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孝女难为 >

第21章

重生之孝女难为-第21章

小说: 重生之孝女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刁氏见李氏一句不落的顶嘴,气的脑袋疼,揉着额头叹气:“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说你们两口子也要紧着点儿,总不能啥都靠他姑姑,大兰丫头的聘礼不是还在么?赶紧的想法子把房子翻盖了,这三间土坯房漏雨又漏风的,寒碜的不像样,将来怎么给大宝说亲?”

卫大兰出嫁,沈家给了二十两聘礼,这钱虽然李氏收着,卫守业也宽裕了不少,隔三差五的就找李氏要几个大钱打酒喝,有时也去小赌一把,早就花掉了几百个大钱。猛的听到老娘说要拿这钱盖房子,心里不由得一阵不舒服,翻盖房子是正事,到时候两个姐姐肯定会伸把手,现在自己手里刚宽裕点儿,这钱要是都拿去盖房了,不还得紧巴巴的过日子?卫守业吧唧着嘴吞吞吐吐的说道:“娘,那点儿银子。。。。那也不够啊,要不找我姐再商量商量?”

刁氏埋怨:“你就是正经事儿不上心,我都打听过了,陈家有门路买便宜的青砖石料,咱们也不贪多,就先把这三间正屋翻盖了,有个十几两就够了,等过两年宽裕了再盖厢房,到时候俩丫头嫁出去,大宝娶媳妇地方也够用了。”

卫守业蔫蔫的打不起兴致,李氏却听得眼睛一亮,自己手里那点钱早晚也被卫守业糟践了,早点翻盖了房子也是了了一桩大事儿。当即就扯了卫守业起来,催促着他去陈家。

卫守业不耐烦的甩来李氏喊道:“去什么去?你看我这一脸的伤能见人吗?”

刁氏翻着眼皮叹气:“你们都给我消停会儿吧,过两天我自己跑一趟。”

第三十九章 刁氏

宝珠跟着陈老爹一大早就去了工地,已经打好了地基,正在起框架,眼看着是一天一个样,整个酒坊的规模雏形已经显现出来,宝珠兴奋的东看西看,规划着将来那间屋子做酒库,哪间做粮仓。

快晌午时候,宝珠跟柳芽儿已经择好了菜,却还不见张氏过来。芽儿娘问:“宝珠丫头,你娘咋还没过来?等着她拿肉来烧菜呢,我这儿馒头都蒸熟了。”

宝珠也纳闷,正要回家去看看,就看见张氏走了过来。

“娘,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家里还没收拾完么?〃宝珠问。

张氏把肉递给芽儿娘,把宝珠拉到一边,从怀里掏出个布袋子低声说:“珠儿,娘跟你商量个事儿,你卫家奶奶想托咱们给捎带几车料,这银子都给拿来了,你看这。。。。”

宝珠突然觉得脑袋嗡嗡的疼,怎么又是卫家啊,好好的就不能消停会儿?当即打开布袋子,见里面总共十六两银子。

宝珠无奈问:“娘,他们要多少车?”

张氏说了个数,正好是三间瓦房用的料,银子却是按市价六成给的,宝珠好笑,他们打听的还真是清楚。陈老爹并没有张扬自己买料的价钱,但是每十车就在工地当面结一次帐,架不住有心人留意,还是知道了底价。

宝珠冷了脸,把银子递给张氏说:“娘,这个忙咱们不能帮,还是把银子给他们还回去吧。”

张氏叹气道:“珠儿,冤家宜解不宜结,咱们前两天刚把大宝爹给得罪了,现在不帮这个忙也说不过去,再说了,人家又不是白要,这不是钱都给了么?”

宝珠扶额:“娘,不是我记仇,是这个事儿咱们不能这么做,你想想,人家这石料铺子跟砖窑又不是卖不出去货,有钱都不赚,为啥要便宜四成给咱们呢?”

张氏一脸不解的望着宝珠。

宝珠道:“那是人家给周家的脸面!咱们欠了周家的人情不感激,反而拉着卫家一起占便宜,你觉得这事儿对么?”

