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261章

玩唐-第261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同皎说道:“先帝以神器付殿下,而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共愤,二十三年了,今天天地有灵,北门禁军南牙宰辅,同心协力。以诛二张,复李氏社稷,愿殿下至玄武门,以副众望。”

其实其中的内情远非是牛悦说得那么简单,不过听到这里,众将已经知道反无议了。至少是反武则天了。

这时候李显仍然害怕,说道:“凶竖本当夷灭,然上体不安,恐致惊吓,诸公更为后图。”

这时候张柬之等人箭在弦上,不的不发了,听到李显这样一说,李湛说道:“诸将相不顾家族以保卫社稷。殿下何置之死地,请殿下自出止之。”

这时候李显仍然不愿出。

于是王同皎将李显强行抱于马上。这时候皇宫还有士兵在反抗特别是血字营的将士,得到王画的嘱咐。因此成为反抗的中坚,可是看到李显出现,三军夺气,于是张束之等人斩关以入。

王画听到这里,眼睛望着南方,轻声说道:“非是皇太子不是不出。陛下深知传位已定,不必乘母病危。做到不孝之事。”

连莫贺干都无话可说,前年血字营消息走露之事,武则天都没有再次废黜李显,可见武则天在后继帝位再也不想做变动了。

非是拥立李显,而是这些人急吼吼地借拥戴。以图拥戴之功。李显在这件政变中只是一个。愧儡。可以说是张束之等人谋反之迹,已经不用置疑了。

王画却在想着史书,对于张束之这次发起的政变,史书大多持正面评议的,这是因为张柬之后面的悲惨遭遇,还有他没有象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候。

可实际情况不是如此,李显位置已定,武则天病重,又是八十岁的老人,张柬之不必如此。他这是担心在武则天没有死之前,遭到魏元忠那样的下场,当然了,更有李旦与太平公主的策划,但究竟是怎样策戈的,史书

其实说到底,为了国家也许,但为了自己更真。这才是张柬之政变的真正用意!

牛悦继续说下去,随着张束之带人攻破玄武门。宫中又出现许多太监与宫女参与配合,于是斩正在皇宫服侍武则天的张昌宗与张易之。

王画又问道:“都说二张谋反,请问这些人兵变之时,二张兵在何处?”

这才是问题的所在!

连司马光都用了张柬之所说,说张氏谋反,既然谋反,为什么在布置亲信,不招纳士兵。在此危急关头。如果张易之的亲信部队还不出现。张易之岂不是一个傻子?

因此何来谋反之说?

这全是刘晌旧唐书作者、欧阳修与司马光对历史的严重篡改!

况且扶立李显为皇太子,还是老吉同志劝说二张提议的,二张说至底只是一个弄臣,手中有了权利后,难免作威作福,但始终没有谋反之意。因此武则天嘉宋壕之志,没有怪罪宋螺,但知妻莫若夫,知夫莫若妻,都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张氏兄弟是什么品性,武则天难道不知道?那老武还是老武么?如果他们真的谋反,只要一夫一绳即可何必在北门南牙气势汹汹,若有其事?

所以武则天也没有追究张昌宗。没有想到这却让她引来了滔天大祸。

听到这里,众将明白,如果真的谋反,二张没有谋反证据,皇太子又不乐意,那么张柬之这些人的举动,才是谋反。

张束之既斩二张,遂进至武则天所寝长生殿,带着众位羽林军环绕棍前,武则天惊起来,问道:“谁在作乱?”

张束之答道:“张易之昌宗谋。臣等奉太子之命诛之,恐有漏泄,在宫禁用兵,臣等该死!”

听到这里,各位将士对王画这个大师兄反感到了极点,明显连李显东宫都不愿意出,是他们强行抱上马的,现在居然说是奉李显之命了。

郑重申明一下,这段是我根据史书记载往更深处延伸书写的。老张这件公案史书很是诓歌了一番,但按照封建正统来说,确实他是谋反。李显一开始只是一个愧儡在让老张摆布,直到韦氏借助武氏的权利。才将老张压制,否则最后历史是什么结果,无法预料,甚至老张会不会做下更悖逆的事,未必可知。不过通过一系列的记载。老张应当也没有反意,不过这次政变究竟他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自己,无法可知了。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武则天看到李显说道:“是你吗?”

