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淡扫娥眉 >

第304章

淡扫娥眉-第304章

小说: 淡扫娥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事。叶十一的军队从武关横插过来,即使他什么都不做,对北伐军西向的粮秣传输都将形成极大的威胁。这是非得要薛玉京亲自坐镇才能处理得了的。并且,寿州离南阳实在是太近了。不仅薛玉京,包括赵瑟本人的家族,两淮大士族的根基多在与此,她们是不得不考虑狄桂华战败的可能并为由此而来的最坏后果做出布置的。能主持这样重大到甚至牵扯到全局的布置的,也只有赵瑟和薛玉京而已。但赵瑟是不能离开金陵的,她还得忙着为疲敝的北伐军补充新鲜的血液,使后继无力的军队振奋起来,坚持到南阳之战落幕。然后,如果有可能,她才有力量和元元争夺天下的归属。

做完了这一切,剩下的就是等待了。等待是总是令人焦虑的,然后上天似乎也无法忍耐这焦虑,于是干脆让南阳之战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戛然落幕。

南阳之战,可谓是虎头蛇尾的典范。这场战争,在全天下的惊愕瞩目中轰轰烈烈的开场,最后却在全天下的惊愕失声中黯然落幕,堪称以惊愕始,以惊愕终,为后来的野史工作者提供了无尽的发挥余地,同时也为后来正统的史官们留下了一个抓破头的难题。

简而言之,南阳之战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持续了一个月之久,后一个阶段却只有一天。

战争的前半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完全展现出了交战双方统帅作为当世站在巅峰的两人应有的能力和水平。非常得精彩,非常得华丽,堪称流血的艺术的交锋。可是说是战出了风格,战出了水平。这只从交战的方式和交战的时间就能推测的出来。叶十一没有选择围城,狄桂华也没有选择坚守不出,无论叶十一还是狄桂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他们最擅长的作战方式,野战。那么,在叶十一过去有限的战争经历中,从来没有人能以野战跟他对抗一个月之久。在狄桂华漫长的战争履历中,也从来没有对手选择了野战却一一个月之久都没有输。

然后,没有任何铺垫,没有任何准备,甲申年十二月十九日,像以往每次出城作战一样,狄桂华以旗语和鼓声指挥城外作战的骑兵。她跨着战马在城墙的夹道上——这是为了一旦有需要,她立即就能亲自进入战场。在这一点上,她毕竟是一个老人了,不可能像叶十一那样随时亲临战场。一直弩箭向她擦过来,狄桂华微微偏头,非常轻松地避了过去。这在流矢横飞的战场上是非常正常的事,并且大抵箭矢能够射到城头上也是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了。所以箭矢被闪避开后没有任何意外的向前滑过几尺落到了地上。而狄桂华则很随意地挽动缰绳。这只是无意识的动作,大约只是要往旁边站几步而已。但是,就在她手挽缰绳调转马头的时候,她的身体突然一僵,然后就直接从马上栽了下来。军医立即围上来做出了诊断,最后留在史书上的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猝死”。这就是南阳之战的后半段了。

一只流矢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感慨。无数后来者反复地推究“如果南阳之战威武上将军没有猝死今后的历史会怎么样?”然而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所以,当狄桂华的死讯传递到金陵,陆子周在一霎那间的失神之后,也只是无声地动了一下嘴唇,然后什么都没说。通过他轻轻蠕动的嘴唇,赵瑟仿佛清楚地听见了两个字:“天意……”

陆子周换上了黑色的缁衣。尽管他和狄桂华之间从来没有正式的师徒名分,但他仍然以弟子的礼仪为她服了丧。他铺开宣纸,细细的研磨,静静地写一篇祭文,然后静静地烧掉。看着火焰吞噬掉最后的字迹,他对赵瑟说:“狄帅终于是最后一刻也在战场上。‘我一生杀人无数,那些死在我手上、或者因我而赴死的人,都是些风华正茂的孩子们啊。如果最后我自己不是马革裹尸,而是静静有什么善终,那好像对大家都太不公平了……”她曾经这么给我说过,我想也许她最后是满意的……”

崩溃

既然狄桂华人生的终极追求就是马革裹尸,死于战场。那么对于就这么死了,她的确很有可能还是比较满意的——只不过活着的人大多数对于她就这么死了很不满意罢了。

对于狄桂华的猝死,元元不满意、赵瑟不满意、张襄不满意,曹秋何更加不会满意。而所有这些不满意中最不满意的人却要算是叶十一。

“死了?为什么会突然就死了?她怎么会就这么死了?我还没有打败她啊!她为什么要这么和我过不去!”

