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福妻驾到 >

第151章

福妻驾到-第151章

小说: 福妻驾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何大爷喊的时候,远处的人不信,但是近处的人,可是眼睁睁看到那白哗哗的水从运水道里,欢快的奔过来的,当时惊喜的不成。

要知道他们挑一担水,还不够给田地喝的。等他们再挑一担回来时,那块地儿又干涸了,连水的印记都找不到了呢。

“哎哟,我的妈呀,这。这还真成了?”许多邻居不信,纷纷跑过来看热闹,还有些人伸手去运水道里,捞水试试,结果小六子像护食一样拦在前面,“这是往我们家田里流的水,你们不能碰。”

大家都笑了起来。

一见这水车当真神奇又灵光。乡亲们哪里有不心动的,不敢和张悦娘李恒之搭话,便纷纷求到了何大爷面前。

何大爷心善,不想看见那么多粮食因为天灾被毁,便有些吞吞吐吐的跟李恒之开了口。

李恒之笑道,“当然没有问题。只是你们总得先把自家的运水道开好,我这水才能去你们家田里吧?”

大家高兴起来,纷纷下跪,感谢称李秀才是上天派来的活菩萨。

粮食就是人民的天,能让他们的粮食起死回生。自然就是他们的天上天了。

李恒之又帮着他们看看,指出比如有些田地和李府的田地靠在一起的,就不用另开运水道了,直接在李府开设的这运水道旁开条小岔路就行了。

既然有年青人去开运水道,再不用担水,那李恒之就请了那些年长者过来说话,给他们点上烟后,问询除了何家村,还有哪些方遇到了干旱。

几位老爷子都是庄稼久把式,虽然没去过多少地方,但是青峰县周围还是很了解的,当下便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今年入夏以来,几乎没怎么下过雨,别说何家村,恐怕整个青峰县四周的村子都处于这样的干旱状态。

有位周姓大爷磕了下烟袋说道,“我有位侄儿是走南串北的货郎,听说有的地方也是如此干旱,县里的老爷们便想着用童男童女给河神献祭,结果都送了好几波了,还是不下雨,那些人家闹的妻离子散,真真是可怜哪。”

李恒之听见这样的情况,便陷入沉思,随后拉着张悦娘走到背荫处,轻声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我想把水车之法献给陆自在,他以前帮过我们不少忙,这次考试木屋改革又借助了陆公子的势力,我觉得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你怎么看?”

张悦娘明亮的大眼看着他,满眼皆是崇拜之情,“你是一家之主,你说了算。”

李恒之悄然而迅速的在妻子额头上亲了下,“我是这个家的主人没错,你却是做我的主的,我哪里敢乱做主意,自然一切都要听娘子的。”

张悦娘嗔了他一句,“油嘴滑舌。”

“昔日你还没来的时候,要不是借着陆自在的威名,我的一品香旧铺也不可能生意那么红火,娘的病也没那么快好,你说的对,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今天回去,我们就一起拿着水车图去县衙。”

何家村所有百姓的田地加起来,大约有七八百亩,水车车到彩霞满天的时候,大约已经润到一半田地,还有些许人家,估计要摸黑进行。

何大爷把水车看的跟自己命根子一样宝贝,命令何春去拿了席子过来,要连夜守在这里看着水车,生怕有人为损坏。

水车帮助了大家,乡亲们自然也跟看护自己眼球一般,自动自发的在塘梗上面铺席看守,直到第二天朝阳升起,欢腾的水已经漫过三四百亩田地。

大家轮流回家吃饭,水车旁总不少人。

吃过早饭,大家继续过来车水,这时候却看见张悦娘和李恒之又回来了,这次他们俩对一个中年男子毕恭毕敬,显的极为尊敬。

乡民们一听是县令大人到了,纷纷过来磕头,并且说起李恒之的功劳来,都感激的泪流满面。

陆自在刚开始看了水车图,还有些不敢相信,但是眼前的事实证明,这水车当真是宝贝。

何家村近千亩良田,已经有明亮的水在里面欢腾的流串,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陆自在还亲自去踩了下水车,结果发现这水车制作的非常简单,别说是青壮劳动力了,就算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娃儿也是可以踩得动的。

他想想便问了李恒之一个问题,“这边的塘坡度不高,那如果是塘坝坡度十分高又陡峭,又当如何,难道是要把水车加长不成?”

