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浪漫情书 >

第180章

浪漫情书-第180章

小说: 浪漫情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真,小妹也就无法再活下去了,也只有一死了之。”
丽霞说到动情处,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悔恨的眼泪。文进一边给她擦拭眼泪,一边述说着当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妹,其实,当时的内情我一点都不知道,我只因为你是真的和我断绝关系。因此,我感到特别的痛苦;感到特别的难受;感到特别的绝望。我回到家的时候,我的心就像被冻住了一样。到了夜晚,我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伤心的眼泪一个劲的往外流,我多么想止住眼泪,可就是止不住〖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怕没到伤心处。”

第十九章 九四、晴天霹雳(中B)
九四、晴天霹雳(中B)
文进说到这里,眼睛也潮湿了,两颗晶莹的泪珠在眼圈里打转←和丽霞交换了一下眼神以后,这才从悲痛的情绪中挣脱出来。此刻,两人不约而同的都笑了。丽霞把话题一转问道:
“哥,我5月26号那天早晨下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走哪条路吗?”
文进深情的看了丽霞一眼,迷惑不解的说:
“这个我不太知道。”
丽霞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传看着文进,向他解释着说:
“哥,我走那条路,不就是你上班的那条路吗?我走那么早,也就是想在你上班的时间遇到你。要是遇到你,我就可以向哥哥解释一下。这样,我的心里就会好受一些。你还别说,还真遇到哥哥了。当时见到你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文进接着丽霞的话茬说道:
“妹,当时我见到你的时候,也是非常的惊喜。我就想,你为什么会下来这么早呢?你为什么会走这条路呢?原来,是这么回事。”
此时,丽霞的心情格外激动,她紧握着和文进搭在车把上的手,回忆着5月20日那天的情景:
“哥,5月20日那天晚上我一夜也没睡,趁我丈夫睡熟之机,我又拿出来哥哥给我的那封信,从头看起来。这封信是我精神上有力的支柱;这封信是我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且,这封信意义深远。这是我过生日那天,你给我的回信。因此。我倍加珍惜。”
文进听完丽霞的话,觉得哭笑不得。平日里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生出这样让人痛心的事来呢?他有些埋怨的说:
“妹,你一时的冲动,可把我害惨了。我怎么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真的和我断绝了关系,我是没有办法的。不过,我敢向你保证,即使你不爱我了,在我的心里,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爱着你。”
丽霞轻柔的抚摸着文进的手,用含情脉脉地眼睛望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喃喃的说:
“哥,都说女人心眼小,头发长见识短,这句话说的对极了。哥,我也是女人,我只怕你受到连累。因此,才那样对待你。”
文进听完丽霞的话,感到心里好笑。你用什么办法都能把这件这事情说明白了,为什么,非得用这种让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方式来解决呢?他现在不想再把这个话题纠缠下去。于是他说:
“好了,这件事情今天就到此结束,以后不要再提起了。咱们再换一个话题好吗?”
丽霞也觉得再继续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同意了他的提法。于是她说:
“哥,那就说说你给我的那封信吧。”
文进听丽霞说,要谈一下他的那封信,觉得很感兴趣。于是他说:
“好啊!妹你说,对我的那封信都有些什么想法?”
丽霞抬头看了文进一眼,她想了想。然后说道:
“哥,你不是让我说一说关于大年三十下午,写的那首诗吗?我认为,哥哥的那首诗写的太棒了,简直形容的比当时的情景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丽霞这样夸奖他,文进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她的话头说:
“妹,我给你写的这封信,从时间上来看是有些晚点。不过,我选在你过生日那天给你,也可以说是一件小小的生日礼物吧。”
此刻,丽霞的脸上呈现出灿烂的笑容,再配上两个浅浅的酒窝,更加显得端庄漂亮↓神采飞扬的说:
“哥,这封信的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礼物。有了这封信,我就有了精神的支撑;有了这封信,我就有了生活的勇气;有了这封信,我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文进看到丽霞的这份高兴劲,也感染了他。于是,他很有兴致的问:
“妹,你对我的回信有过企盼吗?”
丽霞用手理了理自己前额散乱的头发,认真的说:
“哥,这种企盼不是一般的企盼,而是非常的企盼】当我们见面或相聚时,我都有这种企盼,但每次都落了空。”
文进看了丽霞一脸认真的样子,他的心里也很受感动。其实,他对她的来信更加企盼。于是他说:
“妹,哥哥对你的来信,也是非常的企盼。小妹的来信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哥这些年来,工作一直努力进取;生活一直有滋有味;精神一直快乐向上。这都是因为有了小妹的来信,这都是因为小妹在信中鼓励的结果。”
丽霞轻轻的拍着文进扶着车把的手,饶有兴趣的说:
“哥,我发现,你现在写信全是用诗词来说明问题,你真有才华。哥,你的那些诗词是怎么想出来的?能告诉我吗?”
文进望着丽霞笑容满面、红润亮丽的脸颊,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他极力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激动,风趣地对她说:
“妹,这个问题依我看,没有什么难处。只要你对当时的情景了如指掌;只要你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只要你对当时的情景如实的反映。就会水到渠成;就会有写不完的诗句。因此,我在以前写诗的基础上,稍加推敲,一首首诗词就会喷薄欲出;一首首诗词就会在笔下流淌;一首首诗词就会跃然纸上。”
丽霞听文进这么一说,更是来了兴趣↓打心里佩服他的文才。于是,她用敬佩的眼睛望着他说:
“哥,我真佩服你的才华,如果我要是会写诗就好了。”……
文进和丽霞说着话来到了龙山松林,来到了1988年4月28日相聚的地方。现在的松林里,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温度不高不低,小草青青,山花烂漫,蝴蝶翩翩起舞,鸟雀放声歌唱;松树像一把把太阳伞,遮挡着强烈的阳光……
他和她今天显的格外高兴,因为这是解除了误会的第二次约会。第一次约会是在一个一直下着雨的天
气▲今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这对他和她来说,简直是太好了。
来到松林以后,文进握着丽霞的手,她用深情的眼睛望着他,那眼睛里满含着期待的目光。于是,他和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他和她都得到了满足之后,又说了一会知心话。丽霞提出要往回走,因为她家里今天没有人看家。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相聚,把家里的一切活计全扔了;为了和自己心爱的人相聚,家里的好几十个张口兽都不管不问,因此,现在想起这些,她要赶紧回家去看看。
文进非常的理解丽霞,于是,他陪她一起往山下走去←仍然推着自行车,她还是用手扶着车把。因为这一段山坡路比较陡,只能推着走,不能骑着走。文进抬头看了丽霞一眼,无限深情的说:
“妹,谢谢你家里那么忙,还出来陪我。我今天感到好开心、好满足、好幸福。”
丽霞的手放在文进扶着车把的手上轻柔的抚摸着,她幸福的脸上闪着亮丽的光彩↓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说:
“哥,我也是觉得今天很幸福≡从5月20日那天,伤害了哥哥以后,我的心里一直感到对不起你。因此,我想找个机会向你解释清楚;我想找个机会向你承认错误;我想找个机会弥补我的过失。于是,我就决定在5月26日下去见你。你想,我7点25分达到桃源木材加工厂,早晨6点多一点就得从家里走。那天还真不负所望,终于见到哥哥了。”
文进看着丽霞因情绪激动而涨红的脸,内心中激起阵阵热浪←紧握着她扶在车把上的手,语气柔和而又语重心长地安慰着她说:
“妹,对于这件事情,你的心里更加痛苦。你所承受的压力和所遭受的性暴力、性虐待,比我要痛苦好多倍。因此说,一念之差,让两个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以后,千万要慎重,可不能盲目的做出这种错误的决定。”
丽霞此时的心情,又沉浸在5月20日那天的情景里。听文进这么一说,她才回过神来。于是,她笑了笑,似乎下着决心说道:
“哥,你放心。像这样的糊涂事,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以后再也没有第二次了;以后再也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了。”
文进看到丽霞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心,感到很欣慰。于是他鼓励着她说:
“妹,你能这样想就对了。哥哥不是挑拨你,像这样没有疼爱的丈夫,干脆和他离了算了。”
丽霞听了文进这样说,她沉吟良久。过了一会,她才说:
“哥,当时他摔门出去后,一直到晚上才回来。回来后,我要和他在第二天去办理离婚手续,他死活不肯。于是,给我磕头,又打自己耳光←还说,‘以后不管咱俩的事实’。”……
文进和丽霞说着话,到了要分手的时候了。于是,文进去耐火厂上班。丽霞向六队走去……

