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90章

凤鸣宫阙-第90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若不喜,也尽可换。”沛阳侯夫人笑了笑,一脸的兴味:“不过那个叫緑翡的,却是不必换了。”

陶君兰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沛阳侯夫人。沛阳侯夫人挤了挤眼睛,笑容一片灿烂的拍了拍她的手掌:“不管如何,我是你的义母。你叫我一声母亲,我总不能辱没了这个称呼。”

陶君兰重重的点点头,由衷的说了句:“谢谢您。”

沛阳侯夫人却是没再多说,改而说起别的话题:“你年岁也不小了,孩子的事情也要早日计划起来。不管端王如何宠爱你,孩子才是你唯一的依仗。”

陶君兰顿时被这话弄得脸颊绯红的低声嗫嚅:“这才刚成亲呢。再说,王妃都还没有孩子,我若是——”

“糊涂。”沛阳侯夫人恨铁不成钢的掐了掐陶君兰的脸蛋儿,语气里又有些宠溺:“别忘了,端王是为什么迎娶侧妃的?”

陶君兰回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当初之所以要突然给李邺弄个侧妃,不就是因为端王妃多年无子?当下苦笑一声:“我倒是忘了这茬了。”

“你也不必怕因为这个有了争分。”沛阳侯夫人道:“反正早生晚生都是一个结果。你可明白?早点儿生,对你自己有好处。她生不出来那是她的事儿。”

陶君兰红着脸应了:“我明白了。”

“趁着年轻容易生养多生两个,也多个保障。”沛阳侯夫人耐心的谆谆教导:“男人都是一样的,有了孩子,心也就慢慢收敛了。对你也就更尊重了。娶妻生子,说白了也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儿?”

陶君兰仔细的在心底琢磨了一回,倒是觉得有些道理。又忍不住揣测——不知道当初沛阳侯夫人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然怎么说得头头是道,如此笃定?

不过这个也仅仅是揣测一下罢了。再多的,陶君兰却是没再多想了。毕竟,她还没那么无聊。

她心里在意的,还是关于说的那句换丫头的话。;

第一卷 第129章 初一

沛阳侯府一共陪嫁了四个丫头过来——还有两个管事嬷嬷,不过都被陶君兰派去管陪嫁庄子了。身边就剩下四个丫头。四个丫头除去青枣,其实也就只有三个。一个是緑翡,一个是红螺,还有一个叫碧蕉。

其中,緑翡是最不起眼的,容貌最为平凡不说,就是伶俐程度也是最一般的;。若不是沛阳侯夫人提醒了一句,她倒是还将注意力放在最为伶俐的红螺身上。

如今的沉香院里,还有两个王府的丫头:燕儿和果儿。这两个都是年岁不大的,不过规矩都不错。倒是正合用。尤其是燕儿,本就是熟悉的,虽然几年没见,可难道还能生分了不成?

在沉香院里,陶君兰最信任的,也就是燕儿和青枣。外加一个丁嬷嬷和青姑姑。这四个,可以说是她的左膀右臂了。其余的,她是真的一个也敢贸然信任的。尤其是沛阳府带出来的那三个。

她也是打算慢慢找借口换了那三个人的。不过那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不然的话,实在是太打眼了。

当从沛阳侯府出来的时候,陶君兰见李邺似乎喝了酒,身上有些酒气,面颊也有些红晕。倒是唬了一下:“你怎么还喝上了?没喝醉吧?”

李邺摇摇头,在陶君兰掌心写道:“喝了两三杯,怎么会醉?”

陶君兰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仍是道:“回去熬一杯醒酒茶喝了。”虽然知道肯定没人敢一个劲儿的劝酒,可是却多少还是有些不满意:就不该给李邺喝酒的。李邺当初中毒后身子底子一直不大好。

许是喝了酒的缘故,李邺一路上也没什么精神,靠在陶君兰的肩膀上眯着眼睛养神。把陶君兰心疼得不行。

一路回了府,陶君兰立刻吩咐人去熬醒酒汤,又亲自铺床:“快去躺一躺。下午倒是也不必起来了,晚上吃饭我叫你。”

李邺含含糊糊的“唔”了一声算是回答,倒是也没啰嗦就在床上闭上了眼睛。末了还非拉着陶君兰一起:“陪我。”

陶君兰哭笑不得的挣了一下:“别闹,等喝了醒酒汤我就陪你。”不然一会儿丫头送醒酒汤过来,见了这幅情景该怎么想?

