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风流逐鹿记 >

第60章

明末风流逐鹿记-第60章

小说: 明末风流逐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应申几人一见,让他们去求孙承宗饶命,孙老头肯定会毫不犹豫的一刀宰了自己,进也是死,退也是死,还不如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刘应申几人相互使了个眼色,忽然群体暴起,拿刀的拿刀,拿剑的拿剑,用暗器的用暗器,突然向李子鹤发起了进攻。
    “土鸡瓦犬、负隅顽抗,哼!”
    拔剑,寒光,人死,剑收。
    刘应申几人还保持着拿着兵器的动作,维持了几秒种后,突然扑地,每个人都是咽喉要害处中剑,位置深浅都是一模一样,用剑能用到这般境界,应该也算是一个高手了吧!
    孙承宗和孙月二人只觉眼前寒芒一闪,刘应申等几人就已经扑地死亡,甚至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一声,就一一毙命。
    李子鹤收剑,望也不望地上的几句死尸一眼,上前扶起孙承宗和孙月,道:“老丈,姑娘,你们没事吧,这几个恶人已经被在下解决了,你们安全了。”
    “多谢少侠救命之恩,老夫感激不尽。”孙承宗惊魂未定,好在魏忠贤派来的几个锦衣卫已经被李子鹤给解决了,自己暂时安全了。
    “李少侠,老夫的护卫为了保护我祖孙二人,已经被这帮锦衣卫杀尽,老夫这一行仍然危机重重,不知少侠可否保护我祖孙二人安全到达高阳?”孙承宗见李子鹤武艺高强,不禁有心招揽。
    没想到李子鹤态度冷淡,扶起孙承宗的手也毫不犹豫的松开:“我知道你们是平常百姓,原来你们也是官僚子弟,李某今日救你们,本已不该,告辞。”说着这位李少侠头也不回,就准备离开。
    “李少侠请留步!老夫孙承宗虽也是个官,但从来没有从贫穷百姓手中收取一文钱,俸薄俭常足,官卑清自尊,不敢取百姓一文钱,不敢私收一馈问。”孙承宗义正言辞的道。16 k  小 说 wW w。16k。CN 首发
    李子鹤止步:“老丈是东林党人孙承宗孙大人,镇守辽东,复土四百里,后来因为触怒阉党魏忠贤而被革职的孙承宗孙大人吗?”
    “区区贱名,不足挂齿,只是,唉,老夫被迫辞职后,应圣上之命,回老家高阳修养,没想到阉党魏忠贤恨老夫不已,于半路上派锦衣卫劫杀,若不是李少侠,老夫可真是凶多吉少了。”孙承宗道。
    “不敢,不敢,李某虽行走江湖,不问世事,但也知东林党人是正直之人,清廉之官,有真骨气、真气节、真情操,孙大人既然是东林党人,又守疆为国,立有大功,李某定不会置之不理。”李子鹤道。
    李子鹤是一江湖剑客,为何也知道东林呢?这就有源于东林党的民间影响力。
    东林这个词,出自明末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之口,顾宪成这个人,也是首创东林之人。
    然而,顾宪成是何许人,为何建立东林,后来又成为东林党人的著名领袖呢?这又源于明朝末年的“京察”。
    何谓“京察”,明朝末年的考核官员分为“大计”和“京察”:“大计”是考核外官(地方官)的制度,规定三年一次;“京察”是考察京官的制度,规定六年一次,按照一定的标准,考核优劣,分别奖惩,——该升职的升职,该迁的迁,该降的降,改免职的免职。这对于官员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朝廷里面不同的派别,不同的政治力量,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斗争,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东林党。
    而顾宪成,就在激烈的冲突和斗争之中很不小心的触怒了万历皇帝,结果被他的反对派所利用,最后被削职回乡,但是被免职的顾宪成依旧不甘心失败,就在自己老家的一所旧书院讲学,那所就书院的名字就叫东林书院。
    后来,由于顾宪成既讲学,又议政,吸引了许多仁人志士,结果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仅在民间有重大影响,就连一部分在朝任职的官吏,也同东林的讲学者遥相呼应,这样,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当时的一个舆论中心,顾宪成这批人也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转化成为一个政治派别,从而被反对者称之为“东林党”。
