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臣 >

第768章

枭臣-第768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芝虎那叛贼带兵在哪里?”元锦生问道。
    燕胡用陈芝虎为河南总管,但在去年秋后,陈芝虎所部主力都给调到黄河北岸,从晋中沿汾水西击打关中,一直都没有回到河南来。
    虽在河南、山东之间还有袁立山所部数万新附军,但袁立山要面对南面的涡阳陶春及徐州刘妙贞,军力轻易不敢西移击梁成翼,威胁不大。
    故而梁成翼要从河中平安无事的撤出,最大的威胁还是陈芝虎。
    “陈芝虎率部已到孟津北岸,淮备渡河,”梁成翼道,“恰逢河水上涨,陈芝虎想渡河不是易事,但我们也不克不及马虎;除此之外,从长葛有少量敌骑接近,我已叫巨涛、方岱领军去迎战,以掩护我部侧翼。”
    黄河水势要比北汝河大很多,但黄河北岸一直都在燕胡的控制之下,渡河所用的船只准备充沛,梁成翼在南岸仅留下少量的拦截戎马,陈芝虎率部渡黄河,未必会比他们这边慢。
    元锦生点颔首,道:“大哥在南阳也最担忧陈芝虎,只要他还在黄河北岸,他想追过来,插翅也难;袁立山不过是梁家旧部,既然他不念旧情,也没有胆量派兵西击。”
    梁成翼点颔首,袁梁都是数世将门,梁家得太后在内廷相助,势压其他将门。就算袁立山不叛投燕胡,梁家跟他们的关系也算不上好。
    不过,袁立山用兵谨慎,轻易不会行险策分兵来袭,梁成翼倒不太担忧。
    只是,陈芝虎用兵善走偏锋,逐战中原之时,就与林缚并称,其部行军又快,神出鬼没。一旦叫陈芝虎度过黄河,梁成翼一日不克不及避入南阳,便一日不克不及心安。
    元锦生看向月夜下的人流,看着前头在月下闪着粼粼波光的北汝河,心头也急。
    骑兵在前头驱逐大道上拥挤的流民,南撤的步队混杂着军民车马,拖拖拉拉有十数里在伏牛山东麓、在北汝河北岸展开。
    在大道的两侧,在渡口两侧,都是随军南撤的流民,看情形怕有十数万人。
    南阳府要恢复生计,要成长壮大,离不开丁口。这两年来,梁成冲经营南阳,也算是费尽了心机,南阳丁口还不到二十万人。这些流民要能随军一起南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谁又知道敌兵何时会从后面追上来?
    比起贪多必失,元锦生更希望梁成翼率本部精锐先行避入南阳。
    “大哥已派使者去淮西,服淮西出兵进入漯河、郸城,”元锦生又道,“南阳与淮西相依,乃辱亡齿寒也,董原应不会拒绝出兵!不过这走法也难慢了。”
    梁成翼道:“将卒眷属随军而行,沿路又不竭有流民加入步队,前头又有大河相横,行军速度怎么可能得快?”
    郸城在涡阳西北,屏护汝州道的东翼,只要陶春在涡阳出兵进入郸城,就能将袁立山所部隔绝在豫东,使梁成翼完全不消担忧东翼的威胁。
    南阳方城距河中仅三百余里,要是梁成翼率戎马急行,两三天即能撤到南阳。可是,光把戎马拉出来不可,将卒眷属不克不及遣弃在河中。否则就难以约束将卒,有全军溃散之忧。
    南阳也是残破,梁成冲辛苦经营两年,还是依赖于淮东、淮西输供粮草,才能勉强立足。要不克不及将河中府的辎重物资尽可能多的往南阳转移,六七万人马加上大量的流民涌进南阳,南阳如何能承受得了?
