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305章

玩唐-第305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一会儿两三百全副武装的武士,骑着战马,拿着武器,从几个方向。将这一片地域包抄起来。

有的人还试图反抗,可听到武士用了王画与李重俊的名义后,都放下了武器。

一个将军打扮的人走了进来。他看到李重俊后,立即单腿跪下,说道:“末将来迟,使殿下受惊了,请殿下恕罪。”

也不算太迟日08姗旬书晒讥芥伞“画派出尖的那个护卫也怕夜长梦多,连夜找了个有马鄙不用高价买下一匹马,赶向卫州。滑州离卫州并不是很远,只是向西几十里就到了,但隔着一道黄河。卫州刺史接受命令后,一丝怠慢都不敢,这是关系到太子的性命安全。

但卫州不设折冲府,只有少量驻军。当然因为也受到灾情影响,从其他地方调来一些军队维护秩序。可这还是不够,王画写得很明白,不但要封锁滑州四个城门,还要进城抓捕。同时滑州城外的码头。以及三大世家,特别是成公家的那个特大型粮窖,都要封锁。因此又从郑州以怀州邻近的人调来一些军队。但怕消息走漏,没有说实话,只是说太子遇到危险了。

就是这样,到了三更天,还没有召集到一千人。这时候卫州刺史也等不及了。于是连卫州的衙役都带上,兵分两路。骑军渡河,步兵坐船顺流而下。到了滑州后,立即用李重俊的名义将四门控制,立即派了骑军直接来到秋翡白玉坊。不管案件会不会破,不能让李重俊遇到危险,不然自己官职不保事有可能会连脑袋都不保。

李重俊高兴地说道:“不迟不迟,孤还怕你们来得早了,那样这件案件最后的真相就不能揭破了。”

李红与沐救李相视了一眼,抹了一把冷汗,心想刚才是谁又气愤又担心的?

坊里面的管事与老鸠们也听到了王画与李重俊的真实身份。这时候没有必要掩瞒,先是愕然,然后一些奔跑过来,葡伏于地参见。一个个心里面都很侥幸,这段时间没有太怠慢。

但两个主儿根杆匕没有考虑过有没有怠慢的事。

王画说道:“你们起来吧,也正好儿,我与你们商议一件事。我今天将白天亭小娘子与艾儿姑娘赎出来,不知几位可否同有”

赎出粉头,不但粉头本人点头。也要青楼的主人许可。才行的。听到王画的话,外面传来一片艳叹声。

巩县王画。还有太子殿下,这样的名头。足以让这群姑娘们发狂。听说后一个。个匆匆忙忙地梳洗打扮穿戴。全部跑来了。所以说人还是那个人,可一旦人为地披上一层光环,马上就不一样。她们现在全部用艳羡的眼光看着白亭与艾儿。

“王大使如果喜欢,将她们带走就是。”管事小心翼其地答道。

奇?而且这不算是损失,看吧,以后秋翡白玉坊因为是王画“破处”青楼处,还有可能是太子殿下的“破处”青楼处,生意会有多少红火。他已经打算将夏荷院与玉石院重新装修一下,入住的价格,嗯,涨两倍太少了,涨三倍好象还是委屈了。四倍也有点低,几倍是好呢?

书?想到这里。他都不顾失仪,嘴角露出贪婪的微笑。

网?王画看着他古怪猥琐的表情,还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过王画没有想沾他的便宜,向白亭询问了一下,还是拿出了两百贯飞钱,以她们的身价,相当公平。

管事立即拿来契书,当然还要到衙门里注销,方才生效,不过这只是一个手续问题,都不需要王画自己出面,甚至连李红她们都不要出面。只要一个。护卫就可以解决。

王画将契书递给了她俩,白亭脸上也出现了一丝喜悦。她低声道:“多谢大使,奴婢可以收搭一下行李吗?”

