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医宋 >

第259章

医宋-第259章

小说: 医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公公凑到跟前小声说道:“老祖宗又在花圃旁边开了一块菜地,最近兴趣正浓。种了一些时令的菜,昨天才给菜地施了肥,杜大人来的是时候哦
    “难怪呢。还是老祖宗勤快,自己种的菜自己吃,那味道可是不一样呢。”
    “可不是嘛!老祖宗也这么说,走吧,这个时候我们直接去菜地她应该正在那里呢。”,后隧着焦公公来到花圃真在旁开了块不小的切仁千,有三、五分的面积,菜地里有一些翠绿的小苗长势不错,不过就是味道实在有些大了。
    只见太皇太后头顶一个蓝布边儿的扩边草帽。一身短装,裤脚挽到膝盖的位置,一手拿着一把锄头,不过这个锄头比一边乡间所见的锄头要小一些精致一些,正站在菜地边不知给一旁的太监宫女们说着什么,谁也不敢捂着鼻子,只好躬身听着,不住地点着头。“老祖宗,杜大人来看真来了。”焦公公走上前大声地说道。
    杜文浩赶紧上前施礼问安。
    太皇太后听见声音抬起头来,朝着杜文浩招了招手,杜文浩饶过一旁的水渠快步走到了太皇太后的身边。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看着杜文浩,道:“来看老祖宗最后一眼?”
    杜文浩赶紧说道:“老祖宗什么话,您现在身体这么好,一定会千岁千岁千千岁的。”
    太皇太后爽朗地大笑几声,道:“活那么老讨人嫌呢,你能记得走之前来看看哀家,哀家就已经十分高兴了,都准备好了吗?需要什么就说,别离开了买不到后悔。”
    杜文浩应诺着,见太皇太后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便示意一旁的太监地上一块干净的汗巾给自己,然后双手奉上。
    谁想太皇太后却将自己的头探到杜文浩面前,笑着说道:“你给哀家擦擦就是,手脏着呢。”
    杜文浩一愣,一旁的焦公公赶紧在背后用手指戳了一下他的后背,他这才回过神来小心的用汗巾将太皇太后额头上的汗珠轻轻地擦拭干净了。
    杜文浩说着将汗巾交给一旁的太监,扶着太皇太后:“老祖宗,你一定要记得每年的春秋两季吃微臣给您开的药,不要间断了。对您的身体有好处。”
    “你什么都好,就是唠叨!”太皇太后假装沉着脸嗔怪道。
    焦公公则笑着说道:“老祖宗,你现在嫌杜大人唠叨,以后天各一方。想听他唠叨都不容易了。”
    太皇太后笑了,示意到一个凉快的地方说话。
    一行人等走到不远处的凉亭坐下,几个宫女赶紧奉上茶水。太皇太后道:“说的也是,这宫里太医院百来号太医,哀家只信你了,你一走。我找谁给哀家看病啊?”
    杜文浩给太皇太后的上一杯茶水,道:“老祖宗的身体硬朗着哩,平日里多加注意不要受凉。不要乱吃东西,哪里还需要看什么病,若真是想微臣了,一封信微臣便日夜兼程地赶回来看您便是。”
    太皇太后长叹一声。紧紧地握着杜文浩的手,慈爱地盯着他,道:“此去路途遥远,加上还要带上家人,够你辛苦的了,在这里,你没有当官从政的经验,凡事要小心为上,皇上看好你,让你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任职,哀家也不能因为自己舍不得就留下你,你自己要有分寸才是 ”
    杜文浩一阵感激,面前这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在众人眼里是遥不可及的人上人,就连皇上都要礼让三分,可是在自己眼里,她不过就是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一个和自己相处久了有了感情的老人,舍不得这是实话,因为自己也是舍不得这位性情爽朗的老妇:“老祖宗您放心,我一定每年都回来看看您,给您带些四川当地的种子和好看的花儿回来。”
    太皇太后重重地拍了拍杜文浩的手背,道:“好了,你去吧,还有皇太后和皇后那里,哀家就不留你了,去吧。
    说着,扭过头去不看杜文浩了。
    杜文浩鼻子一酸,声音有些颤抖,没有想到别离竟然会是这样的伤感,他站起身来深深的对着太皇太后的背哥鞠了一躬,恭敬地说道:“文浩告辞,老祖宗保重。”说完,快步走下凉亭。
    “杜御医,留步!”
