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臣 >

第785章

枭臣-第785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距离,再整饬整形。
    张雄山的战术丝毫未错,除他所部的骑兵,先部的步兵在东面二十余里外,而陈子寿所率中军主力,离他们也就三十里,不定天一明这拔营而行,离他们更近。
    驰上大道,往东往西,都有会合己方大股步兵,自然不克不及在浅谷里叫淮东军将手下这仅剩的数百骑完全的击溃、歼灭失落。
    看着张雄山率数百骑打马往南逃去,陈刀子拿着斩马刀,只能先砍杀身边的乱敌,待与赵豹会合后,那数百骑已经逃往远处,拉开近两里的距离。
    “豹子爷午中时分就能率骑营主力赶到,陈子寿那边全然不察,拂晓后就拔营东进,已到二十里外,我们去追张雄山,似乎不大好,”赵豹与陈刀子道,“不如放过张雄山,我们先去打新渝城外的那两千步兵,就能叫张雄山与陈子寿会合后打马急行赶来救援!”
    “也好!”陈刀子空话不多,与赵豹兵分两路,从丘山之间往东驰去。
    袁州有两千步兵停在新渝城西十二三里的大道上,陈刀子、赵豹率骑兵去将他们缠住。固然,这两千袁州军是黄秉蒿的卫营甲卒,战力不弱,再者团团结阵,防御森严,兵甲弓弩也全,缩起来像只乌龟,叫淮东骑兵再锋芒无比,也没有下口的机会。
    陈刀子、赵豹却是不急,只是一边尽量的监视这两千袁州军,一边监视陈子寿所率袁州军主力的行进情况,更重要的是封锁北边的信通,以掩护周普率骑营主力行进不得敌兵提前侦知。
    张雄山先与陈子寿会合,给陈子寿骂得狗血淋头。
    以绝对的优势军力,却大意轻乱,叫六百多淮东骑兵折损他们近五百人马,还打得余骑散乱不成营伍,张雄山也没有脸跟陈子寿诉苦。
    得知这支淮东骑兵又赶到新渝城西,将他在新渝城外的两千步兵缠住,看势态竟是有意要在他们中军主力赶去之前将那两千步兵吃失落,张雄山气得气血翻涌:他这辈子还没有给敌军如此轻视过。
    这支淮东骑兵以六百人纠缠在新渝城外不退,战志之坚,叫陈子寿暗暗惊讶,但也没有多想。
    在陈子寿、张雄山看来,淮东要将情报送回豫章城,再从豫章派遣步骑主力来新渝作战,即使是骑兵先行,至少也应在明天天黑之后才可能赶到新渝;而他们只要将这支淮东骑兵逐走,赶到明天天黑之前,进入新渝残城,就算是掌握主动。
    “淮东这支骑兵有谁领队,或者淮东这边派谁到袁州来主持议降事?”陈子寿与张雄山为不影响大军前行,让到路边讨论军情,“他们竟然凭借六百骑阻挡我们三万大军赶在明天天黑之前进入新渝,也真是大胆!”
    中军主力距新渝城也不到四十里,怎么都能赶在今天进入新渝城,不过昨夜打得太窝囊,叫张雄山心里郁闷。
    张雄山立即请陈子寿许他再率兵先去新渝,与前部两千步兵会合,扫清进入新渝城通道。
    张雄山手下还有六百骑兵,虽给打杀得惊慌,但还有一战之力,再者从赤土岗往东,地形相对开阔,而步骑混乱前进,倒不畏这支淮东骑兵再有机会拦腰伏击。
    陈子寿又调两千步兵与张雄山六百余骑先行,去夹击那支淮东骑兵,他又催促中军主力快速东行。
    陈子寿这时疏忽失落昨夜在新渝城北的一通乱战,已经将他们摆设在新渝北面的斥侯灭了个干净。在北边没有标兵为眼线,陈子寿就不成能知道,一支三千余人编成的淮东骑兵军队,人皆双马,已离开锦水南岸,进入末山东麓,一路往新渝赶来。
    ''
    '  '
第87章 接战
    (祝兄弟姐妹们情人节快乐,小心别搞出人命来
