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抗战悍将 >

第48章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48章

小说: 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军大学学习,据说很得杨杰的赏识,连百里公也对他很有好感,认为他很有大局观,善于把握整体形势。前年底,陆军大学毕业,他被授了33旅旅长。去年在淞沪的罗店,他倒是带着队伍和鬼子拼得很凶,后来的掩护撤退过程里,表现得也很有智谋。此人实称得是上是骁勇之将,而且据说带兵很有一套,在罗店他的部队战果最多,伤亡相对却不多,几乎可以和鬼子达到1:1的伤亡,说明他打仗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他在政治上面还没有什么表现,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上将军官说话的时候,无论举止说话都透出了一股极为纯正的军人风度,语言简练全面,毫不拖泥带水,也许这就是他被看作国内少数可以称为军事家的人之一的真实面目。
    “健生,你说他骁勇善战,比起我们广西的诸位年轻俊才何如?”
    “罗店的那种血战,不是我们广西的那些只知道冲锋的悍勇之人可以撑下来了,那可是将近两个月,天天如此。说实话,我们广西部队的带兵的人,的确不行了。在淞沪前线,鬼子炮火那么密集,31军一个师居然排着密集队形就在开阔地上向前冲锋,结果鬼子一阵排炮,这个师就垮下来,送回广西整补了。罗店的胜负不论,光是他能带着部队,在那种局面下硬是支撑下来,部队越打越会打,士气始终不降,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到的了。他的作战风格,倒是令我想起一个我们的故人来。”
    “是谁?”
    “俞作豫。”俞作豫是当年的桂系内有名的俞李三兄弟之一,打起仗来是有名的不要命,和他的表哥李明瑞是桂系的著名悍将。北伐战争时期,俞作豫在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旅任第三团团长,该军在北伐中担任从广西入湘,配合第四军行动的任务。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第四军独立团从正面主攻,遇到了敌人的顽抗,进攻数日尚未得手。俞作豫奉军部命令率领一个团入马从敌侧背发起攻击。他身先士卒,率从猛冲,给正面攻击部队以有力的支援。在北伐军火力前后夹击下,吴佩孚的精锐部队溃不成军,北伐军乘势攻克了贺胜桥。俞作豫所部在这场战斗中勇猛善战的表现,给北伐军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俞作柏,俞作豫,李明瑞在当时的桂系也是地位仅次于三巨头的重要人物。只可惜,俞李三兄弟后来反了李白二人,一度让二人十分狼狈。俞作豫,李明瑞更是参加了共**,最后都英年早逝。
    或许是对这个名字司令长官实在是太熟悉了,且此人又已经英年早逝多年,德公轻叹一声之后说:“要是三兄弟还在我的麾下,我现在又何必发愁手下无勇烈之将。”
    也许是这个话题对于这两个人来说过于沉重一些了,屋里沉寂了好几分钟。
    “健生,你看这次我们能够达到目的吗?”
