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淬中华 >

第32章

血淬中华-第32章

小说: 血淬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冯华的设想,义勇军必须在黄昏之前解决战斗。否则等日军第五师团主力靠拢过来,战局就会发生逆转,将会对我军非常不利。大概是看到死亡临近的原因,敌人抵抗的十分顽强,为了不给部队造成更大的伤亡,冯华下令先不对敌人发动强攻。他看看手表,已经快三点了,他对李九杲和连顺说:“把狙击手集中起来,专门揍敌人的当官的;火炮和机关枪,专门往人多的地方打,三点半发起总攻,五点以前一定要解决战斗!”
    在义勇军密集火力和单打一的双重打击下,日军逐渐失去还手之力,抵抗和反击的力度越来越弱。正当冯华要下达发起总攻的命令时,青河堡方向隐隐传来了一阵地雷的爆炸声。冯华的心头“咯噔”一震:奥保巩的第五师团来了,而且比自己估计的速度要快得多!
    佐藤正一大佐为了和第五师团主力保持联系、加强配合,曾约定两个小时派人联络一次,青苔峪之战打响之际,正是应该再次派人联系之时。第五师团长奥保巩看到佐藤联队没有按时联系,心中隐隐约约有些不安。他知道:佐藤正一虽然人很张狂,但约定的事情决不会马虎,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他一面派出骑兵迅速追赶佐藤联队,一面命令大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日军第五师团的骑兵2000余人经过加急行军,率先在青河堡一带与一连发生了遭遇。虽然他们受到了一连的袭击和地雷的袭扰,迟滞了前进的速度,但第五师团的提前到达还是打乱了冯华的部署。从青河堡到青苔峪,快的话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即便只是第五师团的先头部队,可如果被这部分日军粘住的话,后续的所有计划都会被打乱。虽然不能彻底全歼佐藤联队让冯华心有不甘,但他还是无奈的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在对日军又进行了一次炮火打击后,除了留下少数部队进行骚扰和监视外,义勇军的大部队悄无声息的撤出了战场。其实在义勇军撤出战斗时,赫赫有名的“元山支队”能够战斗的人员也已经所剩无几。
    听到佐藤联队被围的报告后,奥保巩中将大吃一惊,急忙命令主力部队加快速度,驰援佐藤联队。当第五师团气喘吁吁的赶到青苔峪时,枪炮声早已结束,满山沟都是大和勇士的尸体和被摧毁的枪炮武器,可恶的支那人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只有先期赶到的骑兵在一些军服上沾满血迹的幸存者的帮助下,正在忙着抢救受伤的同伴。
    奥保巩中将扫视着不久前还是白雪皑皑的大地,现在到处都是弹坑、血迹和满地的死尸。大道上,坡地里全是战死的日军士兵、倒毙的骡马和瘫痪的车辆;许多火炮还没有来得及脱下炮衣,就被猛烈的炮火击毁;那些来不及运走的、被支那人付之一炬的军用物资,仍然在冒着浓浓的黑烟。他的心头一阵阵地冒着凉气:太可怕了,简直就是大日本皇军的噩梦!
