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15章

北上南下-第115章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东除留武装两个师,作基干不调动外,第二批去东北部队,竭力争取出足5 万,这些部队到东北能起大作用,故须为你部主力,愈快愈好 ”
    看懂了,斗争形势变化那个快啊,开始两三万,转眼五万,还要是主力,过几天,由变八万十万了
    这还不算,几天之后,002代表中央发来电报,那内容就比较缓和了,但直接一点,山东抗日的总设计师嘛,党内二号人物,对待山东班子,知根知底:
    ‘在胶东和辽东,立即采取必要的确实的办法,组织部队和干部渡海,是目前决定一切的一环,必须在二十天至一月内渡过所需部队和干部,否则决不能完成你们的战略任务,因那时国民党军必将进入东北你们双方必须用全力迅组织渡海,再不能容许片刻迟缓”
    这样的口气,这样的命令,罗荣桓能不着急吗,乔向文能不着急吗,万毅能不着急吗?
    就这样,乔向文和许世友最快度,硬是用的汽艇,立刻把万毅的人马送上了路
    三千多人,有渔船,有帆船,没有对讲机啊,难度特别大
    四顾茫茫,根本看不见前方的位置,转眼后面的胶东也看不见了
    要命的是,小船啊,抗风险能力差,海风一起,波澜汹涌的,把小船弄得不停地颠簸飘摇
    就这样,几天以后,十万大军的先锋队到达了兴城
    满族将军万毅,回到了的家乡
    这支部队,就是山东八路军到达东北的第一个,抢占东北,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再说,乔向文送走了万毅,马上和许世友投入了主力部队的运输之中
    那里,江主任把干部选好了,李处长把部队派好了,谁走谁留,上面说了算,不准任何人讨价还价,军区党委之前已经严令:
    此次任务,事关全局,凡有违令者,立刻免职
    这里,乔向文和许世友两个人,当起了运输大队长
    十万大军,都要从胶东走,从海上走,哪来的运力,哪来的物资保障,哪来那么多配套的玩意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
    绝不把困难还给领导
    两人骑着马,带着一批参谋,在沿着胶东海岸一大圈,快马加鞭,再喊来当地老乡,以及根据地的县乡政府官员,细心打听
    闯关东,大伙啥意思,对了,李云龙演的同名电视剧,说的也是这个
    ,山东人往东北去,那是糊口,那是为生存
    这会儿,山东八路到东北区,那是为了抢地盘,建立的政权
    乔向文许世友最后商量,就听大伙的建议,十万大军渡海,还是走老当年山东老乡闯关东的海路
    主要码头有三个:
    龙口、黄河营、栾家口
    一声令下,警卫连马上把这三个码头给管了起来
    地点定了,船呢
    最头疼的就是运输工具,没有军舰,没有大型客轮
    土办法,胶东火开会,所有下面的军分区、县委,每人领任务,筹集船只,渔船,帆船,汽船,凡是能运人的,来者不拒
    **做事,方便就在这里,老百姓齐心啊,一发动,老根据地乡亲觉悟高啊,一听要去打东北,争先恐后把家里的船给拿出来
    乔向文喊人统计,凡是贡献船只的老乡,每人一张光荣榜
    门上一贴,在当年,这可是上荣光的美事
    很快,150多帆船,40多汽船,齐刷刷摆在了三个港口
    许世友看着直乐,胶东老乡,就是好啊,多少年后,当了副总参谋长,军区司令员,他还经常托人给认识的几个老乡捎点呢,当然,主要还的小酒
    有了船,还不行
    军区布告一贴,招人
    凡是有过航海经验,体格强健的,报名当船员,只要表现好的,可以直接参军
    这会与从前,大不相同了
    抗战刚开始,说实话,参军的,不管是**,还军,山东老百姓积极性不算太高,兵荒马乱的,人家心里没底
    到后来,老乡才搞清了**共军不是一回事,慢慢地,参加八路军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鬼子一投降,山东子弟参军热情高涨得很呢,这不,布告一贴,两天就有三千多人报了名
    挑挑选选,专拣那些出过海的,身体好的,指挥部一下子录用了一千多
    剩下的一千多急了,我们也要参加八路啊,干嘛欺负人
