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枭臣 >

第727章

枭臣-第727章

小说: 枭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日常消耗而补充不足;一是战争掠夺厉害。
    在用铁最紧张之时,董原、孟义山在杭湖等地都曾大规模远低于市价从民间强征铁器以补兵甲、战械生产用铁的不足。奢家过境时,更是将铁器作为战略资料进行掠夺。
    战后民生恢复,农具及生活用品,对铁料的需求就极大。
    林缚削减江南税赋,能够提高农户的购买能力,有助于铁器的推广,更能促进生产;继而进一步提高农户的购买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对铁料的需求。
    濮塘、崇州、山阳、夷州竹溪四个铁场都建成之后,铁料产能也不到三千万斤。
    这个数字,相比较当世,看上去非常的可观,但在林缚的眼里,后世一艘万吨级铁甲舰的用铁规模就在两千万斤以上,这点产能实在不能算得上什么。
    如今江宁直接控制的地区,人口就超过两千万,这点铁料产能完全能消化掉。
    就淮东当前的冶炼成本,产量真有富余,还可以向海东地区大规模的倾销。
    仅扶桑诸岛的人口就将近千万之多,眼下淮东还仅仅是向佐贺氏、近乡氏及济州、东州以及高丽半岛的海阳郡输出兵甲而已。
    林缚此时就着手大规模的建设濮塘铁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进一步减轻江宁及周边诸县所面临的压力。
    由于江宁城聚集了大量的官绅,使得江宁的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已有后世城市的雏形;相当一大批人,或直接为仆为役,或间接为这些官绅服务而维持生计。
    战事不仅使江宁受到严重的摧残,江宁官绅也受到严重的打击。永兴帝东归以来,自太后以下,江宁官绅富贵,都被迫节俭过活,江宁城的城市经济就遭受重挫。
    虽说张玉伯实施了许多赈济手段,但在战后,十五六万的城坊户对江宁来说,已经是一个极沉重的负担。
    林缚一方面从江宁周边诸县招募农户迁往闽东安置,一方面恢复江宁附近的工矿等业,以吸收更多的剩余人口。
    濮塘铁场及诸矿场的建设及河渠的挖掘,从江宁城直接招工就达五千户之多,也着实叫张玉伯缓了一口气。
    当世,中枢财政主要依重于农事,便盐铁茶等业征以高额榷税,实际也是对农户的额外剥夺。林缚想开辟一条新路,而将中枢财政增收的视野放在工税及商贸之上,这里面的潜力,远远要高过靠天吃饭。
    扬子江流域密集的河网,为大规模发达船运提供便捷的条件,而低廉的运输成本,为商贸发展及工矿、工坊等业生产规模的集中、扩大,提供必备的条件。
    生产出来的物料,甚至能以低廉的运输成本走海路输入海东及南洋地区。
    在过去数年时间里,通过崇州往海东地区输入的物资,早期的丝茶,到近期的瓷铁等物料,已经能算得初级工业产品。
    正是通过这些产品对海东地区的倾销,淮东每年才能从海东地区同时补入大量的皮料、米粮、铜银、桐油、骡马等战备物资。
    而崇州海运发展到今天,甚至出现了专门到海岛采挖鸟粪的海船。
    耕作积肥在当世已经是共识,但积肥的手段颇为有限。
    林缚早期推广的养猪沤肥法以及朱艾在淮东屯田推广的泛洪积淤法,都以有利田地增收的创新,但当世主要积肥手段,还是收集人与牲口的排泄物等天然肥料。
    在人口相对较密的崇州,人均耕地也有六七亩之多,仅靠排泄物等天然肥料还是严重不足。海运的发展,而外围海岛滋息繁衍着大量的海鸟,长年累月所积累来的鸟粪及大量的腐土,都是难得的肥料。
    林缚早年就专门组织战船去海岛采挖鸟粪,倒后期,已经海商专门从事此业。看上去粪肥不值钱,便是海船巨大,一次装载量极高,就能将运输成本降到极低,获利还颇为可观。
    当然,随着造船技术的日益成熟,淮东所造的优质海船,甚至比早年江宁龙江船场所造海船还要廉价许多。海难事故的降低,以及海船造价的下降,这些都是运输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些年来,林缚在淮东除了推行抑制绅豪、抑制土地兼并的新政来,更重要的一个治政手段,就是在崇州初步形成工坊、工矿及商贸为一体的体系雏形。
    也恰恰是这个体系雏形,才是淮东财力的核心支柱。
    宋浮仅仅是经过崇州,没有停留几日,即使有完善的资料给他参阅,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对林缚的治政理念,还是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
    林缚倒是有足够的耐心,他知道他的有些观念本身就是超脱当世太多,即便是才智卓越者,也难以一下子接受,总之需要更多的耐心进行沟通。有时候也要硬着头皮强制推行,只要假以时日效果彰显出来,之前不能理解的人也就容易接受。
    林缚在濮塘铁场宿了一夜,次日清晨便乘马东归。
    江宁诸县的农事到九月下旬就恢复也差不多,望眼过去,都是入秋后渐次金黄的稻田。
    虽然浙闽军打进来之时,江宁周边的民众给闹得鸡飞狗跳,伤亡也不小,但江宁战事很短的时间就熬过去。
    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流难返乡即由官府组织恢复生产,实际所受的影响就有限。
    江宁、弋江、徽州、池州、庐州等地,林缚两三年间也不指望这些地方能有赋税缴上来,但只要能恢复生产,局势就能够稳定下来,就达到他的初衷。
    没有直接的税赋收入,但盐铁茶马等物料就进入这些地区销售,实际也是变相的征税。
    乘马而行,看着驿道两侧都是金黄的稻田,林缚与高宗庭、宋浮说道:“再过大半个月,等田里的这一季稻子收上来,江南的粮荒便勉强算是熬过去了!”
