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25章

北上南下-第225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向文果断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情报处为主,对敌特电台继续进行监控,一旦神秘电波再次出现,力争将其范围锁定并再次缩小
    另一路,以上次破译的电文为线索,主动出击,围绕特务组织的经费开展排查,紧紧追踪银行里的海外资金动向
    与此同时,追捕高兴,追查泄密者一刻也没闲着
    最先突破的环节,谁都没想到,是一份存单,美元存款单
    当初两派意见讨论,最后提交到乔向文那里的时候,他专门给中国银行打了电话,最终采取了一个简便可行的办法:
    守株待兔
    理由很简单:台湾方面如果汇款过来,一定是从香港或者美国邮寄,而其时只有中国银行一家银行可以办理对境外的汇兑
    为此,他专门要求李坚和中国银行每天保持联系每一笔来自这两处的汇款必须随时掌握,尽可能留下取款人的资料
    当时,大部分的境外汇款都是生意往来,也有极少数海外华侨给国内的亲朋寄钱,加起来每天总有一二十笔
    中国银行根据军管会的要求,专门增加了一名业务精、做事谨慎的同志专任这项业务,配合公安的工作
    每天上午下午,不是他打电话去,就是李坚来电询问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迟迟没有动静
    当白兵亲自赶到银行以后,才发现,工作方向需要调整
    为啥呢?
    之前,他们把重点精力放在了个人汇款上,而解放前后,来自海外的个人汇款数量很少
    而,绝大部分的汇款,都是企业之间的往来
    再细问,才发现,上海与香港之间的直接汇兑业务因战争而基本停顿,从香港拨汇上海的款项,都由香港银行委托上海一些私营贸易公司代转
    这个细微的发现,令侦查工作柳暗花明
    于是,侦察员逐一对经营这类汇款业务的公司进行调查
    每天二三十笔
    每一笔都要见底,包括收款单位、负责人、公司地址、历史情况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
    侦察员在上百笔汇款中,发现了有一笔代转公司代为转账的费用,有些蹊跷
    人民中路八号这一家大众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转的一笔费用,数目比较大,而追查这家公司香港汇款人的名单时,原始记录显示时间是19年9月20日,收款人地址是梅山路567弄14号,收款人叫李欢,汇款金额二十万元
    在对大众公司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对这一笔费用也说不清楚
    侦察员兴奋异常,连日的疲乏与辛劳一扫而光
    很快通过户籍资料查到了李欢的户籍资料
    李欢,男,1921年生,湖北恩施人家有父、母、妻、子及胞妹等6人,其父李广斗在复兴路19号,开一家茶叶店
    遍查李家父子的历史,却并未发现他们同国民党特务机关有什么瓜葛,也查不出其与港澳台有何牵扯
    世界上决不会有无缘无故的事,李欢一家如果清白无辜,那笔经费的汇单又作何解释?
    侦察员决定扩大范围,将李光斗茶叶店的职员王志先、赵明亮、徐杰、毛小伟等四人全部纳入侦查范围
    时间刻不容缓
    但对特务经费的调查,却必须极其隐蔽,一旦打草惊蛇,则很有可能惊动敌人,接下来的战斗无疑加复杂棘手
    22号晚上,乔向文来到专案组,听取了白兵等人的汇报后,用一名老特工的思路,帮助大家进一步梳理拓宽:
    这笔经费,出现代转公司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茶叶店虽有出口,但经过秘密调查,出口数量很少,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得到那么一大笔汇款,其中必定有问题,但是,李欢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必须要进一步查清楚,如果不是他,而是他父亲茶叶店的雇员,这些人与李欢之间有何关系?如果这几个人中间有人是潜伏特务,他们与那部神秘的电台有何关系?那几名雇员,既要尽快见底,又要秘密进行
    毕竟在秘密战线摸爬滚打多年,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乔向文的每句话都切中要害,为专案组的人员进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最后,他特别关照:
    一、对纳入侦查视野的所有人员、地点,立刻进行严格监控;
    二、严防打草惊蛇,惊动敌人,侦察工作高度保密;
    三、一旦查明,暂不动手,要力争把网铺开
    临江的秋天是不冷不热的,虽然空气是没有以前鲜; 但是在这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里,空气到处弥漫着一阵阵芳香扑鼻的味道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临江的秋天,总是蓝蓝的,让人心醉,偶尔飘过的云朵,变换着各种图形,任你遐想无际
    那些天,李记茶叶店周围仍不时有“小贩”、“三轮车夫”在做生意
    这些“小贩”、“三轮车夫”正是李坚带领侦察员乔装的他们换上了破衣服,混在一群小贩车夫中,随机应变地进行监控和跟踪
    经过三天的侦察,发现了茶叶店的许多疑点:
    首先,这个规模不大的茶叶店,生意一般,每日做不了几笔生意,却雇了四名职员,这样少的营业额如何维持日常生计?如不靠营业额,那靠什么维持?
