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孝女难为 >

第18章

重生之孝女难为-第18章

小说: 重生之孝女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珠又新蒸了五十斤稻米,和剩下的酒糟子混在一起做酒胚。这一次发酵的时间比较长,足足等了半个月才起缸开封。这天正好是九月初九,宝珠架上木甄开始烧火蒸酒,这次出了三十多斤。

宝珠倒了碗新烧的酒给陈老爹尝。“珠儿,这第二锅的酒度数不够啊。”

宝珠给自己也倒了一碗,缓缓的滑过喉咙,酒香悠长,不如破掳那般辛辣浓烈,却是甘香绵长别有一番滋味。

宝珠问:“爹,那这第二锅的滋味如何呢?”

陈老爹咂咂嘴又喝了一大口才说:“虽然是不如头一锅的畅快,但是慢慢的喝就能琢磨出味儿来了,让人还想接着再喝。”

宝珠笑着说:“爹,咱这新酒就叫二锅头。”

秋高气爽,宝珠和陈老爹雇了刘老二的骡子车去了镇上。这次车上只有陈家爷俩,还有一排酒坛子。宝珠装个五个十斤的,又把两样酒分装了些样品。

骡车直接进了城,在庆源楼前停下,宝珠和陈老爹下了车,站在门口迎客的小伙计上前招呼,将他们引到里面。

不愧是镇上最大的酒楼,装潢的富贵非常,上下两层,楼上雅间,楼下大堂摆了十几张红木圆桌,每一桌跟前有乌木的屏风隔开。还不到午饭时间,只零零星星的坐了几桌人。

爷俩落座,宝珠招呼跑堂的小二说道:“先不急点菜,掌柜的在么?我们有事要找他谈。”

小伙计打量了宝珠跟陈老爹一番,还是请了掌柜的过来。掌柜的是个瘦脸的中年汉子,下巴刀削的似得,穿了件富贵团花的绸子长衫,来到跟前坐下,问道:“二位找我有何贵干?”

宝珠把两瓶酒放到桌上,开门见山的说:“掌柜的,我们是来卖酒的,您先尝尝,合意的话看贵店要不要也卖我们的酒。”

掌柜一听就乐了,并不去碰那酒,只是盯着陈老爹问:“你们是哪个酒坊的?”

陈老爹有些紧张,看了看掌柜,又看看宝珠,张半天嘴才说道:“我们。。。我们这是自己家酿的。”

宝珠忙说:“掌柜的,您还是先尝尝吧,我们虽是自家酿的,比镇上的大酒坊一点都不差。”

掌柜笑一声,招呼小伙计取来酒杯,斟上半杯,一口饮尽。喝完愣了一下,点头道:“不错,是好酒,不知你们要卖什么价钱?”

“您喝的这个是破掳酒,八两银子一坛,一坛十斤。这边还有二锅头,五两银子一坛,也是十斤。”宝珠报的是批发价,之前在家跟陈老爹商量过,来庆源楼吃饭的客人非富即贵,酒楼里卖的也都是高档酒,自家的酒零卖一两银子一斤也没问题,再让两分利给酒楼,所以就定了这个价钱。

掌柜的又斟上满满一杯二锅头,细细品尝,“嗯,这酒是好酒,价钱也公道,这样吧,给我给各来一坛。”

宝珠愣住了,不解的问:“掌柜的,请教下,贵店一天能卖出去多少斤酒呢?”

“一天三五十斤总是有的。”

宝珠又问:“那。。。怎么只要这么点呢?如果是价钱不满意的话。。。。我们还可以再商量。”

掌柜的笑道:“姑娘,其实这两坛子酒,我买了也是自家喝的,咱们这酒楼里已经有供酒的酒坊了。”

“那也不在乎多一家啊,何况你也说了,我们酿的酒好。”

掌柜的眼神闪了闪,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要不然。。。。。你们说个价钱,酒方子卖给我怎样?”

宝珠愣在那里,原以为今天一出来就能把酒卖光,再和酒楼商议下订单,自家有了长期的生意做,以后也不愁没钱赚,没想到头一家就吃了瘪,当下浇灭了心头的兴奋劲儿。

“这是我家的祖传秘方,不卖的。”

掌柜并不坚持,起身告退,命小伙计拿了银子去搬酒。宝珠厌厌的跟着小伙计出了酒楼,走到马车前,接过银子,递了两坛子酒给小伙计。陈老爹见宝珠耷拉着小脸儿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忙劝道:“珠儿,咱这两坛子酒就卖了十三两银子,本钱早够了,你咋还不高兴呢?”

