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化大宋 >

第93章

生化大宋-第93章

小说: 生化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明白了。”
    两人说着起进了屋中,果然是有十几名刻匠,一个抱着一块木板细心的雕刻。所谓雕刻又有阴文和阳文之分。阴文刻的字是凸出来的,阴文刻的字则是凹进去的,一般来说,石碑、印章等都要刻成阴文,而印书的话就要刻成阳文。
    那印书坊的掌柜的一听说大小姐来了,忙不迭地赶来参见。笑着说道:“小姐今天怎么突然有心情来咱们的印书坊啊?”
    狂华指了指李灵,道:“这位宋国公想要参观一下咱们的书坊,所以我就带他来看看,我们随便转转,你快去忙你的吧。”
    那位掌柜的一听说是宋国公,吃了一惊,忙道:“哎呀。宋国公来参观咱们书坊,那可是大大的荣幸啊。小的这就去告诉大少爷。”
    李灵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大惊小怪,很是和气地说道:“不用惊动端木兄了,我只是随便看看而已。对了,掌柜的,你这一间印书坊一天能印多少本书。”
    掌柜地点头称是,道:“要单是印一页书。一天最起码也可以印两千页,不过刻板的话就要慢许多,我们这里有二十几个刻匠,一天最多也就刻五十多块板,想要刻全一本书的话,薄一点的二十来天,厚的话有些甚至要用三五个月。”
    “是够慢的。”李灵若有所思。
    “哎呀!”
    正这时,身旁的一位刻匠叫了一声。那掌柜地忙喝问道:“老何,你瞎叫什么,没看到咱这里有贵客吗?”
    那老何吞吞吐吐的说道:“掌柜的,我不小心刻错了一个字。”
    那掌柜的脸色立时变得难看起来,走上前去,心疼的捧着那块刻了一半的板子。道:“刻错一个字就要换一块新板重刻,你当这板子不要钱啊!老何,我可跟你说明白了,这已经是你这个月刻块的第三块板了,再有一块,你就给我卷铺盖走人吧。”
    “是是是,掌柜的,我一定加倍小心。”
    那老何连连应诺着,忙又取了另一块新板小心地重刻起来。
    他两人一个凶巴巴的,一个紧巴巴的。李灵和狂华均觉有趣。遂相视一笑。狂华道:“灵哥哥,咱们去另一间屋子吧。瞧瞧他们正在印什么书?”
    “嗯。”
    他们又转到了隔壁一间屋里,一进屋,一股浓重的墨香之味扑鼻而来。诺大一个屋里,到处是堆积的纸张,左边是待印的,右边则是已印好地,中间则是五六个印工在忙碌。
    印书之时,先有一把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将白纸复于板上,再用另外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的背面轻轻刷一下,然后把纸拿下来,平铺于桌上晾干,如此,则一页便印好。
    李灵随手拾起了一张已做好的蓝皮封面,却见上面写着“玉堂闲话”四个字,便道:“这《玉堂闲话》是何人所著?”
    跟在后面的那掌柜的忙答道:“是范相所著。”
    “想不到宰相大人理政繁忙之余,还能笔耕不辍、著书立传,实在令人佩服。”
    “是啊,范相的书卖的很好,上次一版出了五千册,刚发行时便被抢购一空,这已经是第二版了。”
    果然很牛,不过比起我的《本草纲目》来说还差得远,只要我把书写完,别说印两版,便是十版百版也必是供不应求。
    话说要是我不去当宋国公地话,除了当大夫之外,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改行当作家,四大名著地作者这会都还没生出来,还有苏轼柳永欧阳修这些大文豪,他们的大段文章记不得,抄几篇千古名词还是没问题地,还有啊,不知道是哪朝写的,也可以考虑抄一下,说不定还会被后世尊为“之祖”……
    李灵正神游外物,白日做梦,狂华猛拍他一下,道:“灵哥哥,你发什么呆啊?”
    李灵这才醒悟,干咳了几声,讪讪笑道:“我是见范相的书写得太精采了,一时看得入迷了。”
    狂华一脸茫然,道:“你手里只拿了一页封皮呀,看封皮也能看得入迷吗?我也来看看……”
    李灵无语。
    将所有的工序观看了一遍,对于雕板印刷的过程,他大体有了一个了解,遂决定将心中的想法告诉狂华。
    二人走入院中,已是黄昏时分,李灵沉思良久,道:“狂华,你擅长雕刻,对吗?”
