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三国 >

第8章

谋三国-第8章

小说: 谋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浑邪王、休屠王一年之中两战两败,损失了数万精兵,河西地区岌岌可危,伊稚斜单于恼恨万分,欲召浑邪王、休屠王至单于庭严厉惩处。两人深惧被诛,于是在同年秋天密谋降汉,派遣使者与当时在黄河边督修长城的大行李息接洽。武帝得到李息的报告后,担心其中有诈,命令霍去病率领大军前往受降。休屠王突然反悔,被浑邪王所杀,兼并其部众,前往黄河西岸降汉。这时霍去病已率大军渡过黄河,与匈奴军遥遥相望。浑邪王部的一些裨王见汉军阵容强大,心怀恐惧,意图逃跑,其余的部众也随之骚动起来。就在这形势万分紧急的时刻,霍去病当机立断,率精兵驰入匈奴营垒之中,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企图逃跑者八干多人,招降匈奴四万多人,号称十万人。至此,匈奴在河西地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统治彻底瓦解。 
  浑邪王降汉后,武帝命令将浑邪王等调至长安,封为列侯,以示安抚;其余部众分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黄河以南的故塞之中,沿袭匈奴旧俗、官号,置五属国,设属国都尉治理。后又在浑邪王、休屠王故地陆续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从关东地区移徙数十万贫民充实其地。河西四郡的设置,不仅断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而且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从此,匈奴独霸西域的时代宣告结束,汉朝的使者、商队、军队,通过河西走廊源源不断地奔赴西域,为了控制西域又与匈奴展开了激战。 
  汉武帝连续发动河南、河西战役之后,匈奴在漠南的两大战略要地——河南、河西地区都被汉军占领,迫使匈奴主力远离汉边境,转移到自然条件远比漠南恶劣的漠北地区,基本上消除了匈奴对汉中部及西部边境的威胁,促使汉匈双方实力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为其后在漠北展开的汉匈大决战创造了条件。河南之战后,匈奴人失去了阴山以南的广阔区域,痛心疾首,每过于此,无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战后,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地,经济上蒙受的损失更为严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四、漠北大决战 
  经过元朔五年的河南之战与元狩二年的河西之战后,汉匈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匈奴连续在二次关键性的战役中惨败,匈奴右贤王的部队损失惨重,浑邪王与休屠王全军覆灭,西北边境上匈奴侵掠的威胁基本上解除。伊稚斜单于听从赵信的建议,放弃漠南,将主力部队撤到远离汉塞的漠北地区,企图诱使汉军深入大漠,伺机予以歼灭,因此并没有停止对汉朝边境的侵扰。特别是位于匈奴东部的左贤王的军队,始终没有遭受过沉重的打击,依然保存着强劲的实力。就在河西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匈奴又分兵二路,各数万骑,突入右北平、定襄二郡,杀掠千余人后退出边塞。 
  在汉武帝筹划河南、河西战役之时,原计划只是夺回河南、河西二个战略要地,在给予匈奴一定的打击之后,只要能确保北部边境的安宁,并无深入大漠与匈奴主力决战的意图。何况汉朝君臣一直认为匈奴是游牧民族,四处迁徙,很难彻底制服,如果匈奴不再骚扰边境,汉军并不准备穷追不舍。但是匈奴侵扰势头未衰,北边烽火未熄,反击匈奴的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下去。 
  元狩四年(前119年)夏,武帝亲自召集诸将会议,筹划出击匈奴事宜。武帝与诸将都认为:匈奴将主力撤往漠北,是以为汉军没有跨越大漠进行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如果汉军能集中兵力,深入漠北,就可以充分利用匈奴这一错误的判断,攻其不备,一举歼灭其主力。武帝拟定并批准了这一作战计划,汉匈战争史上模规最大的一次战略大决战就此展开。 