    “要不二哥率部先去舞阳?”元锦生道,“一旦曹家弃关中南撤,燕胡大军涌进来,故计舞阳会很快受敌,二哥先去舞阳整顿防务,准备迎战。”
    舞阳位于南阳方城之北,位于桐柏山的北麓,旧属颖川。河南残破,舞阳城也早就毁于战火,为加强南阳北部防御,梁成冲在桐柏山北麓筑垒,以为南阳外围。
    曹家南撤,燕胡占得关中之后,有两条出兵通道能直接攻击南阳。一是自北南下,攻打南阳府北面方城、舞阳,一是从关中经武关攻打南阳的西翼。
    除燕胡之外,罗献成或奢文庄也随时有可能从襄阳出兵北上攻打南阳的南面。
    如今,的南阳府即将三面临敌,梁成冲在南阳仅有三万戎马,就指望梁成翼撤到南阳后,能兄弟同心、守住南阳北面的舞阳、方城,以缓解南阳的压力。
    “我先若行,旁人只当我弃他们而走,军心必定大乱,”梁成翼摇摇头,拒绝元锦生叫他弃大军队先行的建议,“锦生,先回舞阳去,叫燕顺率一部戎马随先行,先加强舞阳的提防……”
    “孩儿不走,要随侍父亲左右。”梁成翼身边一员少年将领道。
    “空话少,燕顺今年也有十七。我与大伯十七岁时,都领兵上阵,如今还要留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子?”梁成翼板脸训道。
    梁燕顺是梁成翼的明日长子,束甲参军已有三年,但尚未有自力领兵的机会。
    梁燕顺留下来随大军队一同进退,是担忧大军队渡河太慢,拉在后面又给敌兵追及的可能,但叫梁成翼如此激将,面红耳赤,不再多空话,立即暗示愿跟元锦生先去舞阳。
    梁成翼也没有与军民共生死的心思,他留下后面平和平静人心,是希望能多渡一人过河南下避入南阳、南阳的实力就会增强一分。
    天濛濛亮,梁成翼就点了三千戎马,叫两名亲信部将随长子随元锦生先渡北汝河南下去接管舞阳的防务。北汝河上用长索横贯,四十余艘渔船来回载运,一次仅能渡千人过去,随元锦生、梁燕顺南下的先锋,差不多到午时才渡完。
    却是好些会水的流民,把重物什丢去,直接洇度过河,半天也有两三千人过去。
    元锦生他们走没多久,日将落时,就有探马从后面赶过来禀告梁成翼:“有一路敌兵昼夜不舍的追来,已到鸩山北。”
    鸩山与大盂山工具相对而立,傍边留下一个七八里宽的口子,可惜汝州已残,不克不及守,否则在鸩山口建垒筑关城,已能将燕胡戎马挡上一挡。鸩山口离北汝河三十里地不到,为避免来不及渡河,梁成翼早就下令部在那里临时驻营以阻追兵。
    梁成翼正在渡口催促戎马渡河,听得有敌兵追来,并且已经距鸩山口很近,问道:“追敌几多人马?有几多骑兵?”
    ''
    '  '
第67章 暗将
    网。。推荐阅读将夜最新章节(:。。/Book/4964/)
    河中府南撤的军民,十数万人堵在北汝河北岸,一时间难以通畅的南下。(8)北汝河虽然不比扬子江、淮河那么洗荡宽敞,但残破的渡口,没有能力架设浮桥,又缺乏渡船,仅靠搜罗来的数十艘小渔船,两天时间才能渡过去两万余人。
    梁成翼一方面派骑兵将大量的流民往北汝河上游的黄柏谷驱赶,绕些远路,以便能从上游浅水过河;一方面催促本部兵马及随军眷属的渡河速度,同时使其子梁燕顺率先部精锐随元锦生先渡河去舞阳接管防务。在梁燕顺与元锦生渡河后不过半日,就有敌兵追及离北汝河不足三十里的鸩山口。
    梁成翼倒也没有太担心,陈芝虎所部主力还在孟津的黄河北岸,袁立山所部主力远在泰安、济宁也没有大股西进的动向,恢复最先追及来的敌兵,多为从荥阳、大梁等城赶来的驻兵。
    荥阳、大梁隶河南,受陈芝虎所辖,但燕廷去年秋后调陈芝虎北渡黄河再西渡到关中参加,燕胡在河南的兵力就极为有限,又多为弱旅,仅用之守城垒。
    当然,燕胡在济南也驻有大量的精锐骑兵,受叶济多镝统辖,但从济南过来路途遥远,即使河中撤军的消息传到济南去,也要少说要两三天的时间,反应不会这么快。
    梁成翼问探马:“来敌有兵马多少,骑兵又有多少?”
