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246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46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可以!”姬凌云毫不介意的说道。
   “谢,大王!”吴起叫了一声“大王”,高高兴兴的跑了出去。
   “你怎么看他?”看这吴起消失的身影,姬凌云转头看向了公孙圣。
   “年纪轻轻,思绪周全,言谈举止。充满了自信,用兵大胆,可谓智勇双全,不枉费大王在他身上所花的心思。”对于吴起。公孙圣也是赞不绝口。如此大才,只要不是嫉妒贤人的人,都会欣赏喜欢。
   姬凌云再度将心思放在了当前地事物上,三日后,他便准备驻入济阴邑,随时准备北出黄河,攻占北地。
   一晃一月已过。一切如吴起意料中的一样。
   项鹰以水攻之法。将新郑变成了汪洋泽国。百姓们用来做饭的灶瞠成了青蛙地天地,城内人们只好悬釜而炊。吊起锅做饭;不久粮食用尽,直至易子而食,状况惨烈。新郑城虽然坚固,几度经营,经得住攻打,但此时已是弹尽粮绝,无法据守,只能开门投降。随即,还没有等姬凌云提议以韩庄子交换端科。
   赵毋恤已经派人前来商议换俘一事,显然端科在他们的手上除了耗费粮食以外,没有任何用处。
   在这一个月地时间里,姬凌云已经做了了一切准备。全军上下,经过了一个月的修整,个个精气十足。正当他兴致满满准备大势入侵魏地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却在这个时候传到了姬凌云的耳中。
   就快没粮食了!!!
   所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在这近两年的交战中,吴国的四十五万大军所消耗地粮食何止千万计。即便吴国在富庶,也禁不住如此的消耗。
   所有粮仓皆以见底,里头空空如也。
   若非有邗沟的帮忙,怕是早已支撑不住了。
   所以,姬凌云得知了伍子胥传来的这个消息后,先是一惊,随后也是一阵点头,能够支持那么长地时间,已经是出乎于意料之外了。
   吴国不比他国,自从自己以毁周之计颠覆周朝以后,自己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征战。从蚕食小国,再到破百越、攻楚、入秦、战匈奴等等大小战役高达百战。
   其间休整的时间少之又少,皆因吴地富庶,兼之自己效仿汉朝屯田政策才能令吴国的粮草周转过来。如今四十五万大军皆在前线,田地无人屯耕,坐吃山空,粮食消耗自然远胜以往。
   静静的听完符央带来的情况,姬凌云沉默了会儿道:“我军还有多少粮食?”
   符央道:“将所有粮食都聚集起来大概够我军半年使用,再从百姓那儿收购一些,勉勉强强可以维持八个月。”
   八个月!
   姬凌云手指有饥饿中的敲打着桌面,许久才道:“将所有地粮食全部聚集在一块,存放在临淄附近地稷下邑,把你麾下的五万士卒空出来,一起加入战斗,务必一战而功成。”
   “是!”符央面无表情地回答道。
   “此外……”姬凌云看了符央一眼道:“符都督,等会你去从军库里支十五万银钱,犒赏你麾下的士卒,告诉他们这阵子辛苦了。”
   符央和他的五万水军虽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他们却负责了吴国四十万大军所有的粮草供应需求。
   自己这里还好说,只要沿着新挖掘出来的邗沟,走颖水直接抵达卫国的陶地,安全且没有任何风险。但是另外两路呢?这两路深入敌军腹地,要想将粮食运到必须要经过敌人的地盘,这一年半载以来,企图打吴国粮草注意的人比比皆是。但在符央的策划下,愣是没有让对方得逞过,每一次都安全且及时的将粮食送到。
   此等功绩,不用多说。
   姬凌云向来赏罚分明,并没有因他们未上战场而看清他们。
   符央激动的告辞离去,打算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部下。
   姬凌云独自在帐中思索,八个月灭赵魏确实比较困难,但并非没有这个可能,关键在于是否有值得利用的战机。
   正在为如何短期破敌的姬凌云埋头苦思的时候,在黄河北岸的赵毋恤等人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得到了这个消息。
   赵毋恤看着乐羊、邮无正、行人烛过和史黯等十多名将笑道:“我们这里不怎么样,对方看来也不好过吗?”