宝珠自然是不高兴,这个结果和自己原先预想的相差太远了。见陈老爹担心,就强笑道:“没事的爹,车上不是还有三坛子么,我在想咱们还去哪家卖。”

镇上除了最大的庆源楼,还有两家比较高档的酒楼,陈老爹和宝珠坐着车又去了这两家,结果和庆源楼一样,都赞这酒好喝,却不肯在店内卖。

陈老爹和宝珠跑了半天,转遍了镇上几家规模较大的杂货铺,结果都是有专门供酒的酒坊,陈家的酒再好人家也不收。有几家小铺子倒是有意要货,但是一听价钱就作罢了。

宝珠坐在回去的车上,盯着剩下的两坛二锅头,除了庆源楼要的两坛,杂货铺的老板也要了一坛破掳,却也说是自家喝的。问题出在哪儿呢?宝珠闷闷不乐的想着,理不清头绪。

第三十四章 有贼

回到家,张氏听陈老爹说酒卖了二十多两银子,也是高兴。宝珠见爹娘都满脸是笑,也不好扫兴。强打着精神,连同上次剩下的八两银子,一共三十两都交给了张氏保管。

张氏问:“珠儿,你不是说还要酿酒么?这银子既然要用,就先放你那儿吧。”

宝珠叹气,掌柜的虽然买了酒,但是不摆出来卖,酒楼的客人就不会喝到,只那两个人,一坛子酒能喝上很久,而且以后还会不会再买也不得知。

宝珠勉强笑道:“娘,你就收起来吧,等要用时我再来要。”

张氏将银子装进陶罐,照旧藏到了炕洞里。吃过晚饭,宝珠早早的就回屋歇下了,躺在炕上反复难免,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怎么自己酿的好酒却卖不出去呢?

一连几日宝珠都闷闷不乐,这天跟着柳芽儿上山捡柴禾,已是深秋,山路上都是落叶和枯枝,踩上去沙沙的响。柳芽儿兴高采烈的走在前面,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宝珠姐,我家的木菌子收了七斤,卖了一贯多大钱呢。宋嫂子家收的没我家的多,不过也有两三斤,还有牛二叔李大嫂家的。。。。”

宝珠笑笑:“你这身衣裳也是你娘新做的吧?”

柳叶儿穿了件鹅黄色的新夹袄,发髻上扎着同色的头绳,小脸儿衬得是鲜嫩可爱。

柳芽儿害羞的说:“我娘还说多亏了你教我们种木菌子呢,今年又卖了几石粮食,差不多就够给我大哥说亲了。”

宝珠问:“那你娘相看好媳妇了没?中意谁家的闺女啊?”

柳芽儿撅嘴说:“谁知道呢,就怕以后有了大嫂,娘就不疼我了。”

宝珠听得好笑,追上去牵了柳芽儿的手,俩人玩闹着捡了大半捆柴禾才回家。

半夜时分,宝珠被一阵响动惊醒,外面似乎有声音,对面屋里的陈老爹也被惊醒,披衣服下床。宝珠连忙喊住:“爹,别出去。”自己也翻身下床把油灯点上了,冲着窗户外面喊道:“谁在外面?”没有人回声。

过了会儿,不见有动静,陈老爹拉开门闩,漆黑的院子静悄悄的,检查一番,也没见人影,张氏说:“别再是野猫吧?天还没亮,赶紧睡吧。”

转天一大早,宝珠起床,昨晚睡得不踏实,哈欠连天的出了房门。陈老爹刚从后院过来,面色紧张。宝珠问:“爹,后院有人动过?”

陈老爹点头:“嗯,墙头扒掉了两块砖,地上还有脚印儿,估计昨儿夜里有人进来了。”

宝珠大惊,村子里【文】民风【人】淳朴,从【书】来没【屋】有鸡鸣狗盗的事,难道是专门冲着自家来的?

张氏也紧张起来,忙跑到屋里,从炕洞掏出来藏钱的陶罐查看,发现银两都在才算放了心。

一家人吃过早饭坐下来商量这事儿,宝珠说:“爹,要不咱们把后院儿的院墙加高吧,好歹也能防范着些。”

陈老爹点头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平常我下地,家里就你们娘俩,就算没这个事儿也该门户严实些。”

陈老爹昨晚回屋,躺在炕上也是半宿没睡踏实,他倒不是担心银钱,想到自己一出门,家里就只剩两个女人,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张氏说:“几道院墙就一块儿都修整了吧,西厢房的顶子也破了,今年夏天里就没少漏雨。”

宝珠说:“那干脆重新盖吧,还有东厢的茅房和猪圈,本来都是凑合着搭的,怕也不牢固。”

一家人商量半天,最后决定院墙和厢房都一起收拾了,不过张氏的意见是厨房盖土坯的,本来是茅草房,能换成土坯的就可以了,何况正房还没翻盖。宝珠和陈老爹却想盖成青砖大瓦房,连院墙也用青砖。

张氏皱眉:“这要是都要用青砖,算下来得不少银子。”

陈老爹合计下说:“先把厢房盖起来,再加盖一间,差不多得用二十几两银子,家里的现钱够用,将来翻盖正屋时也有个临时住处。”

宝珠举双手赞成,见这爷俩都一门心思要用青砖,张氏也无奈点头同意。

盖房子是大事,陈老爹下午就出了门,找了房班的班头问啥时候有空,正好是农闲,房班子里人手齐全,随时都能开工。陈老爹一听赶紧的就去买料,青砖石料木材一车车的往家里拉。村里人见了自然过来搭话询问:“老陈,你这是要盖房子啦?”