李恒之立即回道,“自然不需要,只要将这水车后半截的水槽多制作几部分,露出连节口来,可以组装,这样不管塘坝有多高,只要将他们拼装起来,照样可以运水下来。再或者嫌拼装水槽麻烦,亦可以用巨大的毛竹对半劈开,打通其中关窍,当接引水道。”

周师爷不停拂须,连连点头,还亲自上去踩了下,方赞叹道,“李秀才,你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今年大旱,各地田地旱涸,皇上急的不行。当今圣上一直在发愁这件事,前几日陆放公子还来信说,想问问李秀才你对制旱有没有什么想法,哈哈,没想到李秀才,你居然已经制作出来了,真是人才呀。”

张悦娘又补充道,“这水车不但可以治旱,也可以排涝。如果到了雨季,雨水一旦变多,我们可以挖下蓄水池,将田里多余的水用水车排出,排入蓄水池中,这样待水沉淀下来,不但可以洗衣洗菜,到了干旱的时候,还可以就地采用。”

“好,很好!本官立即回县衙,写奏折呈上去,相信皇上一定会龙心大悦的,李恒之,你做的非常好,你拯救了全国的农民呀。”

李恒之连忙谦虚的说不敢不敢。

因为此事紧急,庄稼的事一刻都不能耽误,陆自在便用八百里加急,连夜将信送进了洪都京城,不出三日,京里便有了反应。

圣旨是陆放带来的,赐李恒之白银三千俩,黄金五百俩,各种绫罗绸缎十匹,各种首饰珠玉两盒等,还在云省最豪华的元宝胡同赐宅子一座,知道李恒之刚新得今年秀才考试第一名,并赐同年举人出身。

又因陆放曾提过此次科举木屋改革,张悦娘的出色表现,提到张悦娘守着丈夫三年未改嫁,照顾失明婆婆等孝举,感动了圣上,又特赐张悦娘珍珠翡翠头面各两套,时新宫花六朵,一品香御赐金匾一块。

李严氏教育出如此有才的儿子,实属功劳一件,特赐九品诰命孺人。

一时李府里欢声笑语,前来逢迎拍马的,讨好的,拉关系的人几乎踩破了门槛。

李恒之在接完圣旨后,便要和陆放一起出发,前去全国各地,监督制作水车事宜,张悦娘要打理一品香生意,李严氏干脆称病闭门谢客,只是请了几家关系不错的人过来坐坐,吃了顿饭。

现在李严氏也有了品级,虽然是九品,但也仅次于青峰县令,她不想见客,那些人还真不敢拿她怎么样?

233、马脚露了

一日早上,姚喜儿出门去采购,发现门口有两个昏倒的乞丐,一男一女,女孩年纪较大些,约有十三岁左右,男孩则十一岁左右。洗净了,发现长的还挺端庄俊秀的。

他们自称是来自一个很遥远的外乡,那里发生干旱,所有的人都渴死饿死了,他们一路逃难至此。

老夫人心善,加之那女孩行事极为妥贴,心灵手巧,不过相处一晚,便让老夫人喜欢的不得了,还自作主张的喊来董正义,将这姐弟俩买了下来。

姚喜儿极力反对,认为他们来路不明,那女孩倒是低眉捶目,显的十分老实,只是那男孩子却是眼珠子咕噜直转,显的过于滑溜。

喜儿见老夫人像被鬼迷了心窍一般,不由大为着急,这个女孩不会又是另一个严如烟吧?

她见劝不了李严氏,只得匆匆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张悦娘。

张悦娘知晓这件事后,只是微微一笑,将那一男一女喊到前堂来,当着老夫人的面将他们俩敲打了一顿,并且给女孩子取名守心,男孩取名守诚。

“你二人,可知我为何要给你们取这个名字?”

守心和守诚同时跪磕下去,脆声道,“夫人是想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守得住忠心和忠诚,方能长久的道理。”

张悦娘微笑着点头,“不错,你们很好,打今儿起,守心你便和喜儿一起照顾老夫人起居,你要记得,喜儿比你来的早,是我很看重的丫头,以后也是你的领导者,万不可冒犯或不敬,否则不管老夫人有多喜爱你,你都没有办法在这里待下去,你可懂?”

