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囍上眉梢 >

第159章

囍上眉梢-第159章

小说: 囍上眉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我没有任何意见。你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你觉得好就行,你觉得不好,我保证没有人勉强你。”顾凤璋的目光很温暖,像是一个真正的慈父那样慢悠悠的说道,虽然有些话没有说出口,但是有事老爹给你靠的态度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那,他,为什么要……”喜梅心乱如麻,不敢去看顾凤璋的眼睛,只胡乱的问道。

如果他是想要重新追求她,那他跑的远远的去参军,这算什么事!

“因为你啊。他知道你想要救回你阎叔叔一家子,最近一直在为这个烦恼,便想为你解忧。他打算去立一件天大的功劳,赢了丹书铁券来换你阎叔叔他们一家的命。”顾凤璋点了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仿佛天大的功劳就跟街口的白菜一样,爱买几棵买几棵。

“可是,那功劳哪里是那么好立的,太傻了!”听着袁思齐竟然是抱着这个打算,喜梅却是傻了眼。

可就是这样,她却不能否认心里头的确有股暖流流过。

“说易不易,说难却也不难。”顾凤璋点点头,“南边百夷作乱,若是能打败它们,平定西南边陲,那的确是件不世之功。为此他还回了齐家,继承了齐家的身份,以这个这层关系带兵出门的。你且放心,我军在南边用兵屡战屡败,并非是由于兵力薄弱,而是因为南边瘴热的自然环境所约束。小袁是大夫,最懂得这些,他这一站说不定还能混出一点名堂。”

“可他哪里会打仗啊!”纵然顾凤璋这么说,喜梅却还是烦恼。

“他不会打,只要他懂得知人善用,让会打的人替他打就好了。”顾凤璋给喜梅做了个宽心的手势,“他并非一时头脑发热才这么做的,在出战之前,天天来我这里学习,如今他的能力已经并非你当初知道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对他有点信心吧。”

第68章 叮嘱

南边的战事来的蹊跷,大衍朝几十年没有过战火,南北觐服的都让老百姓忘了什么叫南蛮了,开始听说打仗,还以为像是以往那样,派着几万大军过去蛮子们就纳头便拜了,也没放在心上,可谁想到三个月之后传来大败的消息,八万大军打残成了三万,这才让人感觉到山雨欲来的危机。

那八万大军多是关中子弟,故而战亡名单传来,却是哭晕了不少人家,一时家家缟素,哭声十里。民间尚且如此,朝堂上闹的自然更凶,几乎天天都有人吵起来,顾凤璋脸上也罕见的出现了黑眼圈。

自从阎氏夫妇的事情之后,顾喜梅无论是对父亲还是对皇帝都有了些提防之意,言语中也不甚亲热。以顾凤璋那么聪明的人,不可能没有察觉,但是他却什么都没有说,只跟着平常一样待喜梅。

自从南边战败的消息传来之后,喜梅走在京城的路上都能感觉到那种哀伤凝重的氛围,而她很好奇朝廷到底准备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顾凤璋竟然先主动找他去书房了。

“朝廷要对南蛮用兵,我也会一起去,所以提前告诉你一声。”顾凤璋揉了揉眼眶,坐在椅子上很是疲惫的对喜梅说。

“对南蛮用兵?”喜梅听着这个消息着实突然,忍不住张口问道,“什么时候的事?主帅是谁?”

这打仗听起来容易,可是无论是募军还是选将还是粮草兵械,哪个都是要人费神的,不是口一张就能解决的问题,怎么事先没有一点风声?

“再过五天便回出兵,这次由皇帝御驾亲征。”顾凤璋淡淡的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说的话有多惊人。

“什么?下个月?御驾亲征?”喜梅听到这个被吓到了,下意识的就说,“可是朝堂上的诸位大人还没有争出个结果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堂上吵成一团,有战的有合的,还没有弄出个分晓,出兵最忌将相不和,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支撑,这种情况下要怎么能打胜仗?