    “德邻,我看这一次应该能成。看此人在淞沪和皖南的表现,能够看得出,他对打鬼子十分积极。而且,据说,日本人在南京大肆屠杀的时候,他的岳父母没有能够逃出来。我想,他肯定乐于和鬼子一战的。”
    “这些天子门生,几乎个个眼高于顶,对于我们这些来自地方部队的长官的命令,经常阳奉阴违,有时候甚至直接不听调遣。他既是天子门生,又一直是在那位陈部长的手下,能不能遵奉军令,我是实在不抱过高期望的。”司令长官似乎对于那些黄埔生,意见不小。
    “他要不是那个陈小个子的土木系中人就好了,我们广西的部队里,也有一些黄埔生嘛。”
    第一部 第四十九章 晋见长官
     更新时间:2009…3…16 20:07:19 本章字数:3925
    “报告,新编十四师师长刘建业已经到了,正在外面等候。”罗副官走进这间小会客厅,向两位大人物报告。
    “已经来了?好,请他进来。”司令长官说道。
    “是。”罗副官敬了一个礼,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小会客厅的门再一次被人推开。刘建业跟在罗副官的身后走了进来。
    罗副官向两位巨头敬了一个礼,说道:“报告,新编十四师师长刘建业已经带到,请指示。”
    “你下去吧,有事情的时候会叫你的。”带着金丝眼镜,头顶略有谢顶的上将军官对着罗副官说道。
    “是。”罗副官转过身,走出了小会客厅,顺手关上了门。
    刘建业一进到小会客厅,就知道房间里面的二位,是桂系三巨头里面排前两位的人物。虽然,自己以前也见过一些大人物,例如陈诚,罗卓英,但是,和眼前的这两位相比,不论陈诚还是罗卓英,重量级上都还略显得差了一点。那位司令长官,虽然有着“志大而才疏,好谋而无断,喜名而性滑,蒋忘曹称吕布养鹰之语耳,文赞己而谤人,不以德素称”的名声,但是,毕竟是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控制广西,染指湖广,进而逐鹿中原,即使几次都败给了蒋委员长,可是,还是牢牢地掌握着广西几个军的强悍部队。蒋委员长使用了各种手段,也很难对桂系构成实际威胁,甚至连最擅长的收买分化,都很难起到效果,足见此人的帅才和领袖魅力。司令长官旁边的那位上将军官,带着金丝眼镜,头顶略有谢顶,神情有些孤傲,正是时任的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部长,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白健生,国军内少数几个堪称军事家的人,虽然其政治眼光实在不能恭维,但是他的军事素质,即使是刘建业内心里最为敬仰的毛老人家也认为,他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刘建业的恩师,陆军大学教育长杨杰曾说国民党内只有三个半军事家,白崇禧是其中之一。人称白崇禧“足智多谋,虎略龙韬”,享有诸如“今诸葛”、“小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美誉”。就连日本人也对他忌惮不已,称其为“战神”。在他指挥的大大小小战役中,总是“身先士卒”,打仗时要到最危险、最重要的地方去,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撤退时一定留在后头,鼓励断后部队。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佯攻佯动、出奇制胜等战略战术,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作为一位著名的军事家,白崇禧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有理论,具备了一个著名军事家的素质和条件。他天赋甚高,记忆力惊人。在行军作战之余,“手不释卷”,一面学习各种军事著作和理论,一面总结自己带兵作战的经验,并对军事战略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军事理论,写下了大量的军事著作。这样的两个大人物,实在不是自己这个小小的新科师长,能够得罪的起的。
    刘建业虽然心里很有一些发虚,但是表面上还是保持着镇静,走到会客厅中间,立正以后,向着两位长官敬了礼,然后站在那里,等候他们的指示。
    司令长官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少将军官,几分钟都没有讲话。白总长也是一样。
    刘建业知道这两个大人物正在观察自己,只好继续保持军人的姿态,笔直地站着。这几分钟,以刘建业的感觉,和几年的长度差不多了。
    “你是中央军校第七期毕业的?”李长官的那口浓重的广西官话声音又响了起来。
    “卑职的确是中央军校第七期毕业。”刘建业大声地回答。
    “后来又上的陆军大学?”