    “当然!”狂华很是骄傲的说道:“不是我吹牛啊,整个大周国内,怕是没有第二个人的雕刻技术超过我的,我绝对是名符其实的‘大周第一雕’。”
    李灵忍俊不禁,却道:“好一个‘大周第一雕’,亏你想得出来,乍一听,还以为你是一只鸟呢!”
    “什么啊,你又欺负我……”狂华作势要捶他。
    李灵忙忍住笑,一本正经的说道:“好好,我不胡说了。现在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和你商量。”
    狂华见他很是郑重的样子,便不再嘻闹,怔怔的望着他,道:“什么重要的事?”
    “我是想问,依你的雕刻技术,能刻出这般大的木字吗,而且是要阳文的。”李灵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狂华点了点头,道:“这个嘛,小菜一碟而已。”
    “那就好办了,那我就说说你们这个雕板印刷吧,依我看,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刻板不能重复利用,每印不同的一页,必需要新刻印一块雕板,且板上的字丝毫不能出错,错了一个,就要重新刻过。虽然刻好之后单印一页很快,但要完整的印一页书的话,效率却非常的慢,就拿我要写的这本《本草纲目》来说,光花在刻板的时间就有五六个月之多,实在是太慢了。”
    狂华不明白他想说些什么,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要印书嘛,就要刻板,要刻板就得花时间,急也没有用。”
    李灵一笑,道:“听我说完。我的意思是说,如果,每个字都是独立的,事先刻好的,需要印哪一页时,我们便将所需的字排列起来,用框子固定了,做成雕板的样子,然后再印。这样的话,一页印完了,框子一拆,字还是完好的,不需要丢掉,等到印下一页时,再从中选取所需的字组合起来,用同样的方法印刷便可。如此一来,则省去了雕板时所花的大量时间,而且还节省了板材,既加快的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这种方法,你以为如何?”
    狂华冰雪聪明,听完他这一番长篇大论,立时便明白了他其中的意思,惊喜万分的望着他,道:“了不起,真是太了不起了!灵哥哥,你知道吗?你发明了一种新印刷方法啊!老天……你真是太聪明了,就在这印书坊里随便转了一圈,然后就创造出一项举世无双的发明……”
    李灵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竟有些泛红,道:“我没你说得这么厉害,只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只是说了构想,真要具体运用,还是得靠你这位‘大周第一雕’。”
    “是啊是啊,当然得靠我这双神奇的巧手了,对了,得给这种新的印刷术起了名字,叫什么好呢……”
    狂华眯眼琢磨着,李灵想也没想,脱口说道:“活字印刷术。”
    “对,就叫活字印刷术,这个名字最恰当了。”
    “名字有了,眼下就要靠你把这个活字印刷术弄出来,到时印刷的效率翻他个十倍八倍的,你们端木家可又发了啊。”
    狂华拍拍他的肩膀,乐道:“真的能成的话,我做主,印你那个《本草纲目》的钱的免了。”
    李灵装模作样的掐着指头算了半天,喜道:“那我可省不少钱呀。”
    两人畅怀大笑。
天下大计 第一百四十九章 胡安
    狂华似乎对雕刻有着天生的热爱,既是得知一种新的印刷之法,便将李灵抛之脑后,兴冲冲的跑回家去钻研,李灵颇为郁闷,只好独自回府。WwW、QunabEN、
    待到车马回到国公府时,却见门口停着另外一辆马车,李灵料想又是有人登门拜访。
    果然,他方一进府,那刘小菁便迎接而来,道:“公子爷,薛大人来访。”
    薛居正啊,现在也是该他来探访的时候了。
    李灵遂径直往前厅而来,那薛居正正是在闲坐品茗,一见李灵归来,便起身迎上,施礼言道:“下官见过宋国公。”
    李灵忙还了一礼,笑道:“薛大人不是外人,何必这么客气,来,咱们坐下说话。”
    二人分宾主坐下,李灵便开门见山的问道:“薛大人,你此来必是有要事相商吧。”
    薛居正神情悠然,却道:“也谈不上什么要事,下官只是听说国公向陛下奏请辞去军职,故而前来问一下是否有这么一回事?”
