “邓宗,如今张楚贼寇大势已去。隐王、假王二人更是民心大失,威信扫地,已无任何外援。以你之能,又何必为贼寇卖命?良禽择木而栖。你若能早降,封侯拜将不是问题!”
    浓眉散发,颇有狭义气概的邓宗。冷笑喝道:“大秦无道,朝纲败坏,天下人皆揭竿而起,有义之士皆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己任,便是封侯拜将,也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说话间,心中却是颇为叹息。
    就算邓宗终于陈胜吴广。也不得不承认,陈胜吴广如今所为,确实颇失威信,锐气大减。但是,邓宗也清楚。陈胜吴广并无天下所传那般不堪,之所以没任何势力来援,主要还是被四方敌军所拦截,另一方面,则是王者之心作祟。这也是刘邦、项氏、彭越三大势力不但不支援,反而落井下石的主要原因。
    哪个势力之主都想笑到最后,都想坐山观虎斗,自己好坐收渔翁之利。
    韩信大笑自信说道:“哈哈……邓将军不会还指望桓王吧?至今为止,桓王依旧没渡河的迹象,这点相信邓将军也清楚!连桓王也放弃张楚,难道邓将军还有什么奢望不成?眼前之战,你等并无胜利的可能!”
    之前剑殇的猜测,确实没错。韩信之所以不拿汝yīn或项县,而是先拦截桓国大军,自处险境。就是从邓宗和蔡生不急不缓的行军速度,猜中了张楚的算计。
    如此一来,韩信就将计就计,挑破桓国和张楚的关系,瓦解张楚的力量。
    另外,第一,光对付邓宗和蔡生,韩信自然有信心,自然不急着拿下汝yīn;第二,面对张楚和桓国两面夹攻,韩信再自信,也自认败多胜少,自然要分而击之。
    如今看来,韩信的谋划显然成功了,而且颇为完美。既成功挑拨离间,又引得邓宗和蔡生离开城池,在野外决战,这自然比攻城简单多了!
    “……”邓宗哑口无言,脸sè颇为难看。
    不说张楚大军和大秦帝国的战斗力差距,韩信也不是好相与的将领,可是被异人尊称为“兵仙”的千古名将。
    对于此战,邓宗还真没任何信心。
    但是,邓宗和蔡生却不得不来,不得不战。
    因为吕臣已经把寿chūn的情况传回,表示己方谋划已经被桓国看破,如果张楚不打通前路,那桓国明言会按兵不动。这点来说,只要桓国大军按兵不动,即便桓国已经拿了“报酬”,天下人也指责不了桓王“背信弃义”,谁让他们“自取灭亡”?!
    他们如今率军而来,主要目的就是“不惜任何代价”弥补和桓国的关系,这也是桓国大军渡河支援的底线,即便他们全部战死!
    因为桓国明言,只要张楚势力全力以赴,不管胜败,桓国大军都会渡河北上,继续履行约定。邓宗能不来吗?
    本来,如果张楚和桓国齐心协力,韩信再自信也不敢强挡桓国大军的去路,面对两方夹攻。如今好了,张楚势力得独自面对韩信大军,等把韩信大军打残了,桓国大军才会渡河。
    到时,和张楚两败俱伤的韩信大军,自然挡不住桓国大军的脚步,约定继续……
    这就是张楚算计桓国必须付出的代价!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未想桓王如此心胸狭窄!如此缺乏大局观!一点也不爽快,妄为桓王啊!”
    邓宗沉默,蔡生却颇为恼怒不忿埋怨道。顿了下,叹息摇头接道:“桓王想要报复,直接开口索要赔偿或交代就好了。决战在即,竟然耍xìng子不出兵,坐看我方伤亡,实在妄为王者。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张楚?!”
    邓宗重叹一声,下令:“击鼓!”
    他们先算计桓王,眼前就是桓王所要的交代。若要说不顾大局,貌似也是张楚先不顾大局吧?
    隐王陈胜和假王吴广,难道真被膨胀的权威和富贵迷失心神了?!
    威震天下的桓王,岂是那么好算计?!
    其实,别说其他势力,包括吕臣、邓宗、蔡生等张楚大将在内,也不明白隐王和假王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对击败大秦帝国表现得好像信心十足?!
