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207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07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豺狼驱逐羊群一般。我们既可以取得它地土地,扩展我国的疆土;又能够得到它的钱财,足以使我国的民众富有。如此好事,哪里去找。等拿下蜀地后,在对付吴国也不迟啊!”
    赢利拍案叫绝,连与他一向不和的司马怀,也不得不点头同意。
    文章面色阴沈,不露半点喜怒变化,又被任清璇坏去好事,这刻心下更是充满杀机。
    文章见赢利已经决定不在相劝,但上前道:“大王,臣下有一知己学识惊人,愿意投效大王,为大王效命。”
    赢利道:“谁?”
    “公孙圣!”文章说出了一个名字。
第七章 离间之计(手打版)
           文章回到府第,立即使人请公孙圣到来。这时刚刚离别鬼谷子的公孙圣正在客房静坐潜修,听到有请,连忙来到文章的书房内。过去这一年里,两人曾多次在此畅论各国形势与计策,兵法。
    见公孙圣至,文章欣然道:“文某不负公孙兄所托,明早大王召见,你我一同进宫。我王是一知人善用的良主,以公孙兄之能一定可以得到重用。唯一要小心的,便是公主赢翎与云飞扬两人。”他的语气对公孙圣非常敬重。
    公孙圣感激涕淋道:“文相国大力帮忙,使鄙人才能一展抱负,大恩不言谢。”这时他的说话竟带有着越音,原来他在来秦国之前,在特地去越国居住了一月,一方面整理思绪,拟定步骤,一方面试图改变带有吴音的谈吐。
    此刻他的身份是越国一个没落世家的后人,家人全部死在了吴国的刀兵之下,以起到同病相怜的好处。
    文章真诚道:“以公孙兄之才,岂会埋没。文某不过是略尽绵力而已,只是公孙兄由我推荐,赢翎与云飞扬一定不会罢休。”
    公孙圣奇道:“这是为何?”
    文章长叹道:“这秦国本来朝纲清明,但自从赢翎公主回到了秦国以后,一切就起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其功绩的聚长,地位不断上升,一切行为变的异常嚣张。依仗着兄长之势,全然不将文臣放在眼中,认为我们只会动嘴皮。不堪大用,实在可气。”
    公孙圣双目出现温色道:“这岂有此理,所谓文治武功,缺一不可。即便赢翎贵为公主,这样说也不能原谅。想想先人姜太公、管夷吾、百里奚、鲍叔牙、晏婴等人,哪一个不是名镇天下的人物?”
    文章一拍大腿高声道:“正是如此,公孙兄真是文某知己。文某是意思于公孙兄一致,所以文某一直在对抗赢翎与云飞扬一干人等……唉……”他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只是文某势当力薄,暂且不是他们地对手。”
    公孙圣哪还能不明白文章话中的含义,高声道:“文相国放心。只要鄙人得到重用,一定全力支持相国,对抗赢翎与云飞扬一干人等。”他说将话语中的“重用”二字说的特别的重。
    此刻,公孙圣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拥有急智,谋略、才干都异于常人的智者,但这智者却是一个眼中只有利益,善于见风使舵的小人。
    文章与公孙圣相处的半年,在佩服他的智慧之余也知道他地一个什么人物,听得此言。会心大笑道:“你我二人合力,何惧赢翎与云飞扬等人,不出十年。你我必然是大秦权臣。”公孙圣摇头拒绝:“鄙人求财,不求权。为权者,若过于贪财,遭受世人唾骂。纵然掌权也长久不了,只有幕后敛财,在是鄙人所愿。”
    这一番话说的妙在其中,既表现出了不会跟文章争权,也露出了同流合污,臭味相同的感觉。
    文章道:“既然我们目标一致。那么就应该一起想办法对付赢翎这个贱丫头,公孙兄足智多谋。你有什么良策?”
