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你……”
“呕……”郑素馨突然身子往前探出,吐出一口黑血,将吴长阁的前襟染得血迹斑斑。
“啊?素馨!你怎么啦!”吴长阁吓了一跳,忙扶住郑素馨。
郑素馨却一口接一口地吐着黑血。直到吐得苦胆汁都出来了,才气息奄奄地道:“扶我去屋里,给我把我的药箱拿过来。”又断断续续地道:“我这是气急攻心,血不归经,没事的,养一阵子就好了。这内院的中馈,你去拜托二弟妹好生照看。跟她说。这个家,也是她的家,她不能撒手不管。”
“素馨,你就是太好心了。”吴长阁心酸得都要哭了,“你都这样了,还记挂着这个家!我去跟我爹说!”
“不用!”郑素馨忙拽住吴长阁的衣领。“你听我说,我……我……真的要歇了……”说完她已经两眼一翻,又晕了过去。
郑素馨身边的管事媳妇忙走过来道:“大爷,让奴婢来伺候吧。大爷您忘了?那一年大奶奶在咱们家庄子上呕心沥血给二姑娘治眼疾,二姑娘病好。大奶奶却生了重病,都是奴婢照料的,过了半年就好了,不是什么大事。”
因郑素馨叮嘱不用请大夫,再加上整个大夏皇朝最好的大夫盛七爷已经被关到大理寺了。吴长阁也没有多事,只是跟着她们进了里屋,看着郑素馨的管事媳妇从药箱里面拿出一个暗红色的药丸,用水化开了,服侍郑素馨喝了下去。
郑素馨吃完那暗红色的药丸,到底把吐血给止住了,只是依然面色苍白,毫无血色,而且手脚酸软无力,坐都坐不起来了。
吴长阁略微松了口气,想了想,依然穿着那被吐脏了袍子径直去外院的至乐堂,对吴老爷子道:“爹,素馨刚才气得吐了血。您不说看在我面上,只看在娟儿面上,给素馨留几分脸面吧。”
吴老爷子一愣,看见吴长阁身上血迹斑斑的袍子,眯了眯眼,道:“这是你媳妇刚才吐的血?”
“爹,这也能骗您?您不信,让吴总管去内院打听打听就知道了。这会子,娘大概已经去看素馨了。素馨这一次被气得真是不轻。这么多年,我就没见她虚弱到这个地步。那一年在吴家庄子上,她终于治好了娟儿的眼疾,累成那样,得了一场大病,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吴长阁叹息着摇头。
吴老爷子有些不自在地咳嗽一声,讪讪地道:“我不过是说她两句而已,居然就吐血给我看。哼……”
吴长阁苦笑,“爹,谁能故意吐血啊?才刚她不许我打搅您,连大夫都不用请,就吃了她自己做的药丸,这会子已经睡了。”
吴老爷子凝神想了一会儿,道:“不请大夫也是不行的。谁知道会不会落下病根呢?”说着,他对外面叫了一声,“吴允!去拿我的帖子,请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过来。”
吴允在外面应了一声,嘟哝道:“最好的太医?最好的太医已经被关在大理寺了……”
“你这个死老头子,请别的太医也行啊!万一不行,咱们再去大理寺……”吴老爷子恼道。
吴允去了,半天带了太医院的副院判回来,也是除了盛七爷以外,太医院最好的大夫。
太医院的副院判给沉睡的郑素馨诊了脉,摇头道:“确实很虚弱,五脏六腑都有衰竭之相。如果不是服药及时,怕是要吐血身亡了。不过就算这样,也要动弹不得,在床上躺上几个月了。”又问:“郑大奶奶刚才服的是什么药?效用恁地好……”
郑素馨的管事媳妇微微笑道:“是我们大奶奶自己做的药丸。”
“哦。”那副院判了然地笑了笑,“郑大奶奶果然不愧是盛老爷子的关门弟子,这份本事,似是不比盛院判差呢。”
盛院判已经被关进大牢,以后的医术第一,就又要回到郑大奶奶头上了。
郑素馨的下人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骄矜之色,就连吴长阁都有几分得意。
吴老爷子知道了郑素馨的病情,倒是没有再赶吴长阁和郑素馨走了,只是一边忙着解决吴家钱庄被挤兑的事儿,一边让二儿媳妇尹秀妍打理内院中馈,对人只说郑大奶奶得了急病,需要休养。
……
皇帝薨逝的消息传到江南,一起传到江南的,还有盛七爷和盛国公府的消息。
二皇子看了信,不动声色地对王毅兴道:“毅兴,情况有变。”说着,把信给他看。
王毅兴脸色遽变,吃惊地道:“这……这……这……陛下居然就这么死了?”
