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158章

新鸦片战争-第158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刘翰远在漠北,魏源、祁俊藻、徐继畬一党落了下风,他们急急忙忙地往库伦拍了一封电报过去,希望奕翰能早一点赶回来。
    可接下来的事态已经控制不住了,皇帝的后事没有人管,旧党和复旗党相互厮杀了起来。  一边有九门提督支持,一边有陆军大臣裕谦支持。  3月20日这天,斗争达到了白热化。
    眼看直隶境内的陆军就要进京,九门提督程廷华首先发难。  他下令封锁了九门,向城内的王府进攻。
    危急中裕谦向禁卫军求救,禁卫军却只是牢牢地守住紫禁城,不参与到双方的斗争中。
    这场火并中,支持复旗的怀亲王绵忻、端亲王绵愉 、礼亲王世铎、克勤郡王庆惠、睿亲王仁寿都被软禁起来,另外朝中的支持复旗的官员包括裕谦尽数被杀死。  紧接着旧党人物立二阿哥康亲王奕灏为皇帝。
    随后镇守直隶地第9炮镇先后赶到,这些人打着替裕谦复仇地旗号将北京城团团围住,要城中交出程廷华,重新立三阿哥庄亲王奕煦为皇帝,不然将炮轰京师。
第四章龙熊之争三百二十三结局
    第四章龙熊之争三百二十三结局
    刘翰赶到库伦,便从吴文镕那里得到新皇宣布继位,将下月除举行继位大典,现召集各省巡抚和将军进京面圣。
    这个消息让刘翰吃了一惊,旧党的动作好快。
    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刘翰立刻拜会了曾国藩。
    曾国藩的部队已经提前到达库伦,冬季里库伦不宜走动,外面冰天雪地,冷气逼人。  曾国藩在大帐里沏了一壶好茶,躺在摇椅上思索了起来。  今年的局势可以说是变化急剧,转眼间皇上便没了。  两党人在京城大打出手,得胜的二阿哥把三阿哥软禁起来,已经面南称帝。  然而二阿哥这宝座却来得有些不正,既没有诏书也没有懿旨。
    “大将军,翰亲王殿下求见,说有要是相商。  ”
    曾国藩早就在等着刘翰,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道:“快请。  ”
    刘翰刚一进帐便行了一个大礼,他的腰比平常弯曲的更低,带着哭腔向曾国藩说道:“大将军,国将不国,臣将不臣,奸人得道,黎民受殃。  ”
    曾国藩将刘翰扶了起来说道:“陛下修要多言,臣即刻点兵快行。  ”
    说完曾国藩向外面喝道:“来人。  ”
    庞际云似乎早有准备,从外间快步进来。
    只听曾国藩说道:“有请僧将军和左将军,要他们即刻来此,莫要片刻耽误。  ”
    待庞际云离开,曾国藩说道:“朝中旧党汤金钊、陶廷杰等人。  虽然忠直却不识事务,整日叨念着驱除洋人。  大行皇帝陛下早已经慧眼识天下,引进洋务,大兴工业。  若是让旧党这些迂腐之人当政,必定误国误民,现在万国争雄,我中华帝国岂能做井底之蛙。  陛下在西洋多年。  对洋务深有体会,我曾国藩一定支持陛下。  甘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
    刘翰上前扶起曾国藩,连声说道:“得伯函助我,有如汉室得张良。  何愁中华不强,天下不兴。  今日虽寒风凛冽,我却欢喜鼓舞。  ”
    两人正在说着,那僧格林沁和左宗棠都到了,两人见到刘翰在此。  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两人跟刘翰一同参加了和俄国的战争,对刘翰地印象都不错。  刘翰待人不薄,又和他们属于战场上的战友,今后刘翰当上了皇帝,自然会重用他们。  相通了这一层,两人立刻跪了下来异口同声地说道:“愿誓死效忠陛下。  ”
    曾国藩见状,知道刘翰平日留心和将军的交往起了作用。  他将几位将军召集到了桌子边说道:“现在旧党擅权,我们应该立刻打出旗号。  直捣北京。  ”
    几人一翻商议,当下订出计划。  四个集团军将骑镇全部集合起来,即刻向北京进发。  剩余地步兵分批次座火车赶往北京。
    刘翰和曾国藩作为先头部队,乘坐火车入关。  僧格林沁率领骑镇往京师进发,左宗棠、石达开压后。
    3月30刘翰从库伦向各省发布通电,告知天下。  历数了旧党十数条罪状。  以父皇梓宫未宁,兄弟相争;未得大行皇帝诏书擅立新君为由,宣布新皇非法。
    这是一辆极为老旧的火车,蒸汽机的车头犹如一支巨大的大头皮鞋,吃力地喷吐着一口口浓密地黑烟向京城的方向行驶着。  每一节地车厢都装得满满地,里面尽是一色的军人。  机车地最后几节车厢装着一门门火炮。
    这就是刘翰和曾国藩率领地先头部队,这支2000人的队伍乘坐着机车,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进入了关内。
    随着鸣笛声,火车缓慢地进入了绥远车站,刘翰的队伍在这里遇上了入关后的第一次危机。
    驻守在绥远的98步镇将车站团团围住。  扬言要车上的军队缴械投降。
    眼见要爆发一场恶战。  刘翰亲自走到站台前说道:“我是奕翰,请98步镇地统制出来一谈。  ”