    杜文浩听见是焦公公的声音,这才停下脚步,偷偷将眼角的泪水拭去才转过头去。
    焦公公疾步上前,递给杜文浩一个用帕子包着的卜包。道:“这是老祖宗让我交给您的,她人老了,禁不起离别的伤痛,不留你,也是因为怕伤心,您别往心里去。”
    “公公什么话,我怎么会往心里去,只是我心里也难过。”’ 焦公公唉了一声,将东西交给杜文浩便转身走了。
    杜文浩出了太皇太后的寝宫,这才将包打开,只见里面放了一对镯子,都是金质,一只上面雕刻着龙,一只上面则为凤,雕刻的手艺十分精细,一看就走出自名家工匠之手。
    镯子下面压了一个小纸条,只见上面潦草着写到:“此镯乃哀家出嫁时陪嫁之物,吾甚喜。往文浩珍之。”
    杜文浩看罢,不禁眼眶都湿润了。
    少鞠宫内。
    皇太后大概已经知道杜文浩会去,市物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箱子放在大厅里,长公主坐在皇太后的身边,今天没有穿着短装,她身穿淡蓝色丝织曳地长裙,轻舒广袖。领边和袖口是较深的湖蓝色。细看有浅浅的流云纹。披着纯白而且半透明的薄纱,挽着雪白的飘带。青丝如云,并无论多珠玉装饰,只有一朵素洁的玉答花插在发际;斜插一支银誓,垂下几缕流苏。神情有些落寞,双手手指间缠绕着一根香帕,微微地垂着头,一言不发。
    “文浩,哀家也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不过是一个路上可能用的上的东西,你去了四川,一切都需打理,所以本宫让人给你备了一些可用的东西,虽说不值什么钱,但也是哀家的一点心意。”
    杜文浩这一路的心情都很沉重,大家对自己的好,让自己有些受宠若惊之外,更多的是则是感动和感激,没有人拿着架子高高在上和自己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一些最朴实的语言,但也最能让自己心情激荡:“皇太后处处想的周到,令微臣不胜感激,微臣口笨嘴拙,实在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
    皇太后微笑着,道:“不用说什么感谢的话,知道你要走,大家心里都很难过,昨日在太皇太后那里,皇后还哭了哩”
    杜文浩连连点头,不知怎么说才好,一旁的长公主则联,方到杜交浩身袖中掏出个香囊。道!“你知道典一入不善女红,知道你要走,便叫母亲教我秀了这个香囊,囊中的花草也是平日里自己所摘,积攒下来的,东西绣得不好,让你见笑了,请收下权当做个留念。”说完。不等杜文浩接过。直接扔在了杜文浩的怀里,快步地出了大厅离开了。
    杜文浩傻愣在那里,这个长公主送什么不好,送自己这个东西,只有给情郎才送这样的弃西的,难道,
    他不敢往下再想。一付失魂落魄的样子。皇太后见到杜文浩这般神情,便道:“她也是不知道什么好了,就当是她的一个心意,你收下便是。”
    “多谢皇太后和长公主,微臣一宾好好的保留着。”说完,杜文浩小心地香囊装入袖中。
    “皇太后,您的身体切忌不要受凉了,因为您的身体最是不能再受凉,不管哪个季节都是不能再冲凉水澡了。”杜文浩叮嘱道。
    皇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哀家记住便是,方才皇后宫里来人说,如果你来了,记着叮嘱一句,请你去她那里吃饭,已经备好酒席了。哀家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不留你了。”
    杜文浩赶紧起身躬身告辞。太后也站起身来,走到杜文浩身边,像是叮嘱自己远行的孩子一样,道:“这个季节听说雨水颇多,家眷一路不要太过劳累。不过是任职,不要仓促,安全最好,到了还是给太皇太后和我们报个平安。别让大家担心便是。”
    杜文浩一时语哽,只知点头了。
    从皇太后宫里出来。杜文浩见宫墙内花红柳绿,宫墙外却萧然落宾,不禁悲上心头。不由低声,亨唱起从前大学时常常唱起的一首流行歌
    。
    “朋友你今天就要远走,干了这杯酒,忘记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尽头
    果真,在隆佑宫里。杜文浩当真举杯浇愁,除了皇后自己,朱德妃和喻鸽儿也叫来一起作陪,席间,大家心情都不好,关起门来,你一杯我一杯的,不一会儿。几坛子陈年老窖就见了底。
