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99章

玩唐-第99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画郑重地行了一叮,大礼,说道:“见过曹尚方。”

郑四郎得色地一笑,说道:“不知道小二郎自认为自己的画艺可否超过曹尚方?”

王画摇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也许自己在画法上比他知道得更多,可在画工上,与曹元廓相比,还略略有些距离。

但这位曹大人苦着脸,这一次他受郑家委托前来,对方也只是一斤,布衣少年,虽然略有一点名气,可与郑家相比,还是象一根鸿毛一样。但没有想到皇帝也来了,好象还隐隐是为这个少年助威的。可他答应了郑家,就象王画所想,也只是一个小官,不敢回拒了。因此形势变得骑虎难下。

听到郑四郎这么一说,他连忙摇手说道:“四郎夸奖了,我只是略懂一些丹青,王二郎天姿妙绝,况且现在还十分年幼,假以时日,画艺将令人不可高攀。”

这不是扫兴么?

郑四郎瞪了他一眼,又说道:“还请各位文坛宗师出来,让我介绍一下

这里面有许多官员了,郑四郎的态度也变得恭敬起来。

走出来近十个人。

郑四郎首先指着一个面容清瘪,道貌岸然的老者,说道:“这位是秦坷秦宗师,对《春秋》、《尚书》尤为善长,是临淄著名经学大来”

没有听说过,集画还是微微一笑,说道:“秦宗师好。”

郑四郎又走到一位大约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面前,说道:“这位是吴中充州兵曹张若虚张宗师。”

顿了顿又说道:“王小二郎,虽然你也作了许多惊人的诗篇,然而某问你,你的那一首诗能如张宗师作的《春江花月夜》好?”

听到这个名字,王画也懒得与他唧唧歪歪了。

当然,郑四郎说得也有道理。虽然王画抄来的《燕歌行》等诗篇,未必就比这首诗逊蕊但这是在初唐,这时候的诗风还讲究绮丽的气氛,特别是上官仪与上官小婉的上官体,被所有民众认可。

严格来说这首诗,是属于乐府体裁里的一种宫体诗。它始于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因其流行于东宫,时称“宫体。”但风格后来逐渐流于浮靡轻艳,成为艳情诗的代言人。这类诗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词藻、对偶、声律。

但张若虚这首诗是一个例外,虽然也是宫体诗,但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清末王田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州》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抱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闻一多又将它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意思是诗中第一。

放在盛唐诗风开始改变的时候,未必会有人全部认可这首诗真的超过了《燕歌行》、《梦游天姥山》等诗。但以现在唐人的观念,确实张若虚这首诗还是凌驾于王画以前抄袭的那些诗之上。

这时候王画也顾不是那一首诗好了。

他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何至如此?”

好歹你是我心中仰慕的对象之一吧,现在也是个兵曹,怎么与于杜两家一样,成了郑家的走狗?

第七十七章 青岗岭之战

不若虚苦笑了下。吕想,我可不象你,怀没有讲入官册”是秋相公向皇上推荐,后是吉相公拜访,好象还与几位皇太孙公主关系不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兵曹,郑家邀请,敢不从命?

但没有解释。

王画看着他的神情,一想会意。他对李红说道:“回去,把瑶琴拿来。”

王画在制器上的本领不用说的,但他在诗画书琴上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名气。只是他向世人弹奏的曲子,除了在翰林斋弹了一曲《阳关》,以及只有几位世子公主听到的改编版的《广陵散》外,并没有在其他场合弹奏。不过凭借一曲《耻关》,与张若虚一样,也隐然挤入唐朝古琴名家行列。

本来郑四郎还想说:“你就别磨蹭了,还是快点比试吧。”

但听到王画拿琴,已经响起泼天般的叫好,估计现在他说不让王画弹琴,嗯,有点危险。

而且他也不解。这一次请来张若虚,完全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了。其实张若虚在初唐时,不算是著名诗人,甚至《旧唐书》人物列传中将前面的曹元廓都列入进去,也没有将张若虚收入,只是在贺知章的列传中谈谈提到了张若虚。虽然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但在唐朝名气也远不如张旭与贺知章两人。

为什么出现这情况,还是这首诗。看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然后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正因为如此,在唐朝时被世人与宫体诗格格不入,也没有多少人喜欢。

不用奇怪,这好象几个年前流行军装,然后是喇叭裤,再到现在成熟的服装,有一个接受过程。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梵高。

之所以请他前来,也是因为王画写了许多“壮诗”这才进入郑家的法眼。

好多人也没有听过张若虚这个名字,还在交头急耳的议论。要知道王画见到皇家的世子公主,都没有流露出这样的表情。至于张若虚本人也十分地纳闷。

不过他能感到这个少年的善意,由他去吧。

会儿,李红跑的将琴讨回来。

王画看了,心想,晕,现在不看到郑四郎有些着急了吗?现在要慢慢的,拖到武则天到来,这些郑家请来的人,才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不然自己制作的瓷器自己清楚,虽然胜面很大,可这些人抹着良心,还会发生意外。到时候你哥哥救不回来,我还搭上一半瓷窑。

李红没有会意,自己慢慢拖吧。

对张若虚一拱手,说道:“小子听闻先生写下这首《春江花月夜》后,十分地仰慕。先生,今天可否听小子拂琴一曲?”

张若虚还了一礼,说道:“多谢二郎厚爱,有劳了。”

毕竟写现这首诗的人,人品也不会差到般里去的。已更改为:刚一口阳…8。酬敬请登陆阀使!

李红连忙将毛巾递来,但王画没有接,而是转过身去,说道:“各位乡亲,自从小子听到这位张兵曹写的《春江花月夜》后,就向往已久。因此今天小子特地为张先生拂琴一曲,各位可以配合一下,安静下来吗?”

