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441章

玩唐-第441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最热闹的就是宋壕,看到后,又在李显耳朵边订下下一任钦州刺史的位置。说了好几次了,弄得李显十分郁闷。

钦州再好,也不如洛阳长安吧,而且在岭南,多少人想到京城做京官都不行,他反而眼馋那个钦州。

李显差点想提醒大宋同志,不好去,钦州现在是繁华了,但王画砸了多少钱进去。现在连朝廷都不敢过问那个账目,不好意思过问。那个几十万几百万往下砸,就象砸不要钱的石头一样,还是以绢为单位计算的。这才换来今天钦州的变化。

你去?将你整个家产连人卖也不够。

换谁去都不好去,整理好了是王画的功劳,治理不好,马上就与姜画形成一个对比。

他都是好心一片,可如果不是大宋一心想去钦州,早在朝堂上被一群人放倒了。正因为他对外州产生兴趣,某些人才没有将主意打在他身上。

贺掌柜嘴动了动,没有说出来。

很早以前就看好了王画,那时候东家还没有表态。能写出三篇马说的人还会差到什么地安,况且那时候王画才多点大。但东家眼皮子浅,甚至还看到十八家的下场,顶风而上。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来求人。

没有办法,自己只是一个外姓,如果不是因为搭上了王画这条线,自己在韦家什么地位也不是。现在王画这条线丢了,自己地位马上又要产生变化。

在塔上转了一圈,两个人不是滋味地回去。

第三天,贺掌柜一个人在街上转悠,迎面遇到了一个人,将他拉进一个茶馆,喊伙计端上来茶,然后对他说:“我是王刺史家的下人,是王刺史吩咐我找你的。”

“请问有何贵干?”

“我家二郎说过,如果贺掌柜愿意前来王家,王家随时扫尘相迎。”说完了,什么也不说,只顾喝茶。

敢情是来挖角的。

其实不能这么说,这一年多来,从收购粮食,到经营店铺,还有其他的奔波,已经为王画手下培了一千多人才,赚钱事跟在后面学赚钱的技巧与经营的能力,还有识字。

这些人将成为以后王家的砥柱中流,不但为王画产业经营,而且有些人将成为治理大洋洲的骨干。不缺贺掌柜一人。

王画主要是报恩。

当初将漆箱给了宝林斋,固然是看重七姓十家几百年历史,这几百年相互联姻,几乎成为一个整体。韦家也与他们联姻,但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相反还有一些矛盾存在。

这符合韦家的利益。毕竟赚钱嘛,非要让给对方?只要利益重,什么都可以卖。就象太原王家一样,十八家卖得一干二净。但十八家呢,现在给了他们巨大的利益,同样对王画言听计从。连在朝中做官的子弟,都得到家族的吩咐小不准在朝中与王画为难。那怕韦氏授意,都不行。

但做出第一反应的不是韦家小而是贺掌柜。后来比拼漆器时。于其说是支持,不如说是想学他的技术。王画得到的实利很少。因此,真正感谢的是贺掌柜,与韦家无关。

虽然贺掌柜还是为了韦家利益着想的。

贺掌柜摇头苦笑说:“一臣不事二主。恕老朽万难从命。”

“不急,什么时候贺掌柜想通了,什么时候都可以来王家。而且王家也非是你所想像的。”来人说完付账离开,留下贺掌柜捧着茶杯,怔仲半天。

到了十月上旬结束时候,王画才回到钦州城。也立即接见两人。

韦家长老不好意思开口,贺掌柜说道:“王刺史,这一次我们家族中某些人眼光短浅,发生了一些误会,还望王刺史海涵。”

“海涵什么?皇后不是给了我一个字,止!我也回了一个字,幡。什么叫幡,没有风吹动它,它不会动。吹的东风,它会往东边飘扬。吹的西风,它会向西方飘扬。”

不招惹它,它也不招惹你。但招惹了它,它也会招惹你。但给它善意,它也会吹向善意的一方。

王画回答无可挑剔,但两个人知道不是这情况。

可抗议都没有用,得有证据。能证明什么?人家的瓷器,为什么一定要让韦家经营?至于海上出事,能证明是王画的人做的?以后船坞如果出事了,又能证明是王画做的。既然能破出滑州与汴州的案子。王画心思缜密到了极点,能留下把柄?况且要动用,也不会动用中原人,办完事了,还不知在那一个海岛上,官府怎么找?

