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89章

大漠烽烟-第189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夜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扎木也不多说话,只是很冷静的回应了一声。
     郭进也不为己甚,他也是知道这位大叔的脾气的,自己吩咐下来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完成,从来不吖一丝折扣,深得郭进器重,一点也不因为大叔年纪大了,就不把他看在眼里了,丫还没有这么浅薄!
     “恩,辽西那边情况怎么样了?”郭进这时转换了话题,又问起了郭七其他方向上的事情来了,谁叫丫是铁谷商行大掌柜,郭进手下的情报头子捏!
     金国的北方,黑龙江地区的南方,那也是热闹得紧啊!
     中都和议之后,成吉思汗就北回大草原,暂时缓和了对金国的征服,后来他听取了石抹明安的建议围攻中都,最后也随着石抹明安的去世而停下征伐河北的步伐。
     为什么成吉思汗对河北这样犹豫呢?原来他的心病却在东北。东北与中都成犄角之势,是中都的左臂,金国的根本。蒙古若胆敢深入中原,那东北的金军就会从背后偷袭,将长城扼住,拦腰一截。成吉思汗每次跨越长城,都会时时感受到来自东北的威胁。
     因此,要征服金国,首先一定要先解除东北的威胁。
     成吉思汗围攻中都后采取缓兵之计,暂时与金国和好,当他北回时,即派木华黎大王麾师向辽西挺进,开辟东北战场,切断中都的左臂,解除将来南下中原的后顾之忧。夺取东北两京
     1214年木华黎大王临阵授命,率军向东北挺进,他兵分两路,木华黎向辽西,经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向南进攻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名城)。附马孛秃向辽东,率东路军攻懿州(今辽宁彰武西)、东京(今辽阳)等地。
     十月,木华黎军团首先攻取辽西比较富饶的高州(今喀喇沁右旗)。在高州,蒙古军遭到寨将攸兴哥屡次的抗击。木华黎下令,若高州人能够斩攸兴哥的头颅来献,则全城军民皆免死。
     为了保全城官民的生命,攸兴哥挺身而出,要向木华黎送上自己的头颅。诸将想将他杀死,可木华黎却对攸兴哥大加赏识,就说:“壮土也,留麾下为吾用。”后来攸兴哥屡建军功,成吉思汗赐名攸哈喇拔都。接着,高州投降。
     夺取了高州之后,蒙古军向北京进军,木华黎采取攻破中小城市以孤立大城市、蹂躏农村来切断城市的战略,他不直接进攻北京,而是攻占北京周边的15座卫星城,从而孤立北京,切断它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这时,石抹也先探知金国撤换东京留守,新留守即将赴任的消息,就向木华黎请示,愿前往夺取东京。木华黎问石抹也先需要多少兵马,也先说:“兵贵出奇,何用多为?”他只带走几十骑兵,先在半路拦截东京的新留守,把新留守及其随行人员全部杀掉,搜出新留守上任的敕命,将它藏在身上。然后带着几十骑兵,假装成新留守的上任队伍直向东京奔去。
     来到东京城下,石抹也先对守门军士说:“我是新留守。”守门军士看他带着朝廷的任命书,也就没有怀疑,放他入城。进城后石抹也先即升堂上任,一句话就责问官员:“城上防守那么多兵要干什么?”官员回答要备战。石抹也先冷笑一声,命令他们将城上的士兵全部撤去,对他们说:“敌人来了,有我在,无须麻烦你们。”
     夜晚,他将金军撤掉,换上自己带来的几十骑兵。三天后,蒙古大军来到城下,石抹也先大开城门迎接木华黎。
     石抹也先智取东京,东京十万八千户人民、十万军队和堆积如山的资粮器械在无声无息中,落入蒙古之手。石抹也先略施巧计,轻易地拿下东京,凸现出他惊人的智慧。
     十二月,驸马孛秃的东路军攻掠懿州,金节度使高闾仙战死。至此,蒙古基本控制了辽东战场。
     有这样的好机会,郭进怎么能不去查上一手,等辽东局势稳定之后,他立刻派遣大量人手来到辽东,强占先机,先将商路扑开再说其他,谁叫这丫离得近捏!
