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权相 >

第334章

大宋权相-第334章

小说: 大宋权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道:“还好。还剩一千来人。有希望还能再顶住一次。”
    “顶住三次都没问题。”牛富抽出斧头。摇晃着是自信。吕文德又笑了笑。转头命令道:“我身边留两个亲兵就行了。其他的。全随牛富下去。”只剩下十几人的亲兵们点点头。留下两身手最好的陪在吕文德旁边。其他的部随着牛富匆匆跑下城楼。
    “咚咚咚咚咚!”蒙古军那熟悉地战鼓声又在天空回荡起来。数以万计的蒙古怪叫怪吼着的飞快。蒙古士兵没有抬一架云梯。因为他们前任留下的尸体。已经在城下堆成了与城墙齐平的尸山。他们踏着尸体就可以直接冲上城去。可他们和他'|的前任一样。刚冲上城头就遭到宋军将士的迎头痛击。难进寸步。一个个被断柄长枪洞穿胸膛被卷刃钢刀砍断脖子的蒙古士兵至死都不敢信——蒙古军乎没有间歇的狂攻了两天两夜还多的时间。宋军将士怎么还有如此龙精虎猛的精神?还有这么力可开山地力气?
    “大宋!”“阿拉!”宋蒙两军士兵的怒吼在城头回荡不休。与刀枪金铁的碰撞声汇为一。血水顺着早已染红的城墙流淌。流入城内汇成小溪。慢慢流进烈火熊熊的内城街道。火是吕文德今天上午下令放的。吕文德不愿把一座街道完整的樊城内城留给忽必烈充当军营。城中也看不到一个军民百。所有人的已经上到城墙。绝大部分人又变成一具具尸体。尸体又抛入内城以免防碍战斗。
    在内城那一座座血淋淋的尸山中。有宋军将士。有青壮男女。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不满三尺的稚龄幼童。也有花容月貌的妙龄少女。甚至还有被父母亲手扼死婴孩——亲手掐死自己的
    虽然残忍。但也好过让孩子被蒙古士兵活生生丢***锅……
    虽然已是满身血污。然又饥又渴。虽然已经是疲惫不堪。但残余的一千多名宋军将士还是接连打退了蒙古军的两次冲锋。可蒙古兵实在太多了。在没有了高度阻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蒙古士兵狞笑着登上城墙甚至杀到吕德所在那座残不堪的城楼前。而筋疲力竭的宋军士兵倒下牺牲的人来越多。东两面城墙先后告失守。蒙古士兵蜂拥入城。只有北门的宋军还在城楼一带坚守。死死守住城楼不让蒙古士兵上楼伤害他们地大帅。牛不只一次的冲上楼向吕文德大吼。“大帅。现在退到水门还来的及。让弟兄们背你|水过河!”
    “河面已经被狗奸刘整封锁了。要是我被他抓了怎么办?”吕文德淡淡反问道。牛富楞了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
    吕文德挥挥手命令道:“下去吧。多杀一个鞑。将来大宋主力就少一分压力。”
    “那……大帅保重。”牛富一跺脚。提斧冲下城楼。吕文德却又叫住他。“牛富。等一。”牛富回头。吕文德向他一笑。缓缓说道:“如果有下辈子。咱们再做兄弟。”牛富也笑了。放下战斧向吕文德磕了个头。一言不发的提斧起身怒吼着冲下城楼。
    “老师。学生不孝。你托付学生的事。学生办不到了。学生还的走你前面。”吕文德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个药瓶。看着南的临安方向。喃喃道:“不过。学生坚信。我们汉人总有打回汴梁的一天。你和我地心愿总有一天。人能够完成”说罢。吕文德将身边的最;两名亲兵派往前线。深的看一眼楼下与蒙古军血战地宋军将士。缓缓将药瓶放到唇边……
    公元一二六五年。咸淳二年六月二十四。顽强坚守了一年之后。樊城终于被蒙古军攻破。大宋荆襄安抚制置大使吕文德气节不改。城破之际自尽殉国。虽然他有很多缺点和毛病。但他仍然是一位智勇双全又功勋累累的名将。一生抗蒙。对大宋忠心不。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他在后世不仅被遗。甚至被肆意污蔑……
    “为大帅报仇!”吕文德的死讯传开之后。残余的两百余名宋军将士发出阵阵怒吼。在牛富的率领下向蒙古军队发起反扑。蒙古军人数不多。却也被这群杀红了眼的宋军杀的节节后退。狼狈不堪。杀死杀伤多名蒙古士兵后。牛富率领最后的百余名宋军将士转入城内。在烈火浓烟翻腾中与蒙古军队展开巷战。渴饮血水。饥餐人肉。杀敌不止。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誓死守城的誓言!
