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33章

玩唐-第33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王画就不想高调,因此隐居于城外。这一下子碰到皇室的成员,王画拨腿就跑。

“别跑!抓住他。”

一听小姑娘喊叫,如果是那三名凶恶的刺客,也许行人畏惧,还不敢作出什么反应,可王画也是一个半蛋大的孩子。前面立即出现好几个青年,拦住了他的去路。

王画只好乖乖地走回去,来到这个小姑娘前面,说道:“我说小娘子,我没有招你惹你吧。”

小姑娘眨着大眼睛,说道:“王画,那为什么我喊你,你要逃走?”

本来小姑娘第一声王画喊出,还没有人注意,可现在许多人停下脚步,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听到第二声王画喊出,立即许多人将视线集中在王画身上。

王画看着众人好奇的眼神,心里那个郁闷,比小李将军还要郁闷。

第五十二章 小尾巴

王画来到她身边,两个公公没阻拦。

自己这个小主子认识几个王画?那么一定是传说中的那个少年了,这个少年勇敢耿直,品性良好,也不需要戒备。

王画低声说道:“小娘子,我不是逃走。那个是有原因的,因为我现在要制作一件更大的漆器,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打扰我。那个,小娘子,还请你帮助我遮掩一下,好不好?”

明知道她不是公主,就是郡主,但王画装疯卖傻,还是称呼她为小娘子。反正是自己也是一个半大的小孩子,就是看到这两公公,也没有推测这个小姑娘的身份,那个怪罪。

主要王画心里面不想对这些权贵子弟折节下拜。况且对方只是一个小姑娘,有可能比四凤岁数还要小。另外,王画又说了半真半假的托辞。实际上他不想与这些权贵势力来往密切,越陷越深,最后陷于这场漩涡不能自拨。

小姑娘眨着一双好看的大眼睛,好奇地问道:“那我为什么要帮助你?”

我也与你无亲无眷的,问这句话也有道理。

王画看着这个小姑娘,头还真有点痛。虽然家中也有三凤四凤,他还带着她们,可因为从小成熟,三凤四凤对他是仰慕尊重,言听计从,还真没有过什么与小孩子沟通的好办法。

他回头看了一下,行人们还围在远处,看着他们。只是因为看到两个公公,没有敢靠近罢了。这事儿得迅速解决,不然自己马上身份暴露了。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小贩说道:“那我给你买一串糖葫芦如何?”

小姑娘问道:“有我家里那些公公做得好吃嘛?”

王画差点噎死,你家?你家不就是皇宫吗?皇宫里的御厨,做出的美食,是这些小贩子能够比较的?

两个公公看着这两个小家伙的对话,吃吃的笑。同时也在打量着王画,传言对这少年都传疯了。两公公也有些好奇,甚至还有人传说他的人才还在张家兄弟之上。

现在看了看,这个小王画人才长得是不错,但论“姿色”,比张家兄弟还是有差距的。可仔细看去,张家兄弟美则美矣,但多了一份女人的脂粉味,这个少年虽然让自家这个小公主弄得有些为难,但神采飞扬,自多了一份刚气。虽然没有传言的那样凶,人才还是不错的。

这就是女主的结果,看男人也要品论长相,例如宋之问的牙齿,就被武则天品论过。换成其他朝代,长相与学问与做官有什么联系?不要说几粒驻牙了。

王画心里有些急了,自己拿什么来堵上她的嘴?美食?钱帛?玩具?如果她非要与她的“家”相比,什么样的东西也不会使她动心的。现在要不是两个公公站在一边,王画都有可能出言对她恫吓了。

他想了想又说道:“不是这样,等我将这件漆器制作完毕,我送一幅画给你,行不行?”

“送我画?还得看好不好,否则我还不要呢。”这个小主儿骄傲地说。

王画头顶上都开始冒火了,他问道:“那你要什么?”