“去吧。”

看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在她们身后还有许多少女在恭喜。王画却回过头来,与李红沐孜李相视一笑。三人没有说任何话,可一切皆在不言中。笑容更是充满了甜蜜。

当然李重俊可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还以为他们在打情骂俏。

其实三人看到白亭收搭行李。都想到了以前的事。李红不用说了。在洛阳都让老武感动了。沐孜李同样让人既好笑又怜爱。听说王画让她进入王家,手一拍,将所有财产都留下给了仆女,两手空空就立即跟着王画走了。

相比而言,白亭还逊色了一筹。不过之所以最后她们与王画走到这一步,也正是因为这份情意。

一会儿白亭与头儿安排妥当。一大群人离开。身后还有一大群囚犯。不管他们知不知道李重俊的身份。想对太子图谋不诡罪名是逃不的。当然,这些爪牙也不值得同情。

但临走时,王画在秋翡白玉坊贴上第一张诏示,这张诏示贴出后。就引起了轰动,诅咒之案在滑州影响很大的,可影响最大的就是秋翡白玉坊。这个案子破获,秋翡白玉坊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然后就是抓捕,滑州所有的官员衙役全部抓进大牢,塞得就象沙丁鱼罐头一样。

连刺史长史也不例外。不要问王画与李重俊有没有这个权利。以李重俊太子的身份。还有他们手上两个大使权利的结合,如果在情况危急时,除了洛州是京畿要地,事关国家安全,他们权利不够外,其余十六州在遇到危急的情况下,都可以将刺史斩杀。对刺史以下的官员甚至都不需要向朝廷进奉就有权利直接斩首示众。更不要说这件惊天大案。甚至还有更大的决堤之案,以及官*商*勾*结,造成全国粮价上涨数

而且用李重俊一句话说,滑州的官场是一坛百年烂臭咸菜,烂到心里去了。所以抓到最后连普通的衙役都没有放过。

另一个主持滑州赈灾的官员马子亮才醒悟过来,前来叩拜李重俊。也正好,一道抓起来得了。证据。李重俊都亲眼看到他们用什么样的粥救济灾民的。

大案件了!

卫州刺史腾络夫心里想道。

可是他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芒。可惜李重俊没有看到。

而且他清楚地知道,这才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滑州三大世家、各个参与的大户商人。以及后来参与的背景更大的家族。

当然,许多人还是无辜的。不过审理案件就怕那种独行侠,又是坚韧不拨的,打死了都不受认,最让人头痛的。最后有可能造成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这么多人抓起来,白菊玉珊的口供,王画派出的人找到的一些线索。还有柳主薄那份本子上记叙的东西。于是象滚雪球一样,一个一个,背后的交易阴谋全部审出来。

但滑州的高层官员却让人异想不到的是,他们全部闭紧了牙关。

听到这个结果后,王画在李重俊耳朵边低语了几句。现在案件明了。王画开始躲藏在背后。而是让李重俊主持。李重俊自然开心万分。

李重俊听后笑道:“妙计。”

他命人将这群官员押上城头,然后将一些得到口供,作用已经不大。可以定性为死罪的十几个衙役低级官员押到城外。来到灾民前,卫州腾刺史带过来的手下,向这些灾民宣读事情的经过。

灾民一听炸了营。这些灾民主要就是来自柳青渡一带的难民,天灾没有办法,居然是这些人人为的将堤坝掘开。多少家人亲人因为此事淹死了,就是没有,也有亲戚,再没有,自己一家现在也是一无所有。

读完了,衙役说道:“他们都是死罪,现在让你们自己处决吧。”

很怪异的决处方式。

说完了,衙役退后站在一旁,监视不要让人趁乱将他们劫走。

但他们还没有退后两三步,人群就蜂拥而来,有的用石头砸,有的用小刀刺,有的用拳头打,不知是谁带起了头,在这些人身上咬了起来。正好饿得吃不消。有人带头。后面跟着佼仿,一会儿十几个犯人只剩下一堆血淋的白骨。比在天津桥外的阎知微张易之兄弟还要惨,同样是分食,他们那时已经斩首了。现在是活生生地被百姓咬死,特别是惨叫声传到城头上。有的胆小的人都吓得尿了裤子。

李重俊则趴在城头干呕。

呕得天昏地暗,没有东西呕了,回过头来,看着这一群脸色苍白的贪官污吏。

不少人已经跪在地上求饶了。

王画站在一旁,这个方法是自己想的,可也觉得太惨忍了。但在这个落后的年代,这确实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李重俊说了声:“带回去。”

