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淡扫娥眉 >

第180章

淡扫娥眉-第180章

小说: 淡扫娥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帅!”

傅铁衣摆手示意众将稍安勿躁,继续说道:“本来我打算就在那里做个了断。如今看来是不成了。”

他站起来下令道:“原来的方略取消。阿扬帅两万精锐回范阳镇守,明天就走。我亲自带军收服山东诸郡。分五万兵马给铁然攻打济宁……也不用拼死去打,五万兵马是打不下济宁的,何况流寇在各郡的兵马会源源不断地推到济宁。你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是了。行文东都留守,请他协助堵截流寇。倘使流寇蹿入中原,可不是我傅铁衣的责任。”

众将大惊。如此用兵,便是奇正颠倒的意思。原本的方略是会战济宁,傅铁衣亲帅大军,一面围城,一面在城外歼灭由各郡撤往济宁的流寇。如今仿佛是专心收纳山东于掌握之中,至于流寇爱往那跑,他一概不管。甚至于这根本就是张网三面,鼓励流寇往中原跑嘛。至于行文东都留守堵截,完全是为了事后用来推卸责任。中原现在才多少兵马啊,能堵住那才叫活见鬼。

夏侯广德上前一步问道:“大帅,出了什么事?”

“陛下下旨,燕王和燕王妃就樊,并赐护军。”傅铁衣随手将信递给他,说,“另外,朝廷有意于近日集天下名将精兵于中原,会剿流寇。”

众将闻说均是一阵心寒,卢文瑶回到燕地,明显就是为了牵制傅铁衣,难怪大帅首先就要确保范阳万无一失。而大会天下名将精锐于中原,说是为了流寇,可倘使流寇在山东山穷水尽了呢?恐  怕旌挥所指便是盘踞于范阳、平卢两地,尾大不掉的他们了吧?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便是如此啊。

一时之间,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傅铁衣倒是先笑了,反正他本来也不是什么忠臣良将,皇帝防他也不算过分,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罢了。他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嘲讽道:“既是如此,我们还不要辜负陛下的美意。”

与此同时,在心里,傅铁衣如此叹息着——十面张网,竟然是瑟儿的主意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之后,他抛开了萦绕在心头的那些烦乱,恢复作为大军统帅的气度。众将依命回营准备出兵之后,只留下傅铁然陪着他的兄长。

傅铁衣站立在巨石上,面对济宁城的方向,眺望着远方。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只有点点星光。他对自己的弟弟说:“阿然,你看,那就是济宁城。陆子周就在那里等着我。”

傅铁然在心里烦着白眼想:“大哥你眼神真好,济宁城离着好几百里呢,你咋看见的?”

“我是多么希望能在这一次和他一决胜负……如果他连现在这种局面都算计到了的话,那未免也太厉害了一点儿……”傅铁衣自言自语。

148

远远地看着大队人马中的那个略有些单薄的身影转过山坳的一角,彻底消失在自己的视野里,元元带转马头,下令道:“回济宁!”

元元身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这少年头上系着飞扬的红巾,胸口老大一块儿护心银镜。链子锁在背后交叉,其间插着两把明晃晃的板斧,很是英姿飒爽。他是从小在流寇土匪窝里长大的孩子,原本的姓名早就记不得了,流寇的巨头们都叫他小成,如今正是最不怕死的年纪。

小成看了元元一眼,搔搔头,忍不住开口抱怨道:“真要回去吗,大姐?咱们这都从济宁城出来了!大姐真的不和军师一起去中原了吗?明明说好的!就算大姐不想去,可是我还我想去啊!纵横中原可比死守着济宁城过瘾多了!”

元元用鞭梗轻磕小成的脑袋,语气中带着几分纵容斥责道:“哪来这么多废话!不让你跟着去是为你好!你不是一直想见识见识傅铁衣吗?在济宁城好好等着必能如你的意!”

“当真?”小成眼睛一亮,兴奋地道:“傅铁衣啊!”

他还没来得及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元元已经斥马控缰,当先疾驰出去。千余人马随即跟在她身后,马蹄踏起的尘埃铺天盖地。其中一人被呛得伏在马上咳嗽,他回头无可奈何地望着这漫天的尘埃,吐出口中的沙子,含含糊糊地道:“流寇!流寇做派!”

