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352章

玩唐-第352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用一夫多妻妾来解决社会男女失衡的矛盾。正因为形成了传统,所以无论男人娶多少妻妾,只能让大家认为他有本事,却没有想到背后那些女子的酸楚。也正因形成了传统,所以我一说出来,你身为一个女子,都认为是大孽不道。”王画下面一句话还没有敢说,许多人忤击武则天作风不正派,可她也只是暗中来往,并没有将张易之他们定为妃嫔,相反还容许他们在外面有自己的女人。武则天如此,况且其他女子?他又说:“但沐救李,你可想过,李唐这几年并没有失去多大的德行,在百姓与大臣之间也形成一个传统。认为他们是正统,换句话说就是元气未尽。现在无论我怎么闹,只要占着理儿,许多百姓与将领都会对我支持。一旦谋反,那么情况将会发生严重的逆转。”

“但为什么上皇成功了?”

“上皇,你知道原因吗?她是高宗一步步放权,认为她会起到一介,承上启下的作用,完成国家政权的交接。这才让上皇抓住了机遇。而且上皇雄才大略,虽然是一个女人,权谋手段几乎无人能敌。并且她还有一张最重要的牌,那就是为高宗养下了两个儿子,也让所有心属李唐宗室的大臣有了一个盼头。就是这样,还有徐敬业反唐之兵乱。再说一个人,隋文帝杨坚。有人因为场帝的昏乱,造成隋朝的短命,也对文帝轻视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尽管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凡事必躬身亲为,试图以一人之力治天下小造成以后焰帝学习,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但他本人文武双全,同时结束了华夏近三百年混乱分据的局面,开创了开皇盛世。再看他是怎么成功的,他父亲杨忠跟随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他禀承父爵,又迎娶了八柱国家之一的独孤信李渊外祖父女儿为妻。也因此周武帝宇邑对他十分忌惮。

后来到了其子宇文资手上,聘杨坚女儿为后妃,但宇文责依然对他多次产生杀意。这时候杨坚依然不敢反。直到宇文贺死后,他的外孙六岁的孩子当政,这时候杨坚才渐渐将大权掌控在手,最后称帝。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谋划”以及天意的安排,还是有将领起兵反杨。请问我有什么?”

“那也未必,每一个朝代的更替情况都有所不同的。不能用以前的历史照搬现在的局面,顶多借鉴。二郎,且二个重要的条果皇后真象我所说的那样有野”割舷忌惮的就是相王了。如果她对陛下图谋不诡,然后再去谋害相王。李氏宗室最嫡系将会被她一拨干净。那么百姓与大臣都会寒心。这个传统将不复存在。到时候二郎岂不是有了大义,有了机会?”

“想要谋害相王,以她”王画讥讽地笑道:“没那个能耐!”

“但二郎有啊,只要我们暗中且她一臂之力,谋害了相王。接下来她就会对付陛下,那时候机会就来了。”沐放李说到这里,她眼中闪着兴奋的眼神。

“得,我怕了你了。第一明确告诉你,我对皇位不感兴趣,不愿。第二就是感兴趣,也未必会成功,不能冒这个危险,不当。第三一旦我图谋造反,肯定会大动干戈,生灵涂炭,不忍。第四,就是我谋反成功,国家将会遭到严重破坏。想要恢复到现在顶盛的时候。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不值。”

四个不字将沐放李说傻了眼。“但二郎,可眼下你怎么办?”沐孜李问道。

如果不明确想法,马上就会迎来危机。既然她都想到了韦氏将会祸乱朝廷,这点智谋还是有的。一旦王画迎娶了李持盈,作为个人来说。她是愿意的。但失去了李裹儿在李显面前吹风,王画将更加艰难。而且王画这么多的努力,就是为了达到迎娶李裹儿回来,一旦失去李裹儿。对王画的打击也是可想而知的。

“我正在想”王画十分苦恼地说。

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李旦绑架李持盈的,居然出了这个难题给他。如果没有绑架这回事,这几个月下来,慢慢安排,亦能将危机化解。可突然出现,却使他手足顿措了。

说完了,他望着窗外。窗外一轮明亮的弯弯明月。他的视线很好,都能看到伏在瓦檐上护卫佩带的横刀露出来的刀光。忽然他灵机一动,将沐孜李拉了过来,与她说了一番话。

沐放李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抽泣地说道:“二郎,你这是何苦呢?”