    其次,该店户籍登记上共7人,老板父子,外加五个雇员,可是,在店中时常只能见到六个人,唯独一个在外跑业务的严克东从不露面,看不到踪影这个业务员跑到哪儿去了呢?
    专案组分析情况后,决定立刻调查严克东
    然而,结果却令大伙大吃一惊()
第三五四章不许动
第三五四章不许动
    第三五四章不许动
    连续两天,秘密侦查,所有的手段全部用上了
    外查内调,档案见底,跟踪窃听,相貌比对,能使的招数一个没落下
    很快,把茶叶店伙计严克东的情况搞了清楚
    原来,二十多岁的严克东之所以在店里不坐班,而且整天在外面溜达,因为他是李欢的妹夫,李光斗的女婿依仗这个身份,他干了店里最轻松的活—业务员,他的任务,就是平时去几个大客户单位走访联络,问问需求,听听意见,讨要账款,即便不上班也没人管,李家父子对他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令人奇怪的是,严克东这个茶叶店的业务员,不到茶叶店坐班也就算了,按道理,李家父子心里会有些不快,毕竟你算是店里的人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说不过去啊但是,严克东不去茶叶店也就算了,相反,倒是李欢经常往自己的妹妹家里跑
    李欢,正是那笔香港汇来的巨额资金的收款人,那笔钱为何要写他的名字,根据调查,李欢历史还是比较清白的,然而,他这笔资金究竟给了谁,他是帮谁收款的,他知道这是特务活动经费,还是仅仅帮忙而已再则,如果严克东是向阳花组织的谍报人员,李欢有没有掌握一点点情况,他到底没事跑严克东那里去干嘛的
    案情云遮雾盖,而时间却迫在眉睫
    种种迹象表明,向阳花特务组织,在近期之正准备实施毁灭行动,它们的目的,正是要在刚刚解放的临江,制造一起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引起社会混乱,人心不稳,诱发市民对**和军管会的不满情绪
    没办法,既然嗅到了敌人的气息,那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甚至打草惊蛇
    建国时间将至,乔向文虽然心里非常焦急,然后,看到侦察员们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除了给他们开拓思路出出主意之外,并没有给他们施加多大的压力
    就在这时,省公安厅的一份传真,让专案组的民警为之一振:
    省厅破获的另一起特务案件,有人为了立功,检举揭发了他们在临江有一个原先保密局的成员,叫严佳琪,此人外号“罗汉”,25岁,安徽阜阳人,1941年考入军统技术训练班,毕业后历任军统贵州站、重庆站等地的报务员,无线电报技术十分熟捻但是,此人在解放后去向不明,据说已经在临江潜伏了下来
    军统严佳琪和茶叶店的严克东年龄相符,惟籍贯不同,严克东是南京人,军统罗佳琪是安徽人人,两个人都姓罗,会不会是是同一个人?那个年代,籍贯资料并不健全,随意填写很有可能,没有通讯工具,各地公安的联络查证极为困难
    最为关键的是,茶叶店和严克东的家庭住所,正是在刘胜情报处的两台测向车锁定的那片区域内
    根据分析,近期那个神秘电台必将和台湾方面取得联系,关于费用,关于毁灭行动,关于临江水库
    乔向文果断决策:
    重点突破,就在严克东身上
    电台测向侦察首选的地点是李记茶叶店
    为何呢?
