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浪漫情书 >

第108章

浪漫情书-第108章

小说: 浪漫情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是继1月9日通化日报社的3位领导,去桃源村看望一位素不相识的通讯员王文进同志之后。桃源村的主要领导才首次来看望报社的这些德高望重、身兼要职的领导。
一进报社的大门,只见总编王治振刚开完会,从会议室朝大门这边走来。一见到王文进,急忙上前握住他的手问寒问暖。文进把邓春明、王长有、冷传梅3人向总编作了介绍≤编也向他们3人握手问候。于是,王总编把他们4人领进了他的办公室。
总编的办公室很宽敞、很明叫亮、很典雅。正面墙壁上挂着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左边墙上挂着八骏图;右面墙上挂着名人字画。给人一种心情舒畅的感觉。
王总编给每个人倒了一杯热茶,然后坐下来,并让他们4人坐在沙发上。落座后,总编问道:
“你们几位怎么有时间上我这来呢?”
文进喝了一口热茶,放下茶杯,接过王总编的话茬说:
“承蒙王总编对文进的厚爱、对桃源村的支持,今天特意来看望您。”
春明一边抽着烟,一边观赏着室内的景致。文进说完了以后,他接着说:
“在王总编的支持和鼓励下,桃源村的稿件在报纸上发表了不少。我想,一是王书记辛勤写作的结果;二是王总编鼓励关心的结果。因此,我们今天专程来答谢王总编和报社的领导。”
王总编点燃一支香烟,吸了一口,用和蔼的目光看着文进他们4人,实事求是地说:
“那都是我们分内的事情,大家不必客气。文进的稿件在我们这里确实发表了不少。一是他的勤奋精神感动了我们;二是他反映的都是事实;三是他写出来的东西还不错,很有观点。因此,我们采用他写的稿件是理所当然的。但话又说回来,我和文进之间并不认识,也非亲非故。我们主要看他写的稿件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新闻价值;有没有符合当前形势的要求。如果这三者都具备了,无论是谁的稿件我们都能用。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办的报纸是市委的宣传阵地。”
文进听了王总编的话,感到有些飘飘然。但他还是谦虚的说:
“王总编,你夸奖了。其实,我也是通过区里办通讯员学习班之后才开始写新闻的。写的稿件虽说都是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我认为,水平还是一般化,还有待于在写作中逐步提高。”
文进说说完之后,长有接着说:
“刚才王总编说的很实际,我们王书记就是由于勤奋,而且抓住了要点,才被王总编青睐的。”
王总编看到文进4人的到来,心里感到很高兴←兴致勃勃地赞扬着说:
“你们村王文进写的稿件,不但代表了桃源村,也代表了你们乡,你们区。在农村能有这样一位勤快的通讯员,也是很不容易的。你们应该感到荣幸;我们也为有这样一位辛勤笔耕的通讯员而感到高兴。”
春明把烟蒂在烟灰缸里熄灭,接着总编的话茬说:
“王总编是个大忙人,而且年龄又高。你不辞辛苦,亲自到我们村去看望通讯员,看望我们的王书记,我代表全村的老百姓向您表示感谢。”
王总编看了春明一眼,振振有词地说:
“邓书记,你这话说的就远了。既然我们觉得文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去看一看,给他鼓鼓劲,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不管是王文进、李文进、还是张文进,只有他对报社有贡献,我们都要去看一看。不但我们去,还要把区里的、乡里的主管宣传的领导带上一块去。这样做,才能推动他的工作,才能让他更加勤奋的写作。”
文进听完王总编的话,心里很激动←稳定了一下情绪,有些激动的说:
“王总编这个人一点官架子也没有,那天去看我,我还真有些受宠若惊。我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报社的总编,会去看望一个山村的新闻通讯员,真让我好感到。”
春明又点燃一支香烟,使劲的吸了一口←接着文进的话说道:
“那天王总编去了之后,我一听说,也很受感动。你们的工作真是脚踏实地、深入基础、密切联系群众。”
王总编听完了春明的话,感到心里热乎乎的,他接过春明的话茬说:
“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也是我们的工作制度。不管是什么单位,凡是有优秀的通讯员,我们都会这么做的。”
