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魔眼 >

第135章

魔眼-第135章

小说: 魔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末的手指越转越快,那柄青竹剑也越飞越快,与此同时拉出的虚影也就越来越多。
    最终一道碧绿的剑影,拖着长长一串二十几道虚影,在空旷的四周盘旋飞舞着,突然间劈啪一声,那柄三尺长剑暴闪出刺眼亮光!
    转眼间,原本仅仅只是二十几道虚影,此刻已然化为数百亮影,和着阵阵风雷之声与一道道飞窜的电芒,数百道亮影交织成为一道细密的剑网。
    接连更换了数种遁法,看着那漫天飞舞的剑影,言末清楚自己终于真正把握到飞剑的精华。
    身与剑合,并非只是那种简单的驾驭飞剑的方法,真正的身与剑合、身剑合一是将剑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身体的延续,让剑成为另外一个真正的自我。
    这个奇特的自我,虽然并不能够运用道法或者法宝,不过却可以施展各种遁法,甚至一些道功心法。
    令青竹剑越舞越快,言末在飞舞的剑影之中,不停地领悟着剑身合一的诀窍,他将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功法,一遍又一遍地运用出来。
    在不停的运用之中,言末隐隐约约感觉到青竹剑也拥有自己的脉络,如果按照这些脉络来运使力量,不但控制变得更加灵敏,所需要花费的法力也少了许多。
    舞着舞着,言末仿佛明白以剑入道者修炼剑丹的用意,剑丹十有**和金丹一样,可以和身体构成一个完美的融合。
    剑与丹合,原本是最为脆弱、也是威力最大的金丹,一旦与剑相合,不但能够弥补金丹脆弱的缺点,更能够发挥其强大威力。
    不过转念间,言末又觉得这招实在太过冒险。
    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剑丹一旦遇上比它更加坚硬犀利的对手,岂不是连同金丹一起毁灭?
    虽然高妙的剑法能够弥补力量的不足,不过力量的差距并不是完全能够以技巧加以弥补,这样想来,剑丹也不是那样完美,还是老老实实炼制一把惯用的飞剑来得更加合适。
    言末将剑一收,青竹剑轻轻飘落在他手里,看着这柄剑,言末脸上微微带着一丝苦笑。
    虽然是一柄飞剑,不过当初炼制它的原因,却只是为了制作一件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这柄青竹剑几乎没有什么攻击能力,但是要自己重新再炼制一把飞剑,一来没有那种必要,二来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总有些舍不得。
    或许这就是“缘”,言末只能够自己安慰自己。
    突然间不知怎么回事,言末暗自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他所用的就是这柄青竹剑了。
    虽然青竹剑的本质甚差,不过当初无意间在制作它之前,曾经将它内部的脉络贯通,再加上灌输其中的乙木精华,这柄青竹剑可以说是半个生灵。
    这样的一柄飞剑或许没有其他稀奇之处,不过却容易炼出剑魄、剑魂甚至是剑灵。
    将炼炉送入工厂空间,此刻所用的炼炉是以当初那个木鼎为原型、加以改进之后的成品。
    和当初那个木鼎比起来,这个炼炉单单里面就有三尺方圆,再加上缩尺成寸的道家奥妙,所以里面的实际空间颇大。
    虽然这个炼炉看上去,仍旧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木头疙瘩,不过四壁却用“络银”链网绷紧加固。
    那炼炉里面青蒙蒙一片,唯独正中央飘浮着一朵莲花形状、散发着白光却隐显五彩的灵火,四周的乙木精气和从底部源源不断冒出来的灵气,恰好是那灵火最好的燃料。
    用电脑在资料库里面搜索了一遍,将所需要的炼灵的材料罗列了出来,一一投入到那炼炉之中。
    只见原本一点灵火,转眼间却将所有材料紧紧包了起来,四周的青气则徐徐地卷动着。
    将青竹剑放入炼炉之中,言末用一根银针迅速刺破食指,只见暗红色的血珠如同一串珠炼、滴落到炼炉之中,这气血精华便是结魂,成灵的根本。
    用嘴轻轻吮吸着食指,言末看了一眼手里的材料。
    用来炼灵的大部分材料,并不是什么难以弄到的货色,唯独其中一种叫做“软凝灵膏”的东西颇为难得。
    此物和龙涎香一样,全都是动物的分泌物,很难到手,这让他感到无奈。
