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痕 >

第134章

天痕-第134章

小说: 天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样想着,眼前渐渐光亮起来,一片鸿蒙纠结。
    为什么模糊不清?
    他眼前蓦然风起云动,日换星移,转眼阴阳立判,混沌分明,似乎这是一个无限广大,却又微若尘芥的世界。
    整个天地彷佛与己一体,不分彼我,接着,这个世界变得透明起来,扭曲着一层层剥开。
    杨真意识穿越了出去,横扫四面八方。
    一个漆黑闪亮的圆盘平稳无比悬在空中,旋转不休,中心一团乳光,则奇异的朝反方向旋转着。
    杨真恍然大悟,乾坤印的诸多禁制随着他法力增长,终于又打开了两层,上古神器与他的元神契合无间,可掌虚空诸般境界。
    换句话说,乾坤印就此才算真正完成认主,可以纳天地万物,任心意为体用,妙用无穷,可谓保命奇宝。
    而那得自前世的另一件神物轮回印,似乎破了某种禁制,神器被启动灵性,只是那隐隐的排斥感告诉他,轮回印的主人并不是他。
    他从零碎的记忆中得知,轮回印在很久以前属于魔道霸主天魔宗,魔道某次行动中,被昆仑派一代先祖打破阵法,强行夺走,只是法宝特性难以认主,成了鸡肋,收藏在昆仑宝藏中。
    后来昆仑派上代掌门为惩罚莫天歌,在双子峰禁地利用轮回印,布下千年轮回阵,最后机缘之下,落到了杨真手中。
    乾坤印和轮回印之间存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杨真的记忆深处确信无疑,那是乾坤印前世的主人,也就是前世的自己留给后世的使命。
    那个使命便是找到三件上古传说神器,以及他们的主人,去打开不周山的秘密,而他手上已经拥有两件,余下一件仍旧不知去向。
    那只存在修真界的传说,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即是身为新一任王母一脉护法的他,所知也并不详尽。
    他缥缈飞逝的神思渐渐转回眼前,又一个疑问浮现心头,轮回印怎会受魔器内蕴藏的魔力所吸引?
    只因为这两件法宝间的联系,在天魔宗搜魂真君的意料之外,那万无一失的轮回子午阵,硬给破得一干二净。
    神思游走之间,杨真发现,自重新塑体后一直在发生变化的身体,再一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看上去与以前没什么不同,但那五脏六腑、筋骨血脉、活力,却比以前强上百倍。
    最为奇特的是,已经渐渐扩张至与身体一般大小、浑融一体不分彼此的百脉窍穴,更是道门中近乎传说中的天脉大成征兆,寻常修士若非达到通天太虚之境,甚至大乘境,也根本无此可能。
    他体内现在运转着巫道无上之法——天巫术,虽然内心并无太多门户之见,但终归有些许隐忧,只是在天巫术神妙法门下,这缕隐忧转瞬被他抛诸脑后。
    当初他以《截神道》残篇入道,后归昆仑《原始天章》,几经周折,破而后立,他竟先后修习了诸道法门。
    值此灵机大开下,前世今生诸般奇妙法门一一浮现在他脑海,不住演绎其中优劣。
    神道本不分,法有三千,道亦三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修炼法门不亦如此?
    一时间他大彻大悟,所谓玄门、巫门、佛门,甚至妖魔诸道,其中差别也不过是炼体和炼神之间的心法不同,元气不等,层次不一,有的先难后易,有的先易后难,但终究殊途同归。
    可为何今世炼神之法,近乎罕绝人世?
    他突然又想起这个问题,当初师父给他那艰深的《截神道》残篇,正是上古神道法门,在对照之后,他明白了,天巫术本质上也是炼神为主一路。
    然而,如斯神妙的法门为何失传?
