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商 >

第87章

奸商-第87章

小说: 奸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这么花心吗?”
  我轻轻抚摸着青凤的背部,慢慢地说道:
  “虽然现在在我身边的女人不少,可是你也知道我并不是一个烂情的人,而且现在我的处境虽然说不上是如履薄冰,可是也不容乐观,你和她们以后说不定真要成为一家人,以后你就不要和古姑娘和柳姑娘再闹别扭了,说话办事都不要闹的太僵,要真成了一家人,你这当姐姐的总要大度一点嘛。”
  “嗯,我听你的。”青凤低着头几乎将头埋在了胸脯上,低声说道。
  用手托起青凤低垂的下颌,让她看着我,看得她闭上了双目,可是长长的睫毛还在不停的颤动着,我再也忍不住,低头亲了上去。
  湿暖的嘴唇吻上去感觉很好,我将自己的舌头度了过去,微微用力撬开了她的小口,感觉这她口中的柔滑,我转动着舌头引动这青凤。
  青凤对我忽然间的这一举动也丝毫没有拒绝,她丰满的臀部就坐在我下身,在刺激下还不停的挪动着。
  坚硬的下身正好顶在青凤的双腿之间,在她不停的挪动摩擦中,从那里传来了一股股要命的快感,我腾出手掀起青凤的衣衫,正要插进去和她饱满坚挺的双峰来个亲密接触,可是谁知道这一举动却让青凤忽然间挣脱开我的怀抱。
  她快走几步就要出门了,可是她却又站了下来,青凤头也不回,轻声说道:
  “我先去歇息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现在不是时候。”
  说完后,青凤就出门去了,我听见外面传来了上楼梯的声音,我知道是青凤回房了,只好失望的叹了一口气,可是转念一想,今天自己终于鼓起勇气打破了我和青凤之间的僵局,也算是大事一件。
  京城中的事情看来并不是很乐观,可是去却很高兴,正是因为高拱余党和张居正闹得天翻地覆,我才能如此清闲的在这里泛舟水上,从京师到苏州要是抓紧时间的赶路的话,顶多也就不到七天的功夫,可是我却给他走了一个多月,一路上游山玩水,乐得逍遥自在,眼下自己和青凤的关系真是蜜月期间,我心中一动,自己是不是考虑一下先将青凤弄到床上,那样以后自己就不必独自一人渡过这漫漫长夜了。
  就这样我在胡思乱想中不知不觉的坠入了梦乡中。
  次日,等我起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吃早饭的时候,青凤一反常态,给我夹了好几次菜,就是对我说话的口气也温柔了不少,这让我飘乎乎的有的得意。
  吃完饭后,我让人在船头的甲板上摆上了一套桌椅,我坐在上面看着碧绿的江水在船下流过,一时间竟然出了神,连自己也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了。
  上天对我是眷恋的,现在张居正要和高拱余党斗争,而冯保也因为刺杀皇上那个案子的牵连让太后对他的宠信减免了不少,而我在这个时候就显得重要的多了,再加上老国丈和国舅在太后的耳边吹点亲情风,前景十分看好,可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要让太后认识到我是一个有能耐的人。这也正是我费劲脑筋所要筹划的事情。
  我靠在椅子上面,喊道:
  “客用。”
  客用在我身后应声道:
  “先生,您有什么吩咐吗?”
  “到了苏州后你让人带信告诉太后,就说事情我已经想到法子解决了,就让太后放心吧。”
  “是,先生。”
  客用行礼后就下去了,要是细说起来,客用这个年龄应该是在父母膝前玩耍,可是他却笑笑年级就父母双亡,虽着爷爷走闯天下,却又被人给拐卖到了帘子胡同,等被孟冲挑中了进到了宫里却又被发现,要不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玩意儿,让小皇帝看上了,他这条小命早就没有了,可是却丢掉了一个作男人的资本,这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就在客用转身就要走的时候,我却忽然间又说道:
  “我听说,苏州是你的老家?”
  “是的,先生,不过小的因为发大水,家乡遭灾所以才随着爷爷到处流浪,现在对家乡的印象也没剩下什么了。”
  “哦,我还想要问问你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呢。说起来你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哦,对了,听说是冯保冯公公亲自下令给你净得身?”
