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贾宝玉新传 >

第17章

贾宝玉新传-第17章

小说: 贾宝玉新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这次满清的皇太后非常生气,后果自然比较严重,多尔衮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被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要不是多尔衮在李自成方向进展顺利,他的摄政王头衔差点都要保不住。

饶是如此,多尔衮还是在清廷正使后派了密使过来,希望唐王悄悄地把昭仁公主送到北京,这不得不让王燃对昭仁公主的魅力惊叹不已。

当然对多尔衮的这一过分要求,与公与私唐王都不会答应。如果按照多尔衮的要求去做,堂堂大明公主岂不等同与歌女?这简直就是对大明的侮辱嘛…

但是唐王也只能在心里愤怒,表面上还得装装样子,以“事滋体大…不敢私自作主…须得上报朝廷…”为由暂时先给应付了过去。

但是有了昭仁公主被劫的先例,而且目前在兖州,南明的保护力量极弱,唐王怎么也不放心让昭仁公主继续呆在清廷的控制区。因此,唐王也想送昭仁公主出去避避风头,正好有了宫秀儿这件事,唐王与昭仁公主便不谋而合,一个威逼、一个利诱…于是第二天,唐王便对前来“逼亲”的多尔衮密使解释说昭仁公主由于受了不少惊吓,心情郁结,由护亲使陪着出去散心去了。什么时候回来?那就得看昭仁公主的心情了…

听着旁边车厢里不时传出的莺声燕语,王燃一阵头疼,自己这哪里是去战场,分明是带队去旅游,而自己就是那没有小费可拿、反倒要倒贴、要四处陪小心的“导游”…

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出了兖州城不久,在安排好昭仁公主的防卫问题之后,王燃便先一步随着宫秀儿的一个手下先行赶往沂水。本来宫秀儿还想着陪王燃一起走,可是昭仁公主不同意,非要与宫秀儿“姐妹”同游,连雪儿也留在了车上。

宫秀儿开始还颇有些犹豫,可是被昭仁公主几句“要和姐姐好好聊一聊…增加了解…增进感情…”说动了心,瞟了王燃一眼后,便改变了阵线。

于是之后的几天,王燃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一方面观察地形,了解军事形势,一方面与满家洞的其它首领一起商讨义军的发展战略。在宫秀儿等人赶到沂水的时候,张汉正按着王燃的吩咐,领着大队人马“打土豪、分田地”。

“打土豪、分田地”可以说是我军当年争取民心的主要政策,正是由于这一政策,使我军获得了广大贫苦百姓的支持。这其实和绿林好汉所谓的“杀富济贫”有一定的相似。满家洞的义军绝大部分是苦出身,在宫文彩的领导下纪律较严,对穷人极少劫掠,但对富人均非常仇视,遇到了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先“杀”再分。

而这次孙光宗组织的行动采取了比较柔和的政策,对民怨极大为富不仁的土豪自然是公审…组织群众控诉…没收财产…惩处首恶。王燃充分体会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许多地主老财被活活打死…为避免义军形象被“妖魔化”,王燃要求张汉一定要严格落实每一项指证的真实性。

对口碑比较好,积善乡里的富人则表现出充分尊重的样子,这些人一般都是知书达理的人家,“知识就是力量”在什么时候都是有效地。当然,人家义军给你面子,这些富人自己怎么也得表示表示,理解地交纳一定的“赞助费”,义军也不是完全地不讲人情…

收缴的财产除留一大部分给自己外,也拔出一部分分给当地的穷人。用王燃对孙光宗的话来说,留下这些富人一方面可以缓和矛盾,避免他们拼个鱼死网破,退一步说也可以为日后留下可抢的对象和余地,不能竭泽而渔吗。另一方面把财产分一部分给穷人,则可以拉拢这部分力量,也为以后更好地获得其它地方的帮助奠定基础。当年闯王能够不战而取诸多城镇,“吃他娘,喝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的传言可是起了绝对性的作用。

义军占领区的老百姓积极性很高,纷纷告发、带路、揭露秘密金库等等,毕竟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因此张汉执行吃大户的行动得以顺利开展。宫秀儿到的时候,这项工作已经到了尾声。张汉基本完成了物资征收工作,义军的家底相对于满家洞时期变得丰厚起来,损失的兵源也得到了相当程度地扩充。