长有这时也点燃了一支香烟,抽了一口之后,又从嘴里吐出来一个接一个的圆形烟圈,这些烟圈在房间里慢慢地雾化成烟雾,弥漫在整个房间里。当他听到王总编说完以后,他说:
“王总编的工作态度,确实让我们佩服。”
文进在长有说完之后,和王总编诚恳的说:
“王总编,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今天看到了你,我们很高兴。在我们没走之前,我们想见一见姚主任和梁编辑,请麻烦你给联系一下。”
王总编听文进说要回去,他可有点急了←站起来走到门口,拦着他们,诚心诚意地说:
“现在都快11点了,今天中午就在这里吃饭。我们报社有食堂,吃顿便饭总可以吧。”
听王总编这样说,春明忙站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怎么能给你们添麻烦?我们还是回去吧。”
此时,长有也站起来,附和着春明的话说:
“谢谢王总编的好意,等我们下次来再吃。”
王总编看见桃源村的领导这么见外,他接着说:
“你们不是要见姚风新和梁景华吗?正好,让他们一起来吃饭。大家互相说说话,便于以后互相联系。”
文进听到这里,他站起来,看着春明他们3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既然王总编这么热情留我们吃饭,我看,我们就客随主便吧。王总编,那我们可就给你添麻烦了。春明,我这是代表个人意见,你们3个是怎么想的?”
春明听到文进的表态,也只好顺从的答应了:
“王书记既然决定了,我们3个服从你的意见。”
王总编看着他们4人这么扭扭捏捏的表情,心中甚是好笑←非常有诚意的说:
“吃顿便饭有什么麻烦的∵吧,我先把你们送到食堂,我再去找他们两个。”
王总编说完就往外走。于是,王总编把文进4人领进通化日报的食堂,找了一个单间。把他们让进去。并告诉食堂的负责人,做一桌好一点的菜。然后,去找梁景华和姚风新去了。
不一会功夫,王总编带来了3个人。一个是姚主任,一个是梁编辑,另外一个不认识。王总编先让他们坐下,再把这个陌生人做了介绍←叫乔光路,是周日版的编辑。之后,文进把桃源村的3人向乔光路做了引见,然后握手落座。
他们喝着茶水,说着话,功夫不大,两个女服务员把菜端了上来:有香酥鸡、浇汁鱼、回勺牛肉、红烧排骨,还有几样青菜,一共10个菜,很丰盛。另外还有两瓶白酒,两瓶白兰地葡萄酒。
王总编给他们斟酒时,文进说:
“王总编,我们来的这几个同志都不能喝白酒,我们每人来一杯葡萄酒就行。”
王总编也不为难他们,他和乔光路、姚风新喝白酒,其他人都喝葡萄酒。满上酒之后,王总编端起酒杯站起来说;
“今天有幸和桃源村的领导欢聚一堂,我很高兴,这也是缘分吧。我们既然认识了,今后就是朋友了。希望你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多多支持我们的工作。特别是文进同志,还要一如既往的写好稿件支持报社的工作。来,我提议,我们干一杯。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我先干为敬。”
说完,他一口气干了一杯白酒。这时,文进端起酒杯站起来说道:
“我代表桃源村两委会,谢谢报社领导的盛情款待;谢谢你们对桃源村、对我本人的支持和鼓励。我今后决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还要勤奋写稿,请多加批评指导。我借你们的酒,也敬你们一杯。希望以后我们多亲多近,互相沟通。来,干杯!”说为,他也一口气喝下一杯葡萄酒……
文进在4月和5月采写的稿件,在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8篇;在通化电视台播出3篇;在通化日报上发表两篇;在吉林农民报上发表1篇,共被采用稿件14篇。
4月2日,电台在农民信箱节目里播出了来信:“清明上坟勿烧纸”;
4月24日,电台播出了新闻:“通化钢铁公司植树1300亩”;
4月26日,电台在周末笔会节目里播出了诗歌;“春耕”;
5月12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二道江乡民兵营举行‘集结点验’”;
5月13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人武部落实以劳养武基地”;
5月17日,电台播出了新闻:“要爱护路旁树木”;
5月28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人物消息:“韩素珍养猪致富”;
5月29日,电台播出了新闻:“做好信访工作,促进安定团结”;
4月25日,电视台播出了文字新闻:“通钢重视植树工作”;
5月21日,电视台播出了文字新闻:“财政所借款到农家”;
