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千城 >

第51章

千城-第51章

小说: 千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就要乘胜追击霍连王主力军。

苏摩合王以逸待劳,等到霍连王和普尔敦王元气大伤,再加上燕朝的外援支持,也就有了足够脱离霍连的本钱,而同时,燕朝也就分化了霍连这个隐患。…………这是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也是友好合作的契机。

桓帝原本不需要参战,但他执意前往,云琅、凤翼等人都是苦口力劝,贺必元更是有负责圣驾之责,当场跪下恳求皇帝收回成命。桓帝不理众人劝阻,冷笑道:“朕的胞妹还在霍连做人质,当哥哥的岂能做个缩头乌龟?这一战,朕必须要完胜!”

众将商议之下,觉得主力前线实在太过危险,还是苦水河的埋伏安全一些,只要弓弩手的射击力度足够,对面敌军根本就不能踏过河来。最后,贺必元带领一万御林军保护圣驾,既能保护桓帝在树林后方观战调度,也能补充替换前面的伤兵。

韩密、凤翼等人在前线激战,杀生震天、火光四起,隐隐约约传了回来,而后方还在等待对岸偷袭者集结。月色清冷如水,映照在桓帝优美利落的轮廓上,因为身着玄铁鳞片铠甲,比之平时多了一份英武之气。对岸的马蹄声不断传过来,令他的心跳微微加剧,似乎连身体里的血流也都快了一些,像是随时就会喷薄欲出!

“应该有两万了。”云琅估着这对岸的人数,低声道。

桓帝没有做声,目不转睛盯着对岸扭动的巨型黑蛇。大概是怕被发现,普尔敦王的部队并没有点火把,训练有素的向两边快速扩散,给后面部队让出整理的空地来。晞白在旁边握紧了剑,也是一脸凝色,大约又过了六、七炷香的功夫,云琅再次低声,“快有三万了。”

时间一点一滴溜走,众人都是屏住呼吸凝神等待。

“四万。”云琅说完这两个字,桓帝便轻轻的点了点头。

普尔敦王的部队挤得密密麻麻,河岸已经有些站不下,先行部队开始下水,今夏水流并不深,此地又是浅滩,才刚没过霍连高头大马的腹部。云琅已经摸到了最前面,待到敌方队伍走到河中央,当先连射三箭,三名普尔敦王的兵士应声落水!普尔敦王部还没反应过来,树林已有无数箭支随后飞射出去,密如蝗雨一般,箭鸣声很快被敌军的落水声、惨叫声所淹没!

一连几波强势的箭雨之后,普尔敦王的人马受损严重,前面的尸体堆积起来,阻挡打乱了后面部队的步伐。有人大喊了一声,“别慌,退后!退后!”但骑兵都是紧挨着往前而行,后退谈何容易,况且马儿也听不懂人话,一时间调转马头也是来不及。如此磨蹭了小半刻,已经又有数千人中了冷箭,退伍这才开始徐徐后退,一时哭喊怒骂之声不绝于耳!

眼看就要超出弓箭的射程范围,桓帝突然跳下了战车,从小卒手里夺过旗帜,向后持旗振臂高呼,“弓弩手!!”众人见皇帝亲临阵地指挥,都是血脉贲张,一个个都是胀红了眼睛,恨不得将霍连人碎尸万段!

在桓帝的调度下,前排的弓箭手整齐退后,换成了两人一组的强弩手,一次三发利箭飞射,距离足足比弓箭的两倍还要多些,等到普尔敦王部撤到岸上时,又是一大片的伤亡!后面的重盾部队慌忙赶上来,在河岸竖盾牌为墙,强弩的射程已经差不多达到极限,即便到了,也被盾牌纷纷挡落下去,普尔敦部总算得以稍作喘气。

有的兵士杀得忘情,几欲冲出去,桓帝却下令道:“穷寇莫追!继续射箭,逼迫他们往回撤,一旦撤回小路峡谷,立即过河封堵住逃脱的退路!”

此时的苦水河里,留下了数万匹膘肥体壮的霍连马,埋足在滚滚血水当中,犹如无头苍蝇一般四下骚动不安。这是早就预料到的情况,当初计划就是射人不射马,一来马儿不容易射杀,二来霍连马体型甚好,留下的马匹也可以做为军需补充。云琅带领刀枪兵冲上前去,将躺在水里呻吟的霍连伤兵解决,再让有经验的骑兵跟上,一人一马朝对岸逼近。中间的空路留了出来,刀枪兵们纷纷涌了上去,在骑兵的掩护下,渐渐冲到普尔敦部进行近身赤搏!