王画又说道:“而且我不欠贵家族什么,也不会求贵家族井么。”

韦家长老无奈,只好将韦氏写的央字拿了出来。

这不拿还好,一拿王画更生气了。他问道:“二位,可知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都知道,看到王画神情不好。不敢说,摇头。

“这是六十四卦中第四十三卦,上兑下乾,沼泽覆盖在大地之上。所以家说决除小人要刚健有力,但又要让人心悦诚服。既要果断。也要和气。但都是自己领地上的事,所以不能动用武力。因为阳刚渐长,终将战胜阴柔。

但我还是很不明白,皇后意思是指谁是小人?难道我是小人阴邪?”

其实韦氏这个字是警告劝慰的意思。虽然你是一个有能力的大臣,但我才是大唐的皇后,有权利的皇后。就象这个卦象上一样,阳五阴一。不过都是唐朝的子民,大家和气生财,各退一步,海阔天空得了。

王画有些冉解。

因为韦氏虽然在劝戒,多少有点威压的意思。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贺掌柜连忙说道:“王刺史,不是这个意思。”

他对王画一直有好感,就是王画不派人拉拢他,印象也不恶,这几年的交情相处下来了。

王画不理睬他,吩咐人拿来纸笔写下一个字:鼎。

也是六十四卦之下,下巽上离,以木巽火。卦象解释是将木柴往火里烧,通过鼎可以获得食物,供养圣人。因此这是一个大吉之卦。

王画写完了,对韦家这个长老说道:“请你将这个字带给皇后,也带一句话给皇后。臣是唐朝的大臣,唐朝的臣民。供养的也只有唐朝亿万百姓,皇上与皇后。为了百姓,为了皇上与皇后,臣愿意一辈子做一个鼎,烧出各种精美的食物小也烧掉大唐前进路上的所有拦路枯木。但我只供养百姓、皇上、皇后,不会供养那一个家族,甚至皇太子、公主或者相王,或者太平公主,你们韦家更不行。如果皇后认为臣做得不对,不需要臣这个鼎。等到明年粮食运回唐朝后,臣会立即辞官回乡。如果认为现在烧的不是枯木,而是唐朝的精英。臣愿意立

就是韦氏看王画不顺眼,也不可能因为王画与韦家的矛盾,就让他辞官返乡,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海上出事,与王画有关。

这个韦家长老听了十分不快。

王画更加不快,他阴沉地说道:,“人是人扶起来的。我是无所谓,看开了,地位与我无关。否则我也不会再三拒绝陛下的赏赐。但皇上与皇后需要治理天下,却需要各个大臣扶助。而且我扶助的是大唐江山,对皇县有利,有皇后有利

很含蓄的一句。

挂着皇上与皇后两人,实际上指的划,是韦氏一人。

别看韦氏是皇后,可地位想要稳固,甚至想,“更上一层楼”需要许多得力的亲信。别将自己逼到韦皇后的对立面,至少现在自己没有拖韦氏的后腿。而且得罪了韦氏,王画不垂涎官职,同样不在乎。

你们韦家玩,玩到最后,不要将你们最大靠山丢了。这个靠山也是人抬起来的。

这不但是说给韦家听,也是说给韦氏听的。

“而且炸药配方,就是我退出官场,这个配方也会交给天下人,而不是某一家得利。至于你们的来意,我还是那句话,我是幡,飘向何方,是根据你们吹来的什么风。过去我不欠你们家族的,我也不会谈对你们家族带来多少好处。但如果有诚意,你们也不用皇后来压迫我。请你们立即离开。”

本来王画还想退后一步,虽然韦家的做为让他感到不快。毕竟自己还需要平静发展的时间。

但这个长老将韦氏这封信拿出来后,韦家就是有诚意,也是迟了。

看到两个人怏怏地离开,朱全说道:“小候爷,是不是过了一点?”

“朱先生,不过。就是皇后生气,这两年还需要我的粮食,我也不管她在朝中种种,那才是她最关心的事。相反,这一次我也亮出了底线,现在我手上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名声有名声。如果她成功了,可以立即对我动手。但现在没有成功,我也表示了对她野心不会干涉。因此,相反有可能她会因为感到我被逼急了,对我放手一下,以图来安慰我

政治野心,才是韦氏最重要的东西。家族一点点利益罢了,多挣点钱少挣点,还有这个天下重要么?

