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逼上梁山 >

第224章

逼上梁山-第224章

小说: 逼上梁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李民命八千官军在前布下步兵方阵,缓步行进。待到郑魔王军营五里处,扎下兵马,蓄养一下力气。同时命凌振布下火炮阵地。
    凌振二百的火炮兵,布下一百炮架。两人一组,摆弄的甚是熟练,不愧是凌振手把手的调教。
    待到火炮阵地布好。天光已是似亮非亮。正是清晨最困倦之时。
    李民缓缓的挥下令旗!   
 ⒈⒈第九回 降者不杀
    攻城。
    在冷兵器时代,绝非一件轻易的事。即使是精锐部队,有着完善的攻城器械。要想攻破一个有着完备防御工事的坚城,没有个十天半月,并付出大量的兵力牺牲,那也是绝难办到的。
    故此,古代攻城,多是围而不攻,多是以战场的紧张气氛压迫守城的并将心防崩溃,从而献城投降,又或者令其城内粮绝,而不得已开城。
    可郑魔王领兵攻城,为的就是城内的军粮,自然不能任由城内的军兵百信把城内的粮食吃完而后献城。而且,郑魔王也只带了十日的军粮,如今已是四天了,再过六日还不破城。义军无粮可吃,那可就完了。
    故此,郑魔王也只能用最粗暴的办法,把十五万的大军分做三波,昼夜攻城。利用义军比九江守军人多的优势,令守城的军兵不得休息。加剧守城军兵的战斗压力。好让守城军兵早日绝望,早日崩溃。
    而为了做到这一步,郑魔王所带兵马的伤亡,也是极为严重。压力也是极大的。
    事实就是如此。压力从来都是双方面的。再给守城军兵死亡压力的同时,郑魔王的攻城部队,也在承受着死亡压力。
    好在,起义军现在打的还算是顺风仗,战场上又是人多占了上风,打的南康军不敢出城迎击,再加上郑魔王也颇通军法,知道攻城的要素就是要让士兵动起来,根本没给这些从百姓骤然变成士兵们什么思考的选择,就是攻城。一天高强度的紧张攻城下来,所有残存者唯一的念头,就是吃口东西睡觉。再加上郑魔王的凶名极盛,有胆小跑的,那绝对都是活剥了人皮。下酒吃的。这些为了活命而参加义军地百姓,这才在如此残酷的战场中坚持下来。如若不然,弄不好这些兵丁早就吓得不知道跑哪去了。
    而今天,天似亮非亮之际。郑魔王大营,刚回笼一批攻城的兵卒。各个都疲倦的不行,有的甚至乏的连馒头都吃不下。强咬着一个馒头就惦着睡觉。
    说起来。这起义军地军备,也确实贫乏。这郑魔王十五万大军,能有营帐的,也不过是一些将领,其他的军兵。多是露宿。
    可就在这时天上一片红云飞来。在这天空似亮非亮的时节,甚是扎眼。
    有那仰天躺着,嚼着馒头,还没睡着的看见了,还奇怪地问了问旁边的弟兄道:“哥,这云彩怎么通红的,还往下飞?”
    一旁的人正自疲倦。连眼都不睁的骂道:“吃饱了就睡。醒来还要攻城呢。也不知道咱们明日还有没有命回来,管那许多云彩作甚!”
    那询问的觉得有理,可还不待他回话认同,就惊恐的发觉那些通红地云彩落地了,震耳的轰鸣中,他也再无知觉了。
    顿时间,郑魔王的大营,整个炸了营了。
    虽说这首批的一百枚轰天雷,实际有效炸死的人数并不多。连一千人都没到。对与郑魔王军营中的众多兵丁来说,根本杯水车薪。根本的不值一提。
    可是,这一百枚轰天雷齐齐爆炸,叠加出来的效果,那实在是太震撼了。即使是李民那远在五里之外的步兵方阵,也是听得真真地。吓了一跳。那些近距离感受爆炸效果的义军,如何能从容面对?