第十九章 九四、晴天霹雳(下)
九四、晴天霹雳(下)
6月份,文进采写的稿件,上稿率是这样的: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2篇;通钢报发表1篇;城市晚报发表1篇;吉林劳动保护发表3篇,共7篇。
6月1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通钢耐火厂举办职工爱岗敬业演讲会”;
6月13日,电台在农家百事节目里,播出了通讯:“二道江桃源村第二机砖厂创出高效益”。
6月6日,通钢报4版,发表了一首诗歌: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赞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
口王文进
你是高原上闪闪发光的火种,你是雪山上挺拔苍翠的劲松;
你是党的好儿子,当代的焦裕禄,你是人民的好公仆,新时代的雷锋。
你是领导干部的楷模,你是共产党员的先锋;
你是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孔繁森,一位两次援藏的英雄。
你为了党和人民的事实,殚精竭虑,奉献出一片赤城;
你在车祸中摔成严重的脑震荡,颅骨骨折,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你担任啊里的地委书记,把全区的蓝图都装在心中;
你跑遍了全区所有的乡,雪域高原上到处留下你的身影。
你把自己的毛衣毛裤脱下来,送到那位被冻僵的阿妈手中;
老阿妈接过带有体温的毛衣毛裤,感动的她嘴唇颤抖,老泪纵横。
你为了三个藏族孤儿,三次献血九百毫升;
这鲜血滴淌着深沉无私的爱,向人民奉献出比血还浓的炽热感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湿巾”,我们站在你的遗像前,泣不成声;
你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高贵品德,将会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再立新功!
6月22日,城市晚报3版,发表了一篇时代报告:
倾注爱心
一位青年女教师的故事
通化市第二中学的青年女教师张凤霞,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无私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在当地传为佳话。
今年15岁的于慧龙,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多灾多难的家庭。父亲双目失明,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母亲精神失常,常年住精神病院。一家3口人,靠民政局每月发放的140元生活补助维持生活。这微薄的收入,只能把口粮买回家。何况,还要买药、买衣服鞋袜、买油、盐、酱、醋、煤呢?可想而知,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在这种情况下,慧龙的父亲没有把小学刚毕业的儿子留在家中。因为他深知没有文化,儿子便没有美好的未来←下了决心,哪怕生活再艰苦,也要让孩子继续读书。于是,1994年秋天,于慧龙考入了通化市第二中学,成为一年四班的一名学生。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班主任张凤霞就发现于慧龙的衣服既破又脏。张老师意识到,他家一定有困难。
于是,下课后,张老师把慧龙叫到了办公室,详细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并多次进行家访。张凤霞掌握了他家的处境后,决定伸出援助之手↓主动为于慧龙承担了学费、书费等一切学习所需的费用。过年过节的时候,张老师总是买上水果、糕点、肉、鱼等副食品到慧龙的家里看望他的父亲,对老人备加关怀】到周日,张老师扔下自家的活计,到慧龙家为他们全家人洗衣服,干些家务活。
这一切,使慧龙的父亲深受感动←含着眼泪对老师说:
“张老师,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一定让慧龙好好读书,听您的话,长大成材后,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也算是对您的报答。”口王文进
1995年吉林劳动保护第三期第40页发表了一首诗歌:“请你戴好安全帽”因这首诗歌在1994年10月21日通钢报4版已经发表过,这里不在重叙。
吉林劳动保护第三期第38页发表了一篇“建筑安全随想录”:
安全需要“婆婆嘴”
说话“唠唠叨叨、喋喋不休”的人,被称为“婆婆嘴”。“婆婆嘴”无论是在家里、在单位、在社会都不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