虽然刚才一幕让他惨不忍睹,可此时脸上却闪出兴奋的光芒。因为这个惊天大案,马上就要全部告破。

各自分头审理,连王画都因为人手不足,被李重俊央求相助。虽然他很想吃下更多的功劳。

首先就是决堤的突破,开始还有人将责任推到郝鹏飞身上,但王画根本不相信。那时候郝鹏飞已经与他们貌合神离,没有这个必要。

于是刑讯之下,最先撬开了长史的嘴。主要原因还是柳主的薄名声,有的百姓私下里也怀疑这件诅咒之案。当然掘开了大堤,对粮价进一步上涨也会起作扶助作用。于是一些官员与成公家商议此事,但另一个世家,上官家倒与此事没有多大关联。而且在囤积粮食中,一直没有占辅导作用。

但这一点让李重俊听了反而稍稍安心一点。毕竟上官小婉现在权势赫赫,最好少沾惹一点。可他没有注意的是腾刺史听到此事,眼中反而有一些失望。

得到这一条口供很重要,更为这次大案正名了。

于是李重俊不顾得粮食一案还没有审理出来,就写了一封奏折,用了八百里连夜加急送到洛阳,先表一下功吧。

第二天一早,满朝文武正在上早朝,还在为粮食的事头痛万分,虽然朝廷发放了平价粮。但并没有真正将粮价平稳下来。

就接受李重俊的奏折。

李显将奏行飞快地看完,脸色立即变得阴沉下来。他是一个有名的平庸之君,但不代表着他是一个昏君。

将奏折往地上狠狠一扔,怒喝道:“反了?”

魏元忠心中有数。明义是李重俊写来的奏折,有可能是王画弄出来什么玩意儿。

他站了起来走过去将奏折捡起来,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一个当值太监。说道:“念。”

他是一个三朝老臣,虽然现在不大管事,可影响力不太监看了看李显的脸色,开始念了起来。

听完太监将这个奏折念完,所有大臣都惊得目瞪口呆……!

第三十九章 忽悠

大喜?李显将一双眼睛瞪得多大的,这底下的这群臣子几乎要反天了,还是大喜?他问道:“喜从何来?”

老魏说道:“臣贺陛下第一喜,粮价风波要平息矣。”

李显先是一愣。然后会意过来。

不知道滑州这群胆大包天的人囤积了多少粮食。可先后投资了近两百万婚钱,而且是在粮价在二十几文到四十文时囤积的,可以想像会有多少粮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就算一些其他的世家参与进去,可因为这个案件,他们还敢要粮食?这些粮食出现,对于救灾也好平息粮食价格也好,都会大有帮助。当然了,朝廷也立即得到巨大的财富。

以前对于这些囤积居奇的人无可奈何,牵连太大,除非饿浮遍野,不然朝廷也不可能让他们强行平息粮价的。现在有了这步棋子,想要怎么玩就怎么玩了。

虽然他资质平庸。但这个简单的道理,还会想到的。

算是一件不幸中的万幸吧。

老魏又说道:“第二喜太子外放才几天。就做出这个功绩。陛下后继有人矣,江山社稷后继有人矣。”

其实老魏知道,不但他,就是许多大臣心中有数,凭借李重俊想抽丝录削,查获这件诡奇的大案。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有这能力,他在后宫都能翻手如云,覆手为雨了。

老魏说这句话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李显让秘书监杨缴,太常卿武崇刮这两个不学少年做太子宾客,李重俊跟着他们只有越来越坏,不学无术。为了此事,左庶子直臣姚挺还进谏让李重俊改过自新。疏报李显没有怪罪,同样也不纳。

为了此事,老魏时常担忧。毕竟他内心深处正统思想还是很重的。只是因为前几年被人做了枪头使唤,他心灰意冷,不想管太多事情。不管王画想法与他们有什么冲突,但品性老魏是绝对相信的。近墨者墨近赤者赤,与王画走在一起。对太子的成长是一件好事。

其他大臣听老魏这样一说。一起说道:“恭喜陛下

其实有一些人眼中都能喷出火来,可敢怒不敢言。

李显一听也觉得是这么回事,他立即说道:“传旨到滑州。对太子说联听了很喜欢,让他继续再接再励。还有再诏两千精兵。协助太子破获此案

“陛下不可”。老魏一听就急了。

虽然他不大管事,然而一双眼睛都是雪亮的。王画为什么要卫州刺史协助?而这件大案,如果朝中没有人支持,怎么可能?现在派了两千士兵过去,都是从洛阳调去的,会不会可信?有可能调去反而更糟糕。

但这话儿不能明说,他继续说道:“陛下,既然太子在奏折没有请求朝廷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