    在一个被炸毁的大炮旁,奥保巩看到了佐藤正一的尸体,大佐的右腿已被炸飞,军服上沾满了污浊的黑血,面部扭曲狰狞,暗淡无光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被日本军界誉为“后起之秀,帝国精英”的联队长佐藤正一大佐阵亡,两千一百多名官兵为天皇陛下、为大日本帝国捐躯。
    这一仗确实让奥保巩中将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被誉为“元山支队”的佐藤联队连同轻重伤员最后只剩下了一千余人,奥保巩耐着性子听完佐藤部队还活着的几名军官报告被袭击、被围歼的经过,沉默了好长时间。那几名惊魂未定的军官似乎刚从十八层地狱跑出来,他们的叙述将义勇军的可怕渲染到即使是魔鬼也无法企及的程度。
    虽然还不知道这支敌军的来龙去脉,但能够吃掉皇军整整一个联队,这股支那军队的实力绝对不可小视,估计怎么也会有上万兵力。奥保巩猜测这支支那军队极有可能就是大本营通报中提到的那支神秘之旅。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得格外重视,这样一支军队绝对会成为大日本皇军的心腹之患,必须马上报告大本营,尽快查清这支军队的情况,并给与毁灭性的打击,否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人放心的。
    青苔峪一战,义勇军通过英勇战斗,以伤亡三百余人的代价,取得了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也经受住了一次真正的考验。虽然没有彻底全歼“元山支队”,但也让它的部队序列从此消失,而且还沉重地打击了日寇骄横跋扈的侵略气焰,并足以在日本朝野引发一场超级地震。
第二十九章 雪夜袭敌营
    1895年2月下旬,海城之围被解之后,日军第三师团桂太郎中将惊魂未定,很快就又接到了“辽河平原战役”的作战计划,奉命会同西进的第五师团合击鞍山、牛庄。
    其时,日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兵力已经开始捉襟见肘。虽然最初它的总兵力多于清军,但他们从汉城一路打下来,所占之地都要留下部队驻守,陆军第二军主力又转向山东战场,日军在东北战场上的第一军下辖的第三、第五两个师团,能机动作战的部队都不太多。其中第三师团被拖在海城地区,第五师团需要驻防大片的占领区,尤其是刚经过海城战役的桂太郎第三师团,更是只能抽调为数不多的兵力配合第五师团作战。由于桂太郎把他的精锐都投入到牛庄一线,会同第五师团合击鞍山的部队是不久前进攻辽阳失利撤下来的青冈敬公联队,这个联队因为连续作战,不但损失较大,兵员严重不足,而且还十分的疲劳。
    日军发起辽河平原战役,其关键的一步就是依靠对辽阳的佯攻,打乱清军部署,调动清军四处救援疲于奔命,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日军的战略意图是,佯攻辽阳的部队打响战斗之后,第五师团主力会同第三师团一部,趁着鞍山的清军救援辽阳之后,城防空虚的战机,一举夺取鞍山。
    鞍山,位于海城通往辽阳、奉天的交通要道上,因市南的东西鞍山而得名。鞍山东南25公里处的千山山脉,自古即为辽东名胜,享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之誉。可是眼下,它却成为横亘在义勇军面前的最大敌人,为了对鞍山进行及时的救援,义勇军必须在三天之内翻越千山山脉,行军近180余里,方可赶到敌人的前边。
    兵贵神速,青苔峪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冯华已经命令作为预备队的特种大队立即向鞍山进发,义勇军主力也在脱离青苔峪战斗之后,全军迅速向鞍山方向运动。
    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运动战,冯华、邢亮从毛著四卷中,从电影、小说里看了许多,也学了不少。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经典战役,至今让他们想起来还热血沸腾,在目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祭起这件法宝,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义勇军一面以少量部队牵着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在大山里四处打转,一面以主力日夜兼程,火速驰援鞍山。
    雪已经停了,一弯新月高高的挂在天空,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投下一片淡淡的银光,几颗明亮的寒星在深蓝的夜空中不停的眨着眼睛,让人越发的感到冬夜的寒冷。为了赶时间和迅速摆脱日军第五师团的追踪,义勇军在匆匆用过晚饭后,并没有立刻宿营,而是借着雪地反射出的微弱光芒开始了连夜行军。
    入夜的山风是那样的凛冽、那样的刺骨,可行军中的战士却好似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虽然已经接到了保持安静的命令,但刚刚获得一场大胜的他们却还是兴奋得悄悄议论个不停。冯华等义勇军的领导也不忍心破坏战士们的兴致,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由于天黑路滑冯华并没有骑马,只是利用行军的机会,和邢亮、连顺讨论分析接下来战斗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看着胳膊受了点儿伤的邢亮由于疼痛不时皱起的眉头,冯华心里难受极了:全都是因为自己大意,才让老亮受了伤,想想当时日军凶狠的进攻和猛烈的炮火,自己现在还感到后怕。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现在才算有了切身的体会。一招之失,不但让青苔峪一仗差点儿功败垂成,而且好悬没搭上自己兄弟的性命。今后打仗还要慎之又慎呀!