    公孙圣道:“良策并非没有,但鄙人必须要了解关于赢翎最近的一切事情。只有了解,才能使出好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好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章失声动容。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至《孙子兵法》,文章并不晓得,以为是公孙圣所创。
    文章听其言,将赢翎公主最近的一切动向。以及今日朝堂之上的纷争详详细细的告之公孙圣。
    公孙圣装做沉思。但心中却异常纳闷,这文章品德不好。十足的小人,但却有大才。战略眼光超于常人,出谋布局也是妙之毫厘,在政务上也很有一手。与赢翎公主敌对,完全是因为性格不和所至。但所做的一切却是为了秦国无疑,正如他说地有秦国强大才能助他报仇,。秦国的强大对他来说大有好处,而他的存在也为秦国地强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根据文章先前所说,他于赢翎公主在战略上发生了分歧。他主张联合三晋攻吴,而赢翎公主却主张伐蜀。
    从政治正确来说,侵略蜀国也不是什么正确的事。而从现实来说,这确实是塌塌实实的务实政策,比起攻吴强上许多。毕竟吴国是天下第一诸侯,势力强横。攻吴不要个三年五载,难见其效,同时还可能因激怒吴国而威胁自身安全。但蜀国弱小,挥兵伐之,半年可得奇效,且并无危险。
    如此占便宜是事情以文章的战略眼光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奥妙?
    若是常人或许不值得在意,但文章确是一个战略眼光超于常人的奇才,一个不逊色乃父文种的战略家。战略上是事情他最拿手不过了,怎么可能会看错?莫非其中有什么问题?难道文章的心不在秦国?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才会为秦国效命地吗,他与赢翎公主对抗不是因为性格不和,而是因为赢翎公主破坏他暗中削弱秦国的计划?
    公孙圣面不改色心中却是千回百转,暗自笑道:“也许这次的除了完成目的外,还有意外的收获。”
    文章见公孙圣面带笑意,立刻问道:“公孙兄,你可想出什么计策?”公孙圣高深莫测地说道:“离间,以离间之计,离间大王与赢翎公主之间的关系。”
    文章失望道:“大王不是一个贤德的君主,但却是一个睿智,厉害的人物。在权谋上天下诸侯无人出其左右,即便吴王姬凌云在着方面也要逊色他一筹。因为他够狠、够辣,可以完全无视亲情,寻常的离间计根本不在他眼内。”
    公孙圣听了却笑道:“我有说我地离间之计是寻常地离间计吗?”
第八章 暗潮涌动(手打版)
           在秦国的议事厅内,秦厉共公赢利高踞龙座之上,面无表情,现在离约定见公孙圣的时间,只有半刻时光。
    他前面两边分别坐着任清璇、云飞扬、赢怵和司马怀四人。
    司马怀和赢怵面有得意之色,任清璇和云飞扬神情却略见紧张。大秦国的朝政非同他国一般廉正,这和秦国的经历有关。
    秦国一直偏远西北方,借助函古关之坚固,逐步发展。远离中原诸国,因此中原文化也难以进入秦国。
    秦国立储不依周礼,而是以君王喜好为主。先任秦国国君秦悼公本来衷爱五子赢回,有立赢回之心。但秦悼公之弟赢行,突然联合巴、蜀起兵反叛,将秦悼公、赢回等等赢氏王族杀死自立为秦君。
    赢行势大,朝中诸臣尽先依附。
    赢利侥幸生还,在叔父赢怵、镇边大将伍封和门客文章的帮助下打败了赢行,夺过了秦君之位。赢利这人虽有过人之才亦有过人的气度,但手段却异常狠辣。为了摆脱世家约束,总揽朝政大权,借此机会杀鸡儆猴,一口气诛灭大小世家五十余户,近千人受到波及。
    这样虽解决了内忧,但却出现人才的短缺。那时,赢利身旁可以信任的也只有文章、赢怵、伍封三人而已。其中赢怵、伍封皆是将才,对于国政只是略知一二。在政事上仅文章一人可用,可以值得信任。
    于是,文章一跃成为秦国相国。文章使用其父文种的治国理念,使得秦国朝政清廉。四方的人才也相继依附。
    由于赢利只能依靠文章,所以文章大权在握,使得朝堂之中大多都是他的亲信,以他马首是瞻。
    赢利重用文章之也忌惮文章。只是秦国诸臣中无人是文章地对手。所以,深通权谋的赢利,依旧表现出了对文章的足够器重。
    这一局面直到任清璇的出现,赢利开始对任清璇这个便宜地妹妹毫无好感,甚至有些排斥。但后来却意外的发现了任清璇的才干,那份不逊色文章的才华。在他的安排下,任清璇逐渐崭露头角,最后成为了秦国最出色的上将军,自成一派,于文章分庭抗衡。
    虽然赢利站在任清璇一边。但任清璇起步太晚,实力终究要逊色文章三分。