“这样吧,你带我去看看那件漆器,究竟是什么样子。”

带你看漆器?那你还不知道我居住的地方。

小姑娘看他不豫,也没有害怕,说道:“如果你不肯,那我就喊人了。”

你这个三八婆!我招你惹你啦,喊人!老子是X你了,还是O你了。王画现在真让这个小丫头片子气坏了,心中都恶毒地骂了起来,连她只是一个小孩子也忘记了。确实这个小孩子的智商远非常人相比,如果王画知道她准确的身份,也许态度会改观一下。但看到四周越聚越多的行人,王画只得答应下来。可隐约间感觉到将这个小姑娘带回去,以后的麻烦会更多,而且离他想过一个世外桃源的生活,也更遥远了。

可没有办法,只好头边带路,走得很快,让小丫头片子在后面连叫:“你走得那么快,干嘛!”

不过两个公公都十分配合,向两边的行人怒瞪一眼,有一些好奇的行人看到他们这一神情,本来想跟随而去,没胆量了。王画又带着他们兜了几个圈子,看到后面没有其他的尾巴,才将他们带到农庄。

进入农庄之前,王画再一次从怀里乘小丫头不注意的时候,拿出几锭银子,递到两个公公身上,说道:“小子现在制作这件漆器工程很庞大,不敢分心。可外面有许多夸大的谣传,因此小子不得不掩蔽一点儿,减少一下麻烦。这是小子的一点心意,还望两位内侍笑纳。”

一个公公笑咪咪地说:“王小郎,放心,今天杂家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

希望如此吧,王画惴惴不安地带着他们进了农庄。

第一眼就看到那根巨大的木材,放在几个木架上。现在这根木材下半部的几个面全部刨好,正围着十几个工人操作。翰林斋制作的那个屏风因为可以分开制作,然后组合在一起。因此可以多人操作。

王画制作的这件漆器,却不可以分开的,可是它体积庞大,放在哪里,若大的一间客厅,整好长度与客厅相差无几,也好同时进行多人操作。现在还没有成形,两个公公还不知道制作什么。可看到它巨大的体积,也啧啧称奇。

在墙壁处,就是王画那幅巨画了。

看到这一卷图画,不管画功有多好,可上面那么多大和尚,每一个和尚神态都不一样,小姑娘高兴地跑过去欣赏起来。过了一会儿问道:“王画,你要做和尚?”

王画今天真给这个小尾巴气坏了,他心里想道,我要做和尚,我看你还想做道士呢。还真让他骂对了,以后这个小姑娘不但做了道士,而且还是天下最有权势的道士,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以求一见。

但这话不能说出来,他只好耐心解释道:“这幅画与制作的这件漆器有关。”

小丫头片子,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见,她在这幅巨画面前,转过来转过去。最后说道:“你不是要送我一幅画吗?这幅画我看中了,送给我吧。”

姑奶奶,这幅画不说还没有完成,就是完成了,是我花了多少天功夫才画完的。现在所有雕匠全等着这幅画完稿开工,送给你?王画修养再好,也要暴走了。他略有些愠怒地说:“这个不行,我们现在这么多人,还等着它开工呢。如果你想要,等我将这件漆器制作完成后,再送给你不迟。”

小丫头片子不乐意了,她一叉腰说道:“难道你不听我的命令。”

王画终于恼怒了,脸上肃然,说道:“小娘子,我不知道你有什么尊贵的身份。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如果阁下强夺,我就是宁愿将它毁去,也不会将它送给你,来求谄媚之举!”

王画严厉地声音,将小姑娘吓了一大跳,她“哇啦”一声,大哭起来。

第五十三章 难缠

PS:大约还有七天时间,这本书就要下新书榜了。求各位用收藏与推荐票支持,这是冲榜的关健。在我前面还有七位,如果暴掉一位,一下新书榜,在每天三更基础上,再加更一章,那怕世界杯也不看了。最后再保证,至少三十万字公众版上架。不达到三十万,绝不上架,让大家多看一点免费章节。

其实小姑娘也没有王画所想的那么坏,只能说是精灵古怪。当然了,之所以有了王画这种逆反的心理,主要他这段时间,从家乡到洛阳,看到了许多世家对他不友好的行为。还有,他不想暴露自己,但这小姑娘逼得他将自己居所暴露出来,这让他很反感。

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想法,两个公公一听他的话,眼里都出现了愠色。虽然知道你清高,不将权贵当作一回事,可我们小主子还是一个小孩子,比你还小上好几岁。你说这大道理她能懂吗?又干嘛这么凶。

王画也让小姑娘的泪水华丽丽地打败了。他举起手做了一个投降状,说道:“算了,这幅画眼下真不能送给你。不然我再给你画一幅画如何?”

