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抗战悍将 >

第377章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377章

小说: 重生之抗战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
    此时站在刘建业身边的既不是将军们,也不是美国的联络官,而是国内著名的战地记者范希天,萧秉乾,黎秀石。
    范希天一生经历颇为丰富,充满着传奇色彩。青年时代的他三次进入大学学习,也曾当过军人,1933年下半年起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等撰稿,开始记者生涯。后来,他成为天津《大公报》特派旅行和战地记者。范长江以旅行通讯、战地通讯的新闻体裁,真实而详实地报道了当时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大西北的地理人情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范先生,萧先生,黎先生,我这次把你们找来,不但是希望你们和其他被我请来的记者们一起能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亲眼见证坚持抗战多年的中国军队最辉煌的一刻。同时,还有一个秘密的任务,希望你们能够帮我完成。这个任务,只有你们才能完成。”刘建业站在舰首,对三位大名鼎鼎的记者说道。
    “我们都是手无寸铁的记者,手里只有一支笔,能帮得上你什么忙呢?”范希天说道。
    “这件事情由我们来做,不是很方便,但是如果是有你们来做的话,那就不一样了,你们是无冕之王嘛。”
    “说吧,到底是什么任务,我们只有知道是什么样的任务,才能知道是不是能够帮得上你的忙。”带着英军贝雷帽的萧秉乾说到。萧秉乾先生是从欧洲被紧急请来的。在此之前,他曾经作为随军战地记者跟随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跟踪采访了西线盟军对德军的大反攻。
    “事情是这样的。”刘建业点燃了一根雪茄,开始向三位著名记者说出自己的用意。
    “我们答应你。其实,即使你不请我们,我们也绝对不会做这件事情的。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犯下了滔天罪恶的人不能受到正义的审判。”范希天激动地说道。
    “无论如何,这件事情,我做定了。我不能让几千万的亡魂死不瞑目。”萧秉乾的态度十分坚定。
    “只要刘将军给我们提供必要的方便,哪怕是丢掉这份工作,我也义不容辞。”来自中央社的黎秀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我只怕几位到时候会忙不过来。日本人这么多年积存的档案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想要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东西,难度会很大。不过,如果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要你们提出要求,我要人给人,要车给车,要东西给东西。”刘建业说道。
    就这样,一个刘建业预谋已久的行动蓄势待发——
    八年抗战,国民政府仅授了两枚青天白日勋章给普通的下层官兵。
    一枚是授予陈怀民烈士。陈怀民烈士是空军飞行员,在武汉保卫战时,他的战鹰弹药用尽,他本可以退出战斗,但是他没有,而选择了驾机撞击敌人和敌人同归于尽。
    他有一个妹妹,正在武汉的地面观战,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而被撞击的日本空中王牌也有一个妹妹,年纪和陈怀民的妹妹相仿。陈怀民烈士的妹妹忍着悲痛写了一封公开信。她为她哥哥的牺牲感到悲痛,也为哥哥的牺牲自豪,因为他是为捍卫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而牺牲,而日本的飞行员虽然也很优秀,但他是为了把兽行强加在一个伟大民族身上而死,死得不得其所。
    另一枚是授予武汉保卫战中的一名普通炮兵。遗憾的是在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他的名字。这名炮兵的阵地受日本空军的轰炸,全连官兵非死既伤,他也受了轻伤,但他没有退缩,一个人顽强战斗,操纵全连八门大炮,取得击沉敌驱逐舰一艘的战绩。
    一个人操纵八门大炮,不了解的人可能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开始也不懂,后来请教了真正的炮兵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火炮射击和枪不一样,枪是直接瞄准,而炮是间接瞄准。操炮的人根据前方观察哨报来的距离方向校正大炮的射击诸元,然后射击。如果一切不错,炮弹将落在目标的周围,这时用炮兵的术G叫夹中,在夹中中就会有一个命中率,一次不中,多次夹中,必然就有命中。所以,一门炮单发射击的效果就不显著,必须由多门火炮一起开炮才能有效。一人操纵,就是不停的把八门大炮装填好,再一起射击。