    第六卷 第十四章 小美女孙月
     更新时间:2008…9…30 1:08:54 本章字数:2695
    东林党人中有许多正直之士,一般能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比如万历时期的大臣邹元标,在首府张居正当政时期批评张居正在他父亲死后不回家守孝,结果触怒了张居正,被廷杖,遭远戍。后来张居正死了,邹元标才得以调回京师,官复原职。但他后来却上疏,称颂张居正“功不可没”,力主为张居正平反。虽然在今天看来纯粹就是一傻B,但在当时,却也很是难得。
    东林党人在明朝老百姓的眼里都是清官的模样,这有源于顾宪成时代人民公仆的形象,虽然经过了五十年,东林党人之中掺杂了许多蛀虫,但和阉党一比,东林党还是看起来清廉多了,于是在老百姓眼里,还是认为东林党都是青天大老爷。
    李子鹤一听说原来眼前这位老丈原来是东林党人,而且还是曾经在辽东镇守边疆的孙承宗大人,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原来是孙大人,刚才李某无礼,还请孙大人恕罪。”
    “不敢,不敢,少侠严重了,月儿,还不过来谢谢李少侠相救之恩。”孙承宗见孙女孙月还在一旁发愣,不由得微微发怒。
    孙月“嗯”了一声,但依旧加没有动,一开始孙月还以为是自己心目中的善羽哥哥千里驰援,来相救自己,没想到完全是一个陌生人,孙月由此很是失望。
    “没事,没事,孙老不用客气,这位是令千金吧,长得可是标致。”李子鹤这才主意到小美女孙月,不由得赞叹道。
    “正是老夫孙女,平常娇生惯养,不知礼貌,少侠不要见怪。”孙承宗不好意思的道。
    “岂敢,岂敢。”
    ……
    明宁远。
    “大人,后金兵开始攻城了!”
    “不要慌,我们有红夷大炮,守得住!”
    袁崇焕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一支雕翎箭飞来,将他身旁的一个士兵射了个对心穿,吓了袁书生一跳。
    “大人,这里危险,请大人暂且退避!”
    “这……对了,本官差点忘了,金兵攻沈阳时,在城内安插了许多奸细,后来里应外合,破了沈阳,我们开原城中说不定也有很多奸细,事关重大,待本帅去亲自核查,若真有奸细,定格杀之,你们在这里好生守城,不要懈怠,本官去去就来。”
    “是,大人。”
    ……
    东江,皮岛。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应该开始攻打宁远了吧。”张善羽道。
    “都督何以知之?”军师陈继盛奇怪道。
    “呵呵,一种感觉。”张善羽可不敢说是后世在历史书上看出来的,于是一口带过道。
    “哦,那都督准备攻打后金兵吗?”陈继盛问道。
    “不急,不急。”张善羽可是知道历史上毛文龙趁努尔哈赤攻打宁远之际,发兵攻盖州,陈继盛等部越过长白山脉攻赫图阿拉,结果不仅没有攻下,还被努尔哈赤杀了个回马枪,灰溜溜的被赶回去了,努尔哈赤只在辽东停留了四天,还顺便将辽东关宁军的储粮重地——觉华岛给翻了个底朝天,获得了不少粮草辎重之后努尔哈赤心满意足,于是收兵回朝,把蒙古宁丹汗的部队和毛帮主一众好好的收拾了一顿,最后回家好好的庆祝去了。
    “明明是努尔哈赤主动撤退,袁书生居然敢向朝廷报大捷,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阉党高第也跟着凑热闹,说‘奴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张善羽心里道。紧接着,袁书生也四处宣扬努尔哈赤是自己用红夷大炮打死的,可是口说无凭,别人不信啊,于是袁书生又拉上朝鲜的使节皆撒谎专家李星龄,共同造谣说努尔哈赤被明军的大炮打死了,李星龄还为此写了一本书,回朝鲜了还对朝鲜国王说老酋被天朝的大炮打死了,弄得朝鲜国王空欢喜了一场。
    努尔哈赤抢了大批粮草辎重回家,却听闻明朝和朝鲜方面造谣说自己受了炮伤,真是哭笑不得,巧的是,后来是过了将近八个月,努尔哈赤在辽东温泉里泡澡,不小心感染了,那个时代又没有什么消炎药,青霉素什么的,于是努尔哈赤便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挂了,倒是便宜了明朝一帮吹牛专家,一个个说努尔哈赤是被自己用大炮轰死的。
    陈继盛见张善羽在一旁一会儿凝思,一会儿冷笑,不由得更加奇怪,难道都督又有什么好主意了,陈继盛想道。
    ……
    “大人。”
    传令兵找到借口抓奸细而逃到后方的袁书生。
    “什么事情,没看到本官正忙着吗?”
