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公元1042 >

第130章

公元1042-第130章

小说: 公元104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没那个福分。
    仁宗本想叫赵曦做内侍都知的,可是老爷子说年岁大了,管不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了,也不想掺和,只求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如果哪天起不来炕了就恳请陛下赐给他一所田宅了此残生,别无所求……
    就在邓保吉回忆之际,张美人轻声唤道:“邓公公,我的鱼饵也没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邓保吉机械地应了声‘是’,随后稳住心神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张美人身旁,躬身施礼。
    钓竿缓慢地抬起,晶莹通透的鱼线一点点地收回,水声一响,鱼钩终于离开了水面,张美人一惊,旋即叫了起来:“呀,我钓到了一条大鲤鱼,快来帮帮我”
    岸边的几人不约而同地朝张美人望去,邓保吉离得最近赶紧上前一步接过钓竿,正在这时,苗美人也叫了起来,“天呐,我钓了条红鲤鱼,谁来帮我拉一把”
    仁宗一个箭步跳了过去,握住了苗美人的素手,小心地拉起鱼线。
    “老天真是不公平”
    曹皇后郁闷地想着,本宫都来了一天了,半条鱼都没钓到,**都快冻僵了。这水中的鱼儿更是气人,居然都去了两个小妃子那,难道说她堂堂一国的皇后运气就这么差,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曹皇后愤愤不平地拉起鱼竿,见到鱼钩上还是轻飘飘的,只挂着一团水草,心情更是糟糕,猛地用力一挥鱼线高高扬起,抛向半空…
    银色的鱼钩在阳光下一闪而过,水珠飘散在半空。
    “哟”
    身后忽然有人怪叫了一声,听着好耳熟,曹皇后赶紧回头望去,差点笑出声来。
    “啊,是吕相公啊”
    “对,对,正是老臣”吕夷简突然觉得头顶上好像少了点什么,伸手一摸官帽不见了,再一瞧,曹皇后的鱼竿上钓着一顶乌纱帽。
    “娘娘,老臣的官帽?”吕夷简哭笑不得地指了指曹皇后的鱼竿。
    “呵呵呵”曹皇后会心地笑了起来,自嘲道:“今日没白来,居然钓到了吕相公的官帽,真是吉星高照啊”
    言毕,挥一挥手召唤过不远处的贴身侍女彩云。
    彩云乖巧地从鱼钩上取下吕夷简的官帽,双手捧过头顶,献了过去。
    吕夷简也没生气,恭敬地接过来戴在头上,然后还了一礼,这一礼当然是谢过曹皇后的,能够被皇后钓走了乌纱帽也算是一种荣耀。
    此时,仁宗将苗美人钓到的红鲤鱼放进了水桶里,见她高兴得像一个孩子,手舞足蹈,大眼睛一闪一闪得,心中顿时涌起一片怜惜之意,就势坐下揽住她的纤腰,在她红润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陛下!”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背后抑扬顿挫地响起。
    苗美人面红耳赤地扭过头,望向一旁,双手抱在胸前不知所措,连鱼竿都滑落在了地上。
    “是吕相公吧!”仁宗尴尬地转过身,背靠着苗美人。
    “是,陛下!”吕夷简上前一步,抬起头。
    “吕相公今个怎会有空跑来金明池啊,莫非是担心朕一个人寂寞吗?”仁宗故意消遣着吕夷简。
    “陛下说笑了,老臣哪分得开身陪陛下游玩啊,老臣今日是有急事啊”吕夷简从袖笼中取出一份奏折,递了上去。
    “这又是何事啊!”仁宗还以为又出大事了,赶紧接过来,展开一瞧,不由得笑了起来。
    “陛下,赵侍郎到南华了,知县司马光连夜修书递进了京里,老臣亦不敢怠慢,一收到折子就直接送到陛下这了”吕夷简望着仁宗的神色,揣摩着圣意。
    “很好,朕也好久没见到赵卿家了,这回一定要见上一面”
    “陛下”吕夷简试探着问道,“南华知县司马光说赵侍郎的样貌好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老臣担心此人会不会?”
    “冒名顶替?”
    “很有可能!”
