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帝国 >

第448章

大汉帝国-第448章

小说: 大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其征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波折,更有几次差点亡国,因为罗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就是迦太基。
    迦太基,相当于现在的突尼斯,这是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其政治体制与罗马有些近似,却又不象,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迦太基的天才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正是因为这一弊端,拯救了罗马,要不然,罗马早就给著名的统帅,西方人引以自豪的天才,汉尼拔给灭了。
    汉尼拔是罗马历史上遇到的最大威胁,在汉尼拔面前,罗马城形同虚设,汉尼拔若要灭亡罗马的话,有几次机会。可是,因为汉尼拔谨记他父亲给他的忠告,若是迦太基没有了敌人,他的末日就到了。汉尼拔为了自保,曾经率兵从罗马城下经过,而不入城。当时的罗马城,形同虚设,没有军兵防守,要进入罗马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汉尼拔在意大利呆了十六年,都没有进攻罗马,最多就是经过罢了,就是因为他要自保。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当汉尼拔在扎马战败之后,迦太基抛弃了他,弄得汉尼拔没有立足之地,只得去了一个给汉尼拔曾经打得大败的部落。这个部落不计前嫌,收留了汉尼拔,因为佩服他。
    “罗马的第一个危机,来自迦太基。罗马征服了西班牙,可是,迦太基越过海峡,大举进入西班牙,把罗马的军队打败,罗马闻风丧胆,没人敢竞选执政官,就是没人敢统兵出战,整个罗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马胡大声讲述罗马的第一个危机。
    周阳听在耳里,罗马以尚武出名,怎么还有这种糗事?西方列强不是把罗马吹嘘得跟花儿一样么?
    “罗马的危机是如何解除的?”汉武帝眉头一挑,大声问询起来。
    这问题也是周阳要问的,不由得睁大了眼睛,凝神静听。
    “西班牙的败讯传来,罗马的贵族颤颤兢兢,仿佛末日到来似的。”马胡接着讲解:“就在这时,有一个年仅二十四岁的年轻人竞选执政官,罗马元老院同意了,让他出征西班牙。”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周阳眉头一轩,这肯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就是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马胡的声音突然转高,有些尖细:“这是一个英雄人物,他在西班牙把迦太基人赶了出去,打了一个大胜仗,拯救了罗马。后来,还在西西里招蓦军队,进攻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召回在意大利的汉尼拔,两人在扎马大战一场。这一战,异常惨烈,打到最后,汉尼拔和西庇阿两人对阵,互掷长矛。经过血战,汉尼拔的军队不敌,西庇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从此以后,迦太基衰弱,不能再威胁到罗马。”
    汉尼拔是这样战败的?打败他的将军是西庇阿?周阳第一次听到如此详细的罗马历史,很感兴趣。
    对汉尼拔的大名,周阳不会陌生,就是不清楚他的具体事宜。
    “自此以后,罗马人在提到西庇阿时,就会尊称他为征服非洲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马胡一竖大拇指,赞扬一句:“这是个了不得的英雄”
    “的确是个英雄,能力挽狂澜”汉武帝大是赞同,然后话锋一转,笑道:“可是,比起姐夫,还差得远呢。马胡,你可知,姐夫十六岁就统兵二十万,以弱敌强,以寡击众,打败匈奴五十万大军”
    “大帅,你更英雄”马胡马上就竖起了大拇指,赞扬起来:“你比西庇阿早八年英雄。他二十四才统兵,你十六岁就建功立业了,见到大帅,是我的荣幸”
    听着马胡那咬字不太准,有些生涩的赞扬,周阳感觉有些另类,笑笑而已。
    “接着讲”汉武帝听得来精神了,催促起来。
    “诺”马胡应一句,又往下讲:“西庇阿家族英雄辈出,打败汉尼拔这个西庇阿,是大西庇阿,还有一个小西庇阿,英雄了得,不久前灭了迦太基。”
    “大西庇阿?小西庇阿?”周阳大是诧异,世上竟有这么巧合的事?