王燃深知兵在精而不在多的道理。在孙光宗兴冲冲跑来告诉说义军现在总兵力已恢复到突出满家洞前的两万人的水平时,王燃开始了大裁军和大练兵。

在调整军队编制方面,义军首领对王燃的这一决定虽然不甚了解,但也没有提出反对,谢启光则是相当赞同王燃的意见。在谢启光看来,义军有许多明军不具备的优点,但战斗力非常低下,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让他对王燃指挥这么一支军队击败清军佩服不已。

王燃自己虽然不太清楚应该如何练兵,但对他而言,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操作,而是“发现人才、让人才发挥”。因此从拟定相关章程到具体安排实施,都是由谢启光这个前兵部侍郎为主、孙光宗为辅完成。

谢启光采用了一系列规则,什么“年纪大者…兄弟两人…父子两人…”等等,将现有义军从两万人精减到一万人,暂时按明军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按谢启光的说法,尽管兵力缩减了一半,但战斗力却上去了一个层次。这个道理倒是好明白,一节新电池和一节旧电池一起使用,新电池也会被旧电池拖得发挥不出效果。

裁减下来的人在王燃的建议下组成了预备役,一部分分给田地,农闲时参加训练,算是军屯。一部分组成地方冶安力量,保护乡里不受流匪盗贼侵扰。

在把这件大事交给了谢启光之后,王燃把心思放在了军事战略的制定方面。目前义军主要聚集在青州南面的沂水附近,按谢启光拟定的方略,下一步应向北发展,与在青州活动的另一股义军配合,攻占青州,窥视济南。

而为避免过早地引起清廷的注意,王燃决定首先向东南进军,拿下莒州及附属的日照。日照在名义上还未被清军接收,但据线报守备的明军早已乘船出逃,所谓的明军夹仓镇巡检司已是空无一人。日照有盐场,在当时由于运输不便,贩盐可说是获利甚厚,这也是王燃当时所能想到了一条赚钱途径。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章 科技强军(上)

如果单从清军在山东的兵力布置来看,王燃“积蓄力量”的策略显然有些保守。义军不论是在东面的日照,西面的蒙阴,南面的莒州等地都没有碰到有力的抵抗。

清军在山东的驻军本来就少,而其中大部分用于保障京城至徐州一线(也即今天的京沪线中北京到徐州一段)以及运河一线,满家洞义军原本控制的地区对这两条线都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这也是为什么清廷花大力气体剿灭他们的主要原因了。

至于青州虽然也驻扎了部分清军,但他们并不承担主要的任务,现阶段的使命只是扼守住青州这一山东半岛通往外界的要冲,防范当地的义军进入济南一带,因而对青州范围内义军活动的控制相对较弱。在诸城等地,县令居然还是李自成派出的人。

满家洞义军唯一遇到轻微抵抗的是在沂水北面的穆陵关,穆陵关地处青州与沂水中间,为去往青州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驻有少量的清军及当地征召的乡勇。

挟新胜之势,张汉率领的北路军没有费多大劲就拿下了穆陵关,从而打开了通往青州的大门。要不是王燃及时派人更换领军主将,这个还没过瘾的老头恐怕会一路高唱“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前进…”一直往北打下去。

在四面都取得“战果”的情况下,请战的呼声自然一浪高过一浪。对此王燃采取的态度是,不管你说的是多么慷慨激昂、含血带泪,一概是“就地休整、不准再战”。

理由很简单,一是如果扩张太快,容易消化不良,二是一旦拿下青州,必然会引起清廷的极大关注,而义军目前战斗力还不足,还不能应对清兵的反扑,更重要的是还没有找到对付清军重新骑兵以及红衣大炮等重型武器的方法。

因此,在义军四面出击顺带练兵的时候,王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科技强军”思想的实现上。按王燃的想法最好是能建造起一座兵工厂,哪怕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兵工厂规模也行,当然红衣大炮暂时是不用想了,只要求能够生产出火器来,毕竟火药时代已经来临了。

可是由于明朝对火器生产控制的非常严格,一般人根本就不了解相关的技术,王燃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对具体的制作方法也是所知甚少,就连基本的火药配方是哨七硫三还是哨三硫七都回忆了半天,火器自然无法在王燃的指导下制造出来,让王燃郁闷不已。

