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166章

大明官商-第166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厂马永成不动,西厂、内行厂裁撤,谷大用前几日因罪发南京守陵。锦衣卫如今是本官暂领,副使与你也是老相识——杨雄。”
    “如此说来,内宫二十四衙门只怕也是面目全非了?”
    “不错,魏彬掌司礼监。张永掌御马监,暂领京营。其余十监四司八局,多半换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梁裕长叹。
    都指挥使郭乔隔着几个人便问:“冯大人,经此大变局,想来如今内阁说话是分量大增吧?”
    “也可如此说。”冯虞倒是答得干脆。“李东阳李大人那是四朝元老两朝辅臣,论威望、论才具,那是没得说的。杨廷和杨大人博学鸿毅、镇静持重,公认匡扶之能,百官折服。梁储、刘忠亦是一时之选。六部尚书亦多有进取之辈,如兵部杨一清,户部王琼。如此班底,堪比宣德朝之三杨辅政。”
    “那内廷?”郭乔虽觉着如此问话不太妥当。可还是没忍住。
    冯虞笑了笑。“内廷么?批红、东厂、团营、豹房尚在。”
    郭乔听着若有所思。却听华廷冕笑道:“内廷外廷权柄如何有何紧要。咱们只须唯冯大人马首是瞻。一心为朝廷卖力。便足可立定脚跟。
    诸位。可是这个道理?”
    众人顿悟。立时蜂拥而来敬酒。唯恐落在人后。喝酒倒在其次。一番表忠心地敬酒词才是紧要。
    待这一轮过后。众人回座。按察使刘丰突然开口:“冯大人。下官有个念头。不知妥当否。还请大人示下。”
    “不必客气,请讲。”
    只听刘丰正色说道:“举贤为一方牧守之责。下官听说,福州府举人陈廷继字德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且为人中正。如此人才,岂可旷废于野?如今,正合我按察司佥事出缺,下官有心为国荐才,向吏部保举。只是,如今朝廷方经人事更迭,不知此时上本妥当否?”
    冯虞听到“陈廷继”三字便是一愣,怎么扯到我舅父的头上了。待刘丰说完这番话,不单是冯虞,满座众人一下子都回过味来。众人心中暗叹,高,实在是高!这一招可比单单阿谀表忠顶用十倍。
    华廷冕赶忙说道:“刘大人果然是有心了。不过,我以为,五品佥事还是稍低了些个。方才我布政司从四品参议刘桓获罪除官,同样出缺。我看,还是请陈德仁到我布政司屈尊俯就好些。”
    在座的哪个不知参议佥事品级如何,华廷冕来这么一句,分明是说你按察司给的官小了,把刘丰憋得够呛,有心举荐为正四品按察副使,却已不在职权之内了。
    冯虞听罢却赶忙推辞:“不妥不妥。本官已在朝廷效力,蒙皇上信用,委以重任。若是再为舅父求官,徒增物议,有碍声名。”
    刘丰赶忙劝解:“大人,这却过虑了。据《吕氏春秋•;去私》所载: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令其谁可为?黄羊荐仇人解狐,且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之后平公又问祁黄羊谁可为国尉。祁黄羊荐其子午,又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用此二人,百姓皆称善。孔子亦称许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今日我等举荐德仁,同样是一片公心,日月可鉴。”
    冯虞还是摇头:“诸位好意,本官心领了。只是,舅父即便出仕,也当循序任用,怎能骤然提拔至四五品,只怕旁人不服啊。”
    梁裕这时却在一旁笑道:“这又何妨。福州市舶提举司毛自卿落马,正有个缺。本朝,市舶提举司向来为外朝统属,内廷遣中官提督。刘瑾却别出心裁,将市舶司收归内廷,多任内臣为提举,大不合旧制。不过,如今刘瑾虽伏法,市舶司一时却还在内廷治下。咱家可呈文请复祖制,保举陈德仁为福州市舶司提举,另遣中官提督。只是这提举一职不过区区从五品,却是委屈他了。”
    冯虞想了一阵,说道:“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来来来,诸位,莫要停筷。”
    酒足饭饱,华廷冕本来还打算安排乐伎歌舞。冯虞忙说道:“连日行船,本官今日确是有些劳顿。梁公公也是大病初愈,须得早些歇息。诸位好意,本官心领了。来日方长,过些时日,咱们还可再行欢聚。”
    这么一说,众人自然不好再挽留,一同起身为冯虞、梁裕二人送行。
    回程上,梁裕又对冯虞提起陈廷继一事。冯虞说道:“方才人多嘴杂,有些话不好说。非是我清高,只是如今不比往日,朝廷局势未明。轻率为之,难免遭人非议,留下话柄,怕是因小失大了。”
    梁裕却是一笑:“冯大人,有一节你却疏漏了。”
    “此话怎讲?”