“文人误国,等那一帮子书生争完,黄花菜都凉了。”顾凤璋的口吻很随意的说,然后看了喜梅一眼,“自从我们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文书之后,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决定了是战是和,然后立马就开始准备了。”

喜梅听到这个,惊愕的说不出话来,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那,那为何还要让他们……”

既然已经有了主意,为何还要放出去让朝臣争论。

“如果朝堂上不闹个人仰马翻,那有谁会相信我们没有准备好?”顾凤璋瞄了喜梅一眼,露出了今天的第一个笑容。

喜梅倒是不难理解他话中的意思,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她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你怀疑朝中有奸细。”

“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不过若无人报信,区区蛮夷小国,又如何敢举兵犯我大衍?”顾凤璋若有所思的摸着下巴,“再说了,那八万大军也败得蹊跷,我总觉得……”

听着他这样说,喜梅便知道早就胸有成竹了,外面摆出来的都是障眼法,怪不得他这段时间忙的紧,连最注重的仪表都忘记了。

“出兵倒也对,只是御驾亲征就不必了吧。毕竟兹事体大,若是出个万一……”喜梅边想边说,话到一半却意识到自己多事了,急急的收住口,抬头却看到顾凤璋正瞅着她笑。

“呃,这些事,我不大懂,只是……”她结结巴巴的辩解了两句,却看到顾凤璋摆手,“无妨的,只是我们两个人在这里,你说些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外面装作不知道就行了。这御驾亲征并非我提出来的,而是圣上亲自要求。其实想来也容易,他已经嫌我功高,若再让我把这南蛮平了,他这皇上会显得更加庸碌无为。所以索性搞出什么御驾亲征的名头,到时候有了胜仗,怎么都是圣上指挥有方,他脸上好看的多。”

“可是,皇上乃国之根本,如果胜仗了还好,若是……”喜梅说到一半,又意识到自己的逾越,顿时低下了头。

还没出征她便想着吃败仗,真是不吉利至极,顾凤璋再好脾气也会发怒吧。

不过让喜梅意外的是,顾凤璋并没有发怒,他只是看着喜梅,点了点头,“那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可是,你认为有我在,还会有败仗吗?区区弹丸小国而已,米粒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待等到大军压境,不出月余便可让它灭国。”

顾凤璋说这话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提高语调,只是坐在那里懒懒散散,可是自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气势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不由得人不信服。

“灭国?”也就是从顾凤璋这话里,喜梅听出他的目的不仅仅是打退进犯的南蛮,而是直接让人灭国,顿时呆住了。

“是啊。”顾凤璋却是点点头,“像是那种小国,最是难对付,今日你大军去了,他便投降称臣,来日你若国内有异动,他便蠢蠢欲动又生事端。我们哪里有那么多功夫去跟它耗,索性直接灭了它的国,让他们学习我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与我们的子民通婚。不过百年之后,世上再无他们一族,我们的边陲也可以永享安宁了。”

顾凤璋不可谓不狠,只是这将入侵的敌人打退和将人亡国是两个概念,后者要投入的兵力和面临的风险要比前者大的多,要准备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听着父亲这么一说,喜梅下意识的就问道,“会不会仓促了?”

“仓促?”顾凤璋听到她这么问,笑着摇了摇头,“我从任职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虑这件事,为此准备数十年,彻底的研究了南蛮几个国家的关系和习性,你说,仓促吗?”

竟然那么早就准备开了?看着言笑晏晏的顾凤璋,喜梅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这个父亲的心计有多深。好多事情你看着突然,但是对他来说,或许已经蓄谋已久,只是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而已。

“我之前就想对南蛮大规模用兵,但是一直找不到理由,这是最好的契机。无论是从准备还是从民心来说,都已经达到了最佳状态。”顾凤璋自言自语道,然后一抬头却看到喜梅怪怪的表情,愣了一下之后却是笑了,“你别那么看我,就算我要打这一仗,也不会丧心病狂的用着几万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嗯,我知道。”喜梅只是稍微往哪里一想,就被顾凤璋看出来了,所以她忍不住尴尬的迈开了头。顾凤璋心机深沉是真的,诡计多端或者叫智计百出也是真的,但是这都不能掩盖他的确是个处处把百姓放在首位考量的人。喜梅常常怀疑他对于自己和母亲的真心,但是她绝对不会怀疑他爱国之心。