很难理解叶十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狄桂华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了。这种情况,按通常的惯例来说,大伙儿不怀疑是他干的就已经相当够意思了。在嫌疑这么大的清况下,一般人都是不好意思不表示出一点儿天上掉馅饼的兴奋的。你说你究竟得脸皮多厚才能好意思表现得比作为同伙和半同伙的元元和赵瑟还遗憾,还不满意啊?

所以,连叶十一忠诚的卫士鬼头刀同志也不免要将一贯的赤胆忠心暂且抛到阴沟里去,在心中一个劲儿的腹诽自家主公得了便宜还卖乖。

所以,当狄桂华猝死的消息传来,叶十一在震惊中失声叫道:“她为什么不能等两天再死!”时,一贯人前人后两个样,从来都没有犯言直谏的名臣觉悟并且以后永远也不打算有,面对叶十一坚定不移地将“吾主圣明”的无耻风格贯彻到底的江中流江大人都没能把持住,忍不住幽默了一把:“哦,狄桂华也一定想多等两天才死的……”

火上浇油、拿老板开涮的后果就是叶十一操起桌面上的书报“恶狠狠”地往江中流的肩膀头一阵猛敲。幸好那玩意儿都是纸,实在算不上啥攻击性武器,更幸运的是,在无限接近于怨妇心理的强大的操控作用下,叶十一也大失平常的搏击水准。否则,一代明相大约还没等到上任就要一命呜呼了。

然而,无论如何,总而言之,事情就这样了——不这样还能怎么地?人死不能复生,就算叶十一再怎么英明神武到不讲道理的地步,他也是没有办法把狄桂华从棺材板里揪出来的。就算能揪出来,狄桂华也不可能跟他打完这场架再躺回去接着死。那么,无论有多少不满意,无论有多少遗憾,都只好永远不满意下去,永远遗憾下去。除非他自己立即也跟着死,追到下面去一决胜负,这样就圆满得很了——活着的人(对手中)都赞成他这么干。

当然,叶十一还年轻,是不可能现在就考虑去死的。这事儿有多少人赞成都没有用。那么,既然叶十一不肯舍出一条命去好填平自己争强好胜的心,活着的人(对手中)只好自认倒霉了。于是,叶十一也就只好把狄桂华猝死带给他的失落、遗憾、欲求不满等等情绪全部发泄到战场上了。

甲申年十二月二十日,狄桂华猝死的第二天,叶十一立即就发动了向南阳的总攻。罗小乙一面跳脚大骂叶十一不要脸,连个办丧事的时间都不给人留,一面硬着头皮抵挡,准备撤退——不能怪罗小乙没血性,就知道逃跑。要知道想当年人也是经历了炼狱一般的“晋阳之战”,挺下来没死的一号人物。然而再怎么凶悍坚韧,自知之明他总还是有的。

他是绝对无法和叶十一相比的。这一点早在“盂津野屠之战”的时候就被叶十一用刀锋与血深深的烙刻进了罗小乙乃至全体流寇首领的心。能像元元那样屡败屡战还能不坠声势的人毕竟只是稀少中的稀少,并且南阳现如今的士气也非常糟糕。

狄桂华的死,对军队士气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随着狄桂华的死,将士们所有的战意,所有对胜利的渴望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面对叶十一的恐惧、面对死亡的恐惧。不是说一个人的威望一定就能超过百万雄师,而是一旦失去了心理上的依仗,就如同最后一件遮体的衣裳被无情地扒掉,他们在猛然间发现他们赤身裸体,前面是恶名远扬的流氓……他们所能想的只是如何才能逃命,哦,不,是免于被□。

罗小乙不是没有考虑过封锁死讯的策略,但狄桂华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跌下马的,然后直接就断气了。他的死连城外的敌人都没能瞒住,就更不要说瞒住自己人了。

“如果说还有什么人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将士气重新煽动起来,那除非是咱们元大姐,我是肯定没这个本事了。”罗小乙心里有些麻木地想。