    “秦灭六国,王翦当居首功。不知其人其事,大人知道多少?”
    “略知一二。不知公公说的是王翦何事?”
    “秦欲灭楚,秦将李信率军二十万初战失利。秦始皇闻报大怒,将六十万倾国之军尽行交付王翦,务求全胜。那王翦行前多求良田屋宅园地,秦始皇允了。哪知大军行至中途,王翦又五度遣使回朝求封赏。有人说王翦求赏太过,哪知王翦却说,秦王多疑,如今倾尽全国兵力,交付与我,必定见疑。我只有以多请田宅为子孙基业,以示图小利而无反心,以消秦王之虑。之后,王率军大胜而灭楚,随即又南征百越,连战连捷,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得以善终。”
    听罢,冯虞稍一思索,猛地一拍大腿,“我已明白公公所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生变
     更新时间:2009…9…15 23:30:20 本章字数:2686
    到家中,冯母与采妍、杨云都还没歇息。冯虞将今^了一番,又说道:“我已与梁公公说好,让他出面保举舅父出任市舶司提举。”
    冯母一听,立时摇头。“依虞,你这份心意难得。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事好说不好听。使不得,使不得。”
    杨云却道:“母亲,这又如何?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宰相门前还七品官,何况舅父本就是有功名的,安排个差事也不算是过分。咱们依虞如今发达了,若是翻脸不认旧情,反是要招人议论呢。”
    采妍坐在一旁托着头,笑眯眯一声不吭。冯虞看她不说话,便问:“依妍,你也说说?”
    “不知道。夫君怎么说怎么是,总是没错的,横竖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你倒省心。”冯虞笑道。“母亲,按着常理,您所说不差,还舅父往日照料情分,也未必便要举荐出仕。不过,母亲,您知道郭子仪吧?”
    “打金枝那个?”  “呵呵,那是他儿子。郭子仪七子八婿,皆为朝廷显官。其中第六子郭暧为唐代宗东床驸马,娶升平公主为妻。这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保住李唐江山,抗吐蕃,讨藩镇,三朝元老,对李唐有再造之功。自古以来,兔死狗烹,功臣良将大多是没有好下场的。可这郭子仪却是常保富贵,得享天年。司马光赞他,‘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
    冯母听了,奇道:“这还真个是异数,想来是最擅明哲保身了。”
    冯虞点头,“不错。明哲保身,不树敌,谦卑事主,这些都是不能少的。另一条,便是故示贪鄙。七老八十了,郭子仪还不断求封赏,要地要钱,府库珍货山积,身边姬妾成群。这是何意?便是要在皇上面前故意示短了。帝王心术,不怕臣下有所欲,只怕臣下无所求无把柄,两袖清风千古完人,做皇上的便降不住他了。再说了,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总得有所求吧。不求名不图利,莫非是看上我这宝座了?王莽故事在前为鉴,您说哪个皇帝能放心?”
    冯母大笑:“你是要拿你舅舅当幌子消灾免祸啊。打得这等好主意,若是让你舅舅得知,非举了棍子抽你不可。”
    “呵呵,断然不会。舅舅的心思孩儿知道,中了举却从未补缺,引为一大憾事。这回孩儿从中运筹,舅舅高兴还来不及呢。”
    杨云在一旁听了一阵子。突然发话:“依虞。荐官要封赏什么地也就罢了。多多益善。只是什么姬妾成群。想都别想。”
    冯母、冯虞、采妍三人听罢大笑。
    第二天。冯虞本打算巡查产业。哪知从早到晚宾客不断。府门外车马排成长队。其中许多还是连夜赶来地周遭府县官员。冯府地门子之前从未经历如此景象。迎来送往。忙得是头昏眼花。幸好冯虞亲兵在京师也没少站班守门。赶忙应援。算是忙而不乱。
    来者多半是两件事。不是送请柬便是递礼单。冯虞言谈间倒是客气。不过对这两样一概婉拒。一般没什么交情地只是约略谈过几句便送客。待到正午时分。冯虞刚刚送走闽县县令。只见一名武官大步流星走进院子。一见冯虞。倒头便拜。来地正是岳海!