    修真界传承历史久远已不可考,法门也演绎变迁了无数代,这个奇怪的问题,并没有在杨真脑海盘踞多久,现实唤回了他。
    白纤情投身的白狐,不知何时已经追到了乱石岗,远远呆望着,不敢接近。
    杨真将乾坤印收到体内,再望向空中,那六面旗令仍旧烟笼黑雾,闪着颇见灵性的金光,相互吸引串行,似乎臣服在漆黑神秘的轮回印之下。
    不住有活物一般的黑气从旗令中钻出,窜入轮回印,每多一分深邃黑暗,旗令中的魔气也随之渐形孱弱。
    六道炼魂幡,他突然想起了魔道一件令修真界闻之色变的法宝。
    传说这法宝乃以无数妖魔精血祭炼而成,每一旗都有着强大魔力,若组成阵法,则可打开六道轮回,威力无边,一旦入阵,神消魂灭,轮回子午阵正是应此而名。
    人质!杨真目光忽然落回一旁,一人仍旧昏迷在地上,神念探去,他惊讶发现在阵中如此长光景,赵启英似乎无甚大碍。
    没有多加思索其中缘故,他得先想办法将眼前两个法宝收起来,免得招来魔道中人注意,现在他可不想节外生枝。
    杨真探手一抓,无形吸摄力狂张,轮回印挣扎着晃悠了一下,还是落到了他手中,黑黝黝的盘面,有着说不出是冷还是热的触感。
    至于那六道炼魂幡,似乎被轮回印摄取了大量精魂魔力,显得萎靡不振,很容易就让杨真收取到手。
    只是手中幻象丛生,令人心旌动摇,他不得不加了几层禁制,才勉强镇压住幡帜的邪气侵袭。
    生死大劫,竟这般容易化解。
    风声忽起,一只白茸茸的小东西已经窜入了杨真怀中,分离不久,却有再世为人的感觉。
    安抚好白纤情,这才将赵启英扶起盘坐好,方送入真元,杨真就发现有一层金光内甲,护着赵启英的神府和肉体,虽然那内甲有些破损,但仍旧运作良好。
    杨真这才明白,为何赵启英竟在如此阴毒的阵法中安然无恙,想来是他体内的轮回印分去了阵法的绝大部分威力,再加上赵启英有如此护身法宝,才得以幸免。
    正在替其庆幸,被他真元破除掉禁制的赵启英身躯一颤,已经悠悠醒转过来,脸色白的吓人,眼神自茫,然而渐渐凝聚,最后定在他面上。
    “魔头……休想我屈服……”神智尚未清醒的赵启英双目一狞,就要大骂出口,却发现他面前另有其人,“是,是杨师弟?”
    “是我,赵师兄已侥幸脱困。”杨真站了起来,正了正衣襟。
    “这,这是哪里?还有……”赵启英企图起身,却跌坐了回去,连日折腾他不仅元气大伤,且内腑伤势仍旧未解。
    “赵师兄莫急,待我先助你疗伤。”杨真不由分说,盘坐到赵启英身后,重重按上双掌。
    圆月高挂,巍峨雄峻的中南山夜色如水,积雪覆盖的奇峰群中,缕缕乌云飘坠,深入群山。
    这时,一道白色长虹划破夜空,摇摇晃晃跌入中南秘境。
    “什么人?”一名糟兮兮的老道从暗处出来挡驾。
    “是我……”来人吐了两字,就猝然跌落在半山雪坪上,喷了一地污血,一根令牌同时摔落在地。
    “门下小辈?”老道一招,令牌落到他手上,略微一瞥后,大步上前,一把将跌落在地的赵启英扶坐起来。
    赵启英披头散发,一张俊脸满是伤痕,挣扎着抬头看了老道一眼,又喷了一口血,终昏死过去。
    老道鬼鬼祟祟望了一下四周,一咬牙,小心翼翼将赵启英提到了怀里,转身驾风冲向前方诸峰相夹的空谷。
    他在空中挥舞了一下,太一洞府山门微开,青光一闪,人已经投入另一个天地。
    与此同时,在中南山一座峰峦中,有几片藕断丝连的乌云。
    乌云当中,竟然有一群魔气缭绕的魔道修士,个个面如铁铸,狰狞恐怖,如修罗地狱所出,为首之人乃是一名青面秀士,他面目阴沉的望着太一山门附近的山头。
    青面秀士正是天魔宗长老——搜魂真君黎彦卿,他困住太一掌门魏元君后,就马不停蹄赶到了中南山,准备利用血妖多弥罗化身的赵启英,打开太一真府,趁太一门内实力空虚之际,一举荡平这道门巨擘。
    悄声无息的黑云中,一个嘶哑的声音不满道:“血魔道那小娘怎么还不来?”