“得了,王将军!咱们兄弟打得了胜仗就得了!哪有那么多讲究?难道您带兵还不起沙子?”一个络腮胡子的流寇头目爽快地大笑着与降将王凤开着玩笑,同时伸手一鞭打在王凤宝马狮子聪的屁股上。

马儿吃疼向前急冲,将王凤带得在马上一闪身。人王凤好歹也是正牌的将军,真材实料还是有的,一带马缰便在马上坐稳了身体。

“该死的!”他忍不住破口大骂,“我王凤怎么也是世代簪缨王氏子孙,怎么他妈的就跟你们这群乌合之众同流合污了呢!陆子周你这混蛋,真真害人不浅!”

元元发出极为爽快而肆意的笑声。

不一刻,一行人马便距济宁城只有五十里了。有城中派出的探子回报,官军已到了十里之外。元元闻报也是一愣,不禁皱眉道:“怎么这么快?”于是便问:“有多少兵马,打的是谁的旗号?”

小喽啰答道:“总要有一两万的样子,大旗上大大打着的是个‘傅’字。”

元元与王凤对视一眼,互相看见了对方眼中的蹊跷。王凤摇摇头说:“不会是傅铁衣,他从来都稳居中军,绝不会如此沉不住气抛开大军先行一步?”

元元一笑道:“看来是四将军那小孩子了……此番傅铁衣竟然舍得派自己这宝宝弟弟单独领 军前来,当真是出人意料哪!”她勒住马首,环顾众家弟兄道:“既然碰上了,不如陪那毛躁的小孩儿玩玩。开战之前搏个满堂彩,也好一壮我义军声威!”

流寇们怪叫着欢呼,王凤也含笑点头。

元元放开马儿的脚力奔跑一圈,回来勒住马看看天色渐晚,遂指点前面一个山口道:“咱们就在前面那个山口埋伏,趁夜色直取他中军大旗,吓他一吓。然后嘛……”元元露出一个和她年纪完全不相符的顽皮笑容,“咱们便转身逃命吧!”

流寇纷纷吵闹着说不过瘾,元元再三压制总算才不再鼓噪。

王凤却拍掌道:“好计!倘使有城中大当家的呼应则更妙!”

“这个自然!”元元笑笑,叫过一个小头目交代一番,叫他快马进城找大当家的混天龙报信。

于是元元分派一番,千余人马边都埋伏在山口,单等傅铁然吃亏上当。

要让傅铁然吃亏也上当也不是那么容易地!

别看他这人一贯吊儿郎当没正经的模样,带兵打仗再怎么着也是他大哥傅铁衣亲手教出来的,行军布阵俱是暗合章法。因为傅铁衣特别交代了陆子周厉害,为了慎重起见,他才亲自带了两万人马以为前锋。一路无事,现在济宁城就在眼前,傅铁然却看起来仿佛懒懒的意思。

这当然并不是星夜疾驰累了。他只是有点意兴阑珊,心里反复琢磨的那夜兄长给他说的话——“日后倘若流寇自济宁西出为祸中原,皇帝必定会问罪于攻打济宁的主将。所以阿然,这个主将只能你来当,因为你是我弟弟。”

因为傅铁衣整体部署的原因被罢官甚至于丢掉性命倒也没什么,傅铁然早在多少年前就有为大局牺牲的觉悟。可毕竟他也是人,总没理由还要要求他为此欢呼雀跃。另外,傅铁然多少也有点儿不服气,因为傅铁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他尽管尽力而为,用不着作伪,反正就凭他也赢不了他那个前嫂子的前侧夫陆子周!

这可就太气人了!

傅铁然为此郁闷不已,虽然当面不敢反驳他大哥,但一路上都琢磨着怎么把陆子周打得灰头土脸,待他知道了厉害才肯放他走。当然,傅铁然不可能知道,傅铁衣也没有料想到,这个时候陆子周已经不在济宁了。

探马回报过了前面的山谷便到济宁了。傅铁然眯着眼睛瞅着黑洞洞的山口,一般来说这是伏击的好地方啊!他在马上懒洋洋地挥手,大军立即散开包围住山口,五百执戈步卒当先跑进山口。

这是探路的意思,外面的大军张开两翼,已然随时准备好应变。万一有埋伏,随便便便就能给他来个包圆儿。

还真是果不其然,一阵摇旗呐喊, 流寇的精锐骑兵就从山口处扑出来。他们践踏着步卒的血肉之躯,没有过多恋战,直接呼啸着朝傅铁然大旗处杀过来。锋芒所过之处,犹如一柄尖刀插入心脏。

傅铁然眉头大皱,看起来伏击的人数不多啊!副将见流寇已然冲入军阵中心处,如砍瓜切菜一般厮杀,便建言合围。傅铁然极目远眺,见济宁城头暗无灯光,城下影影绰绰仿佛埋伏着千军万马。

“不要大意,只要你能活着从陆子周的手下回来,就算你胜了!”