    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机动xì;ng远超步卒,战术灵活,迂回包抄,能以散列阵形冲击步阵,但步卒严阵以待,阵内又多弓弩防御,即使再jīng锐的骑兵,想要将这样的坚固步阵撕开,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袁州将曹腾率两千卫营兵卒,在新渝残城十里外天阔浅谷里,利用步弓大盾,结阵守得跟乌龟壳一样,也非轻骑兵能轻易啃得动。
    在新渝城北小竹山与mé;ng山东麓一支余脉山岭之间,浅谷一直倾斜到南面的袁河,地形并不复杂,两侧的山脊、峰峦,也说三五十丈,从下袁而来、位于袁河北岸的驿道,也是这座浅谷南部穿过。
    这种的地形,步骑皆利,当敌兵在浅谷里结阵跟乌龟壳一样,赵豹与陈刀子数度试探xì;ng冲击,都不能叫其阵散luà;n,自然也不能硬往其紧密的阵列当中冲击,只能滞留在外围袭扰,叫其停在新渝城外不能轻易移行,也恰好挡住中军主力进入新渝城的道路。
    张雄山率两千余步骑赶来,进一步加强袁州兵前部在新渝城西的兵力,也努力要将这支淮东骑兵彻底的驱逐出去,开始争夺浅谷北侧的矮岭。
    张雄山也认识到袁州的骑兵远不能跟淮东jīng锐骑兵在野地争胜,但淮东jīng锐骑兵不去,步卒只能结成厚实的阵列,防备侧翼受到冲击,这就直接叫步卒在开阔地带行进的速度停滞下来。
    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周遭险峻、不能叫马匹快速通过的陡谷、石崖、溪岸展开兵力,将淮东骑兵往北驱赶,将北岸驿道的侧翼保护起来,使其不受攻击。
    小竹山西麓,地形有高有低,但又算不上复杂、险峻,其溪流也浅,其丘山、林谷的地形,都有利于小股骑兵迂回进出,也更利于骑兵发挥机动xì;ng优势。张雄山差不多将手下逾四千卫营兵马都用出去,抢占浅谷北侧的数座岭岗,才将这支从昨夜就纠缠不去的六百多淮东骑兵驱逐到小竹山西北麓,将中军主力进入新渝的侧翼保护在内侧。
    看淮东骑兵有往北收缩之意,张雄山只当这支淮东骑兵已经放弃在新渝城外的纠缠,算是松了一口气。
    陈子寿所率中军主力,也刚刚行到小竹山西麓的袁河北岸,逾两万兵马分四列沿道快速行进,队列展开前后近有十数里长。
    要不是由张雄山率兵马保护侧翼,这样的行进队伍,给淮东骑兵一捅一个穿。
    主力兵马继续往新渝残城行进,陈子寿又调两千兵马往北展开虽说新渝残城是他这次的目的地,但不是仅仅进入新渝城就可以了,淮东在豫章的兵马,可以从清江县沿袁河上来,也可以从北面经阳乐、从末山与mé;ng山之间的谷道南来,另外,淮东在赣州的兵马虽远,但也能从赣江与武功山东麓的大道北下,直bī袁河北岸。
    赣州离新渝较远,有近六百里地,但豫章过来近,只有三百余里地。陈子寿当前先要防备淮东在豫章的兵马过来,除了占新渝城外,还要在末山余脉小竹山西麓筑垒,挡住淮东军从北面接近新渝的通道。
    多调两千兵马,与张雄山会合,在北边就有六千余兵力。
    虽说眼下不是跟淮东jīng锐战力野战的机会,但只要在淮东军步骑主力赶来之前,立营筑垒、挖好壕堑,将淮东军步骑主力挡在北面,不成问题。
    陈子寿坐在高头大马上,望着两千兵马沿赤土岗,往北行去,而更远的北方,给连绵的山峦遮住,满眼苍卒,却叫陈子寿心里多少有些担忧。
    “昨日进入新渝的淮东兵,虽说才六七百人,但纠缠到现在才略往北收缩,也没有远撤的迹象,是不是淮东援兵正驰来新渝的路上?”陈子寿问身边的副将邓复。
    邓复虽不满黄秉蒿、陈子寿擅自决定进兵新渝,替燕虏牵制住淮东兵马主力不能渡江北上参战,但袁州军的命运不是他一员副将能改变的,只能默然遵从黄秉蒿、陈子寿等人的决定。
    此时听出陈子寿心有忧虑,为自家xì;ng命跟前途着想,邓复也只能尽心献策,说道:“张雄山应继续往北,将这支淮东骑兵逐出下塘沟,淮东在豫章的步骑主力若从北面过来,我们不想叫其接近新渝,就应该利用下塘沟与小竹山的地形,在北面建立防御!”
