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81章

大明官商-第181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要看看你们到底是货真价实的精锐,还是只会吹牛拍马的软蛋。还有诸位山东都司所部,登州城里是尔等地父老乡亲、姊妹儿郎,看着他们葬身贼腹,不知诸位作何想?还算不算个血性男儿?”
    话音未落,一名千户出班跪倒:“大帅,末将是登州卫指挥,之前战败失城,率部败逃,幸而都司大人宽宥,准末将戴罪立功。此刻,末将心如刀绞,无颜芶活。末将请一支大令,大军攻城时,末将率麾下登州子弟为决死先锋。末将要第一个登梯攀城,以血雪耻。”
    冯虞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你先起来。本帅主意已定。今日辰时全军攻城。这一战,不分主次,侍卫亲军、团营、边军、卫军各自包打东、西、南、北四门,先破城者,本帅奏请皇上特赏。尔等回去传我将令,这一仗,除了罗梦鸿、黄得禄、齐彦名三人,一般贼寇不许投降、不留俘虏!记住,尤其是罗梦鸿那狗贼,本帅要活的。要活的!散帐!”
    众将几乎飞跑着出了帅帐,飞身上马,一路快马加鞭驰回所部调兵遣将。冯虞看了惠娘与崔竹屏一眼,招了招手,径自回寝帐去了。
    进了寝帐,冯虞顶盔贯甲,挂刀佩枪。惠娘与崔绣屏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帐外则是一片人喊马嘶之声。
    收拾停当,冯虞扭头对二女说道:“大军即刻便要发动总攻,将贼寇斩尽杀绝。你们就在中军呆着吧。
    惠娘,你那些手下昨夜已令他们到邻近村镇住下,不会有事。今日你等千万不要乱走,要是露了行藏,将士们群情激奋,我也保不住你们。”
    崔绣屏还没说什么,惠娘却拖着哭腔对冯虞说道:“我要去,我……我要去,依虞,求求你,让我跟在你身边,我、我不会添乱,我……”说着便放声大哭。
    崔竹屏见状也附和道:“冯大人,让我们去吧。不去,我们会揪心一辈子。”
    惠娘这一哭,也让冯虞慌了手脚。“我的姑奶奶,你别这么大声,这是军中,给人听出来。我、我……行!你们跟着吧!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无论看着什么,不许哭、不许出声、更不许擅自动作。否则,我也无法与三军、百姓交待。”
    惠娘点了点头,止住悲声,只是仍然抽泣不止。冯虞摇了摇头,让崔竹屏与惠娘就在帐中洗把脸。这时,亲兵送了三份早餐,还有两套亲兵装备。冯虞嘱咐道:“大军不久就要出营列阵,我已让亲兵送饭与兵器过来,待会子胡乱吃几口,你们各取一支火枪、一柄倭刀,就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明白么?”
    两女点头应允,各取刀枪披挂,至于那饭食,却是无论如何咽不下去。
    辰时未到,二十余万明军尽出,在登州城外摆开攻城阵势。将士们已经全都听说了贼寇暴行,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即刻冲入登州,将反贼尽数碎尸万段。城头上的数千贼兵躲在城垛后头,绝望地看着
    阵,所有人都明白,最后的时刻已经不远了。昨晚:然换得一顿饱餐,却也是自绝后路。当下能盘算的,也就是待会子如何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了。
    辰时一到,冯虞右手狠狠落下,身后各型火炮一齐开火,密集地炮弹砸向城头,炸得地动山摇。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各方向的明军同时发动了进攻。各部明军纷纷用火器、弓箭猛射城头。与此同时,扛着云梯地选锋队高声喊杀,如潮水般涌向当面城墙。
    今日明军是四面围攻,城内数千响马不得不平均用力分兵迎敌,每个方向上守军不过千人左右。这一战不必等到开打,胜负早已定了。
    最先突破的依然是侍卫亲军。
    新河镇一战,二师几乎打光了所有炮弹,连带一些火炮也因使用强度过大而报废。幸而一师前来会合时,还带有不少弹药,匀着用,打这一战也是尽够了。炮火分配上,以虎蹲炮压制城头,轻、重炮摧毁角楼、敌台、城门。
    这一轮炮击,高弹道地虎蹲炮唱起了主角。炮弹如雨点一般落在城头上,弹片、砖石四溅,炸得四处躲藏的守军伤亡惨重。城头飘扬的响马军旗,也在烟尘中倒下,引得明军步兵欢呼雀跃。
    此时,其他攻击方向上杀声震天。听那动静,都已开始攀城了。范长安、郝超心急火燎,一道向冯虞请战。冯虞眯着眼睛又向城头看了一阵,这才点头。“应该是杀伤大半了。上吧,火力掩护跟紧了。”
    二将欢呼一声,各回本阵。片刻后,明军步兵迈步向前,朝着正在炮火中战栗地登州压了过去。惠娘是第一次目睹如此炽盛的火力,看着声势浩大的明军攻城阵势,只觉着额角上已经见汗了。她低声问身边地崔竹屏:“姐,官军打得这么狠,你看城头上地弟……他们能撑多久?”