现在这样闹腾腾的,也不适合弹琴,更况且他即将弹奏下面的这首曲子。

听到王画的话,四下里立即静下来。

王画才就着清澈的治河水洗脸洗手,这边李红早就焚好香了。

王画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过来,请坐

将张若虚拉到他的身前,张若虚更是受宠若惊,这个传奇少年动作的意思,就是接下来这首曲子弹给他一人听的了。

王画弹奏的正是中国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但是很奇怪,张若虚这首诗直到明朝以后才渐渐被世人肯定。因此最早的曲子名字叫《夕阳箫鼓》,琵琶独奏曲。当明清肯定张若虚这首诗时,这首曲子也失传了。后来到晚清又被一些音乐大师找出来一些残曲,名字却叫《浔阳琵琶》,直到民国,音乐家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最后广为人知,成为中国的十大有曲之一,并且还是奥运会的开幕式选用的音乐。

这首曲子一共分为江楼钟鼓小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云深际、渣歌唱晚、回阑拍岸、栊鸣远簌、欲乃归舟、尾声。也正符合王画拖延时间的效果。

但王画坐下来后,多年养成的习惯,立即进入一种无喜无忧的状态。

在千万人的注视下,王画微微闭上了眼睛,双手搭在琴弦上,做了几次调试。开始弹奏了。

阵悠扬谈雅的琴声响起,仿佛让人看到了夕阳竹亦卤,波米粼粼,晚风和煦的景果说《广陵散刀搬烈,《阳关》虽然雅正,可还带着一些淡淡的忧伤,那么这曲《春江花月夜》雅正中秀丽到了极致。

虽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辰光。可听到这首曲子,还是让人感到春天的那种酥量董的暖意,更象一首诗,更象一幅画,更象一叶小舟流动在江南那些秀丽的小河上,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清丽淡雅,或者是一幅无边无际的山水长卷在眼前没有穷头地流动。

音乐永远是无疆界的。听着这美妙的乐声,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如梦如幻地境界中。

虽然看着太阳越升越高,郑四郎等少数几个人急得走来走去,可也不得不承认王画这首曲子弹得很好,也与他流传在外面的名声相符合。

时间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流失得很快,随着王画手指的拂动,这首曲子进入了第二段,那种静谧的气氛更加浓烈。就象是江是的晚风习习,岸边的花草婆娑起舞,水中倒影着傍晚的彩霞,恍惚在梦境一般。

然而郑四郎却更加焦急起来。不过也来不及了。

远处的黄沙道上扬起了一片尘烟!

然后一大队人马,以及许多旗幡伞盖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其实除了后面的人群外,前面的人群,依然在看着王画弹奏,恍然不觉。

看到了王画,李裹儿十分地高兴,她从凤辇上跑下来,走到武则天面前,说道:“陛下,不是说比拼瓷器吗?怎么王家那个二郎,好象在弹琴。”

其实如果不是武则天上次将她打怕了,她都有可能跑过去,早点小听王画弹奏什么曲子,居然让这么多人都如痴如醉。

武则天也难得出来散心,并且她还没有听过王画弹琴,嘴角带着笑意,对侍卫说道:“将速度放快一点,还有不要发出声响,以免打扰这个小家伙的弹奏。”

然而这一大群人前来,不可能不引起人的注意,大家哗啦一下跪。

武则天从龙辇上站起来,在侍卫的隔离下,虚扶了一把。

但这时候王画心境已经进入到音乐中,他依然不知。至于张若虚同样也是如此。这首乐曲就是按照他那首诗的意境改编谱写的。

两个人一个在弹,一个在听,连武则天都感到弃怪,她向郑四郎招了一下手。虽然不认识郑四郎,可明显看到他站在主位上,是郑家的人了。

郑四郎苦笑了一下,过来施礼,虽然他是郑家的弟子,可见到武则天也不敢怠慢。武则天问道:“小那个听琴的人是谁?”

小家伙很傲气的,现在为这个人弹琴,这个人来头一定不小。

郑四郎答道:“他叫张若虚,是扬州人,写过一首诗叫《春江花月夜》,好象王家小二郎弹奏的这首曲子,正是用这首诗改编的。”

作为郑家直系弟子,自幼就经过许多严格的教导,虽然心情烦燥,也听出曲意了。

“哦?,武则天想了一下,也没有听说过这首诗,于是听琴吧。

这时曲子进入了第五段,更加空灵干碎,就仿佛不是来自人间一样。

连武则天,秋仁杰,甚至对音乐同样有很高天份的张易之,都听得入神了。

看到皇上了,也看到皇上正在听曲子,老百姓也不敢发出噪声,场中再次陷入安静。这一段空灵的曲子过后,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汪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船只越来越近,都能听到破水声,浪花飞溅声,椿浆欲乃声。虽然一静一动,但还是给人感觉很中正平和。最后琴声渐渐空寥寂静。

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响声一片震天的叫好。

只有王迤用古怪的神情看着这个儿子,听出来了,确实弹得很好,比巩县县城里的那些乐师弹得还要好,可也不明白了,这个更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他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王画双手从古琴上放下来,看着张若虚问道:“可象否?”

“象”张若虚答道。已更改为:刚一口阳…8。酬敬请登陆阀使!

两人不约而同发出一阵爽郎的大笑。

“张先生,尘世太俗,难净其心。来,先生,没有沧浪之水,我们就用这冶河的水濯吾缨吧。”

两个人说完后,携手来到河边,解下帽子,放在河水里,让清澈的河水尽情地冲刷,然后共同吟道:

“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阁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削。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老百姓不知道两人在做什么。还以为两个人在发神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