    在抗美援朝的时候,有一名来自天津三条石(地名)的战士也有这样的事迹,一人操纵八门大炮向美军轰击,赢得了战斗的胜利。
    一个士兵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他们能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瞄准射击,瞄准射击,在自己的战位上,直到胜利或者死亡。但是当千百万个战士组织起来,在自己的战位上,瞄准射击的时候,就是反击侵略战争的汪洋大海,就是侵略者的坟墓。
    能够获颁国家最高等级的勋章无疑是幸运的,更多的士兵在胜利复员的时候,只有一枚简单的抗日救国忠勇章,救国证。因为他们人数太多,太普通,国家都无法给他们颁发勋章。什么是士兵的勋章?士兵的勋章就是大地上自由盛开的花朵,是母亲与孩子的天伦,是千家万户安详的炊烟。也是今天正直善良的人们真诚的纪念。
    第三部 第三百一十五章 日落(五)
     更新时间:2009…3…16 20:11:26 本章字数:12507
    在刘建业的多方运作和美国人出于抵御战后的俄国人在远东势力扩张的考虑下,早已经被内定为未来的驻日盟军最高司令,也就是实际上的战后日本最高统治者的麦克阿瑟将军向美国陆军部和国务院提出了把来自中国的第49集团军作为战后的中国驻日占领军的要求。
    原本,在盟军最初的设想里战败以后的日本将被按照德国的模式由太平洋地区的四个主要同盟国家军队分别实施占领。但是,在德国战败以后,整个西方对于像洪水一般的苏俄上千万的机械化大军充满了恐惧。他们害怕在未来的日本也出现由苏俄控制的占领区与由其他国家军队控制的占领区之间出现新的军事对峙局面,那样,将不利于西方对来自贪婪的北极熊的围堵。在亚欧大陆这个世界岛的东西两端同时出现东西方的对峙,这样的后果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是灾难性的。同时,从地缘政治角度上来说,让北极熊插手日本,将使北极熊直接获得前出到整个西太平洋的前进基地。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让北极熊获得了这样的一个落脚点,那么在战后的太平洋上,势必将出现一支新的可以与美国全面抗衡的力量。这是美国人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所无法容忍的。所以,在战后的对日占领军的序列里,无论如何都不能有苏俄军队的存在。当然,当时苏俄尚未对日本宣战,这也成为了拒绝苏俄军队参加对日占领的一个重要借口。
    如何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有一支既实力强大,又对苏俄抱有不信任态度的力量来分担美国人的压力,同时,这支力量还必须在东亚地区有相当的影响力,能够确保战后未来的日本及其周边的朝鲜等国不至于在政治上向苏俄倾斜。
    符合这样的条件的力量,只有老牌的殖民主义国家英国和传统的东亚地区盟主中国。英国虽然是老牌的殖民主义帝国,但是,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受到了重创,实力下降,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里虽然又一次的取胜,但是在与德国的战争里,英国人几乎也被榨干了骨头里的最后一点油水。加上英国在印度和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因为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以及战争的削弱,已经如3中残烛,朝不保夕,摇摇欲坠,即使有心为有着所谓特殊关系的美国朋友分担压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咬紧了牙以后,英国人勉强表示为了表示英国对同盟国家义务的尊重,愿意出兵一个旅。仅仅一个旅的部队,放到日本这么一个有着一亿多人口的国家,怎么看也就是一个象征性的表示存在的举动。
    东亚地区的传统盟主中国虽然国力比起英国还要差,但是,在战争中国家的统一进程向前大幅度的推进,而且,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上来说,中国即使在国力极度衰弱的时候,对于周边的传统藩属国,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况且,中国的国民政府对于北方的强大邻居,同样有着强烈的不满。别的不说,仅仅是苏俄在战争期间仍不忘记吞并中国的领土,并操纵和控制外蒙,就足以使中国的最高当局对其抱有怨愤,只是由于国力上的巨大差距,这一切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拉上中国人一起干,同时还可以使原本在东亚地区根基并不深厚的美国在道义上取得相当的好处,便于他们完成在战后的东亚地区的整体安排。
