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凤鸣宫阙 >

第173章

凤鸣宫阙-第173章

小说: 凤鸣宫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陶君兰在心里说了一遍又一遍,唯有如此才能减轻她心里的疼痛。才能帮助她将心里的愤怒死死的压抑在心底。

“这件事情回头我跟皇上说一声,尽快办了罢。”皇后看着风云暗涌的两个人,微微一笑,又警告了一下刘氏:“刘氏,虽说拴儿记在你名下,却也是君兰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你们两个都是拴儿的母亲,可要和睦相处才是。”

刘氏和陶君兰均是敛目肃容的应了。

这件事情算是尘埃落定,至少只缺知会众人了。至于玉谍——现在拴儿还没上玉谍呢。事实上,至少要等到拴儿有六岁才会记上玉谍。毕竟孩子太小的时候是容易早夭的,所以一般都是会等到六岁之后才会上族谱宗谍。

也就是说,其实拴儿现在就算记在了刘氏名下,事实上不算是完全定死了。要等到正式上了宗谍之后,这才算是正儿八经的成了刘氏的儿子。若是在那之前事情发生了什么意外,那么只要一日没记上玉谍,那么一日就能更改这个事情。

陶君兰所谓的机会也是在这个上头——暂时先将拴儿让刘氏养着,等到机会合适了,再夺回来。

刘氏显然看起来显是已经是迫不及待了,笑道;“今儿回去之后,就将拴儿挪到我院子里去吧。”

陶君兰自然是只能低声应了。这个时候,她已然不可能再反悔了。

“拴儿还在太后那儿,我去寿康宫将拴儿带回王府罢?另外,这事儿也要和太后说一声;。”陶君兰低声言道,又看向皇后:“这事儿到底是大事儿,太后如此喜欢拴儿,若是瞒着只怕太后生气。”

皇后笑着点头:“是这么个道理。那便是这样,不如今儿就在太后那儿蹭饭吃罢?再请了人将皇上请来做个见证,这事儿也就算是过了明路了。”

陶君兰闻言微微挑了挑眉——她以为这么大的事情,虽不说昭告天下,却也不可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的。如今看来,这是皇后不愿意将事情往大的办?为什么呢?微微一想之后,她倒是也明白了过来:是了,这事儿还真不是什么喜事儿好事儿。这其实算是开了先河了。之前可是从没有过这样的例子的。所以,应该是皇后怕人诟病,不愿带来什么麻烦。

这样也好。不闹大,将来再将拴儿要回来的时候,也不必怕人拿出来说了。毕竟,都从未正式的和旁人说起过。

接下来皇后领先,陶君兰和刘氏跟在后头,一行人就去了寿康宫。

拴儿被放在一个凉塌上,上头摆了许多小孩子的小玩意儿,什么拨浪鼓,布老虎,各色各样的东西让拴儿一个人也玩的不亦乐乎。他这会子自己已经坐得住了,所以也不用人扶着。太后等人在边上围了一圈看着,时不时的笑着逗两句。

皇后笑盈盈的上前去给太后问了安,又看一眼拴儿笑着夸道:“拴儿可是越长越好了。他上头两个姐姐可都没他长得好。”

听见皇后这样说,太后面上也是露出几分笑意,“可不是?等康王府里那个生了,也照着拴儿这样,给取个贱名。兴许也就好养活了。”

皇后其实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倒是和太后想到了一起去了,所以也没什么不乐意,反倒是十分羡慕:说真的,若是康王能有这么白胖一个儿子,那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一时又忍不住想:也不知道端王到底是什么命,小时候他自己受宠不说,中了毒都还只是哑了嗓子。如今刚娶了个侧妃就有了这么一个白胖的儿子。还挺受宠。若不是端王自己已经没了指望,不然只怕就是个大威胁。若是早知道陶君兰是个能生养的,当初就该赏赐给康王才是……

不过想到康王府里那个怀孕的妾侍,皇后心里又好受了一点儿:连着两个姑娘了,这一次总该是个儿子了。

关于将拴儿放在刘氏名下的事儿,皇后也没立刻说。自然,刘氏就更不会主动提起了。陶君兰也没提。

待到中午的时候皇帝过来,皇后才突然提起了这件事情——

一石激起千层浪,皇后的话显然也是得到了这么一个反应。皇帝和太后都是惊愕了半晌。

皇帝皱了皱眉头:“这事儿没有先例。”

太后也有点儿不大高兴;“不行,这事儿我不同意!哪里有这个道理?侧妃又不是什么不打紧的小妾,难道养个世子都没资格了?再说了,这本就是陶氏生的儿子,叫人母子分离成什么话?”