李邺却是不愿意,胡搅蛮缠:“那就不喝了。”

陶君兰恼了,怒瞪他一眼:“别胡闹!”

李邺这才委屈的松了手。可那副样子……陶君兰顿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末了在他腰上恨恨的掐了一把:“你就装吧。两杯酒罢了。就成这样了?”

李邺“吃吃”的笑出声来,一下子也不迷蒙了,一双眼睛亮得跟天上的星星一样,语气低沉:“你纵陪我又如何?”

他这么大方就承认了在装醉,倒是让陶君兰更恼了:“让人瞧见了,我还要不要脸了?再说了,你也好意思!你可是端王爷!”末了说着说着自己也笑了,给了他一个白眼;“亏你还真能装。还委屈呢——”

李邺倒是也没觉得脸红,反而笑得更加厉害了,说得也更加直白了:“我可是真委屈了。你是我的妻子,陪睡可是天经地义的。”

听见那重重的“陪睡”两个字,陶君兰的脸不可遏制的红了。

两人纠缠了一会儿,没等李邺得逞,倒是醒酒汤来了。李邺一面喝汤,一面戏谑笑看陶君兰。直将陶君兰看得不好意思才作罢了。

等喝完了汤,打发了丫头之后,李邺便是以刚才就说好了的理由,直接就拉着陶君兰上了床;只不过,上床之后一时半会的倒是睡不着了。耳鬓厮磨之下,李邺的手更是渐渐的不安分起来——陶君兰虽然竭力阻止了,可是哪里又是李邺的对手?不一会儿也就气喘吁吁面红耳赤眸带春意了。

结果,一下午谁也没睡了午觉。倒是叫了一回水洗身子。

叫水的时候,陶君兰羞窘得不行。不过好在送水的是丁嬷嬷。丁嬷嬷一向严肃惯了,倒是没让陶君兰觉得太过不好意思。

晚上用过了晚饭,陶君兰和李邺正看着书,冷不丁的却是听见燕儿过来禀告:“王妃身边的紫玉姐姐过来了。”

紫玉是端王妃刘氏身边的大丫头,这点陶君兰还是知道的。一面觉得狐疑,一面她忙还是让人将紫玉放进来了。

紫玉和端王妃其实挺像的——这里却不是说容貌,而是说面上的神色。刘氏整日冷冷的,紫玉也是一脸冰霜,连笑容也没有一点,仿佛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笑似的。知道的明白她脾性就是如此,不知道的,只觉得紫玉眼高于顶,没有规矩。

陶君兰倒是知道这个,也没放在心上,只笑着问了一声:“可是王妃有什么话要你传给我?”

按照陶君兰的想法——既然是来了沉香院,那肯定是来找她的。不然还能干嘛?所以当紫玉看向李邺,冷冰冰的说了一句:“我是来寻王爷的。”时候,陶君兰还楞了一下。

她真没想到,人家居然是来寻李邺的。这样一来,倒是显得她有点儿自作多情了。她颇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李邺没有起身的意思,只冷冷的扫了紫玉一眼。

陶君兰也没吱声——方才太尴尬了,这会她是打死也不想再开口了。而且,紫玉这个态度,她多少也有点儿不痛快了。好歹,她也是侧妃不是?这么大刺刺的上门要人,可有点儿打脸了。不管是端王妃刘氏的意思,还是紫玉没想到这一点,可都打的是沉香院的脸不是么?

再说了,她还真有点儿好奇紫玉找李邺到底是干嘛的。所以当然不会开口,更不会主动回避。

紫玉似乎有些急了,鼻子上沁出一层汗来,末了才看了一眼陶君兰冲着李邺提醒道;“王爷可别忘了,今儿是初一了!”

陶君兰看了青枣一眼,青枣点点头:“今儿的确是初一了。”

陶君兰这才恍然大悟了——初一十五,李邺要去端王妃那儿过夜的事情,她是从青姑姑那儿听说过的。不过之前她倒是没想起来而已。

这么一明白,她自然也就想到了紫玉过来的意思了——这是怕李邺不去端王妃那儿,故意过来催人的。这可真是……陶君兰忍不住看向了李邺。

李邺面上什么表情也没有,更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很显然,李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不想去了。

紫玉又看向了陶君兰,目光里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像是在指控陶君兰故意绊着李邺不放。陶君兰看在眼里,可却也当是没看见,只在一旁低头含笑不言。按理说,她是该劝李邺过去的。毕竟这也是一直以来的规矩。可是她却是不想开这个口。