    午夜时分,义勇军在达喇河西岸的獐子峪宿营。刚刚安妥完岗哨及警戒的事宜,冯华就接到了一个让他大喜过望的命令:钦差大臣刘坤一命令远征军火速增援鞍山、牛庄。
    按照日军大本营的计划,佯攻辽阳的战斗将于2月28日打响,然后由日军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于3月2日凌晨合击鞍山。
    从攻占海城以来,第三师团的青冈敬公联队可以说是出师不利,诸事不顺。不但连续参加了攻占缸瓦寨、韩家岭、梨宝沟及守卫海城等战斗,一直没有得到像样的休整和补充。而且在前期进攻辽阳时,由于行军途中不断受到镇边军的袭击和小股团勇的骚扰,损兵折将不说,还使得全体官兵的精神极度紧张,就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如今尚未修整完毕,该联队就又踏上了北攻鞍山之路。
    老天像是专门与青冈敬公联队作对,他们刚刚出发,本来已经放晴了的天又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雪花。俗话说“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提防支那军队的袭扰,他们一路上都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现如今总算是顺利到达了鞍山城郊。由于天色已晚,再加上雪天行军、长途跋涉,整个部队都人困马乏,疲惫之极。一路上的平安无事,多少也让青冈敬公大佐有些麻痹大意,他把注意力完全都集中在了鞍山城里的清军身上。也该着青冈敬公流年不利,戒备了一路都没事,刚到达目的地,立足未稳就遭到了莫名其妙地袭击,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1895年3月1日傍晚,断断续续下了一天的雪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顶风冒雪、匆匆赶来的义勇军特种大队在先期到达的骑兵大队的接应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鞍山东南的沙岗子。此时,侦察兵送回新的情报,鞍山以南二十里的鞍山驿已经发现了日军,而且正是从海城北进的青冈敬公联队。
    得知日军正准备安营扎寨,没能在青苔峪之战中一显身手的林喜、孙宝义和萧山、张作霖眼前不由得一亮。林喜先与萧山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沉声说道:“大部队离我们大概还有一个时辰的路程,如果我们等他们到来,虽然实力上大为增强,但小鬼子也已经安稳下来有了防备,大伙说说我们当前该如何行动?”
    “当然是打它个王八操的!”早就憋坏了的孙宝义大声嚷嚷道。
    张作霖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萧山。轻轻一舒英挺的剑眉,萧山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虽然特种大队和骑兵大队在人数上大大少于日军,但是敌明我暗,且青冈敬公联队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戒备极为松懈,此时正是袭击敌人的最佳时机。”
    看到萧山和孙宝义都表了态,本身也急于立功、想表现一番的张作霖适时答话道:“萧队长的意见我同意,虽然目前我军兵力远较鬼子弱小,但只要抓住‘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的作战原则,日军的兵力再强大也会如盲如瞽,发挥不出兵多的威力来。”
    赞赏地点了点头,林喜接口道:“好一个‘形人而我无形’,雨亭老弟的话给我提了个醒,让我想到了一个主意,大家看看可行不可行?……”
    即便已经进入了三月,可关外的天仍然黑得很快,没多久天色就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只有如梨花乱舞的飘雪在寒风中不停地翻飞着。身穿日军军装的特种大队一分队战士在副大队长孙宝义的率领下;借着风雪和夜色的掩护顺利干掉了几个日军岗哨,摸进了日军的营地。
    原来在青苔峪战斗撤离之前,特种大队奉命烧毁带不走的日军物资。在日军的辎重车队里发现了一车军装,有人觉得这是最没有用的东西,准备一把火烧掉。林喜的脑子快,突然想起邢亮在干部训练班时讲起的化妆袭击敌人的战例,觉得在与小鬼子打仗时,说不定什么时候也可以给鬼子来上这么一手,就让每个战士随手捎上一件,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在派人将作战计划通知主力部队和鞍山守军后;特种大队和骑兵大队迅速展开了行动,他们没有进鞍山城,而是直插城南的日军宿营地-鞍山驿。
    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孙宝义他们在混入日军营地后应先寻找日军的指挥部。但看到眼前敌人乱哄哄、毫无戒备的样子,孙宝义当机立断,他把手下分成了十几个小组,然后悄然地扑向各自的目标。
    几十颗手榴弹几乎同时丢进了数十个帐篷内,随着爆炸声声、火光四起,还没有安顿妥当的日军营地立刻就乱了起来。而与此同时,其他几个分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