陈老爹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心里却畅快,自家的房子还是父亲那辈修的,住了几十年的土坯子,现在就要翻盖成青砖大瓦房了,虽然只是厢房,陈老爹还是满心的欢喜,干活儿浑身都是劲儿。见有人搭话忙笑着说:“就厢房重新修整下。”

“修厢房用这么多的青砖石料?你可真阔气,这是在哪儿又发了财吧?”卫守业不知道什么时候钻了出来,酸溜溜的说。

陈老爹当做没听见,推着一板车青砖继续往家走,卫守业跟在后面说:“陈老哥,我这也打算着翻盖那几间老房呢,你知道我家人多,房子不够,大宝再过几年也该说媳妇啦,这天天把我愁的啊。。。。你这青砖啥价钱买的?干脆咱俩一块儿去置办,还能讲讲价。。。。”

陈老爹不停脚的说:“我这砖都买办齐了,卫兄弟你嘴皮子好头脑活,自己去买也能讲个好价钱。”说完也不看卫守业,自顾自的走了。

卫守业停下脚,愤愤的哼了声,抬头看看天色,该吃饭了,就晃荡着往家走去。

选了吉日,陈家就破土动工了,陈老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打地基搬石料和泥打砖墙,自己也充当份小工的差事。张氏带着宝珠在院子里盘的临时大灶上烧水煮饭。

盖了大半个月,到了冬至节那天,新房子终于完工了,丈高的院墙,崭新的大门连着门洞,迎门墙后面两间青砖大瓦房,宽宽敞敞的一间厨房,雪白的墙壁新盘的大灶,张氏把饭桌支好,三把木头凳子都摆放整齐,笑着说:“饭桌以后也不用再收起来了,这下地方可足够宽敞啦。”

陈家原先的厨房进深不到三米,摆上饭桌就下不去脚,所以每次吃完饭都要靠墙收起来,这次陈老爹把厢房足足往外阔了一倍,好在院子够大有地方,两间厢房盖的宽敞豁亮。

宝珠坐下说:“爹,现在厨房也够宽敞了,赶明儿把我屋子里的粮食都挪过来吧。”

陈老爹自然答应,张氏旁边感叹到:“这以前啊也不觉得,自从这新房子盖好了,我咋就越看老房子越破呢?”

宝珠暗笑,这就是对比才有差距,新厢房不仅宽敞,也高出来正屋老大一截,整齐的院落崭新的砖墙,倒是衬得三间土坯子正屋愈发的破败。这次足足花费了二十八两银子,比预算还多,结完了工钱,存钱的罐子里只剩下二两银子和几百个大钱了。正屋要翻盖的话至少也要三十两银子才够,宝珠望着墙角卖不出去的酒又开始发愁,啥时候才能挣到大钱呢?

第三十五章 订单

柳芽儿母女过来串门儿,芽儿娘围着院子转了好几圈,羡慕说:“宝珠娘,你这院子和厢房盖的真气派,连茅房的弄得这么讲究,咋不把正房也翻盖了呐?”

张氏笑道:“还不是银钱不凑手?他爹和宝珠都一心想着先把院墙盖起来,顺带着也收拾了厢房,我这也是听了他们爷俩的。”

芽儿娘点头:“这样也对,你家人口少,这院墙盖的高高的,住着也踏实。”

张氏陪着芽儿娘唠家常,宝珠领着柳芽儿看新屋子,柳芽儿好奇问道:“宝珠姐,这还空着一间呢,这么好的房子咋不搬进来住?”

“我喜欢挨着爹娘近一些,这房子留着将来翻盖正房时候再搬过来。”

柳芽儿摇头,“这么好的房子闲着真是可惜了,要是我说什么也要搬进来住个新鲜。”

宝珠打趣:“好啊,你来给我娘当闺女,这间房就留给你住。”

柳芽儿仰着小脸哼声道:“我倒是想当你家的闺女呢,陈大叔跟张大婶都紧着你一个疼,我都羡慕死了。”

宝珠被逗笑了,“你爹娘又不是不疼你,这不刚赚了钱就给你做新衣裳了?我还羡慕你有两个哥哥呢。”

俩人说说笑笑一阵,芽儿娘来叫柳芽儿回家。因为是厢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