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丑女如菊 >

第229章

丑女如菊-第229章

小说: 丑女如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长明家,李长亮安排好柳儿后,将菊花先前的话说给爹娘哥哥和李耕田听·末了又坚决地说道:“你们也瞧见了,柳儿想开了,人都精神了好些,她这病不见得就养不好。再说了,不管养不养的好,我都要娶她,要是爹娘心里不痛快,摆脸色给她看,我就搬出来。”

李耕田听了沉吟不语·李长明却是眼睛一亮,说道:“对,咱们老是觉得柳儿没多少日子了,其实她要是打起精神来,还是能多活些日子的。这中间,不正好能找人帮她瞧病么?”

花婆子抱着李敬文,一边晃悠拍弄着他,一边咕哝道:“唐家没钱?不是治了这么久也没治好?”

李长亮眼一瞪,怒道:“那能一样么?她要是在唐家过的好,干嘛跪着求唐老爷休了她?如今她回来了,自然心思顺畅,再治病就容易好了。我可告诉你,她娘家人不是东西,弄得她有家不能回,要是你也敢摆脸色给她瞧,哼哼,甭怪我不认娘。我可不是孙铁柱那没主意的软蛋!”

花婆子见他满脸煞气,又是委屈又是害怕,不敢则声,转头用袖子抹眼泪。

李耕田沉下脸道:“长亮,有话好好说,你这是干啥?她可是你娘,不是你儿子,你这么大声凶她?”

李老大也板脸道:“我晓得你长大了,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你凶我们,我们一个屁也不敢放,就是不晓得人家看了会咋想。

也是,人家咋想你也是不管的,你就是无法无天的天王老子。”

李长亮拧着脖子道:“谁无事端端地凶她了?要是她有个当娘的样子,我能这样对她?你瞧青木娘和槐子娘,人家多护儿女,她要是也能这样,我保管对她也好。”

李老大气道:“不管你咋想,她不想你娶柳儿是为你着想,不是为她自个。我们还不是怕你伤心难过,要是刚办完喜事接着办丧事,谁受得了?”

李长亮大声道:“那嫂子娘家哩?那时候咱家就是烂房子三间,嫂子爹娘也是不乐意将嫂子嫁给哥哥的,他们也是为了嫂子好,结果哩?因为嫂子喜欢哥哥,她爹娘心疼闺女,就答应了这门亲。不然你以为是你李老大面子大么?还是觉得哥哥是个不得了的人才,将来肯定会发达?屁!人家不过就是心疼闺女罢了。你们咋就不能心疼心疼我,让我顺心一回哩?”

这话听得李老大哑口无言,李长明感慨不已,李耕田则有些尴尬。

李长明抬眼瞧着弟弟轻声道:“长亮,甭吵了,柳儿在这呆着哩,你这么大声吵闹,她心里再顺也顺不起来。你放心好了,这事哥哥帮你。”

他又转头对李老大道:“爹,你瞧这样成不:让长亮出去过。你跟娘自己单过,嫌闷了就到我这来带敬文玩。这样少了好些磕磕碰碰的事,你们还自在。我们都在身边,有事也能照应着。等我手边宽展些,就再盖两间屋子,把你跟娘搬到跟前来。

李老大欣慰地看着大儿子道:“成,就按你说的。不过就算分家,还不是在一个院子里,那不是多事?”他心道,孙金山可不比秦老友他是不可能帮柳儿盖房子的,何况长亮跟柳儿根本不想认人家。

李长明摇摇手道:“这个不要紧。”他对李耕田道:“大伯,村里的香肠作坊空在那,也没人买,不如租给长亮住。本来要是有钱的话买下来最好了,就是银子有些不凑手,咱就算有钱也不能买——要留着帮柳儿瞧病哩。”

李长亮见哥哥出头帮他安排这些事,心里感动,想要说些感谢的话,又不知如何说。哥哥家里也不宽敞,嫂子又要生娃了,他也不能连累他们哩。

于是郑重地说道:“哥这钱算我借你的菊花和槐子也说要借钱给我们哩。我往后一定会还的。”

李长明笑道:“连菊花都答应借钱给你我做哥哥的还能落下?再说,借给旁人我还真不敢作主——我要问问梅子哩——不过借给你跟柳儿的话,梅子是肯定乐意的。要我说,这是好事儿。柳儿要是好好的,你哪能娶到她?如今她落难的时候,你真心待她,白得一个好媳妇。如今咱兄弟俩可是把清南村当年最出色的两个女娃都娶家来了哩。谁能想得到?”