    乔向文和许世友一商量,主力全走了,胶东部队太少了也不行,不去东北,你们留在胶东
    那些天,三个码头,人山人海
    一批批来自山东各地的八路军,一批批穿着便装的地方干部,整整齐齐排着队,口音迥异,天南海北到处有,歌声嘹亮那个震天响啊
    北上,八路军的方向
    北上,中国**的方向
    许世友和乔向文正给部队编号,安排上船顺序呢
    延安电报又到了,这一回又是毛伟人亲自草拟,直接发给了许世友,把罗荣桓也给跳了
    啥情况那么着急?()
第一百七十一章万马千军抢东北
第一百七十一章万马千军抢东北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万马千军抢东北
    胶东区党委:
    近日部队渡海情况如何,千万要多要快,不得片刻迟误,将此当作第一位工作,派大批干部和主力准备渡海,其他工作均属次等,否则将贻误战机
    不等人啊,毛伟人一看,大量的主力部队还未上船,东北依稀已经出现了老蒋的部属
    电报一接,许世友急坏了
    马上和乔向文分工,你心细,来管安排船只,我去挑部队,主席要我们出主力,我不能对不起主席
    后来的分析表明,毛伟人对于东北的心情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渡海,包括解放金门这样的渡海作战,他和其他领导成员还是没有经验的
    为啥这样说
    在缺乏现代运输工具而又十分紧迫的情况下,要将十万人的部队,短短一个月之内,就从海上运送到东北,几乎不可能
    当时,许世友乔向文等人所能筹集到的汽船,单船每艇最多装载80人,而帆船,当年是没有动力装置的的,就是靠着风吹船帆往前跑海里那是不能玩船桨的,这样的帆船每只最多装得下30人
    别看垂直距离近,船舶差啊,也没科技含量,就算你完全顺风、顺水,单船单程也需要一天一夜,要是不遇到风浪,就没法算了
    这次海运,前所未有,谁都没干过
    人多船少,没有气象预报,没有通讯工具,一切都是靠责任,靠信念,靠精神
    举个例子,
    当时的海军支队,那是许世友的心肝宝贝,八路军最早的海军部队,为了让他们早点到达东北,派上用处,许世友安排他们早点出发,可是,谁都没想到,一百多海里的航程,你猜走了多久才到
    三天三夜
    那木帆船,抗不了大风浪,同时没导航啊,稀里糊涂,就找不到北了要是在岸上,爬也爬到了,这就是走海路的风险
    童鞋们算一算就了,十万人要多久才能运
    后来打金门,也是一个原因,叶飞没经验,只算去的人,没有算回得来的船,结果第一批九千人那里一上岸,就被人家打了伏击蒋军有经验,不打人,先打船,把你的船都给打沉了,炸毁了,看你咋办岸这边呢,大部队早已整装待发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一个师的战友牺牲掉,这是中国**自打成立以后,近万人全军覆没的唯一一次
    海战,海上运输,到现在,依旧是中**队的一个短腿
    延安焦虑,语气不断变硬
    十万大军,那是要一船一船运的啊
    乔向文看下眼里,急在心上
    从事秘密工作那么多年,就没遇到这样靠头脑,靠智慧解决不掉的问题
    他反复思量,把已到达码头的部队,即将到达,还在驻地没出发的部队,一一统计,征求了许世友的意见后,他给罗荣桓提了个建议:
    那么多人员,全部从海上走,绝对法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是否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战东北
    山东一把手罗荣桓,此刻正为这事发愁,胶东的所有船只已经全部搜刮出来,按照目前运力,两个月之内完成任务不太可能,但中央的大政方针他是参与讨论的,举双手支持
    对了,中央关于罗荣桓的任命也刚刚到达,本来,指派军区政治部主任负责山东八路军进入东北以后的指挥,但考虑到人员、级别,威望等各种原因,虽然罗荣桓身体非常不好,急需手术,还是经常便血,但是没有办法,山东八路军主力全部北上,没有一个压得住的人坐镇东北,那也是不太合适的
    所以,罗荣桓也是刚刚得知,他本人也正在准备前往胶东,司令部机关人员也正在收拾家伙