    仁宗有点犹豫,吕夷简看在眼里,忙出了个主意,“不如叫苏大人去南华一趟,相信姐姐一定会认得自己的弟弟,毕竟他们是亲骨肉”
    “卿家此言极是,就这么办吧,等苏卿证实了此事,再宣赵泽进宫吧”
    “是,陛下”吕夷简一揖到底。
第242章 中书信使
    开封西祥符镇,赵府。
    两只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在门前,当夜色来临时,这里格外醒目。
    中书省的信使钱晦就是在这个时候,单人独骑来到了恍若异国他乡的小镇祥符,如今这里俨然成了汴梁无家可归者的家园,黎民百姓的又一块乐土。
    钱晦悠然自得地骑在马背上,目光游走,看到了街上跑过一群追逐嬉戏的孩子,八、九岁大的光景,手里拿着面人、风车、棒糖,朝着不远处华灯初上的小广场而去。
    钟声敲响一下,一更天了。
    街边的小贩卖力地吆喝着:“这位大爷,来几斤酥糖吧,祥符特产,口口生津,回味无穷啊”
    钱晦笑了笑,丢过去五十文钱,“来一斤吧”
    “好嘞,多谢大爷,这就给您包好”卖酥糖的小贩瞅了一眼簸箕里的铜钱,眉开眼笑,不消片刻就包好了一斤喷喷香的大酥糖递到了钱晦手中。
    钱晦掂量了一下,觉得没短斤少两,稍稍偏过身,将纸包挂在了马鞍桥上继续赶路。
    祥符的夜市热闹非凡,这里分明是汴梁城的缩影。
    小广场上人山人海,仙乐飘飘,扬州来的草台班子正在表演夜场相扑。花姐调教出来的女相扑手在这里非常有人气,曾经一度盖过了这里的烟花风月之地——‘露华清风斋’的姑娘们。
    “大爷,进来坐坐吧”
    “姑娘们都等急了”
    “小二啊,快招呼下街上的那位公子”
    “兰姐啊,居然有位大爷让你陪他”
    “呸,老娘的**只留给一个人,叫他毛长全了再来”
    “呵呵呵…”
    楼下的姑娘笑作一团。
    越往前走,人流越多,钱晦只好牵马步行,在露华清风斋前流连片刻后,压了压欲火,走进一条北去的小巷,这里好冷清,好安静,不见半个人影,只有清脆的马蹄声回荡着、回荡着。
    “过了青石巷就是赵府了吧”
    钱晦估摸着,迈开大步朝前走去,途中遇到了两条土狗在街角的灯火下争食,当钱晦经过那里时,扬起马鞭赶跑了狗儿。
    街灯的光芒柔和而温暖,钱晦沐浴其中,觉得很诧异。
    “好大的灯笼啊!”
    抬头时,钱晦看到了几只飞蛾,这不自量力的小东西在灯火前打着转,似乎要融化在灯火中才甘心。
    “真是愚蠢,为何偏要扑进火中才罢休”
    钱晦摇着头走进了黑暗。
    ……
    黑暗的尽头就是赵府,这里清幽淡雅。大红的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烛火明亮。
    墙头处,一丛幽竹探出头来,这是赵府又一醒目之处,钱晦认得,栓好马儿后,上前叩门。
    夜深了,不知又是谁?
    门房轻启大门,探头问道:敢问这位是?
    钱晦赶紧递上名帖,并附言道:“某是吕相公派来的信使,有事找你家大人”
    门房一听是当今相爷派来的人,立刻陪着笑脸回话:“大人稍后,小的进去通报一声去去就来”
    “恩,如此劳烦门房小哥了”
    “大人言重了,这是小的分内之事,大人稍等”
    一炷香后,赵府望月楼。
    明月高悬,月光自天井漏进屋内,银光乍现,美得令人陶醉。
    苏素身着白袍坐在堂上,受了钱晦的一拜,背后侍立着婢女海棠。
    分宾主落座后,钱晦将吕夷简的手书递了上来,并说明了来意。
    “钱大人,吕相的心意本官明白了,劳烦转告一声,内弟只是因伤寒所致骨骼奇异,换句话说就是超龄生长,并非他人,这一点本官敢以性命担保”
    “苏大人的话,下官自会一字不漏转告给相公,其实相公的心意不仅在此”钱晦含蓄地提醒道。
    “莫非相公还有别的意思?”苏素不禁问了句。
    钱晦不太自然地笑了笑,看了眼苏素背后的婢女,“大人,可否让这位姐姐出去一会,下官有要事相告”
    “无妨,她是本官的贴身丫鬟,不会泄露的”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啊,还是…”钱晦心说要不是看在吕相爷和陛下的面子上,本大人才不会跟你这个有名无实的女尚书客气,摆什么谱。
    “钱大人但讲无妨,本官说不会泄露就不会泄露”
    “恩”钱晦掂量了一下,觉得也无不可,于是说道:“开封府新任知府包希仁是陛下钦点的,此人甚得陛下赏识,前段时间才进京,便写了封折子弹劾苏大人,意在提醒陛下苏大人的七部威胁皇权,幸好陛下没有相信,否则苏大人危矣”
    “这、这个包希仁莫非就是包拯吗?”苏素皱眉问道。
    “正是,这包拯乃是庐州合肥包家村人士,天圣朝进士,在天长县做过知县,端州做过知州,今年才被陛下召见回京,性格耿直,刚正不阿,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吕相爷想请苏大人出马去一趟南华,尽快澄清赵大人的身世,让赵大人速速回京,不要给他人可乘之机,此事万万不可拖延”
    “多谢钱大人提点,本官最晚明日启程,七部之事暂由李宪大人代理,如果朝中有事,可传李大人进宫即可”
    “下官明白,回去便转告相爷,不过还有一事”钱晦神秘地问道,“据闻祥符军械仓库近日丢失过一箱火器,可有此事啊,吕相甚为不安,想让下官问问大人”
    苏素平静地回答:“确有此事,今个钱大人在,本官不敢隐瞒,经查实乃是一伙江湖大盗胁持了皇庄内的屯田员外郎,混入了仓库,盗走了一箱火器”
    “啊”钱晦吃了一惊,忙问道:“苏大人,你可知此事的主谋是何人啊?”