     1216年二月,木华黎派部将史天祥进攻北京(今内蒙古宁城),金北京留守奥屯囊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抵抗,两军激战,金兵大败,奥屯囊逃入城坚守。奥屯囊早在西京时,其救援军就被蒙古军诱引埋伏圈,他的军队被歼击,自己侥幸逃得一命。从西京失败后,朝廷再任他为北京留,奥屯襄哪抵抗得木华黎,他注定失败,北京注定沦陷。
     蒙古军将北京包围。不久,城中粮尽,北京的契丹人出城投降,金军大乱。于是副将完颜习烈、高德玉等杀掉奥屯囊,准备出城投降,在混乱中完颜习烈被部下杀害,最后金军推举乌古论寅达虎为帅,献城投降。
     木华黎认为他们投降得太迟,要将北京屠城。(脾气真暴烈啊)在铁谷的运做下,石抹也先劝谏:“北京为辽西重镇,今坑其众,未下者人将死守,后岂有降者乎?天下何时可定?”木华黎无言以对,放弃屠城。任命吾也而为北京元帅,寅答虎为留守。
     借此机会,郭进也将势力扩展到了北京!
     北京乃辽西重镇,东北的门户,它一沦失,就切断了中都与东北的联系。
     占领北京后,木华黎派使者招降兴中府(今辽宁朝阳),兴中府同知兀里卜拒绝,将木华黎派来的使者杀害。奥屯囊二十万大军都不堪一击,何况一个兴中府,兀里卜要与木华黎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简直是拿兴中府军民的生命开玩笑。于是,兴中府的吏民暴动,将兀里卜杀掉,推举土豪石天应为元帅,献城投降蒙古。
     石天应,字瑞之,兴中永德人,善于骑射,豪爽不羁,颇得人心。后来,木华黎南下兴中府,天应率众迎接。
     晕;中午打雷;不敢上线;晚了点,请大家见谅
    东征西讨 第三十二章  辽地出牛人
     更新时间:2010…9…6 16:09:01 本章字数:5524
     蒙古兵临东北后,顺我者生,逆我都亡,东京、北京、兴中府相继被攻占,蒙古基本上控制了辽东。蒙古军雷厉风行的气势震撼了锦州土豪张鲸兄弟。张鲸,原是锦州的一名土豪,趁金末时局混乱的时候,他在辽东聚集军队十余万,1214年他杀掉金的锦州节度使,自称临海郡王,有雄踞辽东的野心。木华黎下辽西后所向无敌,张鲸就率领10多万土兵向木华黎投诚。
     不久之后,成吉思汗下诏,命张鲸总领北京十万提控兵,跟随蒙古大将掇忽阑攻取略燕南未附州县。既然投降就得任由成吉思汗驱遣,可张鲸并不这样想,他以十多万大军投降蒙古,本是不愿与蒙古对抗,倒要依仗蒙古之势,稳稳当当地坐稳临海郡王的宝座,可现在却听他驱遣,哪有以十万大军投降还得充当马前卒的道理。
     故此,对成吉思汗的诏令,张鲸的内心很不是滋味,满怀不服,言行中颇有抵制的苗头。木华黎觉察到张鲸的不良表现,就命石抹也先监督他的军队,并催促蒙古、契丹军和张鲸的十万提控汉军南征。
     大军至平州,张鲸故意装生病,逗留不进,并谋划要逃回北京。石抹也先觉得这样逗留下去不是办法,就干脆将张鲸执送到成吉思汗的大帐。成吉思汗非常生气,张鲸辩解说:“臣实病,非敢叛也。”成吉思汗说:“既然不叛,就叫你的弟弟张致为质子,我自当让你活着。”张鲸口头答应,到半夜就偷着逃跑,石抹也先拼命追上,路上将其杀掉,这个土豪就这样窝窝囊囊地倒在石抹也先锋利的刀下。
     史天倪等以万多清乐军投靠蒙古,蒙古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而石抹也先等来蒙古时身无一兵一卒,只能靠为蒙古效犬马之劳而争得一席之位。
     可张鲸跟他们不一样,其投靠蒙古本想与蒙古分庭抗礼,稳当临海郡王,哪知蒙古竟把他当成马前卒驱遣。身拥十多万大军而委身于人已够他委屈了,哪能再这样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呢?显然,悲剧就这样发生。所以,张鲸的悲剧根源就在于他拥有十余万大军。
     身拥十余万大军的优势背景必然促使他滋生高远的愿望,问题是他的愿望却没有被形势所接受。他表面看似强大,而实际又不能主宰形势。当他因不能屈服于现状而想努力去改变时,悲剧就从身后稍然而至。
     成吉思汗和木华黎早已估计张鲸一时难以驯服,命张鲸总领北京十万提控兵南征,乃是调虎离山之计,目的是要考验张鲸的心志。张鲸若能俯首帖耳惟命是从,那他的命运必将改写,以后必定在蒙古封王封侯。