    “今年除了庐州,其他地区都没有大灾,也算是上天相助。”高宗庭笑道。
    衢州倒是旱灾规模颇大,是新取之地,依例减免税赋,而浙闽军在东阳县失守之后,全面撤出浙中时,已经没有能力大规模劫掠乡野。衢州在减免税赋之后,今年受灾面积很大,但相比较之前给奢家横征暴敛,民众还是缓了一口气。
    工辎营年中开始从衢州招募后备兵员,应者云集;最后甚至还调了四千人编入弋江这边的辎兵队伍。
    过了鸡笼山,江宁城头就隐然在望了,林续文、黄锦年、林梦得、秦承祖、曹子昂、林梦得、孙敬轩等人早得讯出城来迎,车马几乎要将西城外的官道挤满。
    “都说不要这么麻烦……”林缚脸含笑责怨林续文他们出城来迎。
    “老十七去巡视防务,一走就是四个多月,接下来又要赶去婺源督战,在江宁留不了几天,”林续文笑道,“江宁这边也是一摊子事情,还不得抓紧时间跟你汇报?”
    林缚下马与诸人一一问候,在长亭耽搁少许,就准备乘车马进城去。
    从濮塘骑马过来,走了一天,身子也有些乏了,林缚便乘车而行,叫林续文、林梦得到他车上来说话,走了片刻,便觉得不对劲,叫车夫停下车来。
    “怎么回事?”林梦得问道。
    林缚突然下车来,秦承祖、曹子昂等人也觉得奇怪。
    林缚绕到车侧,弯腰看向车轴,见左右诸人都脸有疑惑,将站在后面的孙敬轩:“这滚轴终究是造出来了?”
    “哈哈,听声音便能听出不同来?”孙敬轩笑问道。
    “大不同啊,没有吱吱之声,我昨天在濮塘宿夜还想起这事呢,怎能听不出来?”林缚笑道,“下面的监司能批量制造吗?”