    “大人,我们击退了金兵!”
    “好啊,”袁崇焕大喜,“那么把剩下的五六千两白银都发下去吧。”袁崇焕道。
    “是,大人。”传令兵转身欲走。
    “慢。”袁崇焕突然道。
    那小兵停下,不知道袁崇焕又要问他什么事情。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程本直。”
    “好,程本直,以后你就是本官的亲兵了。”袁崇焕突然道。
    程本直一愣,继而大喜,袁崇焕虽然是个七品芝麻官,但好歹也是个文官,大明朝文官就是主子,武将官职再高,也不敢于文官不敬,跟着袁崇焕,绝对比自己当一个小小的传令兵要强得多。
    “谢大人!”程本直跪下叩头,感激不尽。
    “起来吧,给我袁崇焕当亲兵,可要规规矩矩的。”袁书生道。
    “小的明白。”程本直激动不已。
    ……
    “多谢少侠,老夫得以安全的到达高阳,皆少侠之力,少侠之恩,老夫日后定要相报。”
    “孙老客气了,孙老固守边疆,为国为民,李某都敬佩不已。”李子鹤道。
    “少侠客气了,不知少侠下一步,要到哪里去?”
    “李某行走江湖,除奸铲恶,飘忽不定,不过今日听说辽东张都督那里招兵抗奴,李某终日所思,觉得与其杀几个贪官污吏,小打小闹,不如去张都督那里,杀敌除奴,捐躯为国,岂不更好?”李子鹤侃侃而谈,豪情壮志。
    “你要到善羽哥哥那里去?好啊!”小美女孙月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是个大英雄,好几次把建奴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呢!”
    第六卷 第十五章 觑美女,藏祸心(上)
     更新时间:2008…9…30 1:08:54 本章字数:2566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集中兵力,再次进攻宁远城池。
    后金兵推楯车、用云梯、楯木等攻城工具,四面攻城,一开始,努尔哈赤命令士兵用楯木撞击城池,但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袁崇焕昨天晚上已经命令全城士兵将宁远四门都封死了,别说外面的进不来,里面的人也根本出不去,但袁崇焕不怕,因为宁远城的粮草足够他支撑一年,而后金努尔哈赤方面,恰恰是由于粮草严重不足,才率领大军进攻辽西,前来劫掠的。
    后金兵冒着城上的矢石、火箭、炮火,猛攻城门,但是楯木撞不开城门,士兵的伤亡倒不少,努尔哈赤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又想出了挖墙脚这一招。
    后金士兵从城门处撤退,努尔哈赤命八旗汉军手持大斧头、凿子等工具,冒着严寒和敌人的炮火,冲到城墙下,开始了挖墙脚行动。
    “报告大人,后金兵在城墙下挖墙脚!”
    “什么,快令城上士兵往下大掷矢石、火药,发炮射击,千万不能让他们挖开城墙。”
    “是。”
    后金努尔哈赤方面。
    “父汗,宁远城池坚固,冻土又厚,士兵们虽然冲到城墙下,但急切间仍挖不开呀!”
    “混账,要是一下子就把城墙挖开了,那还打什么仗?你当宁远城的城墙都是豆腐渣吗?命令士兵不准后退,继续挖墙脚。”
    “是,父汗。”三贝勒莽古尔泰奉命退下,传努尔哈赤的命令去了。
    ……
    东江,皮岛。
    “呵呵,我倒忘了,明朝的时候也有报纸啊!”张善羽拿着一份塘报看得津津有味。
    明代的塘报无定期,有时数日一发,有时一日数发。篇幅也无定,时多时少。一切视军情的缓急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传播的内容也和军师信息密切相关。
    “二十四日,奴倾巢出动,攻我宁远,宁前道袁崇焕率全城将士坚守,奴以楯木撞城门,后以八旗汉军挖墙角,崇焕命士兵用芦花、棉被装裹火药,烧杀敌军,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奴死战不退,遂凿城高二丈余者三四处,于是火球、火把争乱发下,更以铁索垂火烧之,牌始焚,穴城之人始毙,贼稍却。而后金人通判放大炮,竟以此殒命。城下贼尸堆积。”
    张善羽将塘报整个的阅览了一遍,递给一旁的军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