     跟随蒙古大将掇忽阑攻略未附州县,张鲸的命运将改写,其后必定在蒙古风光一世,可惜张鲸高估了自己的价值,又对形势一片懵懂,最终兵败、身死、家亡。
     张鲸的弟弟张致也是军阀意识深重而不识时务的人,得知张鲸被杀,他悲愤万分。就杀掉了蒙古使者,据锦州而叛,自称瀛王,改元兴隆。攻略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1216年六月攻陷兴中府(今辽宁朝阳)。
     木华黎马上率领蒙古不花等大将和数万大军前往讨伐,探知蒙古军到来,许多州郡杀张致的伪官吏投降。蒙古军进逼红罗山,锦州主将杜秀投降,木华黎封秀为锦州节度使。
     七月,木华黎兵临兴中府。兴中府依险为阻,兵精粮足,木华黎认为若正面攻打必然一时难以取胜,于是他设下一计,引蛇出洞,先派吾也而去攻溜石山,并告诉他:“今若急攻,贼必遣兵来援,我出其不意,断其归路,致可一战成擒也。”然后他又派蒙古不花驻守在永德县西十里守候。
     张致听到溜石被围,果然派遣张鲸的儿子张东平率领骑兵八千、步卒三万前来救援,蒙古不花马上切断援军的归路。并快马报告木华黎。木华黎连夜率军疾驰,黎明在神水县东面遇见张东平,蒙古不花同时也赶到,两军前后夹击。木华黎在军中选取数千射箭手,命他们“贼步兵无甲,疾射之!”又将军队分一半下马步战,亲自率领另一半骑兵冲击敌阵,敌军大败,张东平战死,斩首一万二千八百余级。
     神水县援军惨败,张致不得不撤离兴中府,蒙古军进围锦州。锦州城下,张致屡战不利,乃闭门城守。一个多月后,张致迁怒诸将领,说他们没有尽力杀敌,将二十多个败将陆续杀害,将领们人人自危,八月,大将高益等将张致缚起来出城投降,张致伏诛。
     广宁刘琰、懿州田和尚被迫相继投降,木华黎曰:“此叛寇,存之无以惩后。”可怜广宁、懿州惨遭屠城,除工匠优伶外,全城军民被蒙古军杀害。(当然,有郭进在身后拖后腿,这个屠城的结果是大大的打力偶一个折扣的,木华黎虽然心中不喜,可众怒难犯,他也只得睁只眼闭只眼了,自古以来挡人财路那是要被打黑枪的!)
     木华黎消灭张鲸兄弟之后,军队向东推进,攻下苏(今辽宁金县)、复(今辽宁盖县西南)、海(今辽宁海城)三州,一直挺进到鸭绿江下游,取婆速府路大夫营。辽东诸城望风而降。蒲鲜万奴率领十余万女真军逃入海岛。
     辽东、辽西全部平定。成吉思汗兴奋不已,兴奋之余突发狂妄,即遣阿剌浅前往告诉金主,要宣宗完颜询拿河北、山东未下诸城来献,并要去其帝号,改称“河南王”。宣宗完颜询对此不理不睬。
     辽东出牛人,这一次的蒙金战争中,可出了个小强似的牛人!
     蒲鲜万奴,祖籍辽人,女真族。历来对他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种认为他是个野心家,在搞叛乱,使金朝内讧分裂,削弱了抵抗蒙古的力量,应该批判;另一种认为他堪称是我国东北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物,称赞他是“辽东怪杰”,甚至赞誉他足以“媲美阿骨打”。
     那么,咱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颇具争议的人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起初,本故事的主人公蒲鲜万奴只是一名从五品的小官——尚厩局使。您别看这位仁兄官当得不大,可是地位真还不低,因为他的工作就是负责驯养御马,是皇帝身边的人。众所周知,对于古代人尤其是游牧民族起家的金国人来说,马有多么重要。大体上来说,万奴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国家领导人御用车队的副队长,自然是前途一片光明啊!
     在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宋韩侂胄以恢复中原为名,兵分三路大举伐金。*
     南宋大将皇甫斌率领数万名中路军由确山(今河南确山)、褒信(今河南包信店)分路进攻蔡州(今河南汝南)。听到另一战场的郭倬、李爽兵败的消息后,不敢再孤军深入。当时正好赶上溱河(南汝河最大的支流,今名臻头河)涨水,于是退军到溱水,扼桥固守。
     金廷任命完颜赛不(这人名字中的“不”字着实烦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