    为防备敌兵从北面追来,在鸩山与大盂山对峙所形成的宽谷,梁成翼着部将率兵马在那里临时驻营,他不怕小股敌兵从北面追来,但担心追兵里有大量的敌兵,绕到鸩山东麓去,从北汝河下游袭来,就叫人颇为头疼。
    探马回禀道:“追敌约有三千,步骑兼半,昼夜赶来,近鸩山黄雀岭观望,梁岱将军担心敌军夜袭,请制置使调兵增援鸩山口……”
    “梁岱手里有五千兵马,还有简营可倚,怕三千敌兵夺营,真是软鸟货!”左路军校尉方克山过来议事,他与殿后兵马主将梁岱有隙,不管梁岱是旧主梁习的亲侄,是新主梁成翼的堂兄,有机会此时不忘奚落。
    梁成翼蹙着眉头,不理会部将间的矛盾,说道:“叫三千敌兵盯在后面也不是那么回事。克山,你回内埠去,要防备有敌兵从东面绕过来,我去鸩山口,要能将这股追兵吃掉,问题就会简单一些……”
    有敌兵咬在尾巴上,不管多少,总叫堵在渡口一时无法南下的军民寝食不安,凭添诸多的慌乱。再者敌兵不歼,会在短时间里越聚越多,东咬一口、西咬一口,也叫这边难以防备。
    要是将这股敌兵歼灭,就会阻吓其他小股敌兵追来,就能给河中军民渡河南撤赢得更多的时间,渡河的范围也更宽敞。
    梁成翼抬头看了看天,夕阳已沉,月牙儿有些苍白,但渐显皎洁,月下容易夜渡,也易夜战。
    梁成翼吩咐左右继续渡河,不要停息,他检点三千骑兵,往鸩山口而去,与守鸩山口的梁岱汇合,打算拖到明日,将进入鸩山黄雀岭北段的敌兵吃掉。
    梁习执掌边军时,梁习子侄有十人在边军为将,有梁门十虎之称。这些年来征战凋零,仅剩四人,梁成冲、梁成翼、梁岱以及给梁成冲任命为方城尉的梁成栋。
    辎兵有力气都调到前头渡口去编绳索、造渡船,这边的营垒十分的简陋,鸩山口的营寨主要还是依着鸩山口宽谷里一座突兀而起的石山坳。坳如石谷,南西两面依陡坡,东北两面则立木为栅。
    梁成翼率部赶来,已是深夜,恰逢有小股敌兵试探袭营给击退,营栅给打开一个缺口,营寨一角给纵火点燃,但好歹将敌兵击退,除了一地的断肢残臂、断戟残箭之外,夜色倒是渐渐恢复静寂。
    兵马入营,梁成翼与梁岱在扈卫的簇拥下策马上石山,在月夜下,看着北面人影攒动,可见敌兵这次夜袭给击退,并没能将这股敌兵唬退。
    “北面还有没有其他敌兵过来?”梁成翼问道。
    他与梁岱合兵后有八千兵马,倒不怕三千追兵,就怕还有其他追兵过来汇合,那敌兵的声势就大了。
    “在孟州倒还有小股敌兵渡过黄河,千余人左右,”梁岱说道,“应是我部从河中撤出后,燕胡调晋南兵马南下。入夜后,北面这股敌兵缠过来,就没有机会再放探马出去侦察北面的情形。”
    以往梁成翼占据河中府,与晋南隔河对峙,燕胡主要在孟津北岸驻兵以防,但在孟津以东的黄河北岸诸县,也都有驻兵,约一千八百不等。每一座城池的驻兵看上去不多,但晋南近二十个县,总数加在一起十分的可观。
    如今梁成翼弃河中府,黄河中游沿岸都将彻底的落入燕胡手里,晋南诸县就无需驻兵,兵力渡口往河中府聚集,那也是大势所趋。不过这些分散的驻兵要聚集起来形成大股追兵,不是三五天能做成的。
    梁成翼倒不会太担心燕胡将晋南的驻兵南调,心里疑惑的只是燕胡也太心急了。
    梁成翼见梁岱明明有兵力上的优势,还给三千敌兵压制在山谷里出不去,心里有所不满,但也知道放弃河中南撤,再加去年的大溃,使得河中军兵士气低落、斗志不足,都想着能安然退到南阳就好,并无力敌死战之心。
    梁成翼吩咐身后的部将:“董彪子,你与陈嵖各将三百骑,贴着大盂山、鸩山往北,将敌兵斥候逐出山口后,”又与梁岱说道,“你着部将率两千步卒出寨,往北徐出,总不能我们八千兵马,叫三千敌兵压在营寨里不敢出去。”
    梁成翼不指责梁岱什么,先派出身边的部将趁夜杀出,与敌兵争夺北口的地势,梁岱心有愧意,也不为自己分辩,当即照梁成翼的部署派兵出营。
    趁夜争鸩山口的地势,待天明之后,有机会可以将紧追来的这股敌兵一骨脑的吃下去,也好涨一涨低落的士气。
    梁成翼麾下骑兵颇多,河中府兵势最盛时,五万兵马,骑兵将有一万余人。
    去年渡黄河作战失利,这次随梁成翼南撤,还有四五千骑兵。随梁成翼从渡口过来与梁岱汇合的三千兵马都是骑兵,当时驰出六百骑,分作两队,趁着月夜,往山北的追兵杀去。
    ***************
    燕雀岭是鸩山往北横山的余脉,是一座高四五十丈、长七八里的荒岭,岭头有巨石与雀首,遂名燕雀岭。
    陈芝虎站在雀石之上,注视着月夜下从鸩山口出击的河中军。
    叫梁成翼万万想不到的,从北面追来的这支兵马,根本就是荥阳或大梁方面出动的驻兵,而是陈芝虎亲率、从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