    杀死许多蒙古士兵和将领后。牛富身边的宋军将士也一个个地逐渐倒下。到了第二天黎明的时候。重伤的牛富与最后三名同样重伤的宋军将士被蒙古军包围在一座熊熊燃烧的房屋前。大概为没有抓到一个俘虏的缘故。率军包|牛富的蒙古千夫长找来通译。用汉语向牛富喊道:“宋国将军。你的勇武我们很佩服。投降吧。我们蒙古人尊重勇士。一定不会亏待你。”
    “狗屎!”牛富艰的骂了一句。扔去断剑。挣扎着站起。与其他三名宋军士兵手拉着手。踉踉跄跄走进熊熊烈火之中……(2
    “向宋国勇士致敬!”蒙古千夫长佩服万分。大吼着向牛富等人单膝跪下。在他的身后。蒙古士兵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
    “一个俘虏都没有?樊城这么多人。包括百姓在内。竟然没有一个投降的?”看着蒙古军报上来的伤亡告。忽必烈目瞪口呆。一种对前途绝望的感觉也涌上了忽必烈的心头。久后。忽必烈才嘶哑着嗓子命令道:“传令下去。将吕文德将军的遗体入棺。厚敛。”
    消息传到南宋。贾老贼已经在领军出征的路上。闻知吕文德与樊城军民举城殉国。贾老当场哭昏在。救醒后。哭干了眼泪的贾老贼第一句话就是。“戴孝!全军戴孝!大宋军队每一个人。都要给吕文德将军和樊城军民戴孝!”
    ……
    注1:吕文德身世和年龄的历史记载都比较模糊。出身在《宋季三朝政要》中有两种说法。文为:“文德。安丰(…徽寿县西南)人。魁悟勇悍。尝鬻薪城中。赵道旁见其遗屡()。长尺有。讶之。或云。安丰薪人也。遣吏|其家。值文德出猎。暮负虎鹿各一而归。留吏一宿。偕见赵。留之帐前。在边立功。至显宦。“本书中采纳第一种说法。
    2:樊;城破之时。范天顺首先殉国。牛富在城破后率残兵百余人与蒙古军巷战。身负重伤后牛富投自杀殉国。皆为史实。
    第三卷 襄阳血 第八十六章 争分夺秒
     更新时间:2009…11…3 21:14:52 本章字数:5302
    古军连续猛攻二十余日后,樊城之战终于结束。虽T樊城这颗拦住蒙古大军达一年之久的硬钉子,也击毙了荆襄安抚制置使吕文德这样的宋军高级将领,取得自鄂州之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忽必烈却一点都笑不出来。原因也很简单,忽必烈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不算军需物资和军粮的消耗,忽必烈出征时的四十万大军,现在所剩已经不到三十六万,加上忽必烈后期从各路抽调来的二线部队,忽必烈足足把七万以上的部队扔进了樊城那架绞肉机里!而忽必烈所获得的呢,除了一座被烧成废墟的樊城空城,就只有一堆被烧成焦炭的粮食和军用物资。如果硬要说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蒙古军在宋军将士的尸山中翻出了两架没有被损毁的双筒望远镜,除此之外一无所获。
    “当初如果没有选择襄阳做突破口,没碰上吕文德,我军目前的情况也许要好得多,取得的进展也许也更大。”这是忽必烈内心的想法,也是很多蒙古将领对樊城之战的总结。面对这样的指责,当初力主选择襄樊为主战场的刘整勃然大怒,反过来质问道:“如果你们认为打襄樊是打错了,那么请你们说说,选择那个战场为主攻方向正确?两淮?还是四川?”
    “末将赞成刘将军的看法,除了襄樊之外,我军实无可乘之机。”伤势已经基本痊愈的张弘范站出来,替刘整说了一通公道话。张弘范大声说道:“如果当初不选择攻打襄樊,改打其他地方,那么四川我们根本碰不到;打两淮,我们的粮道拉长就不用说了,碰上的第一个对手还是贾似道老贼的得意门生李庭芝,后面还有建康的杜庶,这两个都是不亚于吕文德的狠角色,不会比吕文德容易对付半分。而且两淮距离临安、江西和山东极近,贾似道老贼和江西的高达随时都可以忽然北上,李璮也随时可能在我们背后插上一刀,我军连做出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所以说,选择纵深防御薄弱的荆襄为突破口,是我军最正确的战略选择!”