“不过,我不会,不代表别人不会。”顾凤璋像是想到什么似的,面色一凝,然后却是忽然笑了,“不过只怕这次要借这个做文章的人要失望了。”

“为什么要跟我说什么?”喜梅听着他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问道。

她不觉得这些甚至称得上机密的军国大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觉得你需要知道。”顾凤璋认真的看着她,然后忽然叹了声气,“喜梅,你不是小孩子了,若我不在,你在家里也要学会承担一些事情了。”

“嗯。”喜梅应了一声,仍然不明白他叫自己过来的用意,虽然顾凤璋要离京是件大事,但是却也不至于顾家离了他就转不了。男主外女主内,在这个世界还是很普遍的事,不管意娘本身怎么样,但是她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在她管理了顾家之后,将顾家整理的那叫个井井有条,就算离了顾凤璋,也照样运转。

确切的说,就算是顾凤璋在京城,也没在家里头操过什么心,他需要忙的东西太多,整天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在家也只意味着所有人要再伺候一个大爷。所以他现在说的这些话着实诡异。

不过,顾凤璋并没有解释太多,他只是打开了书房书架的一侧暗格,然后指着一堆大大小小的匣子说,“我带不走的印信都在这里,你记好了。”

“嗯,好。”顾喜梅应了一声,心想难道是有人想对这些东西动手,所以顾凤璋才专门找她过来吩咐一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也说得过去。这个书房只有顾凤璋再用,他若离开,十有八九会锁起来,有人想要在这里偷走个东西的话几个月也不会有人发现,所以着实危险。于是她想了想说道,“那你走了之后,我可以用你这个书房吗?”

“可是。”顾凤璋看着她,目光有些复杂,但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叮嘱道,“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就不要往外面跑了,多留在家里陪陪你娘吧。”

“那师父那里?”喜梅迟疑了一下,她出门也多去“探监”,倒没有其它活动。

“也尽量少去。”顾凤璋想了想,补充说道,“如果觉得无聊的话,可以请你的朋友过来完,我也会让你母亲对你松一点的。”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69章 拜访

顾凤璋把印信留下来的原因,喜梅终于在两个月后明白了。

北狄?看着城墙外黑压压骑着马的游牧民族,喜梅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快要从嗓子眼儿跳出来了,声音中都带了几分颤音,“他们怎么会来?”

“不知道。这蛮子来的邪乎,姑娘,你别在这儿看了,赶快回府去吧。”汤三跟在喜梅身边,大半个身子护住了她,脸上满是愁容。

顾凤璋去南边并没有带着他,所以这会儿汤三才会出现在喜梅身边。

一半个月前燕笙御驾亲征,顾凤璋也跟着去了,随行的还有一帮子大臣,朝中竟然被抽的了七七八八。那时就有大臣吼过国都空虚并非国之幸事,若北狄南下,国灭只在顷刻。当时人还纷纷笑他妄语,可没想到数月后,这话竟然就变成了眼前的现实。

就在三天前,数百年未踏入中原的北狄忽然南下,不到三日内便围住了京城,一时差点惊起了民变。若不是当时的京兆尹得力,只怕北狄即可已经入城了。

“姑娘不必担心,这蛮子虽然来了,可京都城高墙厚,存粮可供城中百姓食用三年,跟本不惧他们围城。只要我们坚守到大人回来,便可转危为安。”汤三护着喜梅下了城楼,小声的劝慰道,言语虽然焦急,却也没有乱了分寸。

“嗯。”喜梅应了一声,却并没有答话。她知道眼前的情势并不算危急,但是危机却没有那么容易。朝廷十几万的大军刚到南边,若是听到京城围困,匆匆来解围的话,肯定会被南蛮趁追赶。若不来救急,一则城破国亡,二来军中子弟也多是这里的子弟,听着家乡受灾,肯定心在曹营身在汉,那时想要打胜仗就难了。

依照顾喜梅对于顾凤璋的了解,不管京城局势危难,他一定会等到彻底剿灭南边作乱的小国才回来,所以在这几个月中,他们是不会得到任何援助的。

甚至,她怀疑顾凤璋根本就会隐瞒京城遇敌的消息,敦促士兵们全力南进。

京城看起来安然无恙,北狄是马背上的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