    崔绣屏摇摇头:“顶多半个时辰吧。”
    说话间,明军步军已进至城下,架起云梯,蚁附登城。火炮则停止射击,以免误伤。那些贼寇对明军炮火极其畏惧,见炮火突然停止,明军开始登城。残存贼兵赶忙奔向城垛口,各举弓箭、石块,准备开打。哪知刚刚探出头去,一阵密集的弹雨劈面而来,不及躲避的贼兵被成排打倒。贼寇却是悍不畏死,前赴后继地探出身子投石放箭,旋即便被紧随而来的枪弹打倒。
    甚至还有负伤地贼兵,突然跃出城垛,抱住云梯上的明军一起摔下城去。随即被城下地明军围住,不管死活转眼便被乱刃分尸。
    毕竟是以寡敌众,城上城下地相持不过一盏茶地工夫,一名明军军士已率先登上城头。尽管他转眼便身中数箭栽落城下,但源源不断的明军将士紧随其后攀上城头,挥舞倭刀与扑到面前地贼兵展开肉搏。一时间,城头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不论是人数、体力,还是兵器地锋锐强韧,贼兵与明军都相去甚远。随着越来越多地明军加入战团,惨烈的肉搏战仅仅持续了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方才在炮击中幸存的响马便被杀伤殆尽。
    杀红了眼的明军官兵仍不罢休,在血泊中仔细察看那些横七竖八地贼寇尸体。若是发现还有口气,或是刀枪齐下,或是就近抛进火堆。
    扫清了城头的明军一部沿着城墙向两翼扫荡,一部则下城搬开堆积物,打开城门。东门攻防战,明军从开战至此,不到一顿饭地工夫。
    此时,另外三路人马也陆续得手。第二个攻破城防的,不是装备精良地团营兵,也不是久经战阵的边军,而是与响马贼仇深似海不共戴天地山东卫军。那位登州卫指挥使果然带领本部兵马率先攻城,结果云梯被掀翻,摔得七荤八素,清醒过来咬着牙再次登城。见主将如此奋勇,手下将兵更是舍命爬城,付出惨重伤亡后,登州卫将士终于突破城防,并牢牢守住了突破口。
    四面城防皆告失守,困兽之斗的守军大部被歼,少数残余贼兵抵抗意志完全崩溃,三三两两转身逃下城墙,躲进街巷。哪知却被汹涌而来的城中百姓团团围住,拳脚刀棍齐下,活活踢打至死。几名头目摸样的被百姓抓住,剥得赤条精光,扔进不知何处寻来的大锅里生生给煮了,算是为葬身贼腹的亲人以血还血。
    各路人马扫清城后,分路直扑州府衙门,城中百姓也跟随着官军蜂拥而来。“活捉罗梦鸿”的呐喊声响彻全城。
    此时,冯虞、赵承庆带着亲卫登上城墙,在还未轰塌的城楼里,果然发现许多女子、幼童的衣饰、残骸。惠娘、崔绣屏与不少亲兵看着这等惨景,忍不住呕吐起来。
    冯虞不忍再看,转身而出。“走,去州府衙门。”
    冯虞率众人来到州府衙门所在。此处已被无数军民团团围住,冯虞等人好容易分开人群,来到圈内,只见范长安、陆完等众将已汇集在此。陆完一指府门,说道:“据此间百姓说,府中还有数百贼兵据守,不曾登城作战,贼首罗梦鸿等也在府中。大帅,这就打进去吧。”
    冯虞点点头:“没什么好说的。手榴弹开路,攻进去!”