一听王画有商议的余地,小姑娘停止哭泣,说道:“那不行,我要你为我制作一件漆奁。”

这也不是菜市场,还来个讨价还价,不是,是坐地涨价。王画一听直摇头。刚才那两个公公神情他也看到,不过王画并没有担心,不是连武则天都赞扬自己风骨好吗,反正我也不知道她身份,如果凭借两个公公陪着她,要什么就有什么,我还要人格我么?他坚决地说道:“小娘子,这是我的底线。如果不是看你年龄小,就是求我,我还要看人品,否则一个字,我也不会送。”

小姑娘还小,也许不知天高地厚。可两个公公都是成年人了。知道这个小花花脾气那是很臭,明知道狄相国的身份,还让他吹笛子。从这一点来说,整个大唐独此一家,别无二店。这也不这个小花花运气好,如果是别的官员,就凭这一点,他就要倒大霉了。

他们拽了小姑娘的衣袖,一个公公低声在她耳边说:“小公主,依奴婢(非奴才也)之见,算了吧。”

小姑娘想了想,还有些不服气。但最后还是点了头。

王画也想将她早点打发走,现在笔墨纸砚现成的。实际上这时候用纸还是一件奢侈的事,许多文人还在继续使用竹简。连有了官员因为穷困,上禀朝廷奏折,都用竹简书写。

王画画了一幅吹笛牧牛图,上面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双手拿着一个竹笛放在嘴下边,背景是一片杏林,树林里的杏子树开着星星点点的杏花。这回王画使用了写意的手法,线条简洁,不过他的画功在哪里,这幅画画得也十分传神。大约看到王画作画时间短,小姑娘似乎还有点不满意。

王画摇了摇头,又写下一行小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姑娘皱了皱鼻子说道:“今天没有下雨,为什么雨纷纷?”

“那么你有没有读过这首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雄图竟中夭,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读过,陈参军写的《送著作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这是陈子昂写的,但在陈子昂的诗歌中,远没有他的《登幽州台歌》与《送魏大从军》有名气。看来这个小姑娘还真读过许多诗歌。

王画又问道:“那么朝廷有没有商议过不要卢龙塞?”

见到小姑娘摇头,王画又说道:“诗歌,可以作一些比喻。经如形容瀑布,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那么真有三千尺那么高吗?就象这首诗,未必非要清明下雨才可以写出来,也许去年,也许前年下雨。”

“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什么诗?”

王画挠了挠头,自己只顾得说,居然忘记这是小白同志写的,现在他还没有出世。他只好答道:“好,这首诗我也可以告诉你,但以后不要与我捣蛋了。”

小姑娘嘴撇了撇,可没有反驳。大概也想听到这个华丽的句子,是来自那首诗的。

王画读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挂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姑娘拍了拍手说:“这才是好诗,那象这画上的诗,雨纷纷自然在清明时节了,行人也在路上了,有了何字又何必借问?还不如改成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不行,得重新给我画幅画。”

这是什么道理?但杜牧这首小诗,是有人认为有一些诟病,尽管它流传天下,意境凄美,韵味悠远。

这个小姑娘明显是在“敲诈勒索”。王画是看出来了,如果依了她,说不定下幅画还不满意,又再来一幅。自己也不要做事了,每天就帮她画画吧。于是他说道:“小娘子,其实这首诗很好玩的。你听我念,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咦,是有点好玩。”小姑娘好奇地看着这首诗,经王画这一改,又成了一首三言诗。

“喏,还有,你听好了,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这回又变成了一首四言诗。

“还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