    乾隆五十七年六月,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大抵太平,只是在边缘局部小有动荡的年头。
    虽然各州各府、每个城市、每个乡村,都可以看到许多衣衫褴褛的乞丐,更有在儿女的发髻插上草标,临街而卖的穷人,不过这也丝毫不妨碍那一派丝竹犬马的奢华景象。
    特别是在运河之上,来来往往的船只以及两岸排成长龙的车队,绝对是一番少有的景象。
    令言末微微有些感叹的是,几个世纪之后同样出生于这条运河边上的他,就再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繁忙的景象。
    二十一世纪的大运河,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类似长城的古迹,而非以往那条贯通南北的运输命脉。
    运河的风光已然不再,以往的繁华全都凝滞在人们的传闻中。
    风铃渡是运河边上的诸多渡口之一,因此和其他的渡口一样,这里也聚满了人,每天总是有几班客船路过这里。
    运河上这样的客船价钱都不贵,不过没有舒适的床铺,有空位就让人上船,没有空位时,如果说好了不要睡铺也可以上船。
    渡口边上有用柴草搭就的茶棚。
    因为六月中午时分的太阳,毒辣异常,所以就算那些脚夫伙计,也会凑上几文钱,要上一壶残茶,躲进茶棚里面歇息。
    不过言末和罗莉却没有那样做。
    这两个人正半躺半坐在岸边的斜坡之上,无所事事,言末信手采了几片细长的水草叶子,在那里扎着蚂蚱和蜻蜓。
    这是几天之前,他在一个卖艺老头的身边看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学会的手艺,天眼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用,确实令言末感到诧异。
    言末悠然摆弄着那些水草,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感到这种悠闲的生活也确实不错,这个时代虽然缺少了许多东西,虽然没有电脑没有电视,不过能够享受到的东西绝对比原来那个时代多得多。
    以往的他,绝对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沿着大运河,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地逛过来,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够品尝各色美味。
    此刻他正等待着其他人和他会合,或者他和别人会合。
    一个月前,他终于接到了传讯火符,那火符上并没有写明大魔殿所在的位置,只是说要大家在六月十八之前到达京城。
    那火符原本还说,沿路上的一切需用,都可以到当地的庙宇道观支取,不过罗莉显然对清茶淡饭不甚有兴趣,她是一个有钱而且享受惯了的人,所以就这样一路游玩而来。
    想要坐船也是罗莉心血来潮突然提出的要求,不过言末也有些厌倦在烈日炎炎下、在风沙尘埃四扬的碎石土路上赶路,所以很轻易就答应了下来。
    正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一片急促的马蹄声。
    十几个大汉骑着骏马来到渡口,为首的是一个鬓角飞翘连着络腮胡、圆头豹眼、颇有几分猛张飞气派的人物。
    或许因为天热,这些人大多数光着膀子,只穿着贴身短袄,不过那些短袄有些与众不同,隐隐约约泛起一片金属光泽。
    这群人个个带着各自的兵器,仿佛丝毫不在意朝廷禁武的号令。
    “各位父老乡亲,在下飞云豹李童,在这里给各位见礼了,在下和兄弟们这一次是要前往北地降妖伏魔,所以要借用一艘渡船,各位就等着下一趟吧。”那为首的大汉高声喝道,说话间他迈步走进了茶棚。
    原本待在茶棚里面歇息的人们,纷纷跑了出来,对于这群不服王法、不受管束的江湖中人,平民百姓大多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一时间,言末和罗莉的身边变得热闹了起来。
    虽然没有人敢站出来和这些江湖人公然对上,不过私底下骂骂咧咧的却不少。
