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握天下 >

第106章

权握天下-第106章

小说: 权握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齐朗自恃身份,而是的确没有这个道理,以他如今的身份,夏茵的娘家的确不够资格要他亲自去请,再说,姑爷是娇客,到岳家便是上宾,更何况夏茵是高攀了呢?
    管家支吾半天,才道出老夫人的话:“老夫人说,少夫人临产,身边没有娘家人会被轻视的,要少爷走一趟永宁王府。”
    齐朗的手重重地拍在扶手上,半天没出声,好一会儿,他才轻轻摇头,苦笑不已:“母亲实在多虑,不过,也罢……备车吧!”
    “是!”管家低头领命,掩去额头的冷汗,他是看着齐朗长大的,很多事都是心知肚明,因此才格外紧张。
    永宁王妃正陪着夏承正的生母说话,虽说这位诰命夫人的出身不高,又只是妾室,但是,永宁王妃的礼数还是很周到,又请她帮着照看世子,倒也舒心,今天是出了点小事,王妃才特地过来的,没说两句,便听下人禀报齐朗求见。
    永宁王妃有些不解,但是,还是起身离开,路上问下人:“将齐相安置在哪里了?”
    “奴才不敢专擅,按旧例,请齐相在书房东偏厅等候。”
    王妃点了点头,转了个方向,往书房走去。
    “景瀚怎么有空过来,你应该挺忙的吧!”自小熟识,王妃也不客套,直接就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
    齐朗苦笑:“王妃也知道,内人临盆在即,需要请娘家人在侧。”
    “不错,是应该如此。”王妃自然明白,但也更加不解了,“可是,你对我说这些做什么?”
    “家母不放心,想劳动王妃关照一下!”齐朗道明来意,永宁王妃立刻愣住了。
    好一会儿,她一脸要笑不笑地问道:“景瀚,夏茵只是永宁王府的旁系,还不是近支,你要我去做她的娘家人?”
    “不是我,是家母,是你的姨娘。”齐朗也苦笑。
    听到齐朗再次强调,永宁王妃便明白他的意思了,点了点头,又问他:“你问过太后娘娘了吗?”
    齐朗摇头,见状,王妃也摇头:“景瀚,你知道的,永宁王府我当得了家,夏氏宗族的事,可是要太后点头的,你不问太后就来王府,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我根本就不希望你答应!”齐朗平静地道出本意。
    “为什么?”那可是他的嫡长子,抬高点身份也是正常的。
    齐朗摇头不语,王妃却在话甫出口就恍然大悟,抱歉地看着他。
    “这样吧!”倩容有了一个灵感,“景瀚,让你的嫡长女就永宁王世子妃吧!”
    齐朗一怔,就听倩容继续道:“太后希望世子的婚事谨慎些,也的确是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你的嫡长女都是个极好的人选!这样,姨娘那里也好交代!”
    “王妃娘娘,家母可盼着是个嫡长孙呢!”齐朗笑出声。
    “那么你呢?你希望是嫡长子还是嫡长女?”永宁王妃笑着问他。
    齐朗摇头:“我无所谓。不过,既然王妃有此意,还是女孩好些吧!”
    倩容对他的话一阵愕然,随即笑出声:“难怪清表哥说你绝情!难怪姨娘如此担心!”
    齐朗不由皱眉,随即讪讪一笑,明白母亲的真正用意了。
    女人的直觉是非常可怕的,倩容的话一针见血,若不是齐朗表现得太过漫不经心,齐老夫人也不会如此不放心。
    “我想,这件事我可以处理了。”齐朗微笑着起身,却被倩容拦住:“不给个信物吗?”
    齐朗一愣,随即摇头:“我哪来的信物?”他可没想到走一趟王府,就订了一桩婚事。
    倩容却不肯松口:“虽然不必行六礼,但是,你方才答应了,就该给我个约定的信物吧?我也好向王爷与太后说啊!”