    淮东在豫章的兵力以长山军第一镇师张季恒部以及林缚随扈卫营为主。
    张季恒是林缚在崇州崛起就追随左右的淮东大将,能征善战,在淮东军除诸军指挥使级的大将,制军一级,张季恒与陈渍、张苟、唐复观、刘振之等人齐名,其部也是长山军辖下最能打的jīng锐。相比较之下,在江州新编的虞文澄部,jīng锐程度都有所不及;但看林缚身在豫章,只叫张季恒率部驻防豫章,便能知林缚对张季恒其部的信任。
    此外,林缚的随扈卫营,也是淮东骑营第一旅。虽说淮东又在庐州、徐州以孙壮、李良为将,再增设骑营编制,分编骑营第二、第三旅,但周普所率的骑营是禁营骑兵,是林缚的随扈卫营,始终都是淮东最jīng锐的骑兵。
    虽说淮东在豫章的总兵力不过一万六千余人,但只要林缚从豫章调一万步骑jīng锐西进,陈子寿就算有三万兵可用,也不敢轻易跟其在新渝城外野战,特别这时候袁州军里军心不稳,面对淮东军jīng锐,也难有一战的士气。
    当然,三万兵马独守新渝城也是不行的。新渝周围的地势要比下袁开阔一些,从mé;ng山与末山之间,有通道可以直接chā到新渝背后,切断新渝与下袁的联络。
    守新渝不守mé;ng、末,三万袁州军反而会有可能叫淮东步骑jīng锐困在新渝城里。
    陈子寿对新渝周围的地形也是极熟,守mé;ng、末,也只有末山西南麓的小竹山最是合适,下塘沟也是末山以西最大的溪流,中游往下,一直到袁河,水面都有二三十丈,只要守住上游的浅溪,也只能挡住淮东兵马从北面接近。
    陈子寿将传令兵唤来,想传令张雄山率部继续北进到下塘沟南岸,想想作罢,与副将说道:“你陪我走一遭!”在数百扈兵的簇拥上,往北驰去,yù;与此时正在小竹山西麓岭脊上督战的张雄山汇合,亲自部署北面的防御。
    陈子寿扈从骑兵也只有两百余人,加上随行奔走的轻兵,六百多人散开来北行,瞬时将赤土岗东边的峡谷填满。
    恰在这时,有数骑从北面扬蹄迎来,滚也似的下马禀道:“除昨日之敌外,在小竹山以下,又有敌兵接近的迹象……”
    “来敌多少人马?”陈子寿问道,淮东在阳乐有少许兵马,心想许是阳乐方面的驻兵在得到消息后,先来驰援。
    “人数不详,皆是骑兵,在小竹山北麓皆是烟尘。”来人禀道。
    张子寿这才感到心底腾起一丝凉意。
    淮东在阳乐的驻兵不过六七百人,还是从抵抗军势力里征补的兵卒,当成地方守戍队使用,战力不强,更没有大规模的骑兵编制要是来敌都是骑兵,那只能是从豫章方面赶来增援新渝的第二支淮东jīng锐。
    来得好快!
    陈子寿之前预计淮东在豫章方面的jīng锐步骑,在得信后赶来增缓新渝,至少也不会早于明天天黑之前,昨日出现在新渝境内的六七百骑,陈子寿以为淮东派去袁州议降的人马,没想到这么快淮东就调了第二支骑兵进入新渝……
    这是怎么回事?是巧合,还是说东海狐在豫章早就预料到他们会选择这时进兵新渝?还是袁州军里那些主降派跟淮东通风报信?抑或是他们暗中往下袁城集结兵力的时候,就淮东眼线看过端倪、提前向豫章示警?
    陈子寿脑子里瞬间转过多个念头。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虽说邓复不赞同黄秉蒿、陈子寿出兵新渝,但形势已是如此,也只能先撑过这节再说。
    “我在下塘沟北面的斥侯皆没,卫营校尉部署在小竹山南段岭脊的望哨探得来敌,怕是这时再进入下塘沟南岸御敌已有不及,”邓复焦急的说道,“来敌人数不详,但若我军进兵新渝的消息提前泄漏,淮东从豫章调来的先部必是其骑营jīng锐。我们仅靠卫营几千兵卒在小竹山以西的丘谷之间仓促布阵,怕是封挡不住其渡下塘沟而来的冲击……”
    邓复所言不假,岭脊上的望哨能用rò;u眼看到来敌的踪迹,来敌必然已经接近下塘沟,而淮东又有六七百骑在下塘沟南,保护其渡溪的外侧,他们想进到下塘沟南岸、利用下塘沟御敌已经不及。
    虽说他们在袁河以北、在小竹山西麓有七千兵马,但都分散在小竹山西麓的诸岭丘之间,展开纵深有二十余里。
    散开的每一队人马,都在六七百人或千余人左右。这种分散式的部署,是为了将昨天进入新渝的六七百淮东骑兵驱逐出去,防备其迂回穿chā,以保护在沿袁河北岸前进的中军主力侧翼不受干扰。
    在这之前,这种部署很有效,毕竟他们面对只是六七百淮东骑兵,利用丘山、林谷、溪河的地形或进或退,可攻可守,可缠可打,但面对更大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