    就听到有一个三十多岁小贩模样、瘦猴般的家伙,在那低声嘀咕:“***,又是去攻打什么大魔殿的王八蛋,但愿这些家伙全都死在那里,一个也别活着回来,这样一来天下就可以太平许多。”“谁说不是?”旁边的老头说道:“前两年那白莲教闹得厉害,这一次又是什么讨伐大魔殿,看样子,这些亡命之徒好像是以这个借口想要上京城,以我看来又要出大事。”“这倒难说,因为我听说攻打大魔殿还真有其事。”一个商人模样的胖子说道:“我和镇江金山寺的法正和尚有交情,年初路过镇江的时候,我曾经去拜会他,那时候就已经看到他在操练小和尚们,别说,那可算是让我真正开了眼界。
    “我从来没有想到,那法正和尚居然有如此神通,金山寺的和尚有那般厉害,不过我也就是从他们闲谈之中,听说了大魔殿的事情。
    “听老和尚的口气,这一次诛魔行动乃是十几个门派联名发起,最终集合了佛道两家上千个门派,前前后后准备了五十多年时间。”听到这样一说,惊诧之声四起。
    过了一会儿,那位老者说道:“可如今,整天骚扰平安、让人不太平的,好像全都是那些江湖人啊。”“那些江湖人是唯恐天下不乱,他们习武干什么?还不就是为了恃强淩弱、打家劫舍?如果天下不乱,他们到哪里去抢?”有人抱怨道。
    “话也不能那么说,习武之人中也有好的,人家少林武当弟子就很不错,还有那保镖的不也是为福一方?”那商人笑了笑说道:“在我看来,眼前这些人根本就是土匪,他们有什么资格去除魔卫道?还不是想要趁火打劫?”“有见地。”立刻有人应答道。
    那人是个始终沉默不语的高大汉子,古铜色的脸庞,一根粗大的辫子缠绕在脖颈之上,言末注意到,那人的手掌粗糙得就像是麻石一般,边缘更是青黑色一片。
    “阁下也是江湖中人?”那商人同样有几分眼色。
    “如果你把那些人看作是江湖中人,那么我算不上,其实我可以告诉各位,江湖之中还有江湖,不同的江湖一般来说互不相干。”那人笑着说道:“就拿那些佛道两门来说,他们同样有他们的江湖,他们忙于除魔降妖。
    “我所属的江湖又和那群人不同,他们靠的是人多势众,名分好听的叫帮主门主,难听的就是山大王,一味好强斗狠,一心扩张地盘,这些人之所以北上,我倒是知道原因。
    “现在江湖上不知道谁散布出消息,说那大魔殿里面金银满库,珍宝无数,更宝贵的是一些灵丹妙药,只要吃了就可以立刻成仙,就是这样一个消息,让每一个江湖都乱了起来。
    “那些佛道两门的人或许还不知道,在他们身后早已经跟随了无数居心叵测、一心想着趁火打劫、捞取好处的家伙。”听到那汉子如此一说,众人纷纷点头,突然间老者问道:“难道你不是那样打算?”那汉子轻轻一笑说道:“我压根不信那种传言,那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从秦始皇开始到当今万岁,哪一朝哪一代没有千方百计求取过?又有哪个皇帝得到过?
    “我也算认识几位修道高人,我从来不曾听他们说过有那样的仙丹,我看他们为了长生,整天修炼打坐也颇为辛苦,如果有那么好的仙丹,他们会不吃?
    “不过我对佛道两门花了那么多心思和代价准备的这件事情,非常感兴趣,这样的热闹可不是随便可以遇上。
    “听老和尚说,那大魔殿里面总共只有三个魔头,但是从他的口气听起来,他们花费五十年时间,聚集了几千高手,却未必有几分胜算。”听到这番话,众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那个商人首先说道:“不至于这样吧,如果实力相差得那样悬殊,佛道两门的那些人岂不是去送死?如果那个什么大魔殿如此厉害,怎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魁梧汉子淡然说道:“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江湖之中还有江湖,我听老和尚说,佛道两门和大魔殿的争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传闻每五百年他们就会有一场大厮杀,虽然人数众多,不过佛道两门一直以来都不曾占据上风,所以这一次他们精心准备了如此之久,就是为了彻底消灭这个可怕的宿敌。”正说话间,远处又是一阵马蹄声响起,不过这一次来的人全都坐着马车。
    从最前面的马车上,下来一群道士。
    言末用天眼扫了一遍,这些道士几乎和凡夫俗子,没有什么两样,从后面的几辆马车上,下来了一群同样手持兵刃的江湖中人,不过这些人看上去像是同个门派的子弟,无论是穿着还是兵器全都差不了多少。
    和刚才那群山大王比起来,这些人显得客气许多,不过也显得更为骄傲。
    “呵呵,富可敌国的金三爷居然也来蹚这浑水。”草棚里面转出刚才那群人,为首的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曹爷,在下哪有心思蹚什么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