    要知道,这些义军,前不久可还是那贫民百姓啊。
    此时。郑魔王还正在睡觉。也是被这爆炸声震醒。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直接跳起来就冲出了营帐。
    这郑魔王虽然杀气重。能狠得下心不顾军士死伤地攻城。可这郑魔王自身的压力也是不小。这些日来,军兵没得休息,日夜攻城,这郑魔王却也是盔甲不摘的连轴转。
    随着郑魔王一声呼喝,驻扎他周围的五百亲兵,当即各拿大刀的聚拢起来。
    顿时!郑魔王大营附近的义军就吓得安静下来要知道,这五百的的亲兵,乃是郑魔王地嫡系。日常就在郑魔王大帐地周围驻扎。平常打仗,也不冲杀,就是各拿大刀的站在阵后,但凡有向后退,从来都是不问情由,径直一刀砍死。郑魔王地威名,大半到都是靠这五百亲兵督阵队杀出来的。连这五百亲兵的大刀,那都是一水的鬼头刀。不用真杀,只是往那一站,那就是格外的渗人。
    这些无奈造反的义军,早被这些督阵队杀的怕了。此时虽然对那突如其来的爆炸惊恐,可看见这些督阵队,还依旧是习惯性的安静下来。
    可就在这时,又是一批轰天雷飞来。无巧不巧,这批轰天雷在凌振的延伸打击下,正冲着郑魔王和郑魔王的亲兵督阵队打来。
    要说,这郑魔王和他那些亲兵,功夫和反应,确实都比普通的军兵强些。尤其是那郑魔王,本身就说得上是江湖上有数的高手之一。那反应却是迅速。眼见天上冒火的圆球砸来。见其个头不大,想来份量不重,全都是挥刀劈砍。
    别说,郑魔王这帮人的功夫确实不错,大多都砍中了。可他们倒霉也就倒霉在砍中了。
    凌振抛射的这批轰天雷,飞行五六里,下坠的速度,其实并不快,郑魔王他们看见了,要想躲开,大部分人也绝对能做到。就像凌振拿轰天雷炸炸宋江他们时的一样,那些梁山好汉看过轰天雷的威力,本事好的,大多都躲开了。躲不开的,只有那些被挤在一块的乱军而已。
    可轰天雷这东西,一碰就爆炸,落地就开花,那绝对轻拿轻放都要夹着小心的易燃易爆物品。哪有拿刀砍得?
    拿刀砍,那不是自寻倒霉么。那真是砍中一个爆炸一个。里面暗藏的铁蒺藜,铅丸都物炸裂出来,四溅之下,郑魔王这五百督阵队,无一存活,就连郑魔王浑身盔甲,也是被炸的一塌糊涂。
    不过,郑魔王的致命伤,却不是那些盔甲护着的地方。毕竟凌振这轰天雷的爆炸力还有限,还不能炸透铁甲,可是,那郑魔王的脑袋,带的却不是全覆盖式的头盔,何况郑魔王起的匆忙,甲胄那是没离身的,自然穿着,可那头盔却是哪有睡觉还带的,自然冲出来时也没带,却被那砍炸的轰天雷,炸个正着。
    这一下,连郑魔王也炸死了,方腊浙西的大军,这算是彻底的乱了。那些本来在督阵队出来后安静下来的军兵,也全都没有紧箍咒的翻了天。个顶个歇斯底里的叫喊着:
    “郑大帅死了!”
    “郑魔王死了!”
    “快跑啊!”
    “老天爷发怒了!”
    混乱之情,无以压制。
    战争。往往就是充满着种种偶然性,一支流矢,射死一个统帅,往往就能导致一场战争的溃败。何况,这此不仅是郑魔王被偶然的炸死了,连郑魔王的亲信都一同炸死了,方腊的浙西大军,连个后备指挥的军官都没留下,这些不过是愣派上战场厮杀的百姓,如何还能保持军人的斗志?
    而此时,李民从兴国军中挑选出的八千精兵,也都斗志昂扬的掩杀上来。
    虽然这些军兵,并没有受过炮步协同作战的训练,也不懂在炮火延伸覆盖支援下,步兵突袭的重要性。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胜利的信心。
    没别的,就冲他们如今的统帅,乃是大宋的大国师李民,他们就把眼前的这种奇迹,当成了李民的神通,自然在李民一声令下,无所畏惧。何况,李民带来了三十员将领,除了刘,花荣,凌振还要指挥李民那八百亲兵之外。其余的将领分派下去,五百人一营,选一个将领带领,也不过才用去了十六员将领。正好把这八千精兵,用的犹如手臂一般。
    在这隆隆的炮火中,八千精兵在十六员大将的带领下,迈着堂堂的步伐,掩杀过来。那些惊慌中的方腊义军,早被一连串的炮火吓破了胆,哪个敢正面迎战,全都四处奔逃。
    而这大营一乱。正自攻打九江城的那波兵马,也是惊慌了。本来就在那九江城防工事下死伤惨重的方腊义军,眼看大营内的军兵全都冲出来溃逃,也自无心攻城,全都四散的跑了。
    可前面有九江城拦截。后面的营盘又有炮火延伸覆盖,那哪有个跑啊。
    就在此时,兴国军那八千精兵,在李民十六员大将的带领下,齐声喊道:“降者不杀!”   