二皇子目中含泪,遥望着京城的方向,伤感地道:“父皇这么多年,其实是生不如死。这话说来不孝,但是现下终于去了,我知道父皇终于解脱了……”闭上眼,流下几行泪水。
王毅兴定了定神,想了想也是,夏明帝作为“活死人”,缠绵病榻二十多年,真的是生不如死。
“不过,姐夫,陛下突然死了,咱们的事……”王毅兴有些焦急,一时不知所措。
二皇子胸有成竹地笑了笑,“这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不过,凡事不破不立。父皇这一下撒手去了,咱们的大业,才正式开始呢!”说着,用力拍了拍王毅兴的肩膀。
王毅兴默然半晌,摇头道:“这不是更难了吗?”
夏明帝突然去世,太子理所当然登基,是下一任皇帝。
一登基,二皇子还有什么筹码跟已经做了皇帝的太子斗呢?
二皇子呵呵地笑,“放心。皇祖母还在京城呢。还有四大国公府,你道他的位置有那么稳吗?”
说起四大国公府,王毅兴一下子想到盛七爷,有些着急地道:“这上面还说盛国公弑君!不可能啊!盛国公怎会弑君?——一定有问题!盛国公府如今怎样了?”
二皇子淡淡地道:“盛国公为什么不会弑君?你看这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是吃了他的药之后,父皇才吐血而亡。”
“……那也不算是弑君。最多……最多……是没有治好病……”王毅兴一想到盛家有可能被拖累,顿时脸色都变了,“姐夫,求求你,救救盛国公!救救盛家吧!”王毅兴给二皇子跪了下来。
二皇子低头,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毅兴道:“你真的想救盛家?不计任何代价?”
“只要能救盛家,我无论怎样都行!”王毅兴坚定地道。他不能想象盛思颜被处斩的情景,更不能想象她被流放、被人糟蹋的情形……
二皇子点点头,“跟我来,咱们商议一下。你看,现在看守盛家的,是昌远侯府,我以前跟他们还有几分交情。”
王毅兴站了起来,忙道:“昌远侯府是太后娘娘的娘家,他们一向跟姐夫交好。”
※※※※※※
第169章 相救
“那是以前了。”二皇子叹口气,“现在他们是跟太子交好。”
王毅兴:“……”。
那该怎么办?
王毅兴回到自己房里,呆呆地坐了一夜,想起自己和盛家,还有盛思颜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心里很难过。
他想,不管怎样,他一定要救她。
……
京城的盛国公府外头,昌远侯府的军士盔甲俨然,一动不动地守在盛国公府门口。
盛思颜昨夜一夜没睡,一直在琢磨整个案情,又仔细想了前因后果,和她想帮盛七爷脱罪的关键所在,并且做了许多实验,就打算今日到大理寺为她爹盛七爷伸冤。
她相信大理寺丞王之全,于公于私,这个人都一定会努力帮助她。
但是她不能坐等别人为他们家出力,她自己也要出最大的一份力。
为了先声夺人,引起众人的同情,盛思颜特意挑了豆绿色织锦缎琵琶扣对襟上襦,系着月白色软缎长裙,看着很是娇弱。
她带着两个丫鬟和四个膀大腰圆的男仆从盛国公府的大门里走出来。
她手里有周老爷子送给她的神将府的令牌,出入盛国公府的时候,昌远侯府的军士都不敢阻拦她。
而且他们见她虽然白日里出去,但是到下午就回来了,也就没有多加阻拦,只是派人跟在他们后头。
跟她一起出来的,还有盛宁柏。
如今王氏卧床养胎,还要分心照顾小枸杞。
盛思颜就带着盛宁柏一直在外面奔走。
好在盛宁柏跟他两个兄姐不一样,对盛思颜言听计从,而且他是男孩子,在外面行走的时候,确实帮了她不少忙。
今天,他们要去大理寺听审。
盛国公盛七弑君一案,今日正式公开审理。
全京城的人都涌向大理寺。恨不得亲眼目睹这一盛况。
盛思颜作为犯人家属,有大理寺的衙差专门引领,还是和盛宁柏两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堂上。
大理寺前面真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
大理寺丞王之全在堂上正襟危坐。大红的官袍,映着他背后“明镜高悬”的黑底烫金大红字的牌匾,显得格外威严庄重。
下面坐着五个人,三个是三位国公爷:周老爷子、吴老爷子和郑老爷子,还有一位是太子,以及代表太后来听审的姚女官。
盛七爷穿着一身灰白的囚服,脖子上带着重枷,脚上带着铁镣,拖得脚脖子上都破皮出血。
只一个晚上,他的形容就变得十分憔悴。
盛思颜怔怔地看着盛七爷。轻声叫道:“爹,您别怕,我会帮您的。”
盛七爷回头,看见盛思颜,微微笑了笑。道:“思颜,你来这地方做什么?快回去吧。好好照顾你娘,还有你弟弟……”
盛宁柏一下子红了眼圈,他用袖子抹了一把泪,哽咽着道:“爹,您别放弃。大姊说会想法子的。”
盛七爷看见盛宁柏,微微动容。点头道:“你要听话,听你母亲的话,还有你大姊的话。盛家,就靠你们了。”
盛思颜见盛七爷已经有了赴死的打算,情急之下,轻声道:“爹……娘的身子有些不妥。我治不了,还等着爹回去救娘呢,还有娘肚子里的弟弟。”
盛七爷面色一凝,“不好?怎么啦?”