太后就差没有说刘氏和皇后这是夺人子嗣了。

皇帝也微微摇摇头,“这事儿还是罢了;

。”

刘氏忽然起身朝着皇帝跪下去,伏在地上磕头哭道:“皇上明鉴,媳妇这样做也并不是想要夺陶氏的子嗣。媳妇是个没福气的,嫁给王爷这么多年就只得了一个孩子,偏偏还连满月都没有就去了。媳妇甚至连丈夫都笼络不住,不能让王爷喜爱。媳妇想过,若是别的小妾的孩子,王爷也未必想立做世子,陶氏的儿子是王爷的长子,王爷又十分喜爱,所以,所以——”

刘氏这么一说,倒是有点儿似乎故意在取悦李邺的味道了。而且,还变相的诉苦了一回。最关键的是——还给陶君兰上了一回眼药:听听那话?什么叫不能让王爷喜爱?谁不知道李邺最宠的是陶君兰?什么又叫若是别的小妾的孩子?这不是又提起了李邺唯独宠爱陶君兰,喜欢陶君兰的事情?这说严重了,就是宠妾灭妻了。

不管怎么听刘氏这话,相信皇帝都不会对陶君兰有任何喜欢了。

果然皇帝目光有些幽深的看了一眼陶君兰。

陶君兰也一声不吭的跪下了。她也不能哭诉,更不能反过来驳斥刘氏的话,只能一言不发的跪着。

倒是太后冷笑了一声:“自古侧妃的孩子立为世子的例子也不少。再说了,就是不养在你身边,不也是要叫你一声嫡母?”

皇后不等皇帝说话,就叹了一口气开口言道:“刘氏也是命苦。端王和刘氏情分薄,加上生产伤了身子,刘氏以后是再不能有孩子了。陶氏是我侄女,我又如何不心疼她?我已经征询过她的意思,她自己也是愿意的。而且,她毕竟年轻,端王又宠她,再有孩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拴儿是长子,养在刘氏身边也没什么不妥的。”

太后恨铁不成钢的怒瞪了陶君兰一眼,沉声问道:“这真是你自己愿意的?”

陶君兰只能苦涩开口;“是妾愿意的。皇后娘娘提起此事,妾也是心疼王妃。王妃想要抚养拴儿,妾心里明白王妃和皇后提出这个事情也是为拴儿好。想着拴儿将来能更名正言顺一些。妾心里只有感激。妾不过是个侧室,本就该处处敬重王妃,王妃要妾做什么,妾不敢有半点不情愿。”

“你倒是个深明大义,懂事的。”皇帝终于开了口,却是赞了陶君兰一句:“既你自己也愿意,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拴儿养在嫡母身边,也的确是件好事。这样,就再将你的诰封升一级罢。言传身教,也让别的侧室好好的学学。”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磕头谢恩。刘氏也是谢恩。

皇后满面含笑,击掌欢喜:“这是好事儿,这样我做主再赏陶氏一副霞披罢。”

凤冠霞帔,这是品级到了一定高度才会有的待遇——本朝能佩凤冠霞帔的女子,几乎都皇室宗亲女眷。但是陶君兰这样侧室身份的,却是第一份。

这也算是皇后对陶君兰的安抚了。

陶君兰讥讽的想:一副霞披就换一个儿子,未免太过小气和便宜了。皇后还真是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啊。怎么,她以为自己得了这个脸面,就会感激涕零,忘记拴儿了?拴儿又岂是这些东西可以换的?

不过这些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实际上她依旧只能笑着对皇后谢恩。;

第一卷 第251章 一场空

皇帝金口玉言,既然同意了此事,那么自然这件事情就算是铁板上订钉子了。就是将来李邺回来反对也是无用了——总不能叫皇帝失信于人吧?况且,陶君兰自己都当着皇帝的面说愿意了,李邺纵然反对又以什么理由立脚呢?

刘氏微微舒了一口气,侧头看了一眼周奶娘手里抱着的栓儿,然后笑了。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儿子了,和陶君兰可是没什么关系了——以后自己想要将这个孩子教导成什么样子,他就会长成什么样子。长大后,他会孝顺的也只有自己……

一想到这些,刘氏就只觉心里说不出的畅快。再想到以后陶君兰的难受,她就更觉得快意了。是了,陶君兰害死了她的儿子,如今就必须赔给她一个儿子!多公平?