  为了保证漠北之战的顺利进行,汉朝中央政‘府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全国征发大批军需物资,调集了十万精锐的骑兵部队,负责转运辎重的步兵数十万人,又从民间征集马四万匹随军备用。汉军原计划均由定襄出击,直赴大漠寻找伊稚斜单于的主力部队决战。就在大军将出之际,从捕获的匈奴俘虏口中听说单于已经东去,于是临时更改作战计划,命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击匈奴。这时,匈奴已探听到汉军即将大规模出击的消息,赵信又向伊稚斜单于献策说:“汉军远渡大漠,人马必然疲惫,我军可以坐收渔利。”单于采纳了他的意见,将妇孺老弱及牲畜财产往北远徙,仅留精兵在漠北等待与汉军决战。 
  由大将军卫青指挥的西路军出定襄迎击单于主力。大军临行之前,老将李广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雄心未减,主动向武帝请求出击匈奴。武帝认为李广年事已高,没有批准,但在李广的一再请求下,武帝任命李广为前将军,归卫青指挥。此次随大军出征的还有卫青的挚友、原合骑侯公孙敖。在元狩二年河西之战时,公孙敖因延误战机被免除爵位,这次被任命为中将军,也归属于卫青麾下。卫青出定襄后不久,就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准确驻地。卫青为了使公孙敖有立功复封的机会,自己也企图独贪大功,于是命令前将军李广与左将军赵食其两部合并,从东路迂回到匈奴侧翼掩护主力部队,而自己则与公孙敖等率精兵从正面攻击单于。李广深知卫青的用意,所以对这一反常的布署极为不满,厉声向卫青抗议道:“我是天子任命的前将军,理应作为大军的前锋部队,为什么要将我迁往东路?况且我自结发以来就与匈奴作战,直至今日才有机会能与单于作战。我愿意仍为前部,誓与单于决一死战!”卫青见李广不肯从命,竟然命令长史把军令直接发至李广的幕府。事情到了这一步,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李广只得愤然离去,率部与赵食其奔赴东路。 
  卫青率主力向北推进一千多里后,突然发现伊稚斜单于的主力部队正在前方严阵以待。久经沙场的卫青临危不乱,一面下令用武刚车(一种带有遮盖的兵车)环绕为营,以防匈奴骑兵突袭;一面派出五千名骑兵冲击敌阵。伊稚斜单于也出动万骑应战。战场之上顿时号角齐鸣,箭矢纷飞,一片刀光剑影。两军将士拼命厮杀,一直鏖战到傍晚时分,忽然间狂风骤起,沙砾飞扬,两军对面不能相见。卫青趁此机会命令左右两翼汉军迅速出动,将匈奴军队围困在营阵之中。伊稚斜单于见到汉军数量众多,兵强马壮,不敢再拖延下去,于是率数百名亲兵趁黄昏之时从西北方向突破汉军包围,急驰而去。这时两军仍在激战,直至夜幕已深,卫青得知单于已经突围的消息,急令轻骑连夜追击,卫青率大军随后而行,被围困的匈奴骑兵趁机四处逃散。天明之后,汉军已追击二百余里,但单于终于逃脱。卫青出塞以来,汉军共杀伤俘获匈奴一万九千多人,推进至位于阗颜山(约位于今蒙古杭爱山南端)的赵信城(赵信降匈奴后所建,故名赵信城),用匈奴积蓄的粮秣补充军需,焚烧其城及余粮后班师而还。匈奴这时则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伊稚斜单于逃跑后下落不明,右谷蠡王自立为单于,后来得知单于尚在,方才去掉单于名号,恢复为王。 
  但李广、赵食其率领汉军在东道的进展却极不顺利。东道不仅路途曲折迂回,而且一路之上水草稀少,汉军行进十分艰难,又没有向导引路,终于在茫茫的草原上迷失了方向。直到卫青大军由阗颜山班师之后,李广与赵食其才与卫青在大漠之南会合。卫青可能是对将李广硬派往东道一事心怀惭意,特遣长史带着干粮与浊酒前去安抚李广,并催促李广速至大将军幕府报告迷路的详情,暗示李广将责任推诿到部下的身上。李广断然拒绝这样的不光彩的勾当,坚定地表示:校尉无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愿意亲身承担一切责任。长史走后,李广深有感慨地对多年来随同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说:“我自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从来不曾落在诸将之后。如今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单于,却迷失道路,这就是天意吧!我已年逾六十岁,难道还要再忍受那些刀笔吏的凌辱吗!”说罢,李广引颈自刎,一代抗匈名将就是这样含冤悲愤而死。右将军赵食其独自下狱受审,后赎为庶人。 