    “是,陆军大学第十二期正则班毕业。”
    “我听白总长说过,你们陆军大学的杨教育长和百里公,都很赏识你,说你很有战略眼光,提出的对日本作战方略,很有见地。”
    “杨教育长和百里公都高看卑职了。卑职年轻,见识浅陋,岂能让杨教育长和百里公那么抬爱?李长官和白总长的战略才华,也是卑职远远赶不上的。”被拍马屁谁都喜欢,李长官也就算了,一向孤冷高傲,自视甚高,极为自负,不怎么能够容人的白总长平生对国军内人物的军事才能,平生也就佩服一个半人,那就是蒋百里先生算是一个,杨杰先生算是半个。即使是同为桂系三巨头的李长官和黄绍竑两人的军事能力,也经常遭到这位人称小诸葛的微辞。
    “年轻人,不要那么谦虚。百里公的眼光,我还是很相信的。”李长官显然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摆出了低姿态。
    “我知道,你在罗店打得很不错,打仗很勇敢,而且还很有谋略,带兵也有一套。你对现在的全局怎么看?”白总长接过了话头。
    “白总长指的是全局还是本战区的形势?”刘建业知道,在白崇禧的面前,必须表现的不卑不亢,一味的曲意奉承,只能让他轻视自己的。
    “两个方面的情况,你都讲一讲吧。”
    “眼下,日军在我国广大领土正处于全面进攻,由于他们的战争准备比我们要充分的多,在战争的初期,我们很难抵挡他们的攻势,只有努力坚守,不断迟滞敌人的进攻,消耗敌人的战争能力,是所谓消耗战。等到敌人战线拉长,兵力空虚的时候,就是到了持久作战的时候,这个阶段,我军可以不断的发动局部的小型攻势,进一步消耗敌人的战争能力,同时不断积蓄自己的战争资源。等到敌人的力量在我军的不断消耗下,已经无力支持下去的时候,就可以进入我军的全面反攻的时候了。有几点必须注意的是,对日本的抗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这个时间也许会有八到十年,也许更长,我们国家的损失也会十分的巨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战斗,不向敌人投降,最终,我们肯定会取得胜利的。”刘建业知道白崇禧在南京时候制定过对日战争时期之指导大纲,根据敌我双方的实力,把抗战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消耗战);第二期(持久战);第三期(反攻)。他对这种意见,也是很赞同的。所以,白总长问话,他就以自己的理解,讲出了三阶段论。
    “不错,百里公也向我讲过你的见解里面也有三阶段论。下面讲讲本战区的形势吧。”白总长难得的点了点头。
    “当前,日军南北两路夹击徐州的企图,已经破产。南线的日军,已经被阻挡在淮河南岸,短时间内难以渡过淮河。北线的日军,主要是日军第二军的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各一个支队。东路的第五师团攻击临沂,企图打开徐州的东北门户,现在他们被第三军团和五十九军所部死死缠住,短时间内难以脱身。倒是西路的第十师团,现在已经攻占了滕县,昨天刚刚攻下临城,下一个目标就是徐州北面的台儿庄。台儿庄位于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线,南接陇海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如攻下台儿庄,既可南下赵墩沿铁路西进,攻取徐州,又可北上策应坂垣师团,断张自忠、庞炳勋各军后路。这个战略要点,对于保卫徐州,意义十分重大。我军必须坚守。第十师团现在的气焰十分猖獗,根本看不起我军。我军可以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以一部在台儿庄内坚守,死死的拖住敌军,以另外一部,从敌人的侧后对敌人发动进攻,则很有可能聚歼这股敌人。只是这个进攻的时机掌握十分重要,必须在台儿庄守军通过坚决抵抗,使敌人调动自己的预备队参与攻势,从而无力应对战局的突然变化的情况下,以迅速坚决的突然进攻,彻底打乱敌人的部署,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刘建业在后世可是多次看过对于台儿庄战役的种种分析,知道眼前的两人对于台儿庄战役的总体构想的。
    “看来,真是后生可畏,眼光的确很准。”李长官的心情似乎很好。
    “和我们的预想基本一致。”白总长和李长官互相看了一眼,说道。
    “你的想法很好。我们叫你来,本来是想向你说明一下战区的战役构想的。现在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既然这样,有一个任务,要交付给你,估计你也知道了。你有什么想法?”李长官的双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刘建业说道。
    “卑职一定竭尽努力,坚决帮助第二集团军守住台儿庄,即使全师将士全部战死,也在所不惜。只是,我还有一个请求,希望战区能够批准。”刘建业态度坚决的表了态。
    “尽管说,只要战区能够做到,一定答应。”李长官看到,这个中央军的嫡系军官对自己的命令答应得很爽快,态度也很坚决,心情大好,自然是只要要求不过分,一切都好办。
    “卑职希望战区能够给我师下发一批工兵锹,炸药,雷管,汽油,玻璃瓶和白糖,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刘建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个好说,过一会,我就打电话给战区兵站的石总监,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尽管李长官也不清楚刘建业提出的要求是作何用处,但是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