    张弘范的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驳得那些抱怨刘整的蒙古将领哑口无言。平时里极为针对刘整的子聪也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张将军说得对,但只说到了表面,没说到根子。宋人朝廷素来轻武重文,对武将百般打压,武人在朝中几乎没有言权,但贾似道老贼当政以后,宋人武将地位大为提高,基本上只要能打仗的,贾老贼就能容忍他的一切缺点并加以重用,武将自然愿意为他卖命。而且贾似道老贼用人谨慎得当,各大战区委派的主帅,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就是文武双全的门生死党,再没有出现范文虎一类的酒囊饭袋,主帅知兵,将士用命,这才是我军越打越吃力的根本原因。”
    “不用说了,攻打襄樊也是朕做的选择,朕也认为并没有错。
    ”虽说在心里认同子聪的分析,忽必烈却不愿听到关于贾老贼的半句好话,武断的挥手制止这段讨论。忽必烈又将目光转向怒火稍平的刘整,沉声问道:“刘爱卿,当初你曾经说过,一旦攻破樊城杀死吕文德,就有希望招降襄阳的吕文焕兄弟。现在樊城已破,吕文德也死,如何能招降吕文焕兄弟?你得给朕拿出个计划。”
    “大汗放心,末将早就想好了。”刘整抱拳答道:“末将惶恐,举荐末将长子刘垣携吕文德棺木入襄阳,说服吕文焕、吕文福兄弟来降。”刘整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是人都知道刘整叛宋,基本上就是被吕文德和吕文焕兄弟逼反的,刘整鼓动忽必烈攻破樊城,逼死吕文德,吕刘两家的血仇用不共戴天来形容都已经算轻的了,刘整竟然还举荐长子刘垣扶棺去见吕文焕兄弟,不是送上门去找死吗?
    “刘爱卿,你是不是太冒险了?”忽必烈也十分惊讶,迟疑问道:“虽说由你的儿子去见吕文焕,可以证明朕的招降诚意,可你和吕文德兄弟的仇怨放在那里,如果出现意外,你可连哭的机会都没有。”
    “大汗放心,末将此举虽然冒险,却有把握。”刘整沉声解释道:“吕文焕兄弟对吕文德敬之如父,末将之子将吕文德尸身送入襄阳,吕文焕兄弟即便再仇恨敌视末将,也必然不会伤害末将之子。而且末将与吕家兄弟的仇怨天下皆知,末将现在大汗帐下为将,若另派他人说降,吕文焕兄弟必然惧怕末将加害,只有末将之子进城说降,吕文焕兄弟才不会有此顾忌,大汗才有招降他们兄弟的希望。”
    “言之有理。”忽必烈沉吟点头,深以为然。刘整又补充道:“当然了,末将犬子前去说降,未必就能一举成功,但大汗只要严密
    阳,不使贾似道老贼援军将至的消息传人襄阳,再以老贼炮等远程武器对襄阳城墙施以压力,吕文焕兄弟惧怕之下必然动摇,一旦动摇,我军自然也有了可乘之机。”
    “就这么办!让刘垣送棺入城。说降吕文焕兄弟!”忽必烈一拍龙案。当场同意了刘整地主张。忽必烈又叮嘱道:“招降吕文焕兄弟地事情一定得快。若是能在贾老贼大军抵达襄樊之前成功招降吕氏兄弟。我军既可以获得襄阳军需补给。又可凭借襄阳坚城为后盾。与贾似道老贼决战。若是拖延日久。贾似道老贼抵达之前仍然没有拿下襄阳……。”说到这。忽必烈地声音有些嘶哑。“那这场蒙宋决战。就有得打了。”
    “末将遵命。末将这就去安排。”刘整恭敬答应。飞奔出帐去寻儿子嘱咐。忽必烈又安排了一通封死襄阳地行动后。正准备散帐休息。帐外忽然飞奔来了一名满身满脸尘土地蒙古军传令兵。扑到金帐羊毛地毯地边缘双膝跪下。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廉希宪地人?”忽必烈从那传令兵地服色上认出他来自潼关廉希宪地部队。忽必烈心中立即一紧。心说潼关难道出事了?如果那里出事。朕地大军粮道侧翼可就危险了!想到这里。忽必烈赶紧站起来向那传令兵吼道:“廉希宪派你来地?潼关出什么事了?快说!”
    那传令兵一只手按在地上支撑身体。一只手入怀。拿出一封书信。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时。身体却一歪。口吐白沫地晕厥过去。忽必烈这会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了。快步跑到那传令兵面前。亲自从他手中接过书信。不过在看完廉希宪送来地书信后。忽必烈却惊喜得不敢相信自己地眼睛。张开嘴半天才笑出声。“哈哈哈哈哈……。怪不得这小子刚进帐就晕倒了。这封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