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生化大宋 >

第91章

生化大宋-第91章

小说: 生化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小菁心中大喜。感激的说道:“多谢公子爷。”
    “谢什么呢,洵儿的父亲,说来也是因为我才……唉——算是我对他的一点补偿吧。只是,菁姐,你心里真的没有怪我吗?”
    刘小菁有所感触,轻声一叹。道:“这也怪不得公子爷,两国交战,死伤自是再所难免,公子爷如此能这么厚待我们母子俩,洵儿他爹泉下有知,想必也会感激公子爷的。”
    李灵一笑,道:“算了,咱们不提这些伤心事了,对了,菁姐。这些日子。汴京城有什么议论吗?”
    “当然有啊,汴京城中到处在风传。说公子爷立下奇功,陛下一定会将那个都点检的职位授予公子爷,甚至有人还说,陛下要为公子爷封王呢!”
    “封王?”
    李灵吃了一惊,那刘小菁却未注意到他地表情变化,又道:“是有人这么说的,他们都说公子爷建了盖世之功,为大周拓展了近一倍的版图,就是封王也不为过。”
    封王,盖世之功。
    功高盖主!
    李灵骤然间想起了那已死去的王昭远对他说过的四个字,眼下自己当属浪尖上的人物,满京城都是对他的赞颂之词,竟然还有人说他要被封王!
    王啊!与皇帝之尊,只差那么一级。
    从古到今,异姓封王者,能有几个是好下场的,以汉朝为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哪一个不是为汉朝之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最后却都落了个身首异处凄惨下场。
    因为无论君王是多么地英明,多么的仁德,他可以容忍臣子的直言讽谏,也可以容忍臣子的贪财好色,唯一不能容忍的便是有哪个臣子危胁到了他皇帝的宝座。
    尤其是在这王朝更替频繁地五代,那些开国君王们,无不是手握重兵的大臣,其后拥兵自重,夺权篡位,本朝开国皇帝太祖郭威的皇位,不也是这么夺来的么?
    如今他所建之功,绝不逊于身为臣子时的太祖,可谓名望高重,百姓皆议论他要被封王,不知这话传到周主的耳中,他心里会怎么想?他还会对他这个未来的妹夫一如既往的信任吗?
    只怕真要封王之时,便是杀身之祸上身之日吧。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现在看来,确实是出了些问题。
    刘小菁不见他回应,抬头一看,却见他脸色凝重,似有无限心思,便关切的问道:“公子爷,你怎么了?刚才不是还很高兴的嘛,怎么一会功夫脸色变得这么难看?”
    李灵一怔,道:“我脸色难看吗?”
    “是啊。”刘小菁娇滴滴地点了点头。
    “那可能是饿了地原由,走吧,咱们吃饭去。”
    “嗯,奴家这就去准备。”
    两人穿好了衣服,径直前往后堂,刘小菁吩咐下人将饭菜送上来,又差人去请了月如与翠儿。
    一见到李灵,只半日的功夫,翠儿身子已是大为好转,脸上稍有红光。月如本是路途劳累,然洗过澡。睡了一觉之后,精神见佳。
    李灵拉着她二人分坐左右,便是笑着介绍道:“这位是苏轼妹妹,这位是林月如妹妹,今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你们可要互相照顾,好好相处呀。”
    翠儿早已听说李灵带回了一个年轻地义妹。便是向月如微笑着点头示意,道:“月如妹妹好。”
    月如也忙回道:“苏姐姐好。今后还要劳你多多照顾。”
    “妹妹言重了。”
    看起来,她们俩人初次见面地气氛还不错,李灵便是放下了心,呵呵一笑,道:“好好,从今以后,咱们一家人相亲相爱。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来,吃饭吃饭,我快都饿死了……”
    他说着,为月如夹了一口菜,道:“月如,这是你最爱吃的煎小鱼,多吃点。”
    “谢谢哥哥。”
    他接着又为翠儿夹了一片蒸鹅,道:“翠儿。你不是最爱吃鹅肉吗?看你把自己弄成瘦成这样,今天一定要把这一盘全吃光了。”
    翠儿面有难色,望着那一大盘鹅肉,犹豫的说道:“公子,这么大一盘,我怎么吃得了啊!”
    李灵很是郑重的说道:“吃不了也要吃。我一定要在十天之内把你养得跟从前一样白白胖胖。”
    翠儿脸一红,笑道:“公子,白白胖胖的是小猪啊,我原来可不是小猪!”
