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469章

凤鸣宫阙-第469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她也没打算放过王家的人。只是在这个当口上,她也不好多做什么,于是自然只能忍耐一番。等到遇到合适的机会,再一击必中就是。

让陶君兰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最后让她和李邺代替帝后前去迎接武王和王焕志,再替二人接风洗尘。

皇帝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顾惜的缘故。顾惜这几日身子不好,人很不舒服。皇帝抽不开身,一直陪着顾惜呢。

当然,皇帝让李邺代替他这种行为本身也是可行的,虽说缘由有些奇葩,可是毕竟也有先例,也完全说得通。

李邺太子的身份也足够贵重了。

只是陶君兰没想到自己也要去按说她是不想去的,不过皇帝既然都发了话,她自然也不好推脱。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不过如此一来李邺却是怎么也不放心,叮嘱了许多话不说,更是让人紧紧跟着她,一定要将她照顾好了。

她怀的这一胎,李邺似乎格外的紧张。陶君兰想可能是因为刚怀孕就摔了一回还受了伤的缘故,那一次想来是将李邺给吓坏了。

为了照顾李邺情绪,她自然也是处处小心,不怕别的,就怕让李邺担心了。

因迎接之后便是接风洗尘,所以陶君兰是和李邺一起出的门这样一来,也可让李邺完全放心。且出门之前就用了些吃食。以确保不会饿肚子。而且,在宴会上她是不打算吃任何东西的。

八月十五那日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呢,她不警惕防备一些,自己心里都是不安稳。;

第一卷 第675章 商量

在看到武王的时候,陶君兰不动声的便是将武王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不得不说,武王穿着金甲,戴着金盔的样子倒是真有那么几分气势。只见武王大阔步的走上前来朝着李邺一拜,口中只称道:“二哥;!”

说实话,陶君兰着实也没看出来武王是受伤的人。按理说,武王受的伤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好了。除非武王强撑着或是干脆直接就是在伤势上撒了谎。

对于武王这般只称李邺为二哥的行为,陶君兰忍不住微微眯了眯眼睛,然后心头踹则武王的意思:到底武王是想套近乎呢,还是觉得李邺不配当这个太子?

就在陶君兰一晃神的功夫,李邺已经是一把扶住了武王:“你辛苦了!你出征这段日子,我这个做哥哥的日日都是十分挂心,好在你如今终于得胜归来!走,哥哥今儿替你接风洗尘去!”

李邺的语气也很真诚,丝毫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一般。不过仔细看,不管是李邺也好,还是武王也好,二人的情谊都是只浮在脸上,而不是从眼底满溢出来。换言之,也就是说,他们不过都是在做戏罢了。

就在李邺和武王两人说话的时候,陶君兰注意到了另一个将军打扮的人。此人想来就是王焕之了。当下便是笑了笑:“这位便是王将军罢。”

李邺也就趁机和武王拉开了距离,笑着上前来热情的问候王焕之。将他的温和亲厚展露无余。

一杯薄酒犒劳三军之后,几人便是返程回宫。

陶君兰自然和李邺是同乘一车的太子辇车自然是华丽又宽松的。就是在里头睡觉也没问题。至于武王自然也就和王焕志一个车了。

陶君兰低声问李邺:“那个王焕志,只怕不是善茬。他看你的时候,明显是不服气的。你要多留心他。”

李邺笑了笑:“嗯,我心里清楚呢。”

既然李邺知道,陶君兰也就没再多说,只是又说起武王的变化:“出去了一趟之后,倒是大不相同起来。我看比起庄王都还要更有气势一般了。而且,还圆滑了不少。”

“不然怎么说军队里才是最磨练人的地方?”李邺轻声言道,似乎有些乏了一般揉捏了一下眉心,又微微合上双目养神。不过嘴里还是继续说着话:“你一会儿差不多了就先走罢。横竖庆功宴上你留下也是干坐着,怪没意思的。”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邺担心陶君兰。

陶君兰也不欲多呆,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同意了。

一时回了宫中,宫宴已经是准备好了。陶君兰和李邺今日代表的是皇帝和皇后,自然也就居于正位。武王次之,王焕志更次之。而另一边,则是庄王和七皇子。

七皇子如今伤势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虽说腿脚还有些不大灵便,不过却也能行动了。所以今日他也来了。