    “目前还不清楚,不过柳屯田认识这伙人的头领叫马老大,其余几人也还有印象,本官已命画师,按柳屯田的回忆画出图形,即日便可交到开封府缉拿人犯,钱大人以为如何?”
    “哎,吕相担心的就是此事,苏大人怎么不问问是何人将这事传出去的?”钱晦反问道。
    “事已至此,谁传出去的倒也不重要了,关键是该怎么平息这事”
    “苏大人说的正是,下官还给大人带来一句口信,吕相爷让下官转达的”
    “钱大人请讲;本官洗耳恭听”
    “好,吕相爷让下官转告大人:‘此事根本就没发生过,乃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大人可记好了,至于缉拿犯人一事交给吕相好了,相爷自有主张,苏大人只需要管好七部之事即可”
    “本官明白相爷的一片美意了,今晚多亏钱大人的指点,若不是内弟一事本官真想请钱大人喝上两杯,不过钱大人既然来了,本官也不能让大人空手而归”
    说罢,转身对海棠说道:“去把那对玉麒麟拿来”
    “是,大人”
    海棠转身出了屋,钱晦微笑地坐在那里,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又向苏素透露起朝廷上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此时的屋外,静悄悄的只有窗外的寒虫偷偷爬出了巢**,望着冷月遐想着,希望冬天永远也不要过完。
第243章 拜见司马光
    翌日清晨,天还没亮,苏素离开了赵府,吴亮带着欧阳春、展昭夫妇、武二在竹林外送行。
    “大人,一路保重啊!”吴亮神色凝重地说道。
    “先生不必担心,一日便到南华了,七部之事就交给诸位了”
    一辆四轮马车缓缓来到路边,雪地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
    “大人早去早回”欧阳春粗声粗气地接了句话。
    展昭夫妇像是早就商量好的,齐声道:“大人,不如我等一同前往好有个照应,月妹和我都熟悉曹州的地形,此去甚远呐”
    武二也趁机进言道:“是啊,大人,不如带小的去吧,小的帮您带路”
    苏素婉言谢绝了他们的一番好意,解释道:“从汴梁到曹州的路很好走,车夫认得路!”
    丁月华又说道:“苏姐姐不如让小妹一个人为你带路吧”
    “月妹,你怎可称大人为姐姐,太没规矩了,还不向大人赔礼”展昭斥责了丁月华一句。
    “算了,你等莫要争了,都回去吧!”苏素披上一件红色的斗篷,登上了马车。
    “好了,你们不要胡闹了,大人就要去南华了,莫要让大人担心才是”吴亮用长辈的口吻教训道。
    “是,我等记住了”众人齐声称是。
    上路前,苏素自马车中探出头,摆手作别:“诸位保重,三日后再见!”
    “大人保重!”
    众人拱手相送,望着马车一路东去渐行渐远,苍茫的大地在脚下延伸着直到天边,过了京畿就是曹州了。
    ‘鸟向北飞,风向西吹。濮水之北,南华有鬼’
    这是当地小儿嬉戏时唱的歌谣,如实地道出了南华最近发生的大事。
    “又是鬼案;又是鬼案…”
    司马光头痛欲裂地瞟了一眼桌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