  客用低着头回答道:
  “是的,就是冯公公下令给小的净的身,后来小的就跟着皇上了。”
  我看着客用,对他脸上一闪而过的怨恨也没有漏过,心中顿时明悟,我只是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真是可惜了,要不然我一定收你到我手下,等你长大了就给你娶两个媳妇,再生一大堆的孩子给你传宗接代,不过现在是不行了。好了,你下去吧。”
  “是,先生。”
  我看着客用离去的身影,心中沉甸甸的,才十四五岁的孩子却已经有了这样的心计,竟然能将自己心中的愁恨埋藏的那么深,要不是我一直留意,还真会忽略。不过我也知道了在他的心中早已经有了仇恨的种子,我要做的,只是浇浇水,施肥。
  等到了苏州的时候已经是将近傍晚了,我们的船就靠在了苏州的一个码头上,下船后我正寻思着是先找个地方住下呢,还是直接就去郝府,正在忖度之间,却见一个身着锦衣的中年男子向着我们走了过来。
  他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抱拳问道:
  “不知道诸位可是仇老爷一行?”
  我这才细细的大量了他一番,一顶瓜皮帽子,身上的衣物锦绣华丽,脸上还挂着一丝公式一样的笑容,这个人很陌生,我并不认识,于是我将目光投向了身后的众人,可是他们的表情却都显示这个人他们也不认识。
  我转过身来、回礼,问道
  “在下正是仇铭心,不知道阁下是……”
  听见我自报家门,那个中年人高兴的笑了起来,他说道:
  “在下是奉了少爷的命在这里等仇老爷一行的。”
  我还是疑惑不觉,问道:
  “阁下的少爷是……”
  “哦,在下是郝府的副管家,我们家少爷单名一个标字。”
  这下子我明白了,原来是郝标派来码头等着我们的人,既然他们都等在这里了,那么就只能是去往郝标的家中了,我对那个人说道:
  “好了,走吧,别让你们家少爷等着急了,你还别说,几日不见,我还真有点想他呢。”
  那个中年男人转身朝着后面喊道:
  “来人啊。”
  接着后面就来了一群青壮家丁打扮的人,那个郝府的管家转身对我说道:
  “仇老爷,小人已经让人回去通知我们家公子了,你的行李我会安排人给您搬过去的。请您这边走。”
  “嗯。”
  跟着郝府的副管家我们离开了码头,他一招手就来了几顶轿子,我们几个人就上了轿子行往了郝家。
  也说不好是过了多长时间,大概就是十几分钟吧,轿子停了下了,外面传来那个管家的声音:
  “公子,到了。”
  掀起了轿帘,我看见就在我的左手边,也就是正北方是一个虽然说不少高大雄伟,可是一看也是富贵堂皇的朱漆大门,正中间的大门敞开着,而郝标正站在那里。
  要不是郝标站在台阶上,我还真有点怀疑这里就是郝标的家,就凭他在京师将那个苏州会馆装饰的金碧辉煌,那么的张扬,眼前的这个大门虽然说也是富贵人家才配的上的,可是和郝标的性格却有点不符。
  看见我郝标高兴的笑了起来,
  “哈哈,子坚老弟,终于见到了你了,来来,我先领你去见我的父母,然后再为你接风洗尘。”
  不容分说,我就被郝标热情的拉到了他的家中,还好的是郝标的家人都是些聪明伶俐的人物,虽然郝标没有吩咐,可是还是有条不紊的将我们的行李搬了进去。
第九十五章 密谈
         郝家的布局和郝标在京师的那个富丽堂皇的会馆有着天大的区别。一进门就是是宾客随从人员驻留地,这儿是会客厅,这儿是内宅,这儿是私家膳室。全部建筑呈纵深型推进状,结果,一个相当狭小的市井门洞竟延伸出长长一串景深,既显现出江南商人藏愚守拙般的谨慎,又铺张了家庭礼仪的空间规程。
  这让我很有点惊讶,要知道在京师就是资产只及郝家一个零头的朝廷退职官员的宅第也许都会比它神气一些。
  进到了内宅,就能看出豪华来了,但是那江南园林的院子和院子中各种各样奇异的山石就能看出价值不菲。
  这里闲杂人是不能进来的,即使是外宅的下人也不能随便就进来。郝标领着我进到了后花厅,到了里面,我看见在正北的主座上坐着一对年长的夫妇。南的面上有些皱纹,就是胡子也已经夹杂着白色,可是脸上的精神却很抖擞,而那个老妇人也是一副安详的神态。
  郝标上前两步,行礼后说道:
  “爹爹,娘亲,这位就是孩儿在京师认识的仇铭心。”
  我连忙也行礼,口中说道:
  “铭心见过伯父伯母,恭祝两位老人家身体康健,福寿延年。”
  郝标的父母也连忙起来将我扶住,看着我的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郝标的父亲说道:
  “这个孩子真是知书达理,识得礼节,不像我们家标儿。”
  “伯父见笑了。”我也客气的说道。说完后我让在了一边,用手指着身后的众人一一介绍给郝标的父母认识。
  “这位就是是在下的妻妹,而这位身着素衣长裙的姑娘是钱芙蓉小姐,至于这位大师就是少林寺的弘一大师,这位就是当今应天首富古老板的的千金,这位姑娘是在下的朋友柳姑娘。”
  郝标的父母面带微笑,只是一一点头,算是见过了。
  终于将众人介绍给了郝标的父母,寒暄过后,郝标说道:
  “爹娘,仇兄弟刚刚来到苏州,一路上舟车劳顿,依孩儿看来,还是让他们先下去休息一下,少时歇息后再来陪伴爹娘。”
  “也好,仇公子,那你还是先下去歇息吧。”
  郝标将我们安顿在了郝家内宅旁边的一个别院,这个别院是一个圆洞的院门,上面还有着两个大字“梅院”。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坎,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进门后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
  这个院落中各处风景雅致,而却富贵之气十足,不仅仅是迎面的这一座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让我心中很是惊讶,要不是胸中大有邱壑,那里能想到这个。
  白石桀骜,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绕过这座假山顺着小径就是几间客房,正中间的是一个套居室,进门后就是一个见客的小厅,右面一间就是书房,而左边就是卧室。
  我就住在了中间的这个房间中,而众女则是住在正房后面的一个三层小阁楼中,弘一和尚就住在了最外面的一个偏房中。
  将一行人安顿好后,我随着郝标去到了郝家的饭堂中用饭。偌大的一个圆桌,色泽分明,味道香美的各式菜肴,可是在圆桌边上却只有三个人,而立在身后的的丫环却就有七八个。
  饭后上的是甜点音频,也是谈天说地的时候,果然郝标的父亲挥手将在旁边侍候着的婢女都遣退,开口说道:
  “听标儿说,你和他算得上是至交,大家也算得上是自己人,所以我也就不说写没有用的客套话了。”
  “伯父有什么事情直说,小侄聆听教诲。”
  “你说经商要怎么才为正统吗?”
  我心中咯噔了一下,看样子他这是在考我,我小心的说道:
  “伯父所问的事情,小侄也曾问过自己,可是终不得解,一直到后来侄儿得遇一个晋商,方才悟出中间的奥妙。请恕小侄冒昧问一句。”
  “单说无妨。”
  “晋商以何发达的呢?”
  “山西人走西口,应说是以勤劳发家,不过我却认为这中间自然也免不了‘诚信’二字。”
  “伯父所说虽然也切中关键,但却不是根本。”
  郝标父亲听完我的话后,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还有一点疑惑,“哦?那依你之见那根本是什么呢?”
  “只有四个字,‘靠官吃官’,在嘉靖年间开始俺答汗想要与我朝‘互市’,以求重归于好,可是嘉靖皇帝却坚决不许,数次斩杀谈判的使者。可是晋商王崇古却上书朝廷,结果朝廷采纳了他的建议,不仅结束了开朝以来两百多年的战争,还使得王家在短短的数十年九友了直逼张允龄的实力。乃至现在京师的首富张志栋,要不是和朝中的张居正拉上关系,又凭着什么能在京师立足。
  郝父思索了一会儿也点点头说道:
  “闲侄所言极是,可谓是切中要害,言语发人之所未发,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我笑了笑,接着说道:
  “现如今山西买卖云集,布帛、粮草、皮革,远自西北大漠,近至江淮,湖广,何处没有晋商的足迹。”
  郝父沉吟了一下,又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