武王妃因之前并未跟着一起出城迎接军队,所以此时见了武王,便是给众人上演了一出深情款款的戏码来。

李邺身子微微向陶君兰靠了几分,面上神色不变只是嘴唇轻轻开合:“其实武王在那边寻了几个绝色女子,他受伤的时候,便是由那几名女子照顾。”

陶君兰听了这话,讶然一挑眉倒也不是太例外;。武王一走就是好几个月了,身边没个女人似乎也都有点儿说不过去。只是知道了这个,再去看武王和武王妃的“深情款款”,她就觉得有点儿莫名想笑了。

七皇子倒是不客气的怪笑了一声,故作打趣状:“哥哥嫂子要谈情说爱,也该回家去才是。这般在弟弟跟前炫耀,这是故意让弟弟羡慕的?”

被七皇子这般一打岔,原本的“深情款款”登时就变成了尴尬无比。武王悻悻的瞪了一眼七皇子,有些微恼:“七弟也该娶亲了,回头哥哥帮你物色物色,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只管告诉哥哥才是。可千万别不好意思。”

七皇子倒是不怕,反而笑嘻嘻的一口应了,还朝着武王道谢:“弟弟也是觉得如此,那就多谢哥哥了。”

登时武王就噎着一口气半晌都缓过来。

李邺似乎是故意和七皇子配合,笑道;“七弟,我听闻武王在外头收罗了不少美人,不若你要一个过去?”

七皇子眼前一亮,巴巴的看住武王:“哥哥可别藏私啊!”

武王脸上的肌肉跳了跳。

武王妃的面色登时就变了。

总之好好的一顿宫宴,最后气氛着实不怎么高,还没等到陶君兰找个借口走了,武王便是直接起身来;“我身子疲乏,想先行一步,不知太子可否允许。”

武王都告辞了,王焕志自然也是跟着请求告退。

李邺笑呵呵的都应了,又看向庄王和七皇子:“我也有些乏了想先行一步,你们二人呢?”

七皇子抢先道:“我和二哥一起,二哥可得送我一程。”

庄王还能说什么?自然是什么也不能说,拉着庄王妃悻悻的离去了。

七皇子笑得狡黠,然后冲着庄王的背脊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陶君兰看得分明,强忍着笑提醒他:“你如此也不怕娶不到媳妇!”

七皇子一僵,随后摇头:“娶媳妇有什么好的?我才不想娶媳妇呢。”那副样子,倒像是认真的。

陶君兰笑而不言,也不去提醒他这事儿可不由他做主。事实上,懿贵妃已经在物色人选了。只是……看了看七皇子身边的那个宫女,她心头微微叹息一声,又挪开了目光。

七皇子其实还是很享福的。运气不错。得了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宫女。只是对这宫女来说,有这样一份心思,却不知道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不过,这些事情她也插不上手,更不可能去插手,所以也不过是在心头默默感慨一番罢了。

回端本宫的路上,李邺闭目小憩了一阵子,等到下轿的时候,忽然又睁开眼睛对着陶君兰言道:“好戏就要开场了。皇后接下来,想来就该对付庄王了。”

陶君兰想了想皇后当时知道这事儿的神情,便是由衷的点点头;。之前她还想着皇后为什么迟迟不对庄王下手,如今才算是明白了,皇后是在这里等着呢。

庄王此时大约心里是很不痛快的上头李邺压着,下面被武王追着,他夹在中间可想而知是个什么心情。

最重要的是,李邺贵为太子,而武王也立下功勋,只有他一人似乎并无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而以前,武王甚至还是他的跟班,处处以他马首是瞻。可如今呢?武王今儿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

最让人烦躁的是,武王还和皇后联手了。

陶君兰想起了王家人手里捏着的那十万兵马。又想了王夫人说的那番话。如今武王都回京了,这件事情就该有着落了。

到时候谁说真话谁说假话,也就一目了然了。

不过,那十万兵马,她却是可以保证必然是会落在李邺手里的。

不出陶君兰和李邺所料,第二日武王妃就递了帖子进宫给皇后请安。

这种事情陶君兰自然也不可能拦着,所以武王妃便是直接见到了皇后。皇后这段时间安分了许多,一直不曾有过什么动作,几乎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武王妃去见皇后目的是什么,陶君兰心里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若不是怀着孕,其实她倒是想去凑一凑热闹。不过凑不成热闹不要紧,她还是叫了春卉过来:“你去送点东西给皇后娘娘罢。新下来的柚子不错,你抬一筐过给皇后娘娘,顺带也让武王妃带回去尝尝。”

