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漠烽烟 >

第180章

大漠烽烟-第180章

小说: 大漠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人将被打落的牙齿和着鲜血吞咽到肚子里,高高肿起的脸上依旧是一副不屈之色,同时继续抗声道:
     “你们这些没有人性的家伙,带着野蛮恶臭的鞑子!”
     他的反抗立刻又招致了一顿更为猛烈的拳打脚踢。下巴、小腹在受到连续不断地击打的时候,最初的剧痛很快就转为了麻木,而身体却变得轻飘飘的,仿佛一根风中枯叶般脱离了地面,轻轻地在空中横向漂出一段距离,随即歪斜着落地。少年的无力的爬在地上,一双眼睛已经被打得高高肿起,几乎只剩一条缝,但是即使如此,那眼缝之中透出的仍然是倔犟而坚毅的目光。
     纳牙阿怒喝道:“先把他枷起来,一会一个砍头!”
     “诺!”几名蒙古军答应着,立刻动手将少年用木枷禁锢了起来。
     “要杀便杀,你们这些鞑子又不是一次杀人了!”
     青年人已经不能大声说话了,但是他依旧以微弱的声音回击着。
     “他又说什么?是求饶吗?”纳牙阿问通事。
     刘仲禄不敢隐晦,照原样翻译了出来。登时又有几个蒙古兵围上前来,做势欲打,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且慢!”
     此言一出,包括纳牙阿在内的众人心中都立刻垂手肃立,躬身施礼。发话者正是成吉思汗。这边发生的骚动终于惊动了他。
     成吉思汗缓步走了过来,看到青年人戴着的木枷,不由心中一动,眼前浮现出自己十六岁那年在泰亦赤兀惕人的营地中带枷被囚的情景。
     他低头仔细打量这个年青人,感觉到他的身上隐隐然有着当年自己的影子,同样是那么年轻,那么锐利,那么坚定,那么倔犟。甚至连带枷的样子也与自己毫无二致。寥寥一瞥之间,许多往事不期然涌上心头。
     “放开他。”成吉思汗对纳牙阿下令道。
     “喏!”纳牙阿挥了挥手,立刻有蒙古军上前为青年除去刑枷。
     “还不叩谢大汗饶命之恩?!”纳牙阿向青年喝道。
     “呸!”青年人恨恨得吐出一口带血的吐沫,毫不理会。
     “小子找死!”纳牙阿断喝一声,飞起一脚将青年人踢得飞了出去。
     “不要打他。”成吉思汗沉声道,他向前走上几步,来到青年人面前,蹲下身来,缓缓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完颜彝!”青年人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后,才发觉自己居然不知不觉间就听从了眼前这个男子的命令,心中暗自吃惊。这男人看上去并无任何可怕之处,比之那些殴打自己的蒙古兵显得平和亲切许多,但是语气之中却有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威严之感,使得闻者不由自主得遵从于他,甚至敬重于他。
     “这人是谁?居然有如此威风?”完颜彝心中惊叹着。
    东征西讨 第二十四章   沸腾的野心
     更新时间:2010…9…6 16:08:56 本章字数:6264
     从刘仲禄的口中听到对方的名字后,成吉思汗微微颔首,他的心中感慨着:看来,只有在这样的少年身上还保有着百年前阿勒坛人征服中原之时的魄力与气概。可惜,真正继承这种精神的人如今还能有几个呢?
     “我是蒙古人的汗——成吉思汗!”通事的语调虽然不高,却如同在完颜彝的头脑之中爆响起一个惊雷。
     “眼前之人竟然就是歼灭我大金四十五万大军的蒙古首领铁木真!”完颜彝肃然无语。
     “我不会杀你。不但不杀,还要放。放你回家。不过你要替我做一件事情。”成吉思汗道。
     “什么事情?”完颜彝问。
     “你姓完颜,也算是阿勒坛汗的亲属了。你替我带一件东西给他。”成吉思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卷轴,命通事转交到完颜彝的手中,继续说道,“这是你们的阿勒坛汗当年给我的,如今,我把它交还给他。”
     “是什么?”
     “你们国家的委任状。当年他封我做‘招讨’,如今我不做了,自然要还给他。看,我如今带着铁骑雄兵来到这里,将这东西还给他啦。”
     成吉思汗说罢便站起身来,仰天长笑,笑声压过了天空中北归雁群的鸣叫声。好一阵,他才止住笑声,对纳牙阿吩咐道:“给他一匹马,放他走!”