   此刻赵毋恤已经一扫战败的阴霾,重新振作了起来。或许,他赵毋恤确实不是姬凌云的对手,但只要有一线机会,他赵毋恤就会奋战到底,直至生命的终结。
   不仅仅只是吴国粮草告急,三晋的情况也差不多了。大战至此,三晋的余粮经过近两年的消耗,仅仅还能坚持个一年左右而已,比吴国要好上那么一丁点
   董安于这时看着郄疵,问道:“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郄疵依旧是那副铁打不动的神色,说道:“我已经联系上了匈奴,此刻文章应该已经到达安邑与盟主会面了。”
   吴辰、乐羊神色一变,一同看向了赵毋恤。此刻赵毋恤神色淡然,显然已经知道此事,心中略微生出不快,但也不在言语。
   在怎么说吴国与赵、魏、韩之间属于内战,国人之争。而匈奴却是塞外异族,并非同类,让他们参予中原之事,实在不大妥当。
第二十七章 目的一致(手打版)
           董安于见吴辰、乐羊神色不悦,心中明白,正如赵毋恤当时的情况一样。不同的是赵毋恤表达的方式更加的激烈。
    赵毋恤自从十五岁从军开始就在和异族打战,一生中基本上有一半用在了对付异族的战场上,让他同意跟异族联手,无异于让他跟生死大地一同谈天说地一般困难。但那又任何?自己又何尝希望将匈奴牵扯进来?何况匈奴中还有他赵氏的死敌智瑶的存在。只是当前是形势所逼,不得不如此而已。
    董安于对异族的反感一点也不逊色于赵毋恤、吴辰、乐羊等人,但他能够冷静的分析一切的利弊。即便匈奴在可恨,但在这一刻他们的敌人都是一致的。
    同时也知道若不解除这个心结,内乱将离此不远。
    “诸位的心情老夫可以理解,正如当时的主帅一样。主帅这一生几乎都在在于异族战斗,让他与异族合谋确实有些为难。但目标一致,相互之间可以利用。我们都不希望吴王强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放弃成见,一同对外才是最好的选择。此时此刻,我们已经输不起了。”
    吴辰、乐羊也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以想起来心中难免有些疙瘩。
    吴辰点了点头,很理智的接受了下来。
    乐羊闭起了双眼,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赵毋恤似乎也不愿意将话题停留在这个地方,说道:“还是来商议一下怎么对付姬凌云吧,其他的事不去想了。”
    顿了一顿,赵毋恤独自分析道:“姬凌云将所有军粮都囤积在了稷下邑,将他的五万水军空了出来。其意非常明了,显然是打算在粮尽以前,以水军攻破黄河防线,将我们都一起收拾掉。黄河防线狭长。吴国水军又是天下无双,要想守住黄河防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吴国的水军。”
    在场众人皆明白赵毋恤所说的含义,三晋新败。锐气丧尽,缓过当前危机,才是当前之要。
    因此,赵魏韩三晋的意图已经从开始固守破敌,改成了坚守拒敌。避过吴国的锐气,再做图谋。
    吴辰、乐羊这时互望了一眼,彼此之间点了点头,坐了一个简单地眼神交流。
    紧接着,吴辰说道:“此时此刻。我等也不瞒诸位了。其实,在我们手中还有一支秘密的水军部队,人数共有三万人。他们都是生长在黄河边缘的水上健儿,在水性上不会逊色于吴国水军。”
    赵毋恤、董安于、郄疵大批面露惊讶之色,想不到魏国竟然还有一支精锐,更想不到的是他们居然藏地那么深。一点消息也不透露。
    吴辰道:“三万水军平时都在魏都安邑王宫后院的湖泊训练,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大王一直将吴国是为劲敌,所以耗资暗中建立水军以便对付吴国的水军。由于吴国水军一直没有出战,而我们又想打姬凌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并没有告之诸位,还请原谅。”他这番话即说明了魏国水军为什么不被世人察觉,同时也将自己隐瞒的意图说的出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赵毋恤不在意这些,是否能够消灭吴国水军才是关键,问道:“这三万水军真的能够对付的了吴国的水军?”