李老大和李耕田低头一想,可不是么?梅子和柳儿当年在村里是最出色的,再就是金香了。

李耕田一拍大腿呵呵笑道:“实在是没想到。我也觉得这是天意哩——老天把柳儿送回来给长亮了可见你们兄弟都是有福气的。那柳儿也是个能干的——不是我说,比梅子还能干哩,梅子娘那时候太护着她了——只要她身子养好了,你们这日子准能过好,有盼头。也罢,要是往常吧,我还真没那个心力帮你,如今哩,你大伯也算攒了点家业就借钱给你,先把村里那房子买下来,你也好安心帮柳儿养病。”

李长亮兄弟和李老大两口子都大喜,李长亮搓着手憨笑,不知如何感谢大伯。

李耕田瞧着这个浑愣子,傍晚骂人的时候威风凛凛,这会儿却有些腼腆起来。

他摇摇头,对李老大两口子正色道:“既这么着,你们也要鼓起劲来帮长亮。长明说的对,你们白得了柳儿这个好儿媳妇,就该想办法治好她——这样才不吃亏。不然,忙一场,到最后她还是死了,那不是白忙活么?长亮有句话说的对,她心里顺,那精神头就好,你老两口就该当她是闺女待,她一高兴,说不定病就好的快。”

花婆子一想,可不是吗,柳儿要是好了,那李家可就赚大了。虽说被休回来名声不大好听,可是要是那名声好听了,她也就不会嫁给长亮了。只有能生娃干活,比啥都强。

再说了,刚才长亮说她不护儿女,还说要是她也护着他,他就会对她好,这让花婆子倍感振奋,决定往后顺着儿子心意说话行事。话又说回来了,就不依他也是不成的,那干啥还要跟他拧着来哩?花婆子觉得自己往常真是蠢。她也不想想,她啥时候聪明过?

她想通后,便讨好地对李长亮道:“长亮,娘也想通这个理儿了,你放心,我一准用心地伺候她,把她这病养好了。咱待她跟闺女似的,她往后也定会跟梅子似的待我好。”

李长亮被她那讨好的模样弄得极不自在,一时不知如何对她—他往常都没好脸色给她哩。

李老大咳嗽了一声,道:“那就这么定了。他娘,敬文睡着了,你去厨房帮梅子一把,这儿也没啥事了。我们来安排明儿成亲的事,你只管跟梅子做饭,再把柳儿照顾好就完了。”

花婆子忙起身将孙子送到房里,再去厨房帮梅子打下手。

这里李老大父子好一番商议,决定亲事尽量简便,为的是怕柳儿撑不住;房子还要费些心思,把那大通间隔断才好住;再就是全力帮柳儿养身子了。

等李长亮将这一切告诉柳儿,又说如今连自己爹娘都同意他们的亲事,村长还借钱帮衬,她感动之余,心里又多了些指望,那精神头越发的好了,晚上还吃了大半碗饭。

第三百二十二章 病去如抽丝

再说张家,天黑了,晚饭还没做,两家人索性合在一块,栅氏、刘云岚跟何氏在厨房做饭,男人们则在厅堂议论刚才的事情。

菊花觉得饿了,先吃了些炒米糖,结果,今儿身体欠佳,毫不意外地吐了个干净。

槐子看她吐得稀里哗啦,虽然心疼却不得主意,忽地一拍脑袋,懊恼地说道:“瞧我这记性,我买了好吃的回来哩;还有长雨也送了些好吃的。你甭吃这个了,尝尝我买的果子吧。”

说完,到处找带回来的包袱,当时跟柳儿娘吵架,他一生气就扔地上了。

张杨忙道:“我提回来,放在你们房间的桌上了。”

槐子忙过去拿了来,坐到菊花跟前,将那包裹放在膝盖上打开,无非是一些干果点心肉干等小食,或甜或咸或香或辣,味儿太重,菊花尝了一点就不想再吃,看得槐子干着急。到底还是刘云岚端来一小白菜蛋汤,碧清的汤色,金黄的蛋花,清爽无油腥味,菊花泡饭吃了一碗,才好了。

吃了些东西,她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凑在青木身边,一面瞧小葫芦,一面问张杨道:“你们县试的情况咋样?刚才吵翻了天,正事却丢下忘了问。”

青木笑道:“我早就要问的。不过瞧他俩那样儿,根本不用问了。赵三叔问小石头的时候,他也是满脸笑开了花,这还用问么?”