“没有办法,想要得到必须得付出。”

第二天朝堂上又传出一件震惊的大事。王画昨天夜里送走了客人,然后与他那个俏婢女,波斯的流亡郡主一道拜见她的父亲。

这很正常,王画对下人十分好。比如他身边两个小妾,在唐朝迎娶小妾不叫娶,而叫买,没有娶妾的说法。当然王画还可以将她们作为腾,但李红与沐孜李都没有同意。因为小妾只要王画想,娶几百个回来都没有问题,但腾是有配额限制的。如果按照王画的候爵,只能娶三联。娶腾一般也没有规矩,但王画想要迎娶李裹儿也好,李持盈也好,这就会产生掣肘。况且她们有可能还带过来两个伺候的丫环。那才是正宗的腾。王画还有其他的情债,比如李雪君,或者王家这个不知如何处理的小娘子。如果她俩人将腾名额占完了,王画以后更加掣肘。

这是贴心的做法,李裹儿最后没有生两人的气,这个低调也是一个原因。

但王画偏偏象娶正妻那样,举地仪式。可怎办?他没有大宴宾客,想弹劾都找不到理由。

可换一句话来说,王画对他身边几个女子很好。不然这几个女子都不会为王画卖力了。因此王画亲自登门拜访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晚了,但拖到第二天情意也就没有那么真了。

与李雪君的父亲以及这个波斯人的几个妻妾说了好一会儿话王画才离开他家,但考虑到了李雪君父女难得一见,王画也让李雪君留了下来。然后带了四名护卫离开了。

王画身手多好?况且在京城,也带了四名护卫。然而就在回来的路上出事了。

十名刺客手持着军用弓弩暴起发难。而且他们是有备而来,因为考虑到王画的身手,他们第一拨箭全部射向王画的大腿。然后第二拨箭还是射向王画的身体下面。直到第三拨箭才射向王画的身体上面。

这一次的暗杀,导致了王画避让不及,大腿上中了四支箭,连屁股也挨了两箭。侥幸他身手确实很好,射到身体上面的箭全让他躲过去,或者用手抓住了。只在胳膊肘儿上中了一箭。但一双手因为抓箭,被划伤多处。两名护卫同时也中箭受伤,但他们还留下来保护。另两名护卫想去追拿,但因为人手少,加上王画腿部严重受伤,血流不止。更不能亲自追赶,最后让刺客全部逃窜。

王画让李红代写了一篇奏折,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并且说道看来我不适合做这个官了。得,我现在有愧陛下的垂爱,我将所有官职爵位一起辞了吧。

听到这个消息,大臣们面面相觑,然后将视线一起集中在武三思身上。

想要谋害王画,现在有很多人,比如那个什么大夏国。还有五王集团的许多人同样对王画恨之入骨,不过现在五王希望王画打击武三思,因此暂时没有这个企图。最后只剩下三方的人马。

相王李旦,都在怀疑是李旦绑架了李持盈,演了苦肉计,归根到底是不想将李持盈下嫁给王画。而且他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

但现在也听到风声,说李旦已经托小郡主亲自到王家说同意这门亲事。或者还是苦肉计,明是同意,暗是拖,只要将王画刺伤或者刺死,这门亲事拖下去或者作休。可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刺伤拖下去这门亲事,也许符合李旦的想法。刺死李旦就未必会这样想了。毕竟现在与王画主要矛盾的对象是武三思。留着一个活生生的王画对付武三思。比拒绝这门亲事,对李旦更加有利。刀箭无眼,又在深夜之时,视线不太清楚,人手又多,谁能保证这么多弓箭突然射出,只会射伤王画而不会让王画致命。事实上王画也多次用手抓住了射来的弓箭,如果有一只弓箭没有抓住,又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是旁人还会出昏招,但谁能相信李旦会出昏招?