    周亚夫听在耳里,喜在心头,一颗头颅昂了起来。罗马帝国有个西庇阿家族,英雄了得,难道他周氏就差了?周勃,周亚夫,周阳,三代将门,一个比一个了得,周阳能击破匈奴,最是了得。听着马胡的赞扬,仿佛就是在赞扬他周家,周亚夫恨不得引吭高歌。
    西庇阿家族是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军功家族,这个家族辈出名将,可以说是罗马共和时期的守护神。最有名的就是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两个了。大西庇阿在罗马最为危急的关头,拯救了罗马,他虽然打败了汉尼拔,却没能灭掉罗马的死敌迦太基。
    这事由小西庇阿完成的。小西庇阿并不是大西庇阿的儿子,是大西庇阿长子的养子,他却能继承这个家族的传承,成为一代名将,也是个异数。
    “小西庇阿能灭掉迦太基,建了大功,却不能与大帅相比。”马胡冲周阳竖大拇指,赞扬不已:“迦太基虽是罗马的死敌,两国为敌数百年,却是不大,迦太基城很小。小西庇阿为了灭迦太基,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大帅击破匈奴,只用两个多月,所用的军队更是比匈奴少得太多。若是叫小西庇阿来做,他一定不能击破匈奴,他一定想不到那个筑城的法子。”
    马胡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情。迦太基城并不大,小西庇阿围困了三年方才灭掉。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罗马的攻城科技跟不上。在当时,罗马文明没有形成,罗马的科技很落后,造不成攻城利器,是以小西庇花了三年时间,一直到迦太基弹尽粮绝,才给他拿下来。
    “朕听马胡说,罗马的执政官任期只有一年,过了一年,就得重选。这是儿戏,一年时间,能做什么?”汉武帝接过话头,有些气愤:“改革军制,刷新吏治,三五年都算是短的了,一年不可能够用。”
    “皇上圣明”马胡大拇指一竖,赞不绝口:“在罗马历史上,多次出现同样的事情,那些执政官在与敌国作战时,任期将到,为了不把战功留给后人,就匆匆与敌国讲和,哪怕是他们处于绝对优势。”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汉武帝的声音突然转高,尖细刺耳。
    “是的,这是最大的问题,罗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象小西庇阿灭迦太基,到了快要重选执政官时,就废掉这一律法,等选期过了,再恢复。就这样,小西庇阿才能用三年时间灭掉迦太基。”马胡对汉武帝的判断大加赞成。
    “朕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朕的意思是说,尽管存在这样大的问题,罗马不仅没有衰弱,反而越战越强,地域越来越宽广,那里地灵人杰,不容小视,朕不能容许罗马的存在”汉武帝的声音更加高亢,震人耳膜:“虽说眼下,罗马与大汉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保不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罗马地灵人杰,英才辈出,一旦为祸,后患无穷”
    汉武帝右手紧握成拳,声威俱厉。
    “对呀”周阳猛的给汉武帝的话提醒了。周阳的历史虽然不够好,却也知道一件事情,罗马创造出了罗马文明,西方在经过了中世纪黑暗之后,就是吸收了罗马文明,开始了“文艺复兴”,才有后来的西方列强,才有后来的坚船利炮,才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要是没有罗马文明,就什么都没有,不会有文艺复兴,不会有西方列强,不会有鸦片战争,不会有八国联军,就连小鬼子都不会有“明治维新”,因为没有西方列强的模式,小鬼子想改变都没法改变。
    周阳的历史不够好,不知道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就两种文明,一个是中华文明,一个是罗马文明。
    尽管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还有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可是,真正对人类有巨大影响的文明古国,只有中国。
    古埃及成了罗马的一部分,其文明让位于罗马文明。古巴比伦早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个古国不复存在。印度阿三倒是存在,却是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后来又给大英帝国殖民,印度文明又给西方文明**了。
    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屹立,一直影响东方。中国周边地区,日本、朝鲜、中亚、东南亚,哪一个地方离得开中国?离得开中华文明?