    拗不过永宁王妃,齐朗看了看身上,只有腰上挂的琥珀坠饰可以当信物,只能解下来递给她,王妃也没什么不满意,接过来把玩了一下,便从头上取下一根镶着红宝石的金簪,笑着递给他,齐朗也只能接过,一笑置之。
    送齐朗离开后,王妃便回到内院,将琥珀挂到世子的脖子上,逗了逗儿子,便吩咐下人:“准备车驾,本宫要入宫。”
    永宁王妃有出入皇宫的令牌,很顺利地就见到了紫苏。
    “大嫂很久没入宫了。”紫苏很高兴见到家人,放下手头的事,招呼大嫂坐下说话。
    倩容没有客套,坐下后便道:“太后娘娘近来的心情不好吗?方才,一路上的宫人,神色都很紧张。”
    “一点小事。”紫苏无意多说,王妃便转开话题。
    “臣妾与景瀚约定,让他的嫡长女为世子妃,特来禀告太后娘娘。”
    “那很好啊!只是,这一次,齐老夫人更想要个男孙吧!”紫苏愣了一下,便笑着点头。
    王妃微笑依旧,恭敬地回答:“臣只说要嫡长女,其它的,世子还小,也无妨。”
    紫苏点头,脸色也没什么变化,只是笑着颌首,没有说话,倩容有些不安了。
    “大嫂怎么想起与齐家结亲的?”饮了一口茶,紫苏问了一句。
    倩容笑了笑,斟酌着回答:“太后以为有什么不妥吗?”
    “不,很妥当!”紫苏微笑,眼中闪过一抹犀利之色。
    “太后娘娘,您满意就好。”倩容低头。
    紫苏点头,随即笑道:“大嫂对皇后的人选有什么看法?”
    倩容一愣,心中不由苦笑,明白这句话并不是问自己,而是问所有世族的意见。
    “太后娘娘,臣妾以为,皇后的人选必须按传统出自世族家门,除此以外,再没有任何能够左右您与陛下决定的条件了。”这么长时间的王妃当下来,倩容说话也变得滴水不漏起来。
    紫苏点头,对此十分满意。
    “太后娘娘,臣妾有个疑问。”见她愉悦,倩容试探着开口询问。
    紫苏抬手阻止她继续说话,微笑着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问,议政大臣的职权是否会有变化,对吗?”
    “太后圣明,臣妾的确有此疑问。”
    “大嫂,你不是有决定了吗?”紫苏很平静地反问,“有永宁王府的支持,谁动得了景瀚的相权?”
    “太后明鉴,王府绝无此意。”倩容可不想紫苏认为永宁王府在要挟朝廷。
    “哀家也无此意。”紫苏淡淡地回了一句,“哀家归政前,都无意变动内阁的职权。”
    “……”倩容一时无话可说,只能看着紫苏满脸兴味盎然的笑意,哭笑不得。
    “臣妾惶恐,太后娘娘!”最后,倩容没好气地回了一句“诚惶诚恐”的话,也让紫苏大笑出声,她自己也好笑不已,好一会儿,两人才止住笑声,殿外伺候的宫人面面相觑,叶原秋沉声斥责之后,才恢复平静之色,在殿外垂手而立。
    “大嫂是不是看到三司言官的风头太过,有些担心啊?”笑过了,紫苏便不再做戏,直言询问,毕竟永宁王府是她最可靠的后援,有些事还是要解释清楚的。
    “殿下远在北疆,臣妾不敢让粮资落于他人之手,景瀚总比外人可靠些。”倩容也是无奈,紫苏之前就说过,希望永宁王府韬光养晦,避免卷入朝中的争斗,现在她的所为无疑是将永宁王府的安危压在了齐朗身上,因此,她才担心紫苏是否会不悦。
    “大嫂费心了。”紫苏安慰了一句,“其实大嫂无需太过忧心,我也不会将兄长的命脉交于他人之手的!之所以不压制三司的言论,不是因为我做不到,而是另有打算,大嫂可以安心。”
    “可是,三司谏官的说法也的确有理……”
    “有什么理?”倩容的话被紫苏冷冷地打断,“想逼宫吗?陛下刚满十龄就要哀家归政吗?难道是想借皇帝年少胡作非为吗?”
    三个反问让倩容目瞪口呆,心道:“怎么扯上归政与否了?”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齐朗虽然是以议政大臣的身份协管吏部与兵部,可是,那道旨意加盖的是国玺与皇太后印,而非国玺与御印,按元宁的制度,这表明,齐朗的职权并非由议政大臣而来,而是由内阁成员而来,因为无论是否由后妃摄政,能够任免朝臣的只有皇帝。
    从章德皇后摄政开始,元宁后妃垂帘摄政,政出内阁,议政厅并不是真正的决策机构,内阁由顾命大臣组成,而议政大臣一般都是先帝顾命之臣,所有也就没有什么人会在意这一点,紫苏也一直无意强调内阁与议政厅的区别,可是,两者无疑是有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内阁成员的职权绝对谈不上轮换,只有在皇亲亲政,撤内阁,政归议政厅之后,才会调整议政大臣的职权,所以,紫苏如此说并没有错,只是,很明显,她有意扩大事态。
    见倩容万分不解,紫苏也无意进一步解释,只是端起手边的茶,优雅地饮下,也示意倩容用茶。
    倩容端起茶,又放下,皱着眉开口:“太后娘娘,朝廷的事我不是很懂,不过,按照惯例,吏部、户部、与兵部之中,必然有皇帝亲自掌管的一部,既然您考虑皇后的人选了,那么,若是皇帝亲政,您考虑过陛下掌管哪一部吗?”