李旦排除了。

然后是太平公主,也有能力调动这么多刺客与军用弓弩,然而她与王画还没有发展到想要至王画死地的地步。况且她现在隐隐地与武三思同样不合。

当然,还有人想是王画自己导演的苦肉计,可一想这不是一个两咋。人的刺杀,而是十咋。人的刺杀,如果万一失了手怎么办?王画就是用苦

那么只剩下武三思了,而且他昨天到了上阳宫,明显是见武则天了,不用猜,是让王画迎娶李持盈。最后让李裹儿生气,王画失去这个靠山。就连李显都猜出了武三思的用意,不过他对此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所以一分析,最后一起将嫌疑定在武三思身上。

武三思脸都涨红了。

不要说昨天晚上,就是以前王画几次遇刺,也与他无半点关系。甚至他还想说,昨天晚上王画与他都差点议和了。可说不出来,谁相信?前面自己网给王画下绊子,还亲自到王家挑畔,边上还有老魏同志作证。后面王画与他议和?当然还有严挺之父子在一边,可就算他们讲了“公道话”王画的话说得也很隐晦,可以这样想,也可以那样想,最要命的是自己没有答应。顶多说了一句我相信了,这算什么?

这个黑天冤枉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满殿大臣都这么安静地站着。

虽然许多人对王画不满,然而王画都拒绝了李显的升迁,主动低调避嫌,不管他是真低调还是假低调,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吃了这么多的辛苦,回到洛阳后依然做一个小小的学士。

“武三思做了这么一手”未免有些心狠。

武三思看着大家的脸色,自然知道世门在想什么,气得差一点一口气没有噎过来。

但这件事并没有到此结束。王画辞官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怨气,可他两个心爱的小妾不乐意了。

李红与沐孜李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面大鼓与两个大锤,天津桥北就是皇宫,天津桥上守卫森严,普通老百姓是跨不过去的。于是两个少*妇将大鼓往天津桥南边一架,然后将大鼓敲响。同时还写了一份大的状纸,上面写道王画历年的功绩小从幽州杀到漠北,从漠北杀到西域,硬是打出一个太平大唐。前几个月,米价涨到每斗米两百多文,一百多万百姓遭到洪水之灾,国家到了危急关头。王画与皇太子危难之时出马,几个月下来,灾民全部安然无恙地安顿下来,米价也跌到安全线。但王画自己呢?没有要官没有要爵,依然是一个小学士。还有王家这几年挣的几十万婚钱,为什么王画只穿了普通的绸衫,这些钱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一大排长长的账薄贴在河边的石栏上。贴了很长的一段,账薄上账目清清楚楚,安顿贫困百姓。救济灾民,抚恤将士。

最后问道,为什么再三的有刺客对王画刺杀?又为什么每次没有找出真凶幕后凶手?究竟是找不到,还是有谁在默认凶手的行为,包庇凶手?

这一下子可热闹了,其实春天王画起兵时,洛阳还有许多老百姓对王画仇视,但老百姓终归是老百姓,他们是德忘的。后来王画将米价平定下来,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因此现在洛阳百姓对王画的印象颇为改观。

看着两个漂亮的少*妇在声泪雨下的哭泣,再看着那一行行账册,所有老百姓都抱着同情。

士兵一看这样下去可不行,那是严重影响了大唐的“市容”于是想过来劝说,其实也未必有恶意,毕竟在士兵心目中,王画是一个战神。有很高地位的。

但老百姓发生误解,认为这是士兵想抓李红与沐孜李,于是不知是谁带的头,一哄而上,很快几十个士兵淹没在人民的海洋里,等到他们跑出来的时候,头盔也没有了,兵器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盔甲都差点让人解了下来。

一个个匆匆忙忙地跑到皇宫禀报。

大家一听,知道这不是王画的作风,他不会主动要官要爵的,如果这样,不如昨天宫宴不拒绝李显的圣旨,这是两个小妾心痛的,心里面悲愤,才作出这件事的。

还真是李红的灵感,她听过王画讲的一个故事,有的故事中有告御状的情节。怎么告御状,她傻了眼,于是与沐放李一商议,沐孜李想起来这个奇怪的告御状方法。

李显一听傻眼了。

你能拿她们怎的?说的句句属实,而且再三的遇刺,还不知道伤势有多重,换作谁是王画的亲人,都会着急。

于是看着武三思,眼中都喷出火来,现在如果不是朝堂之上,他都能跑下去,将武三思活活掐死。

但这事儿不能拖下去,他想了想,说:“众位爱卿,跟联一道来吧。”

走出皇宫,亲自安慰这两个泼辣的小妾,顺便看望一下王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