    “杜”杜大哥。呵呵,今天我们要喝个痛快才是,这个时候应该有人作诗一首,有酒有诗才圆满了。”喻鸽儿的舌头都有些不听使唤了,笑中带泪,模样楚楚可人。
    “喻鸽儿说的是。德妃做一首,我有些醉了,好像什么都记不得了。”皇后微醺,这些后宫的妃子里就数她的酒量最好了。
    朱德妃点点头,头上的珠钰也跟着一摇一摆的:“行,我说了一首。文浩也说一首,就当送给我们三个
    皇后和喻鸽儿附和都说好。
    朱德妃想了想。道:“相距在心不再缘,离愁别恨装欢颜。红酥细手斟满酒,绿柳柔条把春盘,樽前泪眼遮不住,酒后朦胧晓风残。雕鞍无心山水色,仍觉六月夜深寒。”
    缘即如风,来也是缘,去也是缘,未得亦是缘。
    此诗说的甚好。将大家的心情都说了进去,只是有些悲戚了。杜文浩这样想。
    “哥哥,你也来一首。”喻鸽儿说道。
    “我哪里还想的起什么诗词来,酒入愁肠,心里便之后愕怅了。”杜文浩漠然说道。
    皇后叹气道:“杜大人说的是,若是想不起就算了,也给我们留个。念想,下一次回来的时候再说给我们听。”
    朱德妃凑到杜文浩耳朵边小声说道:“说一首吧,什么都好,不要扫兴才好。”
    杜文浩听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想到了纳兰容若的《采桑子》,信口吟道:
    “深秋绝赛谁相忆,
    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
    不为登高,
    只觉**,
    南燕乒时更寂寥。”
    此词吟罢,众女都低声饮泣了。
    杜文浩从皇后宫中出来,他有些醉了,嘴里还有淡淡地酒香。他感触颇多,想了很多。但却不曾吐露,这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愫让杜文浩心情十分的沉重,他仰天想要大喊一声,却只是轻叹,脚步有些漂移。
    他想到了自己的小妾怜儿;他要去冷宫看看她。
    尽管这是陈美人当初赏赐的女子,没有多少情感在其中,但毕竟是自己的同床共枕的女人。’ 他摇摇晃晃来到了冷宫。
    这个,寝宫。还比不上一间普通的农舍,里面冷冷清清,房屋破旧,屋檐下到处都是蜘妹网缠绕,院门虚掩着,门口放了一个笤帚,门前却到处都是落叶,看来有些时日没有人来打扫了。
    门口看守当然认识他,躬身施礼,忙不迭开门让他进去,甚至都不问他来作什么。
    杜文浩走进门去,院子里空无一人,东风不时将地上和石桌上的落叶吹起。然后飘然落下,院中唯一的一株不知名的花开的还好,大红的花朵肆意地在风中摇曳,突然,咔嚓一声,杜文浩抬头一看,只见院中核桃树上吹落一个干枯的树枝下来,正好落在杜文浩的脚下。枝桠上还有两个已经干瘪的未成熟的核桃牢牢地依附在上面。
    “陈婆!”杜文浩站在院子里朗声一喊,只见房间马上就打开了。
    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太婆快步地走了出来,眯着眼睛站在门口看了看,继而开心地笑了,走下台阶,躬身说道:“老奴就说除了杜大人,谁还会记得我们呢。赶紧进来吧。”
    杜文浩瞧着陈婆不禁心疼,不过一段时间不见。她仿佛老了许多。
    两个人进了房间。房间里打扫的还算干净,不过就是太过简陋了一些。跟乡村房舍无恙。一床一桌两个凳子而已,再无他物。
    杜文浩环顾了四周。发现房中并无他人,心一沉,莫非,”沉声问道:“你们娘娘呢?”
    陈婆见杜文浩一脸疑惑,赶紧说道:“您往上看。”
    杜文浩抬头一看。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正坐在房梁上,正是当初美绝天下如今跟鬼厉一般的陈美人。(未完待续)
第309章 不愿苟且偷生
    牡文浩不禁大惊。指着房粱上的女子,道:“娘娘您一…
    “不好意思。我们还以为谁来了,这才赶紧上来了,杜大人,你等一下,我马上下来。”说着,只见陈美人抱着梁柱慢慢地滑了下来。陈婆赶紧上前搀扶着。
    “杜大人,今天怎么来了,是不是想怜儿了?”陈美人说话缓慢无力,一只手不停的捏着太阳穴揉着。
    杜文浩见陈美人一只眼已经瞎了,卓目欲脱,面色青黑,双唇发白,连忙问道:“娘娘身体又不好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