    军令一下,几名侍卫亲军炮手将一门轻炮推了过来,对准了紧闭的府门。另有上百名侍卫亲军步兵在范长安指挥下站成一排。在他们身后,各部明军将士各举刀枪,准备冲锋。手持锄耙棍棒的百姓尽管饿得发慌,手脚乏力,此刻却同样是群情激昂,准备跟随官兵打进府衙。随着一声号令,侍卫亲军步兵一起向院内投出手榴弹,直将院中炸得烟火四射,墙内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听得真切。与此同时,炮兵拉动炮绳,一声炮响,烟尘散处,两扇府门已被炸得四分五裂。
    “杀进去!”冯虞抽刀在手,第一个冲进州府衙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
    )
      首发
    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 离合聚散
     更新时间:2009…10…21 4:54:19 本章字数:4931
    几日,冯虞整天乐得合不拢嘴,走起路来步子也轻亲兵们还以为冯虞收了两个如花女子心满意足,多在背后窃笑。只有冯虞明白,这回取了罗梦鸿性命,在心中压了几年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是给掀掉了。
    那日攻破登州州府衙门,负隅顽抗的贼将齐彦名及数百响马中军亲卫须臾便被一扫而空,激愤的军民在前院寻不着贼寇头目踪迹,便一齐往内院杀去。一马当先杀入后园的冯虞等人惊愕地望见,假山凉亭上,罗梦鸿、黄得禄等几名罗教首脑席地而坐,举杯对饮,身旁堆满了淋透火油的柴草。
    见官兵杀到近前,罗梦鸿放下杯子,对着冯虞颔首微笑:“当年孤便视你冯虞为人中翘楚,今日看来,孤所见不差。国城老弟,同饮一杯如何?”
    冯虞冷笑道:“不必了。罗梦鸿,你是颇有才干,只可惜用歪了地方。如今山穷水尽兵覆身亡,也是逆天悖德,咎由自取。”
    罗梦鸿连连摇头:“国城老弟,你如何也说出这等迂腐的话来。要说义军作战、处事有失当之处,这个不假。至于什么逆天悖德,荒唐!明廷建国百多年,早已不复开国锐气,天子无道,任用奸佞,阉宦横行,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杖杀朝臣、土木之变,皆闻所未闻,如此无道朝廷,人人得而讨之。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今日孤战败,自然无话可说。不过,朝廷残民以逞,早晚必亡于小民之手。倒是国城你,前景也未必强于孤多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明自开国以来,屡试不爽。孤先行一步,你好自为之。”
    说罢,罗梦鸿伸手去取挂在柱子上的火把,就要引火**。冯虞怒道,“肆行无道,天怒人怨,任你巧舌如簧,难抵天理昭彰。开火!”
    一声令下,身后千百枝火枪一并攒射,更有无数羽箭飞蝗般密密层层射入凉亭,亭中数人顿时被射得体似筛糠,支离破碎。一代,就此伏诛。
    这一战,四千残贼全军覆没,无一幸免。官军也有两千余伤亡,其中半数是为家乡父老而战的山东卫所军将。
    战后,冯虞立即下令发放军粮救济饥民,又令各地驻军搜剿残匪之余,必须腾出兵力协助地方收拾残局重建家园。淮西盐引招买所获,半数用于抚恤罹难,半数分拨地方安置逃亡、重整田园、兴复水利。这笔钱,由各地锦衣卫督用,有吞没挪用者军法从事。按着冯虞发往各地训令上的话说,这回就是要让中原百姓,尤其是京畿、山东民众看看,抚翼百姓的,到底是响马还是朝廷。
    此外,由于战乱,中原各省无数举子错过正德五年秋八月的各省乡试大比及六年二月会试春闱。冯虞专折上奏,呈请朝廷于今秋于战火波及延考各省特开恩科。这道奏折当即为正德允准。邸报一出,士林轰动,海内士子无不交口夸赞。
    紧接着。冯虞又从百工使司拆调来一笔专款。分拨各地修葺、重建为流贼损毁地文庙、贡院。即便是最挑剔地言官。对此举也是赞不绝口。
    署理民政之后。冯虞才发觉。这治民与治军比起来。实在是太过繁杂。尤其是历经战乱。各级官府建制残破。许多官吏非死即逃。或是变节从贼正在拿问治罪。缺员极多。偏偏恢复安抚事务又远比平日庞杂繁重许多。不得已。冯虞只能将许多政务暂且归划军管。同时向朝廷告急。请吏部火速选官赴任。
    另一个麻烦就是冯虞手边能用得太少。按说统军将帅也有幕府。可所用之人熟悉地是军务。能兼理民政地不多。更何况冯虞此番仓促挂帅出征。幕府根本就没建起来。也就是中军参谋部加上些文员帮办。
    襄助军务还行。治政可就指望不上了。
    没办法。冯虞只能是尽量亲力亲为。一些小事交给参谋、幕僚处置。到后头实在支应不灵。甚至连惠娘与崔绣屏都用上了。二女都有些学养。又走遍南北。遇着些事务还能有些见地。倒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