    “试制了一批,一枚造价十二千钱,”孙敬轩说道,“眼下只能说勉强能用。”
    听着林缚与孙敬轩对答,其他人才注意到林缚所乘车的车轴细微处确有不同。
    当世已有轴承结构,只是大圈套小圈的滑动轴承,即使涂以油脂,摩擦力依旧极大,需要后世常见的滚动轴承相比。
    最为普通的滚动轴承,也仅仅是在滑动轴承中间添加滚珠,就能大幅降低摩擦力。但就是小小钢珠就难住当世的所有工匠,以崇州的制造水淮,还远远达不到批量制造规格统一的钢珠的条件。
    在林缚离开江宁之前,军械监有匠师根据林缚所提的滚珠结构,建议将滚珠改为容易批量筹造的小滚轮设计——但究竟能不能成,林缚在离开江宁之前,还没有把握,没有想到这次回来,孙敬轩已经将滚轴用到四轮马车上了。
    一枚造价十二千钱,还是太贵,但只要能批量制造,就是一个好的开端,随着工艺的成熟,造价能大幅下降。
    林缚早前曾手动打造过几枚滚轴试用,用于淮东新造的四轮马车。由于滚轴大幅降低摩擦力,部件寿命增加不说,同一乘骡马车的载重量少说能增加一倍。
    虽说小滚轮结构要粗糙许多,但是能用于辎重车及床弩、蝎子弩等战械上,只要性能提高一两成,就是敌人难以跨越的差距。
    此外,林缚经过采石时,去睦山矿场看过。
    矿工进洞挖矿,采掘下来的矿石要一篓一篓的背出来;由于矿洞本身就低矮,矿工要手脚并用的才能爬出来。
    林缚倒不是悲天怋人,只是人驼篓装的作法,效率极低,无法达到大幅降低矿石采掘成本的目的,更严重限制了矿场的产量。
    能批量生产滚轴,人力或畜力牵引的窄轨矿车就能轻松的造出来。
    眼下眭山矿场有八个矿洞,要保证濮塘铁场生产需要的矿石,就要投入两三千个矿工采掘。要是来一次塌方,损失之惨重,不下于一场溃败。真要能用上窄轨矿车,矿工能减少一大半,产量还能提高许多。
    矿车的概念,林缚很早就提出来,但当世旧有的滑动轴承摩擦太大,而矿车本身就要求低矮,几乎只能用轴承当车轮,没有滚轴就造不出合乎要求的矿车来。
    林缚盯住车轴又看了片刻,毕竟套在车轮里,看不大真切,跟孙敬轩说道:“有试制出来的样轴,送两件过来叫我细看一二……”
    孙敬轩应好,林续文等人都笑着叫林缚莫要给这些细枝末节牵住精力,林缚哈哈一笑:“这可不是细枝末节。滚轴能造出来,不过秋后的战事是用不上了。要是派人去告诉傅爷,从徽州南运的物资能增加两成,你们看他会高兴成什么样?”
    如今傅青河已经亲自赶到婺源备战,备战所需的物资,主要从两路运入,一路是从浙东沿钱江西进,一路是从徽州过昱岭关南下。
    从徽州南下的物资,主要是从江宁周边府县的征购南下到宁国境内,再转走陆路翻越昱岭关进入浙西。前后大约有三百余里陆路要走,对车马的依赖极大,运力就受到限制。
    之所以有一路物资,不从崇州、明州外海绕行,而要从昱岭关南下,就是考虑要将弋江作为这一路运线上的主要中转站。
    大量的物资与兵力屯驻在弋江,就是叫浙闽军始终防备着淮东兵马有从弋江联合池州军西进直接攻打江州的可能,以达到分散、牵制浙闽军的目的。
    林续文等人只是笑笑,簇拥着林缚上车进城去。
    '  '
第19章 邸报
    进入江宁城,林缚先派人递折子进宫。'www。hao123。se'
    太后、皇上及政事堂诸相固然晓得林缚今日返回江宁,即使林缚行程严格保密,林续文等人出城迎接这么大的消息,也早就叫宫里知晓了。不过照着规矩,林缚还得先递折子进宫来,告之归程,再约期召见。
    初归江宁,洗尘宴自然是免不了的,返回陈园后,林缚让诸人在前园子歇息,他先回内宅洗漱一番。
    顾君薰、苏湄、蛮、柳月儿、孙文婉等女眷在内宅早就翘首相望,看着林缚踱步进来,一拥而上,他脸瘦的有之,他脸变黑的有之,孙文婉所生之女年岁最幼,相隔四个多月未见,都已经蹒跚学步了,给林缚抱在怀里,一脸的慌然,不知道要怎么应付这个陌生人。
    看着诸女及子女满堂,林缚心里也是愧然,初归江宁,第一顿饭还不克不及在内宅与家人团聚,还要先应付赖在前院不走的那些人。
    固然了,顾君薰作为正室,是要陪林缚一起到南园子与诸臣用宴,以示与诸臣亲近。却是苏湄诸女,作为妾室,没有在这种正式举宴场合露面的机会。林缚也是怕冷落了诸女,先赶着回内宅来跟诸女闲聊,稍解相思之苦。
    顾君薰过一会儿话,便回房换朝服、收缀妆容去了,林缚陪着苏湄、蛮、柳月儿、孙文婉四女在东苑子西角的书堂里话,片刻后宋佳从宫里赶过来。
    林缚问道:“折子已经递进宫去了?”
    宋佳横了林缚一眼,嗔道:“没有奉旨,妾身便不克不及赶过来见一面?”又给苏湄、柳月儿诸女施礼,“宋佳见过诸位妹妹……”
    “宋姐姐真是客气。”苏湄笑道,站起来将林缚旁边的凳子让给宋佳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