    这里临近郊区,白天虽然热闹,但一到夜晚却显得偏僻冷清,来往行人极少,正是架设潜伏电台秘密收发电报的理想地点
    很快,一台测向车秘密开到了茶叶店附近,公安情报人员以茶叶店为目标,日夜测向
    另一台测向车开到了严克东的住处附近,乔装成运输车,守株待兔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就在第三天晚上,九点半左右,沉寂无声的测向机突然接收到清晰的发报讯号,指针方向直指严克东住处的方向
    但是,因为只有一台仪器,无法就此确认
    为了确保准确率,黑暗里,刘胜和另一名侦察员把测向仪提在手里,循着指针方向搜索00米、80米、50米……
    这时候,另一台测向车也闻讯赶到
    两辆侦测仪进行着交叉测向当车行进36号时,发报声极为强烈
    就是他了
    为了最后确认一下,并且便于抓捕,白兵和便衣侦查员,悄悄进入了36号内
    然后他亲自在一楼拉了电闸
    解放初,居民家中停电正常不过,电力供应不足嘛
    刚一停电,无线电信号就消失了
    严克东的“庐山真面目”,至此终于露了出来
    当然,乔向文在听到报告后,立即召集紧急会议,经过讨论研究,刑侦处制定了两套行动方案:
    第一,密捕为了不惊动他的老婆,也就是李欢的妹妹,行动定于次日上午,待严克东出门离开住地时,选一个适当地点,以迅雷之势将其秘密逮捕,力求人不惊、草不动尔后,突击审讯,弄清全案;
    第二,就地逮捕因为毁灭计划的实施就在眼前,时间已经容不得任何拖延,如果严克东次日上午蛰居家中不出,那么,便于当天中午在其住地将其逮捕
    25日,上午,白兵亲自带人,在严克东驻地附近住地及李记茶叶店店布下了天罗地网,实施密捕然而严克东一直龟缩不出
    于是,根据预先安排,白兵当即决定侦察人员采取第二方案
    为了确保行动成功,同时避免抓捕中出现意外,进而走漏风声,白兵找来当地居委会干部,请他们出面组织地区妇女开展一次文化培训
    直到此时,谁都没法确认李家还有没有其他人员也是特务组织的成员,抓捕的消息一旦公开,则后果难料
    就在严克东的老婆,跟着居委干部走出住处,一起前往居委会之后,白兵一声令下,侦察员们似闪电般冲进了严克东的住处
    老婆被叫走学习,严克东正一个人睡在家里,做着黄粱梦,他还没来得及挪动一下身体,几支黑洞洞的枪已经对准了他
    看着公安人员神兵天降,严克东面似死灰,脑袋像断了筋似的垂了下来,任凭侦察员扣上手铐
    严克东很清楚自己迟早会有这一天,但绝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侦查人员当场在他家里搜获收、发报机各一部、密码一套、发报底稿和收报记录8份等罪证
    突击审讯马上开始了
    第三五四章不许动()
第三五五章再下一城
第三五五章再下一城
    第三五五章再下一城
    华一山,38岁iHong
    住望江小区36号三楼
    户籍登记显示,此人河南相城人,1947年迁入此地居住,职业为经商,妻子吴燕芳,担任所开的望海运输公司会计,生有二女一男三个孩子
    白兵亲自上阵审讯,心理轰炸,政策攻心,罪证出示,软硬兼施,用了一个多小时,严克东便开了口
    这一口,让白兵等人吃了一惊
    原来,严克东在向阳花组织中,还只属于一般的谍报人员,真正的核心秘密和组织情报他所知甚少
    香港汇来的大额资金,由不相干的大舅子李欢签收,正是上峰的意思,李欢因为和严克东年龄相仿,所以两人在一起玩得比较多,又因为同为麻友,经常在一起麻将赌博,而李欢输多赢少,结果,就不断向妹夫借钱
    正因为欠了严克东的人情,所以当姐夫向他提出由他出面接受一笔海外的资金时,李欢虽有疑惑,无奈欠人家的人情,不好推脱,由此,巨额资金很快来到了严克东的手里,之后,他第一,上交华一山
    华一山,望海运输公司的总经理正是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