李显嚅嚅不敢回答。

桓彦范上前说道:“太子怎能再回东宫,当年天皇以爱子托给陛下。今陛下年数已高,天意人心归向李家,群臣都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所以拥立太子以诛贼臣,希望陛下立即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德。”

武则天没有看他,却看着李湛,问道:“你也是诛易之的将军吗?我待你父子不薄,不想竟有今天!”

李湛惭不能答。

武则天又看着别崔玄障说道:“别的宰相都是别人推荐的,只有你是联一手提拨上来的,今天也来了这里吗?”

听到这里,大家可以想像当时武则天的不甘与遗憾,而且王画也提了醒,并且派了近千忠心的血营士兵保护她的安全。可她没有当作一回事,只是以为王画是杞人忧天。更没有将近千血营士兵掌控好,也没有将他们拢于一起。最后血字营士兵在兵变时,虽然还有少数人没有抓捕起来,在浴血奋战,然后力量太弱,又是一团散沙,还有看到李显时的惊疑,终于没有发挥好作用。因此武则天当时心里更加后悔。

崔惭愧地回答道:“此乃臣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回答得都牛头不对马嘴,报德是这样报法的?张束之看到不妙,立即下令。逮捕张昌期、昌仪、同休,全部斩首示众,张易之的亲信韦承庆、崔神庆、房艘等都被捕入狱。

加上李旦在皇城外,带着官员衙役上兵,果断地将洛阳控制住,武则天无奈之下,在二十三,下诏让李显监国,赦天下。

究竟武则天是在怎样情况下,下达这份诏书的,牛悦不知道了,但是武则天身边亲信一率让张柬之驱逐。从玄武门政变成功时起,武则天实际被软禁起来。

到了二十四,武则天传位于李显,究竟是在怎样情况下传位,也无法可以得知。二十五日,李显即位。二十六日。武则天迁于上阳宫。二十七日,帝帅百官诣上阳宫。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但武则天并没有说话,更没有领情。二十八日开始大封功臣。

但后面这些情况,牛悦并不知道。

因为血字营的反抗,除了抓捕的血字营将士下押大牢外,同时在洛阳搜捕逃出去的血字营将士。也就是在今天,李显还下了一份诏书,勒令王画血字营军队在原地驻扎,不得异动,听候朝廷调遣。

对于王画与血字营的安排,新的朝堂之上,也产生争议。不过这份诏书还没有下达到汾州。

牛悦是少数接受王画安排的人。

王画也算计了,有可能武则天继续走向最终的命运。因为武则天对自己的建议置若罔闻,可对方有可能安排了好几并,有心算无心。靠一群如散沙的血营将士,也没有实权在手,是没有回天之力的。

因此安排了数人。在看到情况不妙时,立即想方设法从洛阳逃脱,向他通报消息。因此从途径上,他比纷州的官员更提前愕到洛阳的情况。

王画看着众人,低沉着声音说道:“伊丽河一战,我们血字营将士只折损了几百名士兵,剿灭葛禄逻三姓。我们也只折损了几百名士兵。从血字营成立以来,血战繁州,血战羊肠岭,前年两路军队被泣此乱臣出卖。更是经历次让人泪下的战役。然而就是这一支军队,前次被这些乱臣出卖,现在为了保护陛下的安全,请问有何错之有!”

听到这里,许多将领脸上也出现了愤怒。

洛阳这一次叛乱,近千血营士兵的命运。现在可以想像的。

但血字营被人出卖是事实,这次政变张柬之是主谋人之一,也是事实。可以张束之的禀性,出卖血字营却是不可能的。王画这是误导,不然士气激励不起来。王画又说道:“我们现在不管李家该不该立即即位,可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们就是不顾陛下对我们的信任恩惠,拥立皇太子,可是在这群悖逆的大臣手里,皇太子是不是真的有能力掌权。我现在看到了第二个汉献帝。”

这更是误导了,事实上张束之政治风向不是那么很精明,当时他如果借势强行将武氏诛灭,也许他真有机会,要么自己做曹操,要么扶助唐朝强大。然而到了这种地步了。他却害怕了,或者如他所说,留给李显诛杀立威,或者是其他人的劝说,他没有继续下去了。然后让韦氏玩得很惨。

但王画却需要这个误导。

说到这里他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没有等到各位将士表态,莫贺干立即问道:“王营督,事已至此,我们也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可是我们的人手很少,就算攻到洛阳城下,凭借我们这点士兵,是无法攻破洛阳城的。”

王画冷笑一声,说道:“为什么张束之能凭借五百人就能将皇城攻破?”