5月30日,电视台播出了文字新闻:“桃源村发展大葱屯”。
4月16日,通化日报3版发表了一篇人物报道:
贤惠善良勤持家
孝敬婆母人人夸
刘连芝孝敬婆婆的事,被十里八村传为佳话。
刘连芝是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六村民组的家庭妇女,今年42岁≡打结婚以来,没和婆婆红过脸↓重活脏活抢着干,婆婆的衣服脏了,连芝抢着洗;婆婆的被褥旧了,连芝争着拆;婆婆有病,连芝就伺候在她的身边;为她端饭、端水、喂汤、喂药,想方设法为婆婆做好吃的。去年春天,婆婆的脚脖子被狗咬伤,连芝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到处为婆婆找医找药。在她的照看下,婆婆的伤很快痊愈了。
每到冬天,刘连芝总是把婆婆的炕烧的热热的,让婆婆睡上热炕头。
现在,刘连芝的婆婆住在新房里,晚上看电视,白天听广播,有吃有穿、无忧无虑、心情舒畅、身体健康↓逢人便说,:“我能过上这样好的日子,全靠刘连芝这个好媳妇啊!”(王文进)
5月12日,吉林农民报2版发表了一篇消息:
二道江乡举行基干民兵《集结点验》大会
在毛主席提出的民兵工作“三落实”三十周年前夕,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民兵营于5月4日举行基干民兵‘集结点验’大会。
大会有乡党委副书记佟贵军主持,民兵营长王鹏同志在全营所属6个民兵连中进行点名验收,320名民兵无一人缺席。基干民兵队伍整齐、威武英俊。‘集结点验’后,乡党委书记王旭忠同志为6个民兵连授了“连旗”。参加‘集结点验’的民兵表示:今后要继续抓好民兵“三落实”工作,并积极搞好科技致富活动,让民兵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起到示范和开路先锋作用。(王文进)
5月23日,通化日报3版发表了一篇消息:
二道江乡注重宣传报道工作
二道江区二道江乡党委,注重本乡的宣传报道工作,去年4月,乡党委在市电台、报社聘请有关人员,举办了通讯员报道学习班。在此之后,党委向各村党支部布置报道任务,制定了奖惩办法,极大的调动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到1991年末统计,全乡被采用稿件225篇;省级20篇;市级101篇;区级104篇。在全区4个乡镇评比中,二道江乡的宣传报道工作获全区第一名。(王文进郭桂英)
文进看着这些豆腐块文章,思绪起伏、感慨万千←确实没有想到,自己是一个农民出身的通讯员,如此受到区、乡领导的重视;如此受到市电台、报社、吉林农民报的青睐。从去年7月4日,他在吉林农民报发表了第一篇“工农携起手,共建结硕果”的新闻以后,到今年的5月末,已经在该报纸发表了5篇作品←和吉林农民报的编辑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为什么能连连得中呢?是他写的稿件有水平,还是属于偶然的巧合呢?让他实在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管怎么说,水平高也好,水平低也罢,他的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的笔耕汗水终于没有白流。
让他感动的是,通化人民广播电台的稿件上稿率达到了98%以上;更让他感动的是,通化日报的总编和区、乡的宣传领导,能不辞辛苦的到这个偏远的山沟里看望他。
王总编也是60多岁的人了,难道他就不知道自己的年龄大了吗?难道他就不知道下到农村受苦、受累吗?他这么执著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他和王总编素味平生,并不相识,更无亲无故←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为了培养一名有前途的通讯员吗?还不是为了鼓励一名有上进心的通讯员吗?还不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吗?还不是为了报纸的振兴吗?为此,他对王总编更加崇敬和钦佩……

第十三章 六一、答谢电台(上)
六一、答谢电台(上)
美丽山城六月天,
百花齐放翠泉山;
无线电波传佳音,
致富路上扬风帆。
6月11日早晨,文进刚上班,书记邓春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说:
“王书记,有个事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