朱全不由地摇头。

他是在为韦氏摇头,犯了傻不成,王画手上的资金,十八家族,不对,加上太原王家与波斯人,等于二十一个顶级家族,如果联手起来,翻炒粮价,粮价还会上天入地。翻炒布价,布价同样也会此起彼伏。只要朝廷允许私人经营的东西,都可以将它炒作起来,甚至不用动兵,就能将唐朝炒瓦解了。

当然,只是王画不愿意这样做。

但如果连性命都保不住了,天下百姓又怎的?

韦家长老气愤地想立即禀报韦氏,被贺掌柜拉住了。

这事儿不能急,别人不好说,王画敢做。武则天杀戳无情。王画照样敢说她做的事情有不好的地方。而且武则天对王画什么恩情。不要说将武三思腿打断了。

夷州朝廷经营好了还好,关健又没有经营好。这件事朝廷还隐瞒着,如果王画将事情捅破了,韦氏家族颜面丢尽,连带着韦氏都失去脸面。

别问王画挣多少钱,他挣得越多,天下百姓才越开心。这一年多来,钱让他赚得都没有办法数,可用的钱呢,不能算,一算足为国家补贴一千万婚钱有余,生生将岭南变成现在这模样。而且以后岭南还因为他,而继续改变。

况且王画如果将清流大臣团结起来,虽扳不到韦氏,也足够韦氏喝上一壶。没有必要。还有,王画现在也不是一人,身后还有十九个家族,因为各种利益与他联系在一起。

韦家长老一听,也愣了起来。

两个人悄悄回去,将事情原委逐一禀报。

王画不提醒还好,一提醒,韦家中有许多人物尖子,立即深思起来。

韦氏的小动作,他们不是不知道的。

如果成功很好,象武家,现在就是武三思死了,还有许多王候。但失败了,会不会为韦家带来不好的命运?而且此事也不能宣扬。最后连王画带给韦氏的那个鼎字都没有交给韦氏。

反而让人鼓动韦氏让王画回来。另外又派人给王画带信,我们在广州设立船坞。技术是你提供的,如果你对它产生兴趣,我们可以给你家股份,甚至可以交给你。如果你不高兴,一把火将它烧了。

硬是将若大的丰家逼到这个地步。

其实不然,主要船坞带来的利润,让韦家动心。低个头算是做一种姿态。王画真烧烧看,准得拼命。

王画又写了一个幡,算作答复。

不过这个幡字是给韦家的,稍稍让韦家安了心,就是这样,还是等王画离开后,才将船坞开张。但这一拖,他们只能吃到极小的一份市场份额。可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不但将收家排挤在外,而且也使韦家的船舶业务成为一个。笑柄。()

第七十五章适得其反

二扑的公辛塔与大派送。继续吸引着天下百姓的关注

以至大家都疏忽了另一件事,突厥再次入侵。

李显有些愤怒了,在母亲时候。你们突厥人说母亲不是李唐正统,现在到我当皇帝,是李唐正统了吧。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入侵。于是让张仁愿担任灵武道大总管,对付突厥人。

张仁愿同样也十分生气,而且筑造的几座新城也不是吃素的,接任后,立即做了布置,而且破例任用了正在庆州与原州担任司马与长史的萧蒿与张孝蒿。两个人在血字营中。让老武调开,但到了李显上台后,又调动了几次,结果成了现在这个闲职。除了他们还有王瞻、张守珐、郭知运、孔黑子、公孙云、李抬固、乌可利等人,也被调到各个小地方担任看似重视,却是闲赋的职位。

没调走的还有许多精英,包括莫贺干、郭虔灌、王君绰、哥舒鼻、薛讷的儿子薛蒿,也是跟王画出兵洛阳的一批人,现在呆在部南一带过着看似的悲惨生活。还有另一个人,张守佳,因为主动带兵配合王画。发配到了四川去了。

这两共,人虽是文人出身,多少让人忽视了他们的勇力,但他们在军事上的才能,远远超过普通的大将。特别是张孝嵩极北一行,已经成了唐朝一个。传奇。

得到张仁愿的授命后,两个人看了地图。立即从原州出发,直奔灵州,东边张仁愿沿着黄河北上。不顾天气开始寒冷下来,在丰州西边沙漠上。一左一右追击。

其实这时候突厥听到唐朝大军北上,已经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