    因此,美国人找来找去,发现只有中国人能够帮助他们完成在整个东亚地区的战后布局。于是,在麦克阿瑟将军的极力推荐下,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美国驻华外交使团,军事代表团对此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中国必须派出驻日占领军。
    为了使中国的最高当局同意派出占领军部队,美国的外交和军事使节相继对中国的最高统帅进行了游说,同时,麦克阿瑟将军也亲自出马,飞往陪都与中国的最高统帅进行了密谈。虽然,当时的双方在此后会会谈的细节都守口如瓶,不肯作丝毫的透露,但是,人们仍然可以从以后所发生的事情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事情的大概。
    7月14日,美国的国庆日。
    中国国民政府和美国联邦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签署了书面协议。美国政府将向中国国民政府转交大批的在亚洲的战争剩余物资,同时将向中国国民政府提供贷款以帮助国民政府重整在战争期间濒临崩溃的国家财政及国家经济重建;中国政府将派出第49集团军部队,作为未来的驻日占领军,参加战后同盟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中国驻日占领军将由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负责行政领导,在军事上服从盟国驻日最高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中国驻日军事代表团团长为军委会外事局长商启予上将,副团长为刘建业。为了使第49集团军全体将士在漫长的驻日军事占领期间不至于遭遇亲人分离的痛苦,安心的履行同盟国家赋予的伟大使命,在美国人的善意坚持下,第49集团军的家属也将被逐步迁移到日本本土和琉球居住。这一工作将在战争结束以后三个月内,由美方人员协助完成。这一协议正式的确定了第49集团军在战后日本的地位,标志着中国驻日占领军将不仅仅是作为美军的辅助力量,在未来的日本,中国占领军将有着重要的地位。
    日本在宣布投降前后的各种变故早就被驻日本的中立国家的外交机构传回国内,并由政府通报给了同盟国家。谁都看得出来日本人的最后投降就在这么几天,这个时候不与真正的胜利者们处好关系,以后还怎么可能从战后的布局里尽可能的获取自己需要的利益呢?
    于是,美国政府迅速的通知了内定的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要求他相机行事。
    麦克阿瑟认为这是一个尽早结束战争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因为刘建业一直以来都不断地向他煽3点火,麦克阿瑟将军坚持派出中国军队为盟军的先遣部队前往东京登陆,迅速解除日本东京卫戍部队的武装,控制东京的重要设施和地点,确保日本政府和军部服从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
    当然,麦克阿瑟将军这样做也是出于尽量减少美国士兵的伤亡的考虑。在美国人看来,现在的日本本土上几乎充斥着疯子,还有几百万的武装人员和随时可以拿起武器的军部文职人员(根据日本军部的纪录,日本投降时本土上的陆海军文职人员总计近400万人)。谁都不知道这些疯子如果知道盟军在日本本土登陆的消息以后,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况且,日本自2,30年代以来,陆军里的一些少壮派军官,尤其是那些以胆大妄为著称的参谋们,就经常干一些下克上的事情,有时候就连军部自己都难以有效的控制住这些满脑子军国主义思想的家伙们。如果这些家伙们拒绝接受天皇的投降诏书,带领部队向登陆的盟军部队发起自杀性的进攻,那么美军势必会遭受到大量的伤亡。麦克阿瑟将军可不想在战争胜利的前夕再遭遇到这样的厄运,中国军队自然就顺利成长的成为了理想的替代者。
    8月15日中午,东京湾外的海面。美国巨大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会议室里。
    “将军,盟军最高司令部转来了日本海军的电报,电报称日本海军已经通过外交电报,向盟军司令部表示日本海军部队将严格遵守天皇和内阁的命令,向盟军开放东京湾和东京港。还有一份电报是情报机关转来的,电报称目前东京市内情况非常混乱,许多的军官自杀,市民的反应相对平静。”范副官向刘建业报告说。
    “很好。如果我们能够从东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