张氏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听宝珠说完又看看银子她也犯了难,支吾着又说:“珠儿,你说的也对,可是。。。人家周少爷家大业大的,不一定就计较这些啊。”

宝珠皱眉说:“周家未必会在乎几两银子,但若是咱们拿着周家的人情转手送人,那肯定是要计较的了。”

张氏还要再说什么,陈老爹领着两个人过来,正是卫守业和刁氏。

刁氏头发盘的一丝不乱,身板儿硬朗,也不用卫守业搀扶,健步如飞的就走到近前,笑呵呵的说:“我刚一琢磨,回家呆着也没事做,就跟守业来这里看看,没想到你们又起了这么大一片宅院,听说是盖的酒坊?月娥,你这苦日子可算是熬到头了。”

张氏低着头不语,却是满面羞红的跟小姑娘一般。刁氏又转过头冲着陈老爹说:“根生啊,我看见你家的厢房和院墙啦,没想到这才一两年的光景,你就把日子过得这么红火,月娥嫁了你,这以后算是享福了。”

陈老爹也憨笑着应和,宝珠冷笑,心想刁氏这两顶高帽子送的还真是时候,说来说去不就是来占便宜的么?宝珠担心自家爹娘被捧的迷糊了再一口答应,得赶紧把话说清楚才行。

宝珠笑眯眯的开口说:“卫家奶奶,你着过来的正好,也省的我们再去找了。”

说着就拿过来银子递给刁氏,刁氏并没接,只是抬眼疑惑的看着张氏。

宝珠说道:“卫家奶奶,你家这个忙我们帮不了,不为别的,你也知道这是我爹托的别家的人情,我们自家占个便宜也就算了,要是再帮东家西家的,没得让人误会,还以我们在中间赚差价呢。”

卫守业嗤笑:“哼,谁保证现在就没。。。。。”

“守业!”刁氏一声呵斥打断了卫守业。

宝珠笑笑装作没听见,走过去,也不管刁氏接不接,一把将银子塞到刁氏怀里。

刁氏叹口气,抬眼只看着张氏:“月娥,我也知道这事儿得让你们费心,但凡是银钱宽裕一点儿我也不至于来麻烦你们不是?当年我寡妇失业的一个人带大几个孩子,差点儿都饿死,也亏着守业他大姐二姐嫁出去还贴补着娘家,这才给守业成的亲,保住了老卫家的香火。眼下大宝这一两年也该说亲了,他大姑姑又守了寡,二姑姑过得也不宽裕,我这么大岁数还要跟着操心,这是没办法啊!”

刁氏说完举袖子擦了一把眼泪,旁边的卫守业似乎也一脸感伤,陈老爹低着头不吭声,张氏的眼圈红了。

宝珠一看,心想这是要打同情牌了?不管真假,张氏已经感动了,再让刁氏说下去恐怕白送几车料都有可能。

宝珠忙笑道:“卫家奶奶您真是过虑了,大宝他有这么多的姑姑姐姐给操心担待着,还怕没房子住?还有原先我家的木菌子不也给你家了么?这要是种好了,一年也有两三两银子的进项,您家大富大贵着呢。”

刁氏抬眼皮仔细打量着宝珠,宝珠照旧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腰上还系着围裙,一身半旧的衣裙干干净净的透着利落。刁氏深吸一口气,又想起自己身边儿的几个丫头,大兰性子软没主意,刚过门就让婆婆捏在手心里,连娘家也不让回。二兰私心重,小兰也是个不懂事的,俩丫头在家也不知道给她们娘帮把手,弄得李氏见天的指桑骂槐。

眼前这个年纪最小的孙女却是能干通透,听这一番话说的头头是道的,想来外面的事也没少帮着陈根生忙活,还有那木菌子,听说也是这丫头自己琢磨出来的。如果当初留下了这个孙女,那现在也能里里外外的把家里张罗起来了。

刁氏放柔和了眼神,望着宝珠缓缓说道:“宝珠丫头,我这做长辈的想跟你说几句贴心的话,不知道你听不听得?”

宝珠心想这还真是啥样的儿子就有啥样的娘,又来一个充长辈的。当下点头示意:“嗯,你说吧,卫家奶奶,我听着呢。”

刁氏叹口气道:“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恨,但是也不能总记着仇不是?这做人呐,还得往前看,谁就没个为难的时候?一家子骨肉血亲,以后也说不准就是谁帮谁。”

宝珠冷笑,这老太太还真是会说话,先贬低你小气记仇,再许个空愿,难怪卫大兰死心塌地的买了自己,恐怕没少被自家奶奶说贴心话吧?

“卫家奶奶,要说我记仇么,这个自然是记得,卫小兰和卫大宝推我下山,险些要了我的命,卫家婶子在河边揪着我头发扇我耳光,卫家大叔在我家当着我爹和沈老板的面儿就要打我,这些我都记得可也没报复不是?不仅没报复,我娘还把木菌子都给了你家,这还不够么?我躲着你们还不行么?难道要我跟傻子似得追着倒贴你们才叫大方不记仇?还有,我劝你以后别再跟我说什么骨肉血亲的话,我现在姓陈。”

宝珠说完抱了双肩,冷冷的看着刁氏。

刁氏不知道是气愤还是羞愧,浑身筛糠似得抖个不停,张氏看不下去,埋怨的看了宝珠一眼就要上前,

宝珠喊道:“娘,咱家的房子赶工期正等着用料,您别忘了,这盖房子的钱还都是借的呢,万一不能及时完工,咱家砸锅卖铁也不够还债的。”

张氏脚步顿住了,站在原地好半天才呐呐的说:“是啊,。。。。他奶,不是我们不帮,这。。这是人家周少爷给引荐的砖窑和料坊,我们也做不了主。”

宝珠扶额,得,自家娘这一句话就把周仕显给卖了,算了,卖就卖吧,总算是没犯糊涂又答应了卫家。

旁边卫守业跳了起来:“啥?周少爷给的你们石料青砖?为啥给你们?这块地也是周家的,都给你们啦?”