    98步镇的统制是一位旗人名叫辉图。  辉图原本就对旧党不满,只是迫于朝廷的命令才来围堵刘翰的军队。  现在刘翰亲自站出来和他进行沟通,很快辉图便解散了军队。
    眼见二阿哥控制了朝廷,并且有所准备,刘翰干脆暂时驻扎在绥远,等待后续的部队到达后,刘翰这才继续前进。
    就在绥远城里,刘翰得到消息。  原本围攻京师的第第第一集团军杨露蝉部击退。
    1857年6月,刘翰的大军击败沿途堵截地队伍抵达京畿地区。
    这时控制了朝廷的二阿哥结集了十万军队由杨露蝉率领进攻拥护刘翰的军队,两支军队在昌平相逢,出现了戏剧的结局。
    杨露蝉率领的十万军队全部倒向刘翰。
    原来杨露蝉一直是大行皇帝刘寄的心腹,他是最清楚刘寄想让谁接任皇帝地,同时他的儿子也跟刘翰留学英国多年。  二阿哥结果却用了这样一个人为讨伐刘翰的大将军,自然结局会如此。
    从昌平到京城不过半天的路程,当刘翰大军的先头马镇抵达京城时,朝廷才知道事情不好,这时想要撤退已经迟了。
    不久二十万大军抵达京师,将京师团团围住。
    围困了京城十日后,二阿哥宣布退位,将皇位让与翰亲王。
    随后各国领事纷纷向新皇贺喜,米凯。罗斯切尔更是进献了一份价值不菲的礼物。
    刘翰即位以后,奉行了刘寄的路线。  但是刘翰毕竟没有刘寄的眼光和特殊经历,好在刘寄留下了一本“预见录”,从这本书里,刘翰确定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中国最终在刘翰的手中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随着中国体制改革地成功,早期刘翰在中国播下地种子随之茁壮成长起来。
    这以后,中国一直在列强中处于数一数二的地位,到德国独立地时候,中国对德国的帮助不小,这其中温莎和刘翰的特殊关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一直到俾斯麦在位的时候中国和德国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到俾斯麦下台以后,因为双方利益的差异。  中国更愿意一个不统一的欧洲,这一点中国和英国的意见一致,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恶,但是中国始终没有加入协约国。
    日本因为有了中国这样一个强大的邻居而变得安份起来,这充分说明了这是一个投机的民族,他们很现实,因为中国的强大,他们几乎选择和唐朝时相同的做法,积极的向中国靠近。  这个变化,因为无人知道而变得不重要了。
    俄国一直都想报一箭之仇,想夺回大泽地区,因此双方在后来于西域爆发过两次战争,战争的结果只是让双方流上一阵血,而俄国在远东的领土丢失的却更多。
    在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后,中国从法国手中购买了鄂霍次克港口一带的领土,接着中国借两次和俄国的战争不断往北,夺取了俄国在远东的大量领土,这和俄国在远东没有适合人发展的基地具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说俄国失去了大泽和大兴安岭一带的土地,它便不是一支双头鹰,它的目光最多只能投向西伯利亚的地区。  最终白令海峡以西面的不毛之地,包括堪察加半岛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但尽管这样,俄国仍然不失为一个大国,只是它已经无法担当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样东西兼顾的角色了。
    而美国也无法将它的势力延伸到亚洲,太平洋被中国和美国的势力各占据了一半。
    最终中国的势力,向北到达北冰洋,向南到达印度洋,向东到达太平洋,向西到达巴尔喀什湖地区。
    我们在虚幻中为这个庞大的国家兴奋的同时,不免又有一些遗憾,回过头,我们的国家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让我们努力工作,将我们的国家建设成真正强大的国家。
    这本书写道这里也就基本上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海之舟无以为报,只能更加用心的写下一本书。  一下本书,我将花费更多的功夫去准备,而不是急于下笔,争取给各位奉献一本娱乐和质量都是上乘的小说,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要靠各位读者的评价,但至少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再次感谢格外阅读我的陋作,有时候想起陋作中写得不好的地方不禁汗颜,而各位朋友能耐着性子看完,看到这里,我真的十分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