一时春卉往皇后宫里去了,陶君兰则是领着两个孩子去给太后请安了。

到了寿康宫一进屋,陶君兰就感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如今虽说还不算特别冷,可是寿康宫里已经是开始生了火盆了。当然,这是因为太后的缘故。

陶君兰看着太后越发的瘦了一些般,心里就叹了一口气。太后本来微微闭着双眼,听见动静便是睁开眼睛来,只是如今太后的眼睛似乎也不如以前明亮了,开始有一点点的浑浊起来。

屋子里还有一股子的药味,太后看了看拴儿和明珠之后,也就让人将他们兄妹两个带走了。随后又责备陶君兰了:“怎么又来了?”

“闲来无事,便是过来走走。也让拴儿他们过来找慎儿玩。”陶君兰笑了笑,故意不提给太后请安,只用别的理由。

太后笑了笑:“你又何必找理由?你是为了什么,我心里清楚呢。不过你也来得正好,其实我有件事情想和你商量。”

陶君兰一怔,倒是有些意外事实上太后已经很久没跟她这样说过话了。大多数时候她来了,其实太后精神并不好,略微说两句,问问孩子之后,太后也就打发人她走了。

太后说得更多的,是让她不要再来。今儿突然太后来了这么一句,自然陶君兰也就忍不住奇怪。

不过,她还是很快笑道:“太后只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自然都是会尽最大努力的。”;

第一卷 第676章 惊怒

见陶君兰答应了,太后的面上便是出现了一丝笑意来。极品小说舒适看书“这事儿你自然是能做到我的。”顿了顿,似乎是酝酿了一下,太后这才又继续说下去:“我想我若是去了,就由你养着慎儿。将慎儿记在你名下”

陶君兰一怔,下意识的便是皱眉反对:“这不妥当罢?且不说慎儿生母还在,只说他如今不是已经记在了王妃的名下”

“你我都清楚,那不过是吓唬姜氏的一个手段。”对于陶君兰的拒绝,太后倒是丝毫也不觉得恼怒,反而耐心的解释了一番。最后又道:“而且你也清楚,刘氏毕竟是死了,纵然记在了她的名下,可对姜氏来说其实差别不大。她毕竟是慎儿生母,一旦亲近起来,血浓于水的血脉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陶君兰当然知道太后说的是事实。只是这件事情她却还是无法接受。想了想,她叹了一口气:“可是我已经有了拴儿,而且肚子里还有一个。这不合适。姜氏绝不会同意的。”

她不知道太后到底是如何忽然想到了这件事情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她都不愿意。虽说养着慎儿也不用她操心太多,宫人自然会照顾好慎儿。可是她总觉得,若真是记养在了她的名下,如果她不能够给予和对自己孩子一样多的关爱,那对慎儿来说,也不过是一种伤害。

可慎儿并不是她的孩子。她的胸怀……远远没有那样博大。

“我知道你肯定不乐意。”太后叹了一口气,却仍是没有不高兴,只是继续解释:”你也先别忙着拒绝,听说跟你说一下利弊罢。这事儿我也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提出来的。并不是贸贸然做了决定。”

太后都这样说,于是到了陶君兰嘴边的拒绝话语只能又咽下去。

“慎儿是太子的二子。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且不说你肚子里这一个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说你就算真生了男孩,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嫡子。多了一份保障。而慎儿还是依旧重要。他也是个聪明孩子,这点我是再清楚不过。这聪明人若是一旦长歪了,做起事情来才让人觉得可怕。你说是不是?”太后说这话的时候,自然是一脸肃穆的。不过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太后微微笑了笑,缓和了一番。

陶君兰不得不点头承认太后说得其实很对。很多时候,越是聪明人,他就想得越多,也越容易生出事端来。尤其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毕竟天下之主这个诱惑,大约算是天底下最大的诱惑了。能抵挡得住的人,显然是不多的。

太后见陶君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