守心老老实实磕头。回声奴婢知道,奴婢定然好好尊重喜儿姐姐,事事向姐姐多多请教,只求能报老夫人救命之恩。

张悦娘又看向守诚。“府里的人手已经够多了,正巧近日一品香开拓新业务,人手有些不够,你且先去一品香帮忙,我想告诉你,没有谁天生下来就是当奴才的,也没有谁天生就是当主子的,你的未来会如何,皆在你如何努力?先从最基础的杂事伙计干起,你可有意见?”

守诚立即机灵的回答。“奴才能蒙老夫人不弃,救下我姐弟二人,别说是干杂事的伙计,哪怕是挑粪倒夜香,守诚也无半句怨言。”

“夫人我更喜欢先做后说的人。光说不做是最让人讨厌的。”

“是。”守心守诚二人低头退下。

喜儿满脸不解,几次欲言又止,她原本是觉得这姐弟俩可疑,这才向夫人揭发,没曾想,夫人不但不赶他们走,还把那个男孩安排到一品香里干活去了。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喜儿,你是否觉得夫人我处事不公?”

姚喜儿立即慌张的跪了下去,“奴婢不敢。夫人,想必自有自己的道理。”

“喜儿,你顾虑的没错,这姐弟俩的确有问题。”

喜儿先是惊讶。随即沉思下来,咬着唇思虑半晌方道,“难道夫人是想借他们引出幕后之人?”

“喜儿果然聪明。那守心在老夫人屋子里,你替我好生看住了她,不管她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你都要一一留心记下来,如果发现她有什么反常的地方,你该骂的骂,该挑事的也要挑事,千万不要装做看不见。”

喜儿皱眉,“前面的奴婢能懂,但是后面的那样做,岂不是打草惊蛇?”

“他们冒然进府,以我的为人,定然起疑,只有过了你的明路,他们才会自以为安全,在你面前也就越发的不会收敛行迹。若是你不动声色,他们怕反而会怀疑我们早生警觉。”

姚喜儿点头,原来如此。

处理完这里的事后,张悦娘又去了趟翡翠轩,拜托柳平潮替她查一查这对姐弟俩的来历。

据这姐弟俩说,他们是从一个闹饥荒的地方来的,而且家里十分穷苦,但是细微处显真相。

他们不知道张悦娘的眼神非常好,他们跪在张悦娘两米处的地方,张悦娘能清晰的看见他们的手指柔嫩纤细,根本不像穷人家的孩子,至后一些伤处,也是后来添加上去的。

而且那个女孩进退有倨,虽然看似老实,但是应答什么的太过顺利圆滑,根本不像一个小地方来的人。

结合李梅花之前递给李严氏的消息,这两个人十有*是杨玉娇安排来的卧底。

但是现在一切未明,张悦娘也不想打草惊蛇,先按兵不动好了。

只是出乎张悦娘意料的是,这姐弟俩道行似乎不浅,进府一个月以来,任劳任怨,丝毫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连姚喜儿都开始动摇,她当初的想法是否多虑。

那守心每日里除了静心苑和厨房,哪里都不动,连大门都不卖一步,除了照顾老太太起居外,就是做针线活,而且绣的一手好花,做事时安静贞娴,喜儿想套她话时,她也是微笑有些羞涩的回答,并不多话。

李严氏也曾和张悦娘会过面,有点怀疑他们是不是草木皆兵了。

安正阳曾在杨家待过好几年,对这里的水摸的比较清,他沉吟道,“你们不觉得一个人太完美很了,本身就是缺憾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李严氏和张悦娘同时惊醒,一个正常的人,怎么可能不犯错?

守心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好像事先设计好的,步步为营哪这是?

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讲话,都毫无缺漏,让人抓不到任何把柄。

试想如果她以前真的只是一个乡村女孩,初到城里做事,怎么可能这样尽善尽美?

张悦娘笑着点头,“还是安先生厉害,一句话就道破玄机。没错,这个守心这么完美,正是她致命所在。她肯定经过严格的训练,不如我们就来试她一试。”

第二日,喜儿借口要出去买些东西,便和守心打了招呼,出门去了,过不多时门口小厮来报,说是县令大人听闻,李老夫人身体欠佳,特派人送了东西过来探望。

因为从未有像县令大人这样的官,前来登门拜访,所以门房一时有些慌乱,不知道该如何处事?

守心却是不慌不忙,颇为沉稳,吩只裘皮厮,先请县衙来的二位大人至客厅稍坐,命人上好茶,然后便匆匆回报了李严氏。

李严氏慌张起来,她虽然是孺人,但毕竟是借儿子的光,哪里敢跟县令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