    吴辰摇了摇头,很直接地答道:“不能。对方的符央是罕见的水军奇才。纵然我国的水军实力不逊色吴国,但在指挥上却一定不如吴国。”
    “那有什么用!”赵毋恤一脸的沮丧。
    吴辰笑道:“当然有用,姬凌云不知道我们有这么一支军队,所以他有奇兵之效。正面不行,可以由侧面进攻。稷下邑便是第一个目标。”
    赵毋恤双眼一亮,沉声道:“只要能够攻破姬凌云的粮草要地姬凌云必然撤退,只是这是有把握吗?”
    “七成吧!其实李悝相国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吴国埋下了一颗棋子。用来偷袭临淄之用。只是想不到姬凌云竟然会将粮草安排在了离临淄不远地稷下邑。”吴辰神色严肃。因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反击的机会。
    在安邑魏国王宫。
    姬斯接见了由匈奴来的使臣文章。
    两人一番老掉牙的客套。
    文章直接说明了来意:“一直以来,我们都算不上朋友。也算不上是敌人。今日能够聚在一起完全是因为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我家单于目的是秦国土地,而大王的目地却是入主中原。相互之间的目标并不一致,所以不会伤害到双方的和气。个人认为这次联盟不会有多少阻碍。”
    文章的话简单,明了,而且直入正题。
    匈奴不会是魏国地朋友,但也不会是魏国的敌人。关键在于双方有共同的敌人,目标一致,利益又没有冲突,明确的告诉了姬斯这是一个双方得利的结果,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姬斯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果决和态度:“我们需要的是粮食。”
    文章毫不犹豫地说道:“在我匈奴有地是牛羊,实在不行,抢也能从别族抢上万头提供给大王充当军粮。不过……”
    文章也开出了自己的条件:“我们需要武器,而且是铁制地……”
    姬斯道:“铁制武器,在我大周并不少见。你有多少粮食,我们就有多少武器。”
    “成交!”和聪明人说话简洁方便,各取所需。
    交易成功,李悝问道:“不知单于能否出兵帮助?”
    文章一脸阴沉的说道:“我军略伤元气,不能出兵。但已经有一个傻瓜被鄙人说服了。义渠之戎已经决定起兵五万攻打秦地。不知那姬凌云得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表情……哈哈哈哈……”
第二十八章 极端奢侈——义渠王
           义渠之戎的五万大军在义渠的指挥下枕戈待旦,意图南下谋取秦地。
   守卫边城的聂行的得到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将此讯息传至雍城,报告给了雍州刺史颜回。刺史是姬凌云根据汉朝的制度而联想出来的官阶制度。
   当年,夏禹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此时此刻其中姬凌云以得其中之八,手**有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梁州这八州,当中虽不包括鲁国、卫国、周王室这些土地,但也可见吴国实力之强。
   为了更好的治理,姬凌云当然不能效仿先人的错误,以封王制再度将天下瓜分。因此,暂时采用了汉朝的州郡制度,在八州各立以刺史,治理州郡事物。
   其中颜回就被命为雍州刺史,西门豹则是青州刺史,姜良也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其他豫州、梁州等也各有刺史主事。
   颜回得到聂行的通报后,立刻招来了史黄大夫、贾德大夫,此二人现在已经成为了颜回的左右手,得利臂膀。
   听得颜回所述的消息后,史黄大夫、贾德大夫相继一惊。义渠之戎对于他们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在多年前一直是秦国的心腹之患。
   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义渠之戎就在秦地以北定居。
   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咸阳城下,并杀幽王于郦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
   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国界西至西海固草原,东达桥山,北控河套,南到泾水。在政局动乱的周朝末年,参与政治、军事地角逐。
   在历史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