“怎么啦?”盛思颜苦笑,“您出了这样的事。还能指望娘亲会好端端地没事?”
盛七爷又是感动,又是酸涩,低了头,不再说话,被衙差推到大堂中央跪下。
盛七爷出来之后,陆陆续续又有王之全从宫里带出来的那些宫人被衙差推了出来,统统跪在大堂之上。
盛思颜退到一旁,听大理寺的堂官开始诉说案情的始末。
她这时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爹一早进宫,给夏明帝吃药的时候,夏明帝突然吐血身亡,而及时赶来的太子带着人控制了局面,将盛七爷本来是要马上处斩的,但是到底碍着四大国公府的颜面,还有某种特殊的理由,没有马上动手。
然后大理寺丞王之全及时赶到,才将盛七爷和这些宫人一起从宫里带了回来。
盛思颜忍不住想抹一把冷汗。
若不是那一天她马上去找大理寺丞,央求他入宫,还有求另外三位国公爷入宫说情,她爹盛七爷可能已经不明不白死在天牢了!
幸好幸好!
堂官说完案情始末,太子身后站着的一个内侍便拱手道:“这盛七罪证确凿,请王大人立即判他斩立决!”
盛思颜听了这话,真是被气得要笑起来!
“这位内侍,你只是来听审的,别以为自己能越俎代庖。”盛思颜不满地在旁边说了一句。还罪证确凿……就那些所谓的证据,盛思颜马上就能给举出一千个反例,证明罪证不确凿,不成立!王之全当然对盛思颜特别照顾,给她在堂上安了个座儿,就在周老爷子下首,盛宁柏就站在她身后。
太子看向盛思颜,他认得她,对她点点头,“盛大姑娘,你也是来听审的。”意思是,你也不该说话。
盛思颜低下头,听见王之全开始问那些证人的话。
问了一圈,这些人都一口咬定,是盛七爷亲手喂药,夏明帝吃了药就吐血,所以一定是他弑君。
“……王大人,自从盛七接手先帝的病情之后,整个安和殿的偏殿收卫森严,外人一律不能进。先帝吃的东西,都要由盛七过目才能吃。药也是他亲手喂的。您说,这不是他杀的,还是谁杀的?”夏明帝以前的内侍总管阮同恨恨地说道,“请王大人放我们回宫。我们跟这件事完全没有关系。”
王之全又交叉盘问了几个别的人,包括太医院的太医,还有太后身边的姑姑,都是众口一词。
听上去无懈可击,似乎完全没有问题。
这件事,似乎就是盛七做的。
王之全凝视着阮同。一时没有说话。
堂上静悄悄的,就连外面听审的老百姓都屏住呼吸,想看看被称为“王青天”的王大人如何明镜高悬,找出其中的破绽之处。
过了一会儿。王之全道:“按照大夏律法,谋杀必有动念和手段。盛七有手段,但是不具有动念,不具备谋杀的条件。”也就是说,盛七没有谋杀皇帝的动机,所以不能判谋杀。
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谋杀不能判,误杀肯定是要判的,照样是个死罪,但是就不会罪及妻儿了。
如果真的是谋杀成立。谋杀皇帝,可是要族株的大罪。
误杀的话,还可以网开一面。
毕竟盛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