    肯定的是,他们相信隐王和假王不会这般昏庸无能,只是有什么底牌而已!
    什么叫底牌?!如果大家都知道,那还叫底牌吗?
    比如桓王开国大典,如果各个势力都清楚桓王的底牌,谁还会傻得去送死?
    “咚、咚、咚……”
    沉重悠扬的战鼓声擂起,紧随着急促的铁蹄躁动声,撼动大地的整齐沉重的脚步声。
    横向连绵数十里的双方大军前部,宛若两片庞大乌云逐渐靠近……
    随着双方大军不停靠近,乌云盖顶般的铁血煞云,不停凝聚汇集,越来越浓厚,越来越浓厚……
    “杀!杀!杀!”
    响彻战场,回荡天地的喊杀声起,双方宛若对面相撞的两道洪流,无数水花激起,双方军卒命如草芥倒下……
    天崩,地裂,风泣如鬼,血流如cháo。
    一马平川的地形,规模百万的军队,根本没什么谋略战术可言,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胜,必须要付出“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代价,问题就在于代价大小而已!
    看着双方军卒宛若稻草般倒下,每时每刻都有数以千计的生命逝去,无数嫣红鲜血汇聚成溪,流向远处看不到的淮河……
    原本体谅桓王、体谅隐王的邓宗,心绪纷乱,对桓王越来越愤怒恨恼,对隐王越来越怨恨失望。
    “这就是桓王所要的代价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报复吗?这些都是铿锵铁军,大好男儿啊!这到底是敌对还是内讧?!”
    很明显,想要击败大秦帝国,没有牺牲肯定不可能。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损失如此惨重,不会伤亡得如此没意义。
    说白了,在如今邓宗心中,眼前这些大好男儿、铿锵铁军,根本就是白白牺牲。
    本来可以一比一甚至更低的伤亡比率,如今却是二比一、三比一,甚至五比一,这还不算白白牺牲吗?
    “杀!”
    邓宗正思绪复杂之际,一阵滔天喊杀声在背后掠起,邓宗大军后部大乱。
    “禀告将军!后方出现敌军!jīng锐敌军!请将军速速定夺!”一位斥候迅速来报。
    邓宗脸sè大变,瞬间煞白如雪。
    邓宗并非狂妄自大的人,反而极为慎重冷静,这也是陈胜派他南下接应桓国大军的主要原因。面对韩信,邓宗已经极为小心,没想到还会出此差错……
    痛心、失望、苦笑……
    “兵仙韩信,不愧为兵仙!也是,如果韩信真在正面对决中,血腥惨烈地击败己方,那他就不是韩信了!”
    疯狂……
    “铿!”
    邓宗拔剑而起,声音铿锵悦耳立志。随即以江湖语气暴喝:
    “传令全军!死战到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章 桓王之心
    王城级别城池寿chūn城,百丈高的城墙上……
    桓王剑殇、张楚使者吕臣、桓国大将田单、龙且等齐聚城墙,远眺河水滔滔的淮水对面。(首 。 发)
    光是淮水,便宽达十数里,常人无法清晰看到对岸。加上寿chūn王城城外空地的缓冲,韩信大军军营等,便是以剑殇、龙且、李同,甚至散仙花千黛,也没法看清远处的具体情况。
    但是,隔着数十上百里,他们却可以从铁血煞云的变化,隐约推测出远处的情况、战况!
    “启禀桓王!邓宗大军已经和韩信大军展开激战!”
    看着远处遮天蔽rì的铁血煞云,开始汇聚融合,吕臣脸sè焦急朝剑殇汇报道。
    “嗯!”
    剑殇点了点头,平静应道。
    看铁血煞云推测沙场战况,普通人也看得到,至于更具体的变化情况,就看各自对军事战争的理解能力了。别的不说,吕臣分析得出来,剑殇没道理分析不出来。
    可是,让吕臣失望的是,剑殇却一点反应都没,根本没任何出兵渡河的迹象。
    焦急万分沉思片刻,吕臣硬着头皮看向剑殇,提醒道:
    “如今邓宗大军已和韩信大军正式交战,几乎吸引了韩信大军所有注意力。正是我方渡河的绝佳时机,否则等战斗结束,若是韩信大军胜出,那我方要顺利渡河,难度就高出许多了!”
    “呵呵……”剑殇笑了笑,继续沉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