    在西方,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其文明虽是遭到巨大的破坏,却也保存不少,促成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欧美皆受益于此,若是没有罗马文明,还有欧美列强吗?还有如今的世界格局吗?
    若是干掉罗马帝国,就不会有罗马文明,七大洲、四大洋,只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这前景是何等的美妙?   
第九十七章 干掉罗马帝国
    第九十七章干掉罗马帝国
    汉武帝的担忧并非多余,而是实实在在的潜在威胁,在两千年后成为了现实
    亚历山大是西方第一个妄图征服中国,并且付诸实施的人。自此以后,在西方列强出现之前,妄图踏上亚历山大足迹,征服东方,打到中国来的西方狂人不少,诸如查理曼、巴巴罗萨。可是,真正付诸实施的一个也没有。
    尽管如此,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寻找中国,他们一直在努力,这个传闻中的“黄金国度”究竟在哪里?
    在西方的传闻中,中国是黄金国度,那里黄金遍地,有美丽的丝绸,可口的佳酿,还有香喷喷的香料,中国之美丽比起他们信奉的上帝的天堂还要好。
    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开启,让西方真切的享用到了来自黄金国度的物资,对中国的向往之情就更浓了。
    西方人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寻找中国,却是没有结果,只能听到来自中国的传闻。直到蒙古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的出版,第一次把中国的风貌展现在了西方人面前,西方人为之沉醉。
    西方人对中国的向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曾经一度,西方人以吃中国菜、穿中国长衫、饮中国茶、学中国礼节、说中国话为荣。那时候,中国对西方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现在西方对中国的吸引力。
    东西方的交流,对东西方都有好处,可是,蒙古帝国崩溃了,奥斯曼帝国崛起,阻断了丝绸之路。奥斯曼帝国,就在现在的土耳其,其创建者是西突厥的奥斯曼一支。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唐朝,突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东突厥,一个是西突厥。东突厥为李靖所灭,西突厥为苏定方所灭。
    奥斯曼这支西突厥部落不甘心臣服唐朝,又打不过唐朝,就效仿汉朝时期不甘心臣服汉朝的北匈奴,往西迁移,最后来到土耳其定居下来,最终建立了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崛起,阻断了中国与西方的陆上贸易线,也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而西方国家对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黄金、香料的需求量却在增大,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不得不改弦易辙,寻找新的贸易通道。
    这一新的动机,促成了西方航海业的大发展。哥伦布、麦哲伦他们开辟新航线,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国书,开始了他那次著名的航行,却没有来到中国,却发现了美洲。
    一开始,西方国家来到中国,是为了贸易,这对双方都有利。后来,西方人贪婪之心大盛,想征服中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国,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其促成却并非一帆风顺,就是在英国国内,是不是对中国开战,就存在很大的争议。是否对中国用兵,英国国会表决时,是以微弱的优势通过的,这还是在维多利亚女王干预的情况下的结果,若不是维多利亚女王不干预,根本不可能通过。
    维多利亚女王之所以会干预,就在于,英国贪婪无度,想率先进入中国,捞取最大的好处。中国,是在西方流传了数千年的黄金国度,一旦打进来,得到的好处可想而知。
    英国国会的反对声音之所以那么大,不是议员们不知道这种好处,而是他们有顾虑。一个是,以鸦片为借口,议员们自己也认为说不过去,这是毒品。二是,议员对打不打得过中国,心中没底,不敢冒然派兵。
    传闻中的黄金国度,极是繁盛,蒙古人的西征,更是让欧洲人印象深刻,他们惊呼“黄货来了”,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吃足了苦头。虽然蒙古帝国已经崩溃了,西方人却是没有忘记“来自亚洲的小个子”有多可怕。
    在当时,西方人一直把蒙古人称为中国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人是使用中国制造的武器征服欧亚大陆的。
    蒙古人,只会盘马弯弓,虽然骠悍善战,并不可怕,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先进的文明,制造不出锐利的武器,再能打又能怎样?恰恰在那一时期,宋王朝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很多汉人给遗失了,成了辽国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