    李灵也不瞒他,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不过陛下并未应允,他只是说再考虑一段时间。”
    薛居正抚须笑道:“国公这件事做的好啊,做的好。”
    李灵料想他也猜到了自己此举用意,当下却也不言破,道:“薛大人何出此言?”
    “国公可知眼下汴城上下都在流传些什么吗?”
    “这……我刚回京不久,确有不知。”李灵故作茫然。
    薛居道:“京城上下。人人都在传言,说国公功勋着著,会被陛下封王。”
    李灵假意吃了一惊,忙道:“果真有这样的传言么?这可不大好啊,岂非要陷我于不利地境地!”
    “是啊,自古以来,哪个君王不对异姓封王万分敏感。这话要是被陛下听去了,只怕心里多少会有点不自在。”
    “那依薛大人之意。我该如何对待。”
    薛居正呵呵一笑,却道:“所以我刚才说国公辞去军职这件事做的好,正好消除了陛下的猜忌,让陛下觉得国公是个不爱权,没有其他心思,可以让人放心的臣子。”
    “这么说,我这件事还真是做的不错了。”
    薛居正笑眯眯的瞅了他一眼。道:“其实以国公这般聪明才智,怎能会看不清眼前的形势,只怕原本就有此意吧。”
    李灵笑而不答。
    薛居正也不追问,忽然脸色严肃起来,压低了声音,道:“国公,居正有一句话想要问国公,不知国公信得过居正否。”
    李灵已是猜到了分。便道:“说吧。”
    “归州那个假胡安,是不是国公安排人杀掉地?”
    李灵一怔,道:“薛大人何出此言?”
    “那日下官接到国公的传信,要下官无论如何要将押解胡安回京一事透露给曹国公,事后不久便发生了胡安被杀一事,其后又过不久。陛下却又得到国公地传言,说归州那个胡安是假的,真的胡安会另寻路径秘解回京,观这其中种种迹象,居正故有此疑问。”
    李灵一脸无辜的说道:“我只是想确保胡安的安全而已,所以才弄了一个假的,薛大人要怀疑也该回忆那个知情人才是,怎么会怀疑到我头上呢?”
    薛居正一笑,道:“如果不是国公让我透露给曹国公,我也不会疑心到国公身上的。”
    李灵一叹。道:“不瞒薛大人。我这么做,其实只是想试探一下他而已。没想到他真地……”
    薛居正见他表情语气俱是诚恳,还道他说的是真的,道:“若是这样的话,难道说夹竹桃一案果然与曹国公有关?”
    “这就不知道了,只好等胡安押解回京后再说了,或许可以从他口中得到些线索。”
    李灵忽然呵呵一笑,道:“算了,难得薛大人来我府上一次,咱们就不要谈这些无趣的事了,我这就吩咐下人摆上一桌酒菜,咱们把酒言欢,我还有许多史学之事要向薛大人请教。”
    薛居正却道:“这个时候,居正本不该来国公府上的,只是心中疑惑太深,不得不来问一下。现下既已清楚了,那居正就不久留了,修史之事不能担搁,居正还要去一趟国史院,就此告辞了。”
    李灵也不挽留,便起身道:“那我就不强留了。对了,我与长公主之婚事,还要多谢薛大人,若是没有大人指点,万不能成的。”
    薛居正淡淡一笑,道:“此事能成,乃是殿下与国公缘份天定也,居正只不过是略有提点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薛大人,今后之事,还须薛大人多多提醒指教才是。”
    “不敢当,那居正就告辞了。”
    “薛大人慢走。”
    送走了薛居正,方一回头,吓了一跳,却见那端木长风不知何时已坐在了厅中,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看。
    李灵抚了抚胸口,没好气地说道:“端木兄,你这个登场方式,实在是不够闪亮,我求你了,下次走正门行不?”
    “那个假胡安,真的不是你派人杀的吗?”端木长风答非所问。
    李灵一怔,断然说道:“当然不是我干的。”
    端木长风沉吟半晌,道:“这么说,幕后主使之人,真的就是那曹国公张永德了。”
    “或许是吧,不过。也许是有人陷害他也说不定,又或许,他只是同谋之一而已。”
    “你这话我听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