    紫苏微微扬眉,摇了摇头,回答:“这是皇帝要考虑的事,我不可能连皇帝想掌管哪一部都替他决定好,等皇帝亲政之后,自己决定吧!”
    倩容低头不语,表示明白了。
    “若是景瀚有了嫡长女,我想,皇帝会亲自下旨赐婚的,不过,这桩婚事,大嫂先不要对外公布,等最近的事情平息,再对外说吧!”紫苏回到最初的话题,也就表示,这次见面快结束了。
    倩容明白紫苏是不想永宁王府授人以柄,恭敬地答应。
    “太后娘娘,南疆会继续用兵吗?”倩容道出自己最后也最想问的问题,紫苏显然也知道她的心意,笑了笑,很肯定地回:“等和约送到到我面前,南疆的战事就会平息了,我也不打算继续用兵了。”紫苏信任倩容不会对外乱说,因此实言相告。
    “所以,大哥不会在北疆待多久了!”这才是永宁王妃最想知道的答案。
    PS:快毕业了,事务繁杂,更新不多,请见谅!
第十四章 简在帝心(中)
    晋封正三品昭仪之后,尹韫欢曾经很高兴,但是,她很快发现,阳玄颢开始冷落起位居后宫之首的自己了,这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任何名位也无法弥补。
    阳玄颢似乎不再愿与尹韫欢在一起,很多时候,他都将谢纹召来陪伴。在亲近之后,他才知道什么叫世事炼达,那个沉静的女孩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洞察力,与她交谈是一件再令人愉悦不过的事情,因此,他喜欢上了她的陪伴。
    与尹韫欢显示出的灵秀才气不同,谢纹的沉静称得上拘谨,恪守礼仪的她有种令人心安的气质,只要接近她,就能感觉到,现在,这种气质被后宫的人看作一种高贵的表现,是世族家门才能培养出的高贵优雅,矛头直指尹韫欢。
    尹韫欢并非平庸之辈,她很清楚,闭门自省得来的昭仪之位就是太后对她的束缚,恭谨娴雅,换句话说,她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若有违这四个字,太后便可以重责她,因此,她只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维持原本的天真与亲切。
    其实,对紫苏而言,现在的后宫并不值得她花费太多的时间与心思,而且,以她的看法,她的儿子目前处理得相当不错,她无需投注什么精力。
    目前,紫苏最优先考虑的是三司引发的这道暗潮。
    在端午佳节的前夕,并非言官的议政厅侍中曹芾上书紫苏,请尽早决断,以免朝臣不安,彼此相疑。
    紫苏批了三个字:“知道了!”
    看到母后的批阅,阳玄颢久久不能回神,紧锁的双眉表达了他的不安与不解。这份奏章是由中和殿转来让皇帝过目的奏章之一,并不需要阳玄颢表达意见,只是让他熟悉政务处理的方式,可是,阳玄颢对这份奏章却是实实在在地另有想法。
    阳玄颢已经知道朝中发生的事情,在他看来,三司的谏表根本是无中生有,尽管是依制之言,却也是扰乱朝政之举,应该一开始就弹压此举,同时安抚三位议政大臣。
    实际上,阳玄颢并不清楚议政厅与内阁之间的区别,他只是很清楚,现在的三位议政大臣是不可能轮换职权,尹朔虽然是首席,可是,一向缺少威信,世族也不会允许一个寒族掌握重权,即使他是议政首臣,六部中权位最重的吏、户、兵三部,也是派系最多的地方,没有足够的权威根本无法控控制,因此,鲜少有寒族官员能掌管这三部,之前,吏部与户部就是谢遥管理的,兵部则是隆徽皇帝亲管,后来,紫苏将兵部交予齐朗,户部交予谢清,而亲管吏部,等齐朗出使古曼归朝之后,吏部也被紫苏交予齐朗,六部的职权全部下交议政大臣,尹朔的权位被紫苏架空,其中并非全是因为亲疏,也有尹朔自己的原因。
    前一段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