第一,她不想去故作大方,第二,她也不想勉强李邺。

其实在她看来,不管她开口与否,只怕端王妃和紫玉都是一个想法,觉得是她在搞鬼。所以她又何必惺惺作态?不如干脆缄默算了。至少,还少费些口舌。

紫玉不甘心的又催促了一次。

李邺仍是不动如山。

“王爷想坏了规矩不成?”紫玉再开口的时候,语气有些冷了,这幅神态越发的像端王妃刘氏了。带着那么一股子冷傲的味道。可是端王妃这么说没关系,大家也不敢如何。但是紫玉不过是个丫头罢了,这样的语气和神态……那就有些不恭了。

“紫玉姑娘,你是什么身份?”别人还没怎么样,青姑姑便是忍不住了,冷笑着开了口质问:“你敢这样和王爷说话!规矩都白学了?”

紫玉瞬间涨红了脸——她还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呵斥呢。当下倒是也不敢回嘴,只是心里气恼得厉害。末了到底放软了语气,对着李邺道:“王爷,王妃请您过去。”

李邺这次终于有了动作,不过却不是起身,而是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紫玉退下:这是摆明了不想去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这个缠着李邺不让他去主院的帽子是戴定了。不过当下她仍是没开口劝李邺,只是低头垂目当做什么也没瞧见。

紫玉看了看李邺又看了看陶君兰,最终气恨的走了。

等到紫玉出去,陶君兰这才嗔怪的看了李邺一眼,又推了推他:“真不去啊?”

李邺似笑非笑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乎将陶君兰的那点儿小心思都看透了似的。

陶君兰没敢再开玩笑,更是心虚的不敢再看李邺一眼。

结果李邺倒是也没客气,随后大摇大摆的示意丫头们铺床,他准备就寝了。

陶君兰皱着眉凑上去,低声和他商量;“要不你去书房睡一夜?不然王妃可该记恨我了。”她虽然想独占李邺,不愿意他去其他女人那儿。可是她却也明白,端王妃只有初一十五两天,的确也是够少了。再说了,人家是正她是侧,她不该再过分的。

李邺挑了挑眉,趁着丫头不在一挑眉低声反问;“你怕她?”

这么一问,倒是让陶君兰顿时就有点儿哭笑不得了。这哪里是怕不怕的问题?不过她也算是看出来了。李邺这就是故意的——他根本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只怕她再怎么说,他也不会走的。

当下她也不好再说了,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凶巴巴道:“睡觉。”可心里多少却也有点儿小小的窃喜和甜蜜:其实她也明白,李邺不肯去端王妃那儿,多少也是顾念她的想法。毕竟这才是新婚。他若真就这么爽快走了,她也未必就会高兴。虽然理智上接受了,可是心里么……;

第一卷 第130章 规矩

陶君兰以为端王妃刘氏肯定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了,必然会兴师问罪,然后将这件事情栽在她的头上。甚至,她都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可是谁知道,第二天竟是什么也没发生。就是她主动去请安,端王妃也没有任何异样之色。

反而,端王妃这么说了一句:“倒是我忘记了,如今还是你的好日子。昨儿紫玉也是擅自做主过去,我已经罚了她了。”

端王妃这么一说,陶君兰倒是不好再多说了,讪讪的笑了一声:“紫玉也是遵循旧例办事罢了。也不算错——”

“陶妹妹也这样认为?”端王妃眼中一亮,似乎有些欢喜:“我也是这个意思,没规矩不成方圆。你说是也不是?”

端王妃这话里包含了许多讯息。但是最为明显的,还是强调规矩两个字。至于为什么这样强调规矩,怕也是为了提醒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譬如,绊着李邺不许他去正院这件事情,那就是绝对不允许的。

端王妃的话说得十分隐晦,不过陶君兰却是都听懂了。当下心头暗笑一声,态度顿时从容起来:“王妃说得极是。”若端王妃真的大度,她倒是还觉得不好意思。不过对方这么隐晦的指责,她倒是反而觉得坦然了。

不管怎么说,她毕竟没有做出那样绊着李邺不让他过来的事情,所以其实也真没什么可内疚的。

面对陶君兰的从容,端王妃也不知道怎么个想法,最后也是微微一笑:“你明白那就最好不过了。”

陶君兰做出一副诚心受教的姿态来。

总之,一正一侧两大王妃,看上去还是颇有点儿和谐味道的。

婉拒了端王妃留饭的邀请,陶君兰从主院告辞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