     “大汗,这也未免太便宜这小子了。”纳牙阿心有不甘地说道。
     “这个少年和我年轻的时候很相似。”他叹息般地说道,“我从他的身上想起了许多陈年往事。同时,他的生存也在时刻提醒我,不要让蒙古人重蹈阿勒坛人的覆辙。”
     纳牙阿默然退下,遵命照办。
     成吉思汗看着那叫完颜彝的年青人艰难得站起身来,又艰难得上马,驰离营地。心中暗自称赞:“果然是一条好汉。”
     然则,他却没有料到,这完颜彝经此一事后投身军旅,成为了金国末年罕见的一代名将,终其短短的一生与蒙古军奋战到底,不但建立了卓越的武勋,更以忠烈之名流芳千古。
     血与火交织而成的纪元1212年于戎马倥偬之中不觉间飘忽逝去。随着纪元1213年的到来,成吉思汗在异国的土地上迎来了二个新年。这一年,他整整五十一岁。
     一个新年,由于战事频仍,被大家完全忽略了。现在,随着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来临,大家的心情又一次回复了舒畅欢快的情绪。听从忽阑的提议,成吉思汗决定在距中都七十里之外的龙虎台大营内举办一次盛大的迎春庆典,款待这两年来劳苦功高的众将,同时,他也打算借此机会,将新一年的作战方略布置下去。
     席间,成吉思汗打量着这些心腹重臣,看到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战火洗礼之后的沧桑与风尘。然而,这一切却不能遮掩他们的满腔豪情。两年的血战使他们立志弥坚,意气风发。这种姿态,与他所预想的不谋而合,长保斗志正是苍狼所必备的精神。
     “今年,我们要加强对阿勒坛汗的攻击,用强大的力量压制敌人,使之不能安眠,无暇喘息!”
     成吉思汗以庄严的口气发布了对金国的总攻击令。众将睁大了兴奋的眼睛,凝望着可汗,期待他将最为艰苦的任务分派到自己的头上。
     首先得到命令的是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这三只新一代的苍狼。成吉思汗认为,他们必须经历更多的考验,尤其是术赤。这既是自己的愿望,也是孛儿帖的意愿。望着术赤那张无论何时都同样苍白冷峻的面孔,想起了数日前父子之间的一番私下谈话。
     谈话发生在术赤刚刚从前线返回的时候。当他带着一身征尘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那雄姿英发的神态立刻化作强烈的冲击波,对他的内心形成了剧烈的震荡。从他的面容上确实找不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却继承了孛儿帖的许多特征,尤其是眼神。同样的炽烈,同样的不屈,同样的执着。每当自己与妻子因为术赤而发生争执的时候,她都是用这种眼神凝视着自己,发起一次又一次挑战,甚至强迫自己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一旦想到这些,惊异与敌视立刻占据了自己的心。成吉思汗想,自己很可能已经将这种情绪通过眼神表露了出来,否则术赤的脸色不会突然变得苍白起来。
     勉强平息了这些情绪后,成吉思汗缓缓开口问道:
     “博儿术告诉我,此次远征,你表现得十分出色,以实际行动引证了自己的诺言,率先登上了长城。为此,我将给予你特殊的嘉奖。说吧,想要些什么?领地?百姓?财富?还是女人?”
     “这些我都喜欢,却不是最渴望得到的。”
     术赤的回答十分坚决,看来心中已经有了目标。
     “不会是打汗位的主意吧?如果他要求现在就立他做继承人,自己又该怎样处置呢?”
     这个念头猝然出现在成吉思汗心中,使他在一瞬间感到了不安。凭心而论,这样的要求他决不想答应。幸好,术赤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根本没有那种**。他的坚定来自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身实力的信心。
     “我请求在来年的战斗中亲自带领部队,冲杀在全军的最前列!”