刘氏沉浸在自己的狂喜里,盘算着自己以后要怎么样来利用栓儿让陶君兰不痛快。却殊不知太后已经看了她好几眼了。

这件事情显然并不会让皇帝在意很久,事实上,此时皇帝已经被栓儿吸引走了目光。栓儿也似乎知道自己越是得宠就越好似的,面对皇帝的时候,总有点儿爱表现的嫌疑。此时见皇帝看他,他顿时就咧开嘴笑了,上牙床上已经清晰可见两个白白的小点。

皇帝眼尖的发现了,登时惊奇得不得了:“栓儿开始长牙了?”

周奶娘笑着答话:“刚开始长,最近口水多了不少。倒是比别的孩子更早一点。”

皇帝似乎觉得自己的孙子比别人强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缘故,当下点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笑着就要张手去抱栓儿。

待到皇帝抱着栓儿重新坐下,太后笑着出声了:“皇帝你可喜欢栓儿?”

皇帝顺口就答了:“母后这话问得,我难道还不喜欢栓儿了?”

太后笑意更甚:“我也喜欢栓儿得紧。栓儿不来的时候,寿康宫总是冷清得很。我就天天呀盼着栓儿来。不过又怕麻烦了端王他们天天送栓儿来,就没好意思提起。”

皇帝看了太后一眼,沉吟片刻后便是笑道:“若是母后喜欢,让栓儿天天进宫就是了。横竖也不算太麻烦。”

“怎么不麻烦?天天这么折腾,栓儿也受不住。”太后瞪了皇帝一眼,有点儿埋怨的意思。天底下,也就太后敢这么对皇帝——换做其他人,别说瞪了,就是看也不敢多看啊。

陶君兰垂着头,唇角微微掀起意思笑意。

刘氏和皇后却都是不明就里。或许皇后已经猜到了太后的意思,手掌攥紧了几分。

皇帝也明白了太后的意思,微微挑了挑眉,也不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倒是很快就开了口:“那要不然就将栓儿养在宫里罢,不是说刘氏身子还没养好?养孩子也费神,这样也算是两全其美了;。再说,等到栓儿大一点,正好也可以跟着宫里的小皇子们一起开蒙。”

事实上,栓儿开蒙至少还得五六年。就算启蒙早,也绝不会在六岁之前。所以,这话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最关键的是,宫里也没有和栓儿差不多年纪的小皇子和小公主。

皇后深吸一口气,出声反驳了一句:“这不妥罢?太后毕竟上了年纪,栓儿虽说不必太后亲自带,可到底费神——”

“有什么可费神的?”太后板了脸,似有些不痛快:“还是说,我老得已经连个孩子都看不住了?还是说,偌大的寿康宫里连个看孩子的人都没有?还是说,我这个做曾祖母的没那个资格将栓儿养在身边?”

太后明显的不高兴起来,皇帝便是给皇后使了个眼色。

皇后便是只好赔笑:“我不过是白说嘴一句,担心太后您罢了——”

“哼,若是栓儿不行,反正康王的那两个姑娘也大了,不若——”太后看向皇后,颇有点胡搅蛮缠的意思。

皇后似乎有些无奈尴尬,垂着眼角低声解释:“康王那两个女儿,太后您也是知道的,哪里比得上栓儿强壮?成日里三天两头就是吃药生病,也不知道要操多少心。还是算了罢。栓儿虽说还小,可毕竟身子好,倒是比那两个丫头更省心的。”

刘氏还想出声反驳,却被皇后看了一眼。牵扯到了自己的亲孙女,皇后是怎么也不乐意的——既然太后非要养个孩子在身边消遣,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栓儿在哪里养不是养?

面对皇后的临阵倒戈和偏心,陶君兰唇角一挑露出一个讥讽的笑来。不过因低着头却是没让人看见。对于这个事儿,她自然是不会发表任何意见的,反正不是养在她自己身边,比起养在刘氏身边,她倒是更希望养在太后身边。至少太后对栓儿的喜爱,能够保证栓儿不受半点委屈。

刘氏在皇后的目光下,纵然是不情愿,最终也只能将话咽下去。

皇帝见在无人有异议,便是笑着拍板:“那这事儿就定了。栓儿就养在寿康宫里吧。回头朕再让人挑几个合适能干的人过来。”‘w…r…w…h…u。c…o…m‘

太后顿时喜笑颜开,连连点头:“挑几个好的。品行也要好,不然带坏了栓儿我可不依。”

陶君兰此时才缓缓出声道:“栓儿的奶娘不错,就将她留在栓儿身边罢?也省的栓儿不习惯。毕竟从栓儿刚生下来没多久就一直是周奶娘照顾的。也没换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