 ⒈⒈第十回 胜利的烦恼
    “末将李华!给国师见礼!”南康军统帅李华恭恭敬敬的向李民施礼道。
    在见过了李民那恐怖的炮火袭击,以及只凭不到万人就正面击溃了郑魔王的十五万大军。南康军的统帅,却是彻底服了。
    不过,李民此时却没有心思在这个李华身上。而是盘算着那些俘虏该怎么办。
    李民领军数量虽少,可有着火炮这大杀器,正面对阵方腊的叛军,哪怕军力对比悬殊,李民倒是不怎么在乎。可是叛军成了俘虏,李民就不好处理了。
    要知道,那俘虏可不是一个两个,或是杀了,或是放。都是简单。可那却是郑魔王的浙西大军啊!
    虽然在这四日的攻城当中,郑魔王严令军兵猛攻九江,强攻猛打,好不顾惜军兵死伤,只是四日,就足足死了两三万兵马之众,平均一天都要死亡一万来人,可却依然还剩下十一二万的兵丁。而这十一二万的叛军,在今晨李民的炮火袭击中,只不过有万余人的炸死杀伤,其余心无斗志者,在李民部队那一声降者不杀的吆喝声中,却是都降了。
    此时虽然还没都点算清楚俘虏的具体数量,可那估摸着,最少也是十一二万之众,如此多的俘虏。怎么看管,怎么供给,那可都是事啊。
    要知道,李民的本队,就算加上那八千的兴国军,那也不过是才九千来人。九千来人,看管十万多人。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而且,就算看管的了,那他李民还干别的不干?他李民可是带兵来平灭方腊地,可不是带兵来当监狱长的。
    而且,就算那些俘虏老实,全不用想看管,俘虏也总是人不是。是人他就要吃喝。俘虏了这么多的叛军,那也得管吃不是。李民自家的九千多兵马,倒是带了月余的兵粮。可要管这些俘虏的吃喝,却恐怕连三天都支持不住。
    李民万万没想到,俘虏多了也是麻烦。以前,李民俘虏了山贼等,那可是都能卖钱的。可现在,哪个矿山或地主,敢买这十万人,或者是有能力供养这十万人吃喝。
    可是这些俘虏抓了,也总不能就这么放了不是。且不说他们放了之后,他们无有活路。依然只能去依附方腊,混口饭吃。平白的让他们再次助敌。就算他们不在叛乱,可难道就眼看着他们饿死不成?他们在没跟方腊前,那可也是大宋的百姓,中华地子民啊。
    李民对此很是头疼。见李华前来见礼,也不客套,当先问道:“九江城,现有余粮多少?”
    李华很奇怪。可还是正颜答道:“回国师。九江尚有军粮三百仓,可供十万大军半年之用。”
    李民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如今我军俘虏叛军十余万。且先押在你这里,待日后上报朝廷发落。”
    李华一听,当即吓了一跳。连声称道:“国师!使不得。如今我南康军兵马不过两万,如何可看管十万之众?何况我九江之军粮,乃是东南兵马周转只用,如何可用来养俘?此事万万不可!”
    李民当即沉脸喝道:“本尊奉圣旨讨贼。如今兵马也不过万人。难道你要本尊留此看管俘虏不成?”
    李华心中一虚:他两万人都不好看管十万的俘虏,如何让李民不到万人带着俘虏作战。
    不过,李华只是一个小小的南康军统帅,按阶级也不过是一个三品的都指挥使,如何肯接这头疼差事。当即推脱道:“国师!此时国师虽然有理。可末将不过是守护一方之武夫。确是承接不了此等大事。国师可宣九江知府黄潜善商议。俘虏看管,毕竟乃是地方之事。”
    李民一听,也觉有理。知道当今大宋的体制就是以文抑武,武将除了领兵。却是没有多少其他权力。
    李民当即传了黄潜善。
    这九江知府黄潜善。在郑魔王围城之际,也是怕的要死。不过却还算忠义。既没有弃城而逃,也没有投贼。而是配合着南康军统帅李华征召城内民夫一同守城。
    此时,围城之危解除,知道救援的乃是当今赫赫有名的大国师李民奉旨前来平贼解围,自也是早早的就来到了李民营外等着召见。
    只是如今的李民八千兵丁,看管十几万地俘虏,那压力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那可是十几万的人啊。李民挑选的那八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