     自从入门后,术赤就始终与成吉思汗保持着平等对视的姿态,加之此时全身所散发出来的凌厉斗气,使得他的豪言壮语之中充满了抗争与叛逆的意味。成吉思汗深知,这些抗争与叛逆的指向无疑都汇聚在自己的身上。
     ——儿子长大啦。成吉思汗在心中慨然叹息着。在术赤的心中,一种名叫“独立”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他正在执拗地摆脱着自己,拼尽全力地要将自己的影子从心中彻底排斥出去。父子之间的战争从他降生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今天将是一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正面交锋。
     ——好吧,无论你究竟是谁的孩子,无论你是否在憎恨我,至少眼前这一刻,你的表现都无愧于苍狼的称号。既然身为苍狼的一员,你就有资格去自由驰骋,全力开辟属于自己的无尽天地!你的爱,你的憎,都将融入你的灵魂,给予你一往无前的动力!
     “去吧,孛儿帖之子!记住你今天所说的一切!时刻准备着迎接最为艰苦的战斗,以敌人的鲜血来印证你的誓言吧!”
     于是,成吉思汗将术赤、察合台与窝阔台三子一同召唤至面前,将一道攻略指令赋予他们:
     “从今天起,术赤接替博儿术的指挥权,察合台与窝阔台做为副将,率领右路军突破太行山南下,攻陷沿途的全部城市,伺机渡过黄河,继续攻击。如果没有机会,则从山西折返,继续扫荡阿勒坛汗的领土,直到中都城下!”
     ——天啊,这可是一次充满危险的远征啊!同样的想法在成吉思汗话音落地之时立即冲入众将的头脑之中。即使是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人物,也不敢说百分之百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如果交给博儿术,或许还不至如此。毕竟术赤还过于年轻,即使有过独当一面的经历,却与今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无论怎样不可思议,无论怎样惊奇愕然,成吉思汗的命令已经发出,就再也没有转圜的可可能。术赤一言不发地接受了命令,除了眼神愈发尖锐之外,再无任何反应。
     老将博儿术的嘴巴微微蠕动了一下,但终于没有说出什么。他很清楚,即使自己说些什么,此时都已经无济于事了。这对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确实也没有旁人置喙的余地。然而,这个微小的动作也没能逃过成吉思汗的眼睛,他立刻说道:
     “博儿术,你的任务有所改变,将随从大队行动,做为我的首席参谋,共襄军机。”
     “喏。”博儿术怔怔地回答了一声,心情已经沉浸在对适才那个命令的忧虑之中。
     “左路军就交给合撒儿来带领。你将从居庸关出发,向东攻击,直抵大海。踏平阿勒坛人的东北老家,将其连根掘起。在那天寒地冻之处,不但要击败敌人,更要与恶劣的天气作战,因此一切要小心从事,不要因寒冷而折损部队。”
     “喏!”对于这个命令,合撒儿没有太多的异议。能够再次重掌兵权,已经使近来颇有失意之感的他满心欢喜。
     “中路军由我与拖雷亲自率领,木华黎也随我一同出征!你和博儿术不仅要出谋划策,还要在战争结束之前将所有的用兵之道一一传授给拖雷,使他早日成熟起来!”
     对于整个作战方案,成吉思汗有着绝大的信心。这种信心绝不盲目,而是经过审时度势之后的精心安排。两年来,他已彻底了解了金国的全部情况,这个国家虽然幅员辽阔,城市众多,然则,他们就必须分散力量来保卫这些领土和城市。即使它有着远远多于蒙古的军队,要想组织起象样的攻势,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兵遣将,待其集合完成的时候,所有的战机也就此丧失殆尽。野狐岭之战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经此一战,金军已经彻底丧失了野战的勇气与力量,除了龟缩在城壁背后坐以待毙,就是将战争的主动权拱手相让予自己的手中。
     诚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也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即使通过对辽阳、大同、宣德等城市的进攻,蒙古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攻城战术。然而,这三支军团未来所要面对的城市又将有多少呢?只怕要超过一百座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谁敢保证自己在经历了近百场战斗之后还会平安无事呢?就边成吉思汗本人,去年在进攻大同的时候,胳膊上还不是受了箭伤吗?如果不是那次运气不错,自己也很可能会丧命。
     “术赤也许会战死吧?察合台和窝阔台呢?处境也并不比术赤安全。”
     这不仅是在回应术赤的宣言,同时,也蕴含着成吉思汗本人对亲子的期许。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投身于兵燹战火之中,经受铁与血的洗礼。自己这一代苍狼生长于苦难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