    那人身形精悍如黑豹,面目奇丑,一双绿豆眼闪烁着森寒光芒,锋利如刃的手爪抓着一根骨节累累、血脉横贯的白骨鞭,鞭尾不住地来回伸缩颤动,如毒蛇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照爷爷说,不如直接杀将进去,藏头藏尾做什么?”一个头大如斗的巨汉,挥动着一柄齐身高的双刃阔斧,阴气呼啸荡开了包裹着他的黑云。
    附近几名魔人目光闪烁,望着大汉手中的巨斧,满是畏惧。
    说话的这两人,皆是天魔宗魔尊座下四魔将之一,巨汉乃斗元魔锺童,天生力大无穷,一柄以万年玄铁融太阳金精所炼的巨斧,可开天辟地,横扫六合,名作八荒。
    另一个乃阴蛟魔阿毕达,生性阴险狡狯,身含剧毒,本毒蛟化身为魔,手上白骨鞭鬼神莫测,二者皆乃魔尊座下得力战将,出道数百年,罕有人敌。
    “白痴大头魔,这群牛鼻子要这么好收拾,魔尊大人就不会等到今天了。”蛟魔扭了下粗壮的脖子,不屑喝骂道,他与斗元魔各站了搜魂真君一边。
    “马屁精,要不是你多嘴,火魔和七煞魔都一起来了,我们四魔将几百年没有机会一起出动了,哼。”斗元魔锺童血红双瞳凶光一闪,扭着身子,浑身骨头“咯咯”作响。
    “笨蛋,有搜魂真君大人在,想让那两个家伙领走我们的功劳么?”蛟魔阿毕达手中的白骨鞭倏然变长,绕过青面人,闪电抽在巨汉晃动的八荒斧上。
    锺童大怒,本半蹲在云气上的他猛然跳起,八荒斧抡了半圈,劈向蛟魔。
    本丛聚一堆的魔人见状,驾云退潮一般散开了许多。
    蛟魔龇牙怪嘶一声,手中白骨鞭如爆豆一般跃动着骨节,伸缩如蛇信,就要迎上。
    “蠢材,都给我住手!”青面人身形微动,两缕青风将麾下两魔将兵器举重若轻地带了两圈,各自送了开去。
    锺童闭上嘴巴,捧着大棒委屈蹲了回去,嘴里还犹自不甘叫着:“马屁精……”闹得后面一群魔人窃笑不止。
    蛟魔缩到一边,又低声对青面人说了什么,大摇大摆钻入了另一团黑云中。
    此番在天魔宗长老和两名魔将率领下,数十名魔道修士大举出动,这等实力足以扫平一个中小门派。
    千百年来,魔道一直为佛道两门极力打压,处在全面下风,只得老实待在北方极地和一些穷山恶水所在,不敢动弹,这群无法无天的家伙早就憋了一肚火,已经到了不得不释放的时候。
    但事情会如他们所愿么?
    太乙殿外,皎洁的月辉洒在广场殿落间,两名十六七岁的值守道童左右各自盘坐在门廊前,窃窃私语。
    “清松啊,听说最近门里在炼九转金丹,那可是能让我们提升到金丹期的好宝贝。”
    “你又作白日梦了,就算炼出来也轮不到咱们,谁让我们不是掌门一支?”
    “嘘……别让人听见了。”叫清风的道童赶紧压低了声音。
    “怕什么?”清松满不在乎的撇撇嘴,“自天德师祖下山后,师父也不管我们了,三天两头往外跑,也不知道在那上京城日子过得多美呢。”
    “无量天尊,看来我们师兄弟六根未净,罪过,罪过。”清风手里的拂尘摆了摆,眼观鼻,鼻观心,端坐了起来。
    “你……”正觉诧异的清松忽然发现殿前出现了一个人影,当即醒悟过来,心中暗赞师弟眼尖。
    “掌灯。”天狗老道提着人,晃悠着,三两步就迈进了大殿,扫视着两名犹自发愣的道童。
    “参见师叔祖。”两名道童赶紧起身迎了上来。
    “看好他。”天狗道人脸色沉重地吩咐道,放下手中的人,就待离去,忽又转身面向两名道童:“你二人先去丹房取些疗伤丹药,就说师叔祖吩咐的。”
    “可是师……”清风苦着脸大为不解。
    “没什么可是,快去!”天狗老道神色一凛,猛一甩袖,走出大厅没了踪影。
    两名道童面面相觑,师叔祖跟往常大不一样,没了那疯癫之态,不管如何,他们只能领命。
    直躺在大厅地毯上的赵启英,就在这时睁开了眼睛,轻若鸿毛飘身立了起来,机警闪身上前,轻拍两掌,两名刚要步出大殿的道童便倒在地上。
    他草草整理了一下衣衫,缓步走到殿外石阶上,回头望望那块书有“太乙殿”的匾额,再深深吸了一口太一真府的空气,绽出了一个诡谲的笑意,猛然飞天而起,如蝙蝠一般扑入了夜幕中。
    天狗老道忽然出现在太乙大殿前广场上,摇了摇头,伸指向一旁两翼偏殿一角打了个手势,随即一阵风消失不见。
    第二章 神雷阵
    在牌坊高耸的太一山门前,方才消失的赵启英又潜了回来。
    山门石兽附近的看守道人奇怪上前道:“这位道兄,半夜三更,你出府做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