    如今文章又介绍了一位人才,此人虽是小人。但在赢利面前从不说假话,如果公孙圣如文章说的那帮出色,文章这老贼的气焰会更难抑制。
    其中属任清璇更是忧心,以前任清璇除去个人的偏见对文章的才能还是有些敬佩地。当然在此之前,要避开他的那些既狠毒又不光彩的手段。但近年来,文章地表现却有些异常,各个决策都不如以往干练。
    好比昨日。
    任清璇不否认自己讨厌文章,但也不得不承认文章在战略布局上的天赋。那洛邑布局,步步紧凑,招招狠辣。若非对手是“他”,文章那次的布局万万没有不成之理。
    秦国当务之急是发展,只有拿下蜀国,秦国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以文章在战略布局上的天赋,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奇怪的是文章并没有将矛头指向蜀国。而是对向了吴国。如此举动不得不让人感到疑惑。
    这是被仇恨迷惑住了心神,还是另有所图。
    任清璇没有任何证据,无法推测下去。可有一点毫无疑问,在这个关键时刻,再度增强文章的实力。并不是一个好事。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各人静默无声,辰时转瞬即至。便在这时。文章、公孙圣两人抵达的消息,经人报了进来。
    赢利容颜大悦,爱才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关键之一,赢利显然有成大事的先决条件。
    文章引着一个英气纤弱地中年,昂然进入会议厅内。
    观人先看气质。
    赢利细察那纤弱的中年,见他英华内敛,双目精灵有神,气定神闲,有种一切都无所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文章、公孙圣两人叩见之后,赢利心下欢喜,连忙赐坐。
    赢利微笑道:“久仰公孙先生大名,能得先生实乃寡人之幸?”
    公孙圣忙说客气。
    任清璇一旁出声问道:“文相国将先生吹捧的天下无双,敢问先生可懂兵法?”
    公孙圣笑道:“略知一
    任清璇问道:“敢问先生可有必胜之兵法?”
    公孙圣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众人皆为之动容。
    任清璇面色不佳,沉声道:“何谓知己知彼?”
    公孙圣微笑道:“世上并无常胜将军。即便善战如姜太公者,也有败于殷商太师闻种的时候。不过,决定战争胜败地基本因素,无非是将敌我双方的优劣情况,加以分析,相互比较,以此来估算战争胜败。这要由道、将、法、天、地五项入手。了解这些情况,才可掌握致胜之道。了解双方究竟那一方的将帅指挥高明,得天时地利,法令严谨,武器精良,兵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严明。根据凡此种种,就可判断谁胜谁败。”
    天下用兵有谁能比孙武子?
    《孙子兵法》中的这几点,字字珠玑,一字一句,无不包含用兵大道。饶是公孙圣自负才学过人,也不敢擅自更改《孙子兵法》的一字一句。
    这一番话说得厅内众人纷纷点头,连任清璇、云飞扬两人脸上也现出尊敬神色,不得不服。
    赢利神色狂喜问道:“什么是治国地目标。”治国政治才是国家地根本,军事只不过是为政治服务的一个手段。他掌管朝政,最关心地当然是政冶上的问题。
    公孙圣从容答道:“治理国家最后的目标就是要使得百姓的希望和君主的希望达成一致。为自己服务就是为君主服务。这样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且绝不违抗。如此上下一心,何愁大事不成。”
    赢利恍然道:“原来如此。”他环顾四周,高声道:“以后,公孙先生的这番良言就是我大秦国政务的最终目标。”
    众臣齐声说是。
    任清璇于这时插口道:“公孙先生文滔武略,世间少有。赢翎佩服,请问先生,我秦国如今应该如何才能强盛发展,以求争霸天下,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
    这话明里询问,实则是暗探关键。公孙圣的才华以让折服,若公孙圣支持伐蜀,说明公孙圣虽得文章举荐,但并未成为文章一党,可以拉拢。若是支持伐吴,表明公孙圣以和文章已经同流合污,就必须采取措施。
    公孙圣道:“欲求争霸天下,首先要与吴相斗。只是……以秦国目前的实力要想对抗吴国,实在是不智、昏庸之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