    “小猪怎么不好啊,我就觉得挺好的,白白胖胖,多可爱,还会哼哼,哼——”
    翠儿噗哧一笑,道:“公子。你哼地真像。我看你才是小猪。”
    ……
    月如见他二人言语逗趣,相处甚为融恰。心有所感,便道:“苏姐姐,哥哥待你真好。”
    李灵对她好翠儿自是知道,但她却羞于在别人面前承认,忙道:“哪有,公子对月如妹妹才是真的好,我听说,公子还瞒着陛下带妹妹你去北边看草原,这份心意,真真是难得。”
    北边,草原。
    听到这个词,李灵忽然想起了青黛,或者说,是耶律云痕。
    明明想要忘记,为何却这般敏感,只言片语便又勾起了回忆,往事如烟,却无法烟消云散,那一切地爱、恨,皆已铭刻于心,只怕今生难忘了吧。
    忽然间沉默下来,她两人皆是不解,月如便道:“哥哥,你怎么了?”
    轻叹一声,淡淡一笑,道:“没什么,吃饭吧。”
    他情绪如此,她二人不知为何,便也不在说话,只是默默的咀嚼着饭菜,本是融恰的气氛,变得略有沉闷。
    ————
    北方的夜,已然染上了薄薄的寒意。
    旗帜舞动,火光摇曳,她站在城头,迎风而立,静静的遥望着南方。
    那眼神一派平和与安祥,仿佛在那看不见尽头的黑暗中,有什么存着,能让她地心澄澈如水。
    那是一种思念,伤感的思念。
    不知何时,那人已站在了她身后,凝视许久,道:“云痕,你又在想他吗?”
    她身子一震,回头一望,却见他的父王正满眼关怀的望着他,微微一笑,道:“父王,你怎么来了。”
    耶律休哥慈爱一笑,抚摸着她的头发,温言说道:“我来看看我的傻女儿。”
    “我怎么就傻了?”
    耶律休哥和她并肩而立,目光投入夜色之中,道:“女儿的心思,做父王的怎能看不出来。你日日站在这里,遥望南方,难道不是想着那个人吗?明知没有结果,却还这么痴心地想着,不是傻还会是什么?”
    青黛眼神一变,却道:“我哪里有想什么人,我只不过是来城头看看夜景罢了。”
    耶律休哥呵呵一笑,指着苍茫的夜色说道:“这里放眼望去,漆黑一片,能有什么好景致让你夜夜观赏的,说说看,让为父也欣赏一下。”
天下大计 第一百四十六章 苍狼
    青黛无言以对,沉默良久,道:“我是忘不了他,那天晚上,也是在城头上,他见到我时是那么的喜悦,他本来愿意抛弃一切,和我过一辈子的,可后来,却变成了那样的结果。wWW!我现在在想,究竟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会弄成现在的局面,是我做错了吗?”
    耶律休哥断然说道:“我的女儿怎么会错!是那个小子不懂得珍惜而。云痕,你是我耶律休哥的女儿,大辽的郡主,我大辽有的是好儿郎任你挑选,又何必为一个汉人痴心不改,况且,这个汉人还是我们的死敌!”
    “是啊,他是大辽的死敌,我不应该再想他,”青黛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毅然说道:“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来这里了,他是我们大辽的死敌,他那样无情的对我,下次再见,我要用剑来对他。”
    耶律休哥很是满意,拍着女儿的肩说道:“云痕,你能这么样就好了,记住,我们辽人与汉人终将会有一场生死存亡之战,你和他的关系,只能是死敌,对付敌人,绝不能仁慈,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残酷,对大辽的不忠!”
    青黛点了点头,道:“父王的话,我会谨记在心。”
    “那就好,天色已晚,早些回去休息吧。”
    言罢,耶律休哥转身下了城头。
    青黛也欲离去,忽然感觉到了一丝异动,停下了脚步。冷冷道:“你回来了,事情办妥了吗?”
    黑暗之中,走出一个蒙面的黑衣人,在这夜色之中,显得格外诡秘,他向青黛躬身行了一礼,道:“回郡主。那人抢先一步将王妃转移了住处,我们暂时无法查出王妃地下落。”
    果然还是被他抢先一步。李灵,你要敢动我母亲分毫,我一定会把你碎尸万段!
    她恨恨咬着牙,怒道:“你们‘苍狼骑’都是饭桶吗?连一个人都找不到!”