菊花笑眯眯地说道:“那也要说说么,也让人高兴高兴。真是的,要是你们三个人县试都过了,这是多大的喜事!没好好的热闹,一进家门倒跟人吵了半天,真是扫兴。”

张大栓乐道:“眼下热闹也不晚么。”随即又纳闷地问道:“杨子,那长风不就只考了一回秀才么,咋你们还要考两回哩?莫不是欺负咱乡下人?”

张杨正嚼果子哩菊花不爱吃这些,正好便宜他——闻言差点呛了·他哭笑不得地说道:“爹,你儿子还没那么大面子让人另加两场考试哩,都是这么考的。长风哥先前在县里读书,前面两场考试就没回来报喜。这也不算啥·院试过了才算取得秀才功名哩。”

青木、槐子也笑!

张大栓还是不懂,不过好歹知道自己闹了笑话,也不再问,于是张杨和张槐说起这次县试的相关情况。据他们说,也没被县太爷刁难,一切都靠李长风打点。

原来,这官场上讲究“同乡、同年、同仁”·李长风一个从清南村走出去的乡里娃,在外倍觉势单力孤。如今,同村的张杨、小石头和刘四顺竟然都来参加县试,而且据周夫子说,刘四顺不敢说,但张杨和小石头是一定能中的,这当然让他喜出望外。他深知自己才智有限,要是这两人能脱颖而出的话·往后走上官场,大家也好有个照应不是。

再者,他也是真关心同村这些弟弟辈的·自然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打点安排,事事妥帖。就这样,他还不放心——李县令跟清南村的恩怨他是知道的,很怕他从中作梗,便找了个机会在丁学政的面前推荐张杨和小石头。

丁学政又有自己的一番想法,他们这些科举出仕的文官,牵牵连连,盘根错节,那一张关系网当中就有师生之谊这个节点。发现人才,提携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国出力,也是为自己铺路。

再者,新皇继位之前,大家都在培养自己的势力,笼络天下读书人,他听李长风说张杨和小石头资质不俗·立即大感兴趣,县试的时候,居然亲自赶到清辉县来了。

这样一来,李县令就想弄鬼也不成了。

张杨不负众望,夺得县试魁首;小石头年纪才十一,那成绩居然紧随其后;就是刘四顺也过了,成绩相当不错。

丁学政大喜,当即要收张杨和小石头为弟子,并让他们府试院试的时候,直接去湖州,他会让李长风为他们打点好一切。

张杨十分犹豫,推说拜师一事要回来问夫子。他并不因为周夫子只是个老秀才而看轻他,相反,他对夫子有种莫名的敬重。

丁学政更加欢喜,这种重情义的学生那是最难得的,便让他们尽管回去问夫子,就算不拜他为师也不要紧。

他们是欢喜了,李县令可郁闷了:早知如此,就该笼络清南村的人,这几个学生是他辖下出来的,却不跟他亲近,反而被丁学政收拢过去了,这可亏大了。

菊花问张杨道:“那夫子同意你拜师了么?”

张杨微笑点头道:“夫子说,就拜他为师又何妨?连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何况他堂堂一州学政,自然能做我的老师。”

菊花深知,这官场上的师生可不是寻常的师生,那是同气连枝的,这一拜,等于拜到丁学政的门下去了。

她轻声问道:“那你可听说皇上……”

她没问下去,难道要问皇上咋还没死?这样的话就算是在家里也不能问的,有一点透露出去那全家就惨了。

青木知道妹妹想问啥,看着她摇摇头。

这皇帝准在玩花样,看样子还能拖个两年不成问题,所谓的“病危”不过是试探众皇子的借口罢了,争来争去的,只苦了老百姓。

等饭菜端上桌,便转移了话题,讨论起李长亮不认孙家这门亲的事来。

张大栓忽地笑道:“不认是不成的,总要憋气些日。依我看,梅子能把花婆子摆布的服服帖帖,李长亮也定会把柳儿娘煮的烂熟。这就叫一物降一物。”

众人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何氏还惦记着柳儿娘咒菊花的事,吃一口饭就骂道:“这老婆娘就是讨厌,从没遇见她这么讨厌的人,花婆子也比她好多了。”

杨氏也阴沉着脸。

刘云岚有些犹豫地问道:“菊花,柳儿能好么?要是能好,这门亲才能结的成,不然往后两家说不定成仇人。”

自下午见了柳儿后,她一直有些心悸—这被休回家的媳妇简直就没有活路哩。她望望青木,不由自主地小心帮他搛菜,待他吃完一碗饭马上就去帮他添饭。

她也不晓得自己为何这样害怕,青木并不曾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