    对于乔向文的意见,罗荣桓很是惊讶,因为从陆路走,绕了大弯
    海路虽近,但是运力有限
    陆路好走,但是距离遥远
    其实,因为信息的闭塞,**各部队互相之间通气很少
    实际上,此刻,除了山东八路军,还有两支部队,正在遥远的地方,沿着陆路赶往东北
    毛伟人要拿东北,哪个部队能不给力啊
    一支在南边,比山东八路军部队路途远了很多的,那是四军一支三万人的部队,奉命紧急赶赴东北带头的人,正是后来的开国大将黄克诚
    另一支部队,人少一点,那是晋察冀,晋绥边区的,在北面,直接往东北赶,那是以根据地干部为主,准备开辟东北农村根据地
    想像一下,四面八方的八路军、四军,正同一,由南向北,在数千里战线上移动着
    山东军区党委反复研究之后,最终通过了乔向文提出的海陆两路同时开拔的方案,不过,罗荣桓加上了一句的意见:
    陆路的部队,首先是要选战斗力强的,其次军区机关主要部门必须挂靠一支陆路部队,捆绑前进
    这就是罗荣桓的细心,一个具有很高指挥艺术的战略家的谋划
    海上部队,集中在胶东,好指挥,好联络,他亲自把控同行,出不了问题
    陆路呢,千里奔波,地形复杂,敌情不明,如果机关的领导干部亲自和官兵们在一起,让大伙感受的,绝不仅仅是上级的重视
    童鞋想想看啊,那时候,多复杂啊
    这里,小鬼子刚投降,但是主要城市还在他们手里,等着**前来接受
    那里,苏联红军占了东北,和老蒋签了友好协议,八路进东北困难重重
    一边呢,国民党的军队虎视眈眈,早就准备对八路下手,只恨没机会
    如果是一支八路军的地方部队,镇守山东一个区域的二级军区司令员,师长们,带着部队,独自面对这么复杂的局面,保不准要出乱子
    这不是不的干部,而是各个人角度不同
    那些带兵打仗的,特长明显,但是短处也很明显,形势看得不如上面准啊,大局观相比要差不少
    前线打仗要很,后方政策吃得要准
    这不是谁好谁坏,谁优谁次,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规矩,屁股决定脑袋
    军区一征求意见,乔向文二话没说,回独立支队去
    看到他回到娘家,大家那个高兴啊,尤其是老虎团的官兵们,对他尤其亲近,因为这支部队是乔向文亲自策反的,很长一段,为了便于开展思想转化工作,他还兼着这个团的政委
    马司令和蒋政委请他为团长以上的干部介绍了东北的形势、中央的要求,乔向文把东北对于中国**、对于国共两家的重要意义一说,听得大家都热血沸腾,收拾行李快,行军度欢了
    与此同时,胶东码头,数万大军经过了初期的航行摸索后,开始加大运力
    路上万马齐鸣
    海上百舸争帆
    那一幕幕,许多参与了北上的老战士终身难忘,那场面,那气势,那紧张的气氛
    再把社会部的骨干全部分到了独立支队的每个团后看着战斗了八年的这一片热土,乔向文依依不舍
    临出发之前,他拨通了一个人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万马千军抢东北()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牌之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牌之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王牌之师
    其实,在和乔向文一起干运输大队长的时候,许世友一直有一种冲动
    去东北
    不但有了想法,而且还让警卫员备好了过冬的
    他和妻子田普都商量好了,包裹被褥都已经收拾停当
    抗战胜利,胶东再打仗,这里还需要他这个攻不克的猛将吗
    东北,中国**未来的方向和大本营,将来一定不平静,有仗打,能发挥特长
    许世友一生,啥都敢干,就是从来没像上面要过官,没给组织提过要求
    就这样,渡海过半,他才被谈话,上级决定,他留守胶东
    山东主力转移,兵力空虚,你从胶东半岛渡海去东北,轻轻松松,赶明儿老蒋的军队不会依葫芦画瓢,一样学你吗?
    惟其如此,胶东必须有部队,有主将,而且要是镇得住,压得稳的干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