    那人一震,忙屈膝于地,道:“属下该死,请郡主责罚。”
    “限你们在一月之内夺回王妃。否则,你这个狼首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说罢,她衣袖一拂,头也不回的走下城去。
    那蒙面人怔了片刻,一声轻叹,身形一动,消失于黑暗之中。
    ————
    壮丽的殿宇,精致的长廊。雕梁画栋间,尽显皇家的威严与气派。
    每每穿行其中,心中总会升起一种莫名的震憾,或许是为这宫殿的主人所震慑,或许,又是一种潜在地羡慕。
    在某一刹那间。他也曾想过:如果我是这一切的主人,那会是一种怎样地感觉?
    不知不觉,已是走进了御花园之中,时下正值深秋,园中芳草凋零,唯有那一棵棵坚忍不拔青松仍张显着苍翠本色,还有那朵朵金菊,傲视风霜,百花谢而独立寒秋。
    李灵跟随着冯青宝沿着园间石径而行,穿过一片松林。绕过一面静湖。却是走入了一片枯树林中,黄叶遍地。碧云当天,那林中,一座孤独的木亭座落其间,显得愈加的寂寞,那亭匾上书着“勿忘亭”三个字,其中之意,颇为怪异。
    周主静坐石凳,落叶的婆娑、秋风的萧瑟,林间飞过的鸟雀,这一切他都视若无物,只是目不转眼着注视着石桌上的棋盘
    冯青宝低声道:“宋国公,你且稍候一下,我去向陛下通传一声。”
    李灵有礼地说道:“有劳公公了。”
    那冯青宝走入木亭,还未开口,周主却先说道:“是不是李灵来了?”
    冯青宝一怔,忙道:“是的,陛下,宋国公在亭外候见。”
    “叫他进来吧。”
    “是。”
    冯青宝走到李灵身边,道:“宋国公,陛下叫你进去。”
    李灵点了点头,遂深吸了一口气,稳步走入亭中,伏地言道:“臣李灵拜见陛下。”
    “平身吧。”
    “谢陛下。”
    周主说话之时,眼睛并未离开棋盘,似乎他已全身心的投入了棋盘上的厮杀。
    他是在和自己下棋,左手执黑,右手执白,棋盘之上,黑白交错,战局激烈,黑白双方难分高下。
    李灵不敢打扰周主的棋兴,就那么静静的站在一旁,默默的注视着这局棋。
    周主手拈着一枚白子,沉思良久,终究还是无法落子,忽然一笑,将手中白子丢回了棋篓之中,道:“自己和自己下棋,确实是极有难度,看来朕的火候还是不够,每每在这关键之时便下不了手了。”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手握黑白二子,便总是当局者,想要看清楚棋势,实非一般人可为,陛下能下到这个程度,已经十分难得,换做是臣地话,只怕十子不到就犯晕了。”
    李灵很谨慎的拍着马屁。
    周主微微一笑,站起身来,目光投向亭外的晴空,道:“无疾,你还记得渝关那一盘棋吗?”
    李灵一怔,道:“当然记得,臣当时苦战许久,最终还是输给了陛下。”
    “你觉得朕那时的棋风如何?”
    “陛下行棋,大开大合,犹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确实是非常的强悍。”
    周主心有感触,道:“是啊,朕那时的棋风,真地是很强悍,但最近这一段时间,行棋之时每每考虑甚多,落子之时拈前顾后,颇为犹豫,这棋下得是很不痛快。”
    李灵觉察到周主是话中有话,似乎想借下棋来向他暗示些什么,却也不敢妄言,道:“下棋之时,讲究一个心境,可能是陛下最近的心情有所变化吧。”
    周主忽而呵呵一笑,道:“你看看朕,光顾着下棋,却忘了今天招你来要干什么,无疾,咱们坐下说话吧。”
    “是。”
    李灵看着周主先坐下,这才也跟着坐下,周主道:“无疾,还记得南征之前,朕对你还有几分担心,没想到,你不但很快平了荆湖,而且还夺了灭蜀首功,真是令朕又是意外,又是惊喜,很好!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李灵忙道:“此全赖陛下之大局谋划,以及陛下之神威,无疾只是奉旨行兵而已。”
    周主的心情颇好,又道:“无疾啊,人言元朗用兵如神,乃我大周第一谋将,依朕看,他这个头衔,怕是要被你抢了去了。单就那成都一战,你竟然能想出用蜜蜂破城的奇策,实在是匪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