山河变色,天地动容。

眼前杀声震天、血肉飞溅的一幕,深深烙在了桓帝的脑海里,如果一辈子都蜷缩在深宫大院里,就永远无法体会战场上的悲壮凄美!



此次战役很顺利,普尔敦王部被大燕弓弩强箭重创,死伤一万余人,刚刚推出峡谷就遭遇了苏摩合王的部队,重伤病残之下,最后差不多算是全军覆没。而前线也传来了好消息,因为大举二十六万重兵压上,加上凤翼、韩密指挥得当,逼退霍连王部足足退出数十里地!苏摩合王自然不肯就此罢休,桓帝也不允许霍连人喘息过来,早下过命令强攻,因此一路围剿霍连王和普尔敦王残部,直至他们再无还手之力!

青州的捷报很快传回京城,此战燕朝大胜!

举国上下都是一派欢腾气氛,皇宫里也是喜气洋洋,妃子们猜着皇帝不久就要凯旋而归,各自面上都是掩不住的期盼喜悦。不过,太后却听说了一个小道消息,皇帝在青州认识了一名年轻女子,姓韩名姜,乃是青州大将韩密之女,二人来往颇为密切。吴连贵说了个大概,继续回道:“另外还听说,在苏摩合王交换人质的时候,结果出了一个刺客,差点伤到咱们十公主,还是多亏了那位韩姑娘,公主殿下才得以没有受伤。”

“有这样的事?!”双痕惊道。

吴连贵赶忙补道:“娘娘放心,公主殿下平安着呢。”待太后点了点头,又道:“不过,好像皇上很担心那位韩姑娘,每天都要亲自过去看望,所以奴才想着……”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太后和双痕都已经明白过来。

双痕小声道:“照这么看来,那位韩姑娘多半是要到宫里来了。”

太后抿嘴沉默,良久才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后宫里怕是又要闹腾一段日子,不过这种事情哀家也是管不了,还得看佑綦是怎么想的。”

其实,太后得知的消息并非真实情况。

当日交换人质的时候,桓帝正在和妹妹湖阳公主重逢说话,苏摩合王的队伍里突然冒出一名刺客,径直刺向桓帝!刚巧韩姜走了过去,结果被刺客一刀砍在背上,桓帝反应甚快,立即抽出晞白的佩剑挡住刺客,几剑过后,等到云琅等人制住刺客时,桓帝砍掉了刺客的一只手,自己的手臂也负了伤。

后经查实,那名刺客乃是普尔敦王残部的人,立了死志而来,打算刺杀桓帝以破坏整个大局。未免军心动摇,云琅当即封锁了现场消息,对外只说韩姜救公主受了伤,故而才会有太后听到的那些话。韩姜因伤口太长流血过多,几近昏迷不醒,她毕竟还是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在军医面前袒露身体多有不便,好在苏拂刚从沧州赶了回来,快速的帮她做了救治。

眼下大战结束,霍连已经被分了三部,普尔敦王龟缩在西边死撑,霍连王固守中央都城范围,苏摩合王则拣了一个大大的便宜,成功夺得北边最为水草肥美之地。对于燕朝来说,这也是最最令人满意的结局。…………毕竟霍连地广人稀、人烟稀少,随便往那个角落一躲,燕朝也不可能天涯海角的去追,要想彻底消灭实在不大现实。

云琅等人正在准备回京事宜,桓帝也趁此得以休养几天,恰如吴连贵所言,近几日的确每天都要过去探望韩姜。韩姜尚未出阁,每天有一个年轻男子过去探望,并不是太适宜,但桓帝是天子,谁也不敢犯帝怒多嘴什么。况且,两个年轻人互有情意,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仅此一条理由也就差不多够了。

苏拂私下与晞白说到此事,却不乐观,“韩姑娘是个直爽性子的人,若是真的对皇上动了心,那么势必要回宫册妃,恐怕她未必能适应那种拘束的生活。”

晞白想了想,“应该没事吧,总归有皇上会护着她的。”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苏拂反诘,“你也不想想,皇上身边能只有一个女人?即便现在皇上还是少年,就已经有一位皇后、两名妃子,今后还不知道多少莺莺燕燕,韩姑娘又能分到几杯羹?再说,如今后宫的这几位都是世家女子,身后势力非同一般,韩姑娘拿什么去跟她们抗衡?就算单说韩姑娘的性子,也不合适。”

晞白被她问得语塞了片刻,为难道:“这…………,我也说不好了。”他的生命历程简单而纯净,从来不曾想过,身边有几个女人该怎么办,末了微笑,“反正,我是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嗯。”苏拂收起了一贯的伶牙俐齿,眉梢浮起一痕温柔的神色,“晞白,我刚才在想……”说了一半,又止住,“算了,我们去给韩姑娘配药吧。”