    冯虞赶忙上前。一把将岳海揪了起来。上下看了两眼。在他胸口猛捶了一记。“好你个岳海。如今这精神头越发足了。只是如何此时才现身?半个省地官员都来我这里转悠过了。”
    岳海憨笑两声。说道:“小地其实一早就来了。看着大人府前情形不对。便没敢进来搅扰。先去衙门办些公务。待这会子人少了再来拜见。”
    “倒是有心了。咱们进屋说话。”
    落座后,冯虞又打量了岳海一番,笑道:“这才大半年不见,官威却是长了许多,有些一省要员的味道了。”
    “全是大人提携之恩。”
    “这一年咱们书信不绝,福建情形我也大致知道些。如何,没什么麻烦吧?”
    岳海满脸得色,回道:“大人只管放心,咱们锦衣卫到何处镇不住场面?莫说地方上,便是省城三司衙门,也是客客气气的。呵呵,华廷冕那几个时不时与小的有些往来,似是将小的看作大人在闽替身了。”
    “这是好事。你只管放手去做,将福建盯紧了。哪个敢不听招呼,或是欲对对咱们不利的,与朱潜商量过后便可处置。”
    “是!”
    “诶?朱潜呢?”冯虞突然想起,朱潜按说应与岳海同来才是。
    “大人,小的此来正要禀报此事。自明兄赶往台湾了。”
    “这么急?出事了?”
    “回大人,前几日,侦事局从台湾发回密报,杨家有人鼓动杨风自立割据。接到这消息,自明兄与我商议,此事万万不可小视。咱们商量一番,不敢掉以轻心,由自明兄亲自赶往台湾访查处置。这里有他留书一封。”
    冯虞急忙接过信,展开细看。朱潜在信上说,侦事局密报不似作伪。若杨家真是起了异心,之前万般辛劳皆为人作嫁衣裳。故此他连夜动身赶往台湾,一是查实消息,二是看看南洋都督府如今如何行事,黄伟、林炫究竟有多大权柄,军中又是何等情形。不过,如何处置,仍待冯虞回来定夺。
    看过这封信,冯虞立时点火烧了,转身吩咐岳海:“此事就我们三人知晓,断不能透出去。”
    “是,岳海明白。”
    “你再速办几件事。一、安排一下,我要即刻动身往台湾。二、想方设法在月港杨府上安插眼线,打进去拉出来都行,但决不能为人察知。让这眼线安心蛰伏,不到紧要时分,不必动作。三、如今台湾情形有侦事局盯着。你呢,想法子打入军中,同样作长期蛰伏打算。四、将月港周遭几个卫所盯牢,最好是抓在手上,之后选派能员精练兵马。”
    “是!”岳海面色凝重了许多。
    “还有一事。王守仁,就是上回咱们在崇安县救下的那个,如今时来运转,出任汀赣巡抚,闽西在他治权之内。那里山民剽悍难驯,若是帮得着的地方,你得全力以赴,不得推搪。我已去信,让他有事找你。”
    “明白,大人交待之事,小的这就去办。”
    行了个军礼,岳海转身就走。才到院中,冯虞突然将他叫住。“你且稍带,我再想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七章 气定神闲
     更新时间:2009…9…17 11:54:43 本章字数:2627
    岳海叫回屋中,冯虞倒背了手来回不停踱步,转得岳?F花。过了阵子,冯虞又回到座位上,沉思片刻,抬眼问道:“你看,凭杨风的性子,能反咱们吗?”
    岳海想了一阵,字斟句酌地说道:“杨大人厚道性子,不愿反;其父其妹都在大陆,不敢反;如今南洋局面不过草创,还没太大本钱,也不能反。不过,大人,说句不中听的话。如今南洋都督府权柄太大,大多又是杨家班底,无以制约。若是照这么下去,终有一日,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