事实上,狄桂华的死讯一出来,元元第一时间就着手撤出正在汉中与越鹰澜鏖战的大军和率领大军的她自己。压住了所有的哀伤,压住了所有的遗憾,压住了所有的恐慌。丢开了她魂牵梦萦的对手,丢开了她魂牵梦萦的土地,她紧抿了嘴唇不发一言,以极其坚强的姿态从汉中赶往襄阳。她心里非常明白,狄桂华死了,荆襄就一点儿保证都没有了。而如果了失去荆襄,谁也不能挽救她走向灭亡的命运。死者已矣,她所能做的,就是立即回师襄阳,为她和追随她的所有人的命运做最后的努力。

当然了,元元也不会飞,再怎么着急也不可能捏个诀就能瞬间把数万大军从关中转移到南阳或者是襄阳。所以,罗小乙所能做的,也是就坚持坚持再坚持,拖延拖延再拖延,为元元回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十二月二十四日,罗小乙再也坚持不住,再也拖延不下去了。是日,南阳易手,南阳大战以叶十一的全胜落下帷幕。

胜利者都是宽容的,夺取南阳后叶十一并没有过分紧逼,但己方败退时的溃乱就很够罗小乙受的了。他使出了全部的牛劲,总算勉强将溃乱的队伍归拢到一起。十二月二十六日,罗小乙终于率领三万残军退进了坚固无比的襄阳城。这一天,元元亲自率领的援军也到达了襄阳。一对造反的老搭档劫后重逢,虽然不至于抱头痛哭,但相对无言总还是有的。

沉默了半响,罗小乙握了握拳头,道:“我们能守住襄阳的吧?子周说这里是上帝折鞭之城,他说过的。上一次也是叶十一来攻,上一次我也守住了。所以这一次,我们同样能反败为胜的,是吧,大姐?”

元元笑了笑,伸手在罗小乙的肩膀上一按,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道:“那你就精神点,别这么愁眉苦脸的……唔,‘上帝折鞭之城’,子周说的么?他倒是从来没和我提过这个典故。不过没关系,听起来蛮不错……传令全军集合,我有话要和大家说!”元元转身往校场走去,最后一句话,她是向传令官说的。

罗小乙呆呆地望着元元红色的披风被狂风卷起,失去了头盔束缚的发丝随之飞舞并绞在一起,猛然间心头一震,痛彻心扉。他松开紧握的拳头,追上去和元元并肩而行。

“也不知子周怎样了……”他说。

元元仰起头,视线落到远处滔滔东流去的汉水,坚毅的目光里终于也有了一抹难言的苦恼。“说到子周……”她轻声道,“我真的希望这一次赵瑟能放他离开,就算是死……”

说到这里,元元不禁摇了摇头,闭上了嘴巴。“死”这个字她是没有资格说的,至少没有资格在此时此地说。她深深的忽了一口气,然后精神抖擞地冲小成一笑:“走吧,不管怎么说总要先让士气振作起来。”

元元终于用她激情澎湃的声音挽救了襄阳城里十万大军低迷的士气。十万人规模的生命在她本来应该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的喉咙煽动下热血沸腾,决心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齐声盟誓的呐喊响彻云霄。在誓言中,他们誓死与脚下这座襄阳城共存亡,即使流干了最后一滴血也不后退一步。他们坚定的相信他们所代表的正义,必将战胜敌人所代表邪恶。

把人都煽动得疯狂起来之后,接下来就是等着对面的叶十一来攻,以便给他好瞧了。然而,叶十一并没有立即来攻。他并没有像当初征服关中时那样来去如风,速战速决,反而非常谨慎地选择了先巩固南阳。或者是由于失去了陆子周的襄阳城让叶十一了兴趣。或者是由于还没有确定下一步的进攻方向。因为站在南阳这个位置,他可以选择进攻荆襄,也可以选择进攻寿州,或者也可以回过头去包卷中原。

“绝不会是中原。”陆子周断然说道,“他在等罗文忠的水军。想必叶十一也没有料想到南阳之战他能胜得这么快,这么容易。所以才只好暂且放缓攻势,等待罗文忠水军。”

“你是说他会攻寿州么”赵瑟皱起眉。

“不,应该还是以攻襄阳为主。但襄阳不是那么好打的,所以他会以水军攻打寿州作为补充。一则切断你通过寿州救援襄阳、剿他后路的可能。再则,是为了增加中原战场上的胜算。虽然叶十一自己不会掉过头去收复中原,但这个时候,他在河东的骑兵应该会出击吧?江南的精锐尽在中原,你在寿州的力量能有多少,能够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