宝珠气道:“关你什么事?少在这儿胡说八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次卫守业没发火,托着下巴,眼珠子转来转去的在宝珠身上打量,半响才冷笑道:“行啊,老陈,你这聘礼要的够划算的啊。”

宝珠还没听明白卫守业说的什么意思,蹲在一旁的陈老爹蹭的站起来,涨红了脸指着卫守业骂道:“你别跟我胡说八道,我们陈家不卖闺女!”

第四十章 雇工

刁氏和卫守业走后,陈老爹又跑到前院儿工地忙活,张氏留在后院长吁短叹。

宝珠劝道:“娘,你有啥不好受的?哪有他们家这样的,占不到便宜就一堆废话,谁就该让着他们啊?你看看我爹,为了省一份小工的钱,还不是自己搬砖抗料?”

芽儿娘一边熄火盛菜一边说:“宝珠她娘,刚才我手占着没往跟前去,耳朵可是没闲着,我都听到啦,宝珠丫头说的在理儿,没的说人家为难不帮忙还不依不饶的,你可别烦糊涂,谁也不欠谁的。”

芽儿也开口助阵:“婶子,我宝珠姐可不是小心眼儿的人,那种木菌子的法子还不是都教给全村儿人知道啦?”

张氏叹气道:“我晓得,我这不也没说什么嘛。”

芽儿娘说:“那你就别唉声叹气的了,让孩子看着心里也不舒服,我听宝珠丫头刚才说这盖房子的钱还是借的?那你还不赶紧顾着自己,尽操心别人家干啥!”

张氏又叹了口气,伸手接过菜盆摆好,去前院招呼陈老爹叫人吃饭。

酒坊盖了一个多月,到了二月下旬才完工,房班子结算完工钱,陈老爹又找来木匠打门窗,订做的木甄和铝锅都陆陆续续运过来,沈家粮食铺子预定的稻米,陈老爹多付了刘老二脚钱,二百斤一车,五趟才都拉完。

酒坊的门窗还没做好,陈老爹白天看着工匠做活,晚上在家吃过饭,关照完娘俩锁好门,自己又去守夜。一连几天下来,陈老爹眼坑就凹了下去,人也消瘦不少。

张氏在家烧火做饭喂鸡,隔三差五的还要忙地里活儿,宝珠是家里酒坊两头跑,一家人都累的不轻。

这天晚饭时候,宝珠又说自己去守夜,陈老爹和张氏说啥也不肯答应,姑娘家家的,没有门窗住一夜,谁家父母也不放心。宝珠只得搬出柳家兄妹做救兵,说是叫上他们一起去。

张氏犹豫道:“珠儿,你柳家婶子跟芽儿这阵子可没少帮咱们忙,再给人家叫过去守夜不合适吧?”

宝珠说:“娘,这个我有打算过,我想着等咱们开张了就雇柳家的两兄弟做帮手,咱们给开高些工钱,也不白麻烦人家一回。”

不说现在要上夜看院子,将来就是酒坊开张了少不了要加班加点,只靠陈家三口根本就忙不过来。而柳家父子三个都是壮劳力,家里却也只三亩地,人手富裕,两个半大小子能吃能干,一到农闲却只能摊手在家里干坐着。

陈老爹点头赞同,又跟宝珠合计,酒坊现在刚起步,酿酒还有等待发酵的空闲时间,并不适合雇佣长期劳力,短工按天计价正合适。爷俩商定完工钱就去了隔壁柳家。

芽儿娘一听就欢喜坏了,不敢相信这么好的事儿能落到自家头上。村儿里有去镇上做工的,不但要有熟人担保,还要交保银。跟着师傅学徒,搭上伙食费一年半载的出了师才给工钱,陈家的虽然是短工,但是一开张就给算钱,一天十五个大钱还管饭,这要是一个月能出十个工,月底结算那可就是一百五十文呐,比镇上那些店铺伙计挣得都多,养家糊口都够了,还不耽误地里的活儿。

柳大叔憨笑着说:“这俩臭小子在家闲着也是吃白饭,一把子力气没处使,老陈你用得着他们尽管使唤就是了,乡里乡亲的哪还用给啥工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