现在想想,真是很不合理。

当然没有不合理的事,现在牛悦带来的只是表面的一些情报,取得这样的效果,也不知做了多少安排。比如象血字营的那些士兵,平时逐一分散,然后一夜之间,全部抓捕。再比如不停地调动。保持拱卫皇城的士兵那天正好是张柬之等人的亲信嫡系部队,还有皇宫里的太监与宫女突然配合等等。

这些安排还要瞒过武则天的法眼。平时不知这些人花了多少心血。

除了这些,更有许多没有摆上台面的安排,才取愕这种结果的。

王画没有等到莫贺干继续说下去。又说道:“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徐敬业当时造反时,是挂着大义的,因此他只在数月间,聚集了多少大军,可惜他不挟借这种大势挺进洛阳,反而退缩江南,想拥兵自保。反意自明,使士气低落。最后大败。可是我们有谁是想要造反的?或者莫中营以为我想造反?”

莫贺干不敢说话了,在这种情况他如果再想阻止,有可能被王画推出辕门,砍头祭旗。

“除了附从逆臣一党外,还有其他许多大臣将领,是忠于皇上的,只要我们大军一起,会有多少王师。与我们一道倡举大旗?”

这才是问题的关健,不过不是王师,而是其他的一些军队。不但在各州县,就是在洛阳,也有一些确实忠心武则天的将领大臣,还有二张的余党,以及武家的一些势力。不管立场如何,他们会不会参与血字营的匡扶行动,至少这些人与手下会保持一种微妙旦王画到达洛阳之时,那么这些人会立即附庸而至。

这就要看王画的战果如何了。战果越好,附众越多,最后滚到洛阳城下,远非是他们这六千士兵。还有因为王画的调动,离洛阳很近,张束之他们现在匆匆忙忙地安抚洛阳百姓君臣,或者忙于瓜分胜利果实。血字营行军速度越快,他们反应的时间越少。

这不但是报答武则天的恩惠,同样也是一个扶佐之功,这种功绩甚至远超过战功。

本身,武则天对他们给予的恩惠,平时最好的供给不说,特权不说。两次出两京相迎于城外,亲手抚慰。从名到利,纵观唐朝,几乎没有那一支军队受到过这样的隆重恩宠。这份恩情这时候不报答,有可能他们一辈子甭想抬起头做人。

况且王画手中有一道武则天的密旨,在关健时候,也给予了他们大义所在,至少不会有人说他们是谋反的。

想到这里,一起说道:“王营督,听你的安排吧。”

王画说道:“那么还等什么!”

号角吹响了。

六千大军集合,王画又做了一番宣讲。并且将武则天的那道密旨朗读了一遍。

誓师完毕,王画祭出了诛逆勤王的大旗,带着大军立即南下。

对于血字营的行动,河东各州县恐慌不安,他们有的得到了洛阳政变的事,有的还没有得到洛阳政变的事,得到的也不清楚,因此不敢表态。对血字营更不敢阻拦。

王画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甚至连破字都不能用,因为几乎没有遇到反抗。不但没有遇到反抗。还如王画所料,后面还陆续涌来一些反对张束之与李旦的军队,跟着他们尾随。

二月初一,血字营再次几乎兵不血刃地拿下沁州,初二,作了供给补充后。向晋州出发。

这时候洛阳盛大的瓜分刚刚完毕。李旦加号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为镇国太平公主。通过这两个封号。可以看出他们在这次政变中的作用。

张束之为夏宫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障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与桓彦范为纳言。以上并赐郡公。李多作为辽阳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琊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并留上阳宫宿卫,也就是负责武则天的安全的。实际上负有看押武则天的责任。

其他大臣皆有赏赐,洛阳城一片欢歌载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