傅铁然耳边回响起傅铁衣最后充盈着兄弟之情的阴阴嘱托。这样,在后退以观其变还是合围之间,他不自觉地偏向了较为谨慎的前者。于是,傅铁然收起吊儿郎当的态度,下令后退。

便趁着这时,流寇已如暴风骤雨一般袭来,穿透傅铁云前卫。当先一人炽烈如天边的火烧云,倏地一倒将马前的傅铁云盾牌手斩为两段。头颅远远地飞出去,甚至有血飞溅到傅铁然的手背。立即有大批的士卒横插过来挡在傅铁云阵前。

如果仅凭这样的快袭就想斩杀主将,那未免也太天真了点儿!

傅氏的将军们不约而同这样想,而元元也清楚这已经是奇袭所能到达的最终界限了。她和她率领的骑兵立即在阵前转向左翼,自大军调动所产生的空隙中逃窜而出。

后退总是有间隙的,便是再严整的军队亦是如此。

将傅铁然戏弄一番悠然逃出重围的元元在疾驰的马上抽出闲暇来拱手为礼,朗声笑道:“四将军,请代元元像傅帅问好!”

声音响彻于耳际久久不散,元元却已经带着人马向济宁城飞驰而去。

“元元?!”傅铁然一呆

副将在一旁气得跳脚,一叠声地请示傅铁然:“将军,追不追?”

傅铁然回过神来,瞪了副将一眼道:“追什么追?”他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说:“没见天黑了吗?来,传我命令,扎营造饭!”

元元一进济宁城,下马就上了城头。小喽啰来报,大当家的在城头。

混天龙正和沈文秀一起商量布置守城,济宁城虽然坚固并且准备充分,倘使傅铁然漏液来攻,毕竟也不能不加强守卫。那位流寇的总瓢把子精神矍铄,早就恢复了生龙活虎,从他身上再也看不出想当年被陆子周一花瓶砸晕藏到赵瑟卧床的晦气啦。

见元元上城,混天龙与沈文秀一起抬头。沈文秀微笑抱拳道:“元当家!”

混天龙的口气却都是责怪与心疼:“元元!你也太任性了!如此行险乃是兵家大忌,有所差池你让我怎么向你死去的父母交代!”

“大当家的包涵!”元元笑着说,“咱们下不为例!”

混天龙闷哼了一 声,这才问道:“怎么回事?你怎么没和子周一起走反而回来伏击什么官军?”

元元道:“我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回来。子周攻略中原已有定策,有小乙等人足以成事。大当家的这边既要接应各家兄弟和诸位将军撤回济宁,还要掩护人马分批撤退,更要助沈将军守城……”说到这里,她向沈文秀微微施礼,继续说道:“压力实在太大。所以我回来襄助大当家的。”

混天龙哈哈大笑道:“我你还不放心不成?中原还是你和子周去才妥当!好了,趁着傅铁衣大军未到,快出城赶去吧!”

元元摇头道:“大当家的,带兵前来攻打济宁的是傅铁然。”

混天龙和沈文秀一起皱眉。沈文秀沉吟道:“傅帅果然亲自去打临淄了……”

“不错,他一定将主力放在收复失地上。”元元说,“如此一来,大当家的您恐怕得亲自去接应各处城池的弟兄。不然傅铁衣亲自领军收复失地,谁能在他的手下逃得性命?不止咱们自家的老兄弟,还有……”

元元看了一眼沈文秀,坦然言道:“众位将军既然冒着九族同诛的风险投了我们,我们便不能不讲义气,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救回济宁。与傅铁衣对战,非大当家的不可,其余诸事,便请交给我和沈将军吧。”

沈文秀点头道:“元当家说的不错。不能救得众位将军的性命,则大事休矣。日后再也不会有人相信我们了。”

混天龙沉吟半响,拍着元元的肩头道:“还是你们想得周全。我明天就点齐兵马动身。济宁,就拜托给二位了!”言罢深深一躬,大步下城而去。

宣华二十六年六月十一,傅铁然率领五万兵马到达济宁城外,长达六个月的济宁之战正式开始。在同一天,陆子周与莫小乙以五万精壮流寇西出中原,准备继宣华二十三年之后第二次呼啸中原大地。而第二天一早,流寇匪首混天龙点齐十万人马,亲自出济宁城向东北迎击傅铁衣。从行军路线上看,这一对宿敌在不久的将来会于古城临淄。大郑王朝的沃土在风雨漂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