此时桓帝正在给韩姜倒茶,不知道还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将茶盏放在床头,温和问道:“今天好些了没有?”见韩姜想要坐起来,抬手止道:“别乱动,当心把伤口碰坏了。”

韩姜抱怨道:“那人真是不长眼睛,砍哪里不好,伤在背上动都不能动,还不如在腿上切一刀呢。”

“哪能像你说那样?”桓帝不由气笑,“难道腿上切一刀就是好的?是不是躺得太久了,身子难受?”上前小心的扶了扶,取了软枕给她倚好,“苏姑娘说了,你的伤还得养几天才能下地,好好养着,免得越拖越好不了。”

韩姜略有一点点羞赧,打破尴尬问道:“你手上好了吗?”

“不碍事,一点皮外伤而已。”桓帝淡淡掠过,笑道:“既没有伤筋动骨,也没有你的伤口那么深,要不是现在天气炎热,估摸早就好了。”

韩姜点了点头,又扁嘴,“没想到,皇上你还会武功呢。早知道你身手那么好,我就不该碍事挡着,说不定你一剑就拿下了刺客,回头好让大臣们恭维皇上神武英勇,再写几篇又臭又长的颂词,把你夸的天上地下无双。”

桓帝闻言乐不可支,大笑道:“不用、不用,朕早就听腻了。”

韩姜也笑,看着皇帝眨了眨眼,“以前还以为皇帝都很凶,不过见了你,才发现和我想的不一样,也挺……”像是琢磨不是恰当的词来,侧头皱眉冥想半日,“嗯,也挺随和……没有架子、还有……”

“韩姑娘…………”桓帝显得颇为犹豫,良久才问:“你愿意和朕一起回京城去吗?”

“……”韩姜睁大了眼睛,没有回答。

桓帝等了一阵,见韩姜始终没有开口的意思,自觉唐突了些,于是起身道:“朕不会勉强你,如果不愿意就当没听过罢。”他转身,面色平静走了韩府内院。

桓帝一路走得极快,也不用辇,回到行宫内殿时,正好赶上云琅有事进来。云琅撵退了众人,近身道:“苏摩合王刚才言明,打算把阿兹尔黛献给皇上为妃。”

“嗯?”桓帝怔了一瞬,反应过来却是一脸不快,“朕没兴趣!让她哪儿来的哪儿回去!”两道剑眉微皱,隐着一阵阵难抑的烦躁。

云琅诧异道:“皇上,怎么发这么大的火?”

“哦,没什么。”桓帝自觉有些失态,缓和口气,“你去告诉苏摩合王,朕答应他的事情不会变,不用再塞个女儿来了。”

“是。”云琅见他心情不佳,没有多问便就告退出去。

桓帝这边固然心情烦乱,然而韩姜也好不了多少,皇帝走后,便让小丫头去叫了自己的父母过来。她一直都是爽快干脆的性子,这次却是斟酌了许久,才做了决定,强撑着下了地,“爹爹,娘亲……”

“阿姜,你这是做什么?”韩夫人心疼自己女儿,慌忙上前搀扶。

韩姜扬起眉目,清晰道:“女儿已经做了决定,打算跟皇上一起回京城去。”

韩夫人大惊,“什么?!”

韩密则要稳重一些,问道:“阿姜,这是皇上的意思?”

“不,他只是问过我。”韩姜摇头,抿嘴沉默了一阵,“女儿仔细想过,京城虽然遥远又不熟悉,可是若是就此分别,今生也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阿姜,你千万别一时任性!”韩夫人不同意此事,劝道:“你要明白,皇上是九五至尊的天子,他的女人,不是谁都做的来的。况且后宫嫔妃那么多,你去了京城,可不比在青州能天天见着,那样的日子你能忍受吗?”

“娘亲……”韩姜微微低头,“能够一生相伴一人当然好,可是他已经娶了那些妃子,又有什么办法?女儿不怪他,只怪相遇的时间迟了一些。”

“你……”韩夫人急得不知说什么好,转头道:“你快劝劝,她这孩子就是这么一根筋,根本就不懂后妃是什么,还偏偏要往……”

“好了。”韩密怕妻子说出不妥的话,止住了她,“阿姜,皇上年轻又有魄力,对你也不错,还因为救你负了伤,这一切都值得你去喜欢他。可是你们不光身份悬殊,性格也不一样,从小到大受的教导更是毫不相同,宫中的生活你未必适应的了。”

“这些女儿都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