  就在卫青从定襄出征的同时,东路汉军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率领下,出代郡迎击匈奴左贤王。霍去病虽然也统帅五万骑兵,但所选的都是剽悍勇猛的年轻骑士,军中没有设置副将,而是以李广之子李敢这样年轻的将领与匈奴降将复陆支等为大校,代行副将职权,使军队指挥权高度集中。右北平太守路博德也归属霍去病指挥,从右北平出军配合主力部队行动。霍去病率军北出代郡之后,命令全军将士轻装前进,跋山涉水,长趋直入二千多里,在大漠之上与左贤王的军队遭遇。经过数次激战之后,左贤王大败而逃,汉军斩首俘虏七万多人,俘获单于近臣章渠,以及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相国、将军等八十三人,斩杀北车耆(匈奴王号),封狼胥山(其地不详。一说为蒙古克鲁伦河之北的都图龙山),祭姑衍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兵临翰海(其地不详。一说为今贝加尔湖)而还。 
  在漠北之战中,卫青深入大漠千余里,击溃单于主力,可是由于将帅失和,致使单于逃脱,将军李广自杀,赵食其下狱,功过相抵,因此卫青没有益封,部将也无一人封侯。与卫青相比,霍去病的战绩更为辉煌,不仅深入大漠二千余里,而且斩获首虏也是卫青的数倍。武帝得知自己宠爱的年青将领再立功勋,非常高兴,益封霍去病五千八百户,部将多人封为列侯。又置大司马一职,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下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同。从此之后,卫青威望日衰,而霍去病则尊宠正盛,卫青的许多部下都纷纷投靠到霍去病的麾下谋求官爵。 
  作为一位年青的著名将领,霍去病确实有其独特之处。他为人沉默寡言,但处事果断。武帝欲教他学习吴起、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战争的胜负取决于统帅的决策正确与否,何必去学习古时的兵法!”此说虽然不一定正确,但这种傲视前贤的气概却令人肃然起敬。武帝为了奖励他的显赫军功,修筑了一处豪华壮丽的第宅,命他前去省视,霍去病却回答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句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人传诵的名言,代表一代军人勇往无前的英雄气魄及其舍身为国的忠诚之心。武帝因此对他也更为敬重。 
  漠北大决战,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根本上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匈奴骑兵肆虐边塞,严重威胁中原农业区域,汉军疲于防守的被动形势。但是,汉军自身的损失也相当严重,数万名将士战死在疆场之上;两军出塞时共有马十四万匹,回塞时不足三万匹。然而与汉军相比,匈奴损失则更为惨重,单于主力与左贤王的部队死伤被俘共九万多人,牲畜财产损失多得无法计算,迫使匈奴再度向北远遁,造成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汉军占领了朔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再无力向中原发动大规模入侵,汉匈战争的重心也由中原转向了西域。 
   
关于文中部分问题的说明*及加精
        这儿是解释文中问题的专用区,以后遇到疑问,兄弟们可以来此查查有没有相关资料。后续问题会陆续在这儿补充上来。   1、计量单位。 
  身高:使用尺为单位。根据所查资料,汉朝时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3到25厘米之间,较多的说法是24。2厘米。根据比较专业的资料推测,应该是23厘米多点,为了方便,文中采用1尺=23厘米。 
  粮食重量:石(担)。石有的地方说是相当于59。2公斤,有的地方说是50斤。文中暂时取1石=100斤。如果有兄弟能确定的请留言,我会修改的。 
  路程:以里为单位。汉朝时应该是使用华里。部分地方说是1里=1华里。为方便,文中1里就相当于现代的1里。 
  2、医院、医生。 
  有一位兄弟在书评区说我在文中使用医院、医生的提法,我还真的没找到这两个词。如果真有,希望能说清楚在哪一章。文中,我将医生称着是“医匠”,有的地方会用“医工”。这个是在专业书上查到的,应该比较靠谱。 
  3、爱情问题。 
  东汉末年,尤其是三国时期,谈情说爱似乎是个奢望,并且那时候女子的地位很低,无法对等的谈情说爱。这个问题也有兄弟提到了。我也赞同这种观点。文中之所以会有关于爱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