不过令王燃稍微有些高兴的是,他终于在奋斗了十天后,建立了一个集合了根据地所有相关手工业者的初级兵工厂。在实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流程管理之后,传统的冷兵器,什么刀枪弓弩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不仅提高了生产速度快而且质量相当不错。不管怎么说,义军在今后的战斗中再也不用拿着木棒去和敌人拼命了。

王燃是郁闷中带着点高兴,根据守恒定律,自然就有人高兴中带着点郁闷,这人就是王燃的熟人巴哈纳。

巴哈纳在兖州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率领剩下的清军,花了两天的时间携带着三门红衣大炮来到济宁,“十分顺利”地攻下了这座无人把守的空城。

虽然一拳打了个空让巴哈纳有点脱臼,但成功“收复失地”还是让巴哈纳心情大好。反正他的责任在于剿灭满家洞的匪,不管满家洞的匪是自己跑的,还是被自己剿的,“已经基本肃清当地匪徒…”显然是可以作为一条突出的战果上报朝廷的。如果不这样,显然抵消不掉“济宁曾经被匪徒占领”的过,这个道理巴哈纳自然明白。

但是让巴哈纳感到郁闷的是,尽管基本肃清了当地匪徒,但地方却没有因此靖平。除了清军及当地豪强“反攻倒算”造成的干扰之外,别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本肃清匪徒”而不是“完全肃清匪徒”,济宁附近总有一小股一小股的残余匪徒在各处捣乱。

这些残余匪采取的手段在巴哈纳看来非常下三滥,什么打闷棍,放冷枪,点个火,使个绊,劫个人,绑个票…反正就是不和你正面交战。

现在在济宁城,白天清兵绝对不敢落单,出城巡逻更是整队出发,十人以下队伍发生集体失踪的事情屡见不鲜。

而城里自从发生陈员外事件后也没人敢和清军走得太近。济宁首富陈员外在巴哈纳刚进城时,给他送了几个歌女,结果第二天就被人吊死在自家的大门口,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大牌子,上书“汉奸的下场”,旁边还列了一堆他当汉奸的事实,落款是锄奸盟。

这件事在济宁城引起的极大轰动,这个陈员外请的看家护院不少,其中也不乏所谓武林高手,但却被人无声无息地干掉,天亮才被人发现。一时间与清军关系较近的人人自危,要么“破罐子破摔”,请来清军看护,要么收声敛气,不再张扬。

由于清军的口碑在当地老百姓中很差,象陈员外这样“已经倒霉”的汉奸,他的老婆孩子现在日子过的相当艰难,被人戳脊梁骨、指桑骂槐不说,就是迫不得已要买个莱时也得比别人多出十倍的钱,听广大商贩们说还要再针对性地涨价…估计再过一段日子,肉肯定是吃不起了。

这个锄奸盟是由王燃建议发起,由孙光宗负责的一个组织。它的建制是王燃参照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武工队成立的,它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式就是“敌进我进”,在济宁地区拖住巴哈纳的后腿,使其无力它顾,为沂蒙根据地的建设争取时间和空间。

孙光宗作为锄奸盟的首领再次干回了自己的店小二老本行,驻守济宁的“孙记”酒店。人选是王燃提议的,他认为孙光宗是一个当“地下党”的好材料,王燃自己也曾栽在他的手里。当然孙光宗自己也同意这个决定,并非是部分读者想像的那样:王燃故意拆开孙光宗和宫秀儿,造成宫秀儿的心灵寂寞,自己则趁虚而入…

实际情况是,孙光宗虽然不在,宫秀儿也没有感到寂寞。因为除了睡觉等一系列十八禁的时间之外,宫秀儿和王燃两人基本上都在忙着处理根据地的各项事务。偶尔有闲下来的时候,昭仁公主也会闹着要王燃陪着她四处转转,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本来这个时候宫秀儿可以趁机休息,但她也没有,一样和王燃一起陪着昭仁公主逛大街。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章 科技强军(下)

今天显然又是一个逛街的好日子,因为是传统的赶集日子,而且属于那种一月一次的大集,附近乡村的住户都涌到莒州城里买卖物品。

昭仁公主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